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

“我拿她是沒了法子,二郎你最好能勸,耽擱了這麼多天,眼下聽說楚王妃已經返京,若再不去探望,豈非顯得咱們不近人情?可我與大郎媳婦去了,她這個親姐姐不到場,讓我們怎麼解釋?”

七月,流火之季,可錦陽幹炙的氣候依然沒有轉涼,蔡振剛剛送走訪客陶凱,才一邁進正房次間,母親武安候夫人就是一腔難以摁捺的埋怨迎面而來。

蔡振抹了一把額頭亮晶晶的熱汗,一揖下去:“母親息怒,阿蘿早前不去王府探望,也是因爲知道咱們涉及……擔心着落人耳目,並非是有意疏怠。”

謝氏連忙加緊搖了兩下團扇,又使了個眼色給二叔,讓他趕忙遞上茶水讓婆母息火,一邊撫着婆母因爲盛怒起伏不休的背脊,又把語氣控制得恰到好處:“二叔說得在理,弟婦表面上雖說冷淡,上回在皇后生辰宴上能處理得那般妥當,可見聰慧,萬沒有別的心思……楚王妃前段兒不在家,外頭又不少流言蜚語,不少宗室也有非議,太妃抱病,王府沒個主持大局的女眷,咱們貿然登門,也是不大合適,但王妃既然回來了,想必弟婦也明白這道理,是該拜訪問候,就是早先,話趕話急了一些。”

好容易安撫得武安候夫人息怒,謝氏連忙囑咐蔡振:“二叔快去勸勸弟妹,禮信是一早準備齊全的,趁着今日,殷太太、冉定郡主、周、陳、童三家奶奶既然都去了王府拜訪,咱們當然不能缺席,弟妹是因慎重,可到底是親戚,倘若置之不問才越發顯眼。”

謝氏稱的這幾位,其實就是安然婆母、小姑姑蘇漣以及蘇氏二、六、七三位娘子,雖說沒正式下帖子約定,可由蘇漣挑頭,約上一衆親戚今日一同去顯王府拜候,哪知剛纔,都準備出門了,旖蘿又再稱病,候夫人才忍不住訓斥了她一番,旖蘿乾脆聲稱這時不便登門,反倒勸說一同缺席,候夫人只道是她疏遠親戚,大動肝火。

有謝氏這嫂嫂轉寰,蔡振也便順梯而下,心急火燎回了院子去勸自家媳婦。

三娘卻也因爲與婆母又嗆了回嘴,吃了掛落,正抹眼淚。

一見蔡振掀了簾子進來,滿腹委屈說道:“不是我不講人情,我也瞭解五妹妹的性子,這時她定是哀痛,楚王昏睡不醒,便連御醫都束手無策,眼看就這三兩日功夫!我又學不來那些個虛以委蛇,沒法寬慰,保不定五妹妹以爲我興災樂禍,何必去添賭。”

又再強調:“我這脾性,就容不得五妹妹的惡言相向,你又告訴我,楚王病前,就安排好要扶順哥兒奪位,你在神機營,若有變故,勢必在前!這事哪是小的?萬一我與五妹妹話不投機,不管不顧地說將出來,在場雖是親戚,也保不住有人心懷叵測!泄露出去,就是影響大局!”

蔡振連忙安撫:“瞧你說的,哪到這個地步?王妃並沒因爲哀痛而失心志,你道今日陶凱何故來這一趟?就是得了王妃囑意,讓他去暗暗迎返遼王,又讓陶凱把心腹幾個下屬引鑑給我,讓我便宜行事,原來楚王早把令信交予王妃,這是大事,王妃即使掛心楚王病勢,也不曾疏怠,哪會因爲焦灼無端與你爭執,只要不提不祥之辭,也就罷了。”

三娘蹙眉:“遼王不是得慈安宮旨意返京?怎麼五妹妹特意讓陶大人去迎?”

陶凱便是二孃夫君週四郎長嫂的孃家兄弟,一早就入天察衛,本在京衛任職,天子登基,重用黃陶,便將他調去了閒職,可即使如此,陶凱在京衛經營多年,又有衛國公提攜照顧,虞渢暗中撐腰,籠絡交好不少部卒,這些心腹,眼下受旖景示意,事實上也是因爲虞渢早就提點在前,移交給了蔡振。

蔡振也不好對三娘細說,囫圇解釋:“遼王途中受伏,兇徒竟用火銃!說明神機營內部有隙!具體情況陶凱也沒說明,只王妃曉得事關緊要,叮囑我務必留心,遼王一旦回京,太皇太后只怕震怒,而天子,勢必也曉得事漏……楚王殿下應是早有所料,才一番安排,眼下岳丈也有佈署……聖上勢必會有後着,風浪只怕就在眼前,可惜楚王……卻也慶幸他早有籌謀,佈置在先!”

京衛各部,唯神機營掌管火器,而這機構雖隸屬京衛,遵奉的卻是天子手詔,因而不少人忠於天子,蔡振身在其職,也有幾年時長,自是不少親信,蔡家本是衛國公舊部,兼之眼下太皇太后又臨朝監政,帝權實際上一分爲二,蔡振自是堅定不移站在慈安宮一邊,虞渢重病之前並不知遼王受伏涉及火銃,多虧王妃得知後引以爲重,與衛國公通了聲氣,蔡振也是由此斷定,楚王妃決非普通內宅,想必楚王不少與她提及政務,否則哪能憑藉這蛛絲馬跡,就料定神機營有漏洞?

更關鍵的是,天子暗殺遼王不果,勢必會引以爲慮,也許最近就會爆發衝突,若是直言,便會有政變!

雖蔡振並未細說,三娘也明白其中利害,不免忐忑,於是也沒再犯衝,只糾纏於內宅舊怨與一時激憤,就算她不想與旖景有什麼來往溝通,好歹可以與旖辰交流,長姐纔是順哥兒生母,若是順利,將來就是太后!

而旖辰自打得知老王妃病倒,乾脆搬去了顯王府服侍——她也不怕流言,順哥兒已經襲了福王爵位,再怎麼也不可能過繼予人。

於是三娘便與婆母“合好如初”,一同前往顯王府。

哪知缺席的卻是二孃。

原來二孃又再有了身孕,這一胎卻不穩定,今日出門前,只覺隱隱腹痛腰痠,是以周大嫂好勸歹勸,纔沒讓她跟來,對老王妃當然說了好一番歉意,看望後,早早辭別。

蘇漣與六娘、七娘隨同大長公主照顧着老王妃,蓋因旖景歸來,楚王卻也沒有甦醒,老王妃萬念俱灰,越更起不得榻,便是熬得稀爛的粥羹也不能入腹,別論大長公主如何勸慰,只淚落不止愴然搖頭:“若是渢兒走了,我還有什麼活頭?上元,都怪我呀,我那時如果不是這麼糊塗,聽了謝雲清的挑撥,強逼着大郎納妾……哪裡會是這個樣子?!我有愧呀,對不住大郎,也對不住予雅,更對不住渢兒,你好端端的孫女兒,景丫頭這麼一個孩子,也要受這些苦楚!我早該死了呀,是我禍及子孫!上元,你們莫理我,真莫理我,等我早早去了,下黃泉再去與謝雲清算帳,是我搶了她的姻緣,她恨我,應該把我毒死,卻利用我,讓我去害子孫,我是不能瞑目的,這官司到閻王跟前都得斷個分明,下輩子就算爲牛爲馬,也不讓謝雲清好過,大郎和渢兒都是孝順的好孩子,沒有埋怨我,可是上元,我虧欠了他們,是我毀了他們,渢兒,可憐我的孫子,到底過不得這劫數!”

大長公主與一幫女眷當然極及安撫,可說來說去,也都是“不到這個地步”“吉人自有天相”諸類虛辭,實在這時候,醫官對虞渢的病情都已束手無策,衆人更是無措,大長公主雖有心讓老王妃振作,自己也如萬箭攢心,說話時眼淚都止不住,其餘晚輩除了蘇漣尚能自持,個個也是黯然垂淚。

病榻前一片哀痛。

旖辰卻早被燕兒拉着袖子示意,退了出去,三娘“早懷二意”也悄悄跟隨,見着的是院子裡夏柯一臉焦灼,雖見三娘在旁,也沒避諱,竟屈膝跪倒,好幾個匍匐,一說話,難掩哽咽。

“太妃,三娘,求求兩位,好好勸勸王妃……婢子實覺不好,王爺危重,日漸虛弱,眼看……王妃着急安排事務,都是針對朝政……婢子擔心……王妃這是有輕生之念……婢子也說不出實據,可就是不能心安,便連王爺的留書,王妃也令婢子焚燬……”

“快別這麼說,五妹妹歷來果決,怎會這般糊塗!”旖辰大是急躁,一把將夏柯拉起。

三娘卻是眉心緊蹙,直問夏柯:“王妃現在何處?”

“正在與幕僚議事。”夏柯說道。

旖辰剛鬆口氣,袖子卻被拽緊,轉頭就見三娘滿面沉肅:“夏柯不是虛言,五妹妹不對勁。”

旖景這時在距離關睢苑中庭不遠的花廳,聽古秋月稟報審問那幫子地痞的結果,剛一開頭,就聽稟旖辰、三娘聯袂而來,也不避諱,將姐妹都請了進來,任由明、慧二婢奉茶,只囑咐古秋月:“雖問不出與秦家有關,勢必就是他們,這些平民既已坦誠布公是被人收買,即令長史司移交順天府,別的無需多言,只讓他們坦承是爲人收買才詆譭大長公主!因坦白,咱們出面求情,免這幾個牢獄之災,另外,咱們也還諸其身,利用民言,可不是秦家專利……那早前水性楊花不守婦道的龔氏還在咱們掌握,用重利,讓她歸來自首,就說是被秦家收買才散佈傳言,再安排下去,勢必讓人圍着那‘敕造柱國秦府’叫罵,秦懷愚不是在意家族門風麼?我必讓他聲名狼籍!樁樁件件,也擺明與他脫不開干係,早該受人言斥責。”

古秋月雖覺這般痛快,卻仍有保留:“王妃,萬一打草驚蛇……”

“毒蛇始終都會出擊,也不怕再打草驚動。”旖景面罩冷霜:“吩咐下去,當初聖上鎮壓民言,殺人無數,皆因秦懷愚闇中挑動,秦子若鬧出不堪,也是秦懷愚指使,包括區氏之行,誰都知道不這麼單純,不需廣佈言論,便有人會非議揭發!我記得,秦懷愚嫡長女好像是嫁予欽安伯?”

“是。”古秋月抹一把汗,秦公嫡長女,眼下已經是祖母了。

“欽安伯怕事之人,施以威逼,讓他休妻。”旖景甩手就是一冊:“大秦氏不知收斂,僕婦、姨娘被她刑殺者不少,更有逼良爲奴之罪!兼者!欽安伯庶子也是被大秦氏毒殺,這些都是罪證,雖嫡母殺子國法從輕,但於宗族仍然是罪孽,欽安伯若不自治,我勢必會求太皇太后,以治家不嚴,放縱內宅違法之罪,奪欽安伯爵位!”

古秋月呆怔。

“有這一個開頭,秦氏衆姻親若非死心踏地者,必懷忐忑。”

連做祖母都被休了,秦氏諸女……

“但凡休棄秦氏女,與秦家劃清界限者,皆是對慈安宮投誠。”旖景說道,不笑,脣角盡帶冷意:“把這暗示傳播下去。”

這些事情,當然不是虞渢示意,實際上只要順哥奪位成功,秦氏黨羽自然沒有好下場。

可旖景卻怕等不到那一天。

她是睚眥必報之人,太皇太后下定決心廢位之前,也必須讓秦懷愚暴跳如雷。

你不是注重名聲麼?偏要讓聲名狼籍公之於衆,市井無不議論,秦氏女紛紛被休,看你怎麼挽回家聲?!

誰讓他詛咒虞渢,萬死,不赦其罪!

旖辰卻總算感覺到五妹妹“不對勁”,不無擔憂地打斷——

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開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間,兒女情長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霧漸消,險在眉睫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窺破韻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兩百二十六章 張氏歸來,促成姻緣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樂禍”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