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宣示存在

金道申對於於德江內心深處也是有些許不滿的,作爲組織部長,和分管人事的黨羣副書記關係也是有些微妙。

於德江爲了顯示自己的存在,以爲陸政東初來乍到只能隱忍,可不想陸政東卻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見到於德江被陸政東嗆了回去,心裡也不禁有些樂得看戲的感覺,同時金道申也在慶幸,幸好出言爭論的那個人不是自己。

周書明看似有些責備的看了於德江一眼,隨即笑着道:

“政東同志的意見很好,這個問題我們接下來的書記碰頭會再詳細研究一下吧。”

周書明也還是要維護於德江的面子,給了他一個臺階下。

常委們都點頭贊同,陸政東又說道:

“至於這幾個地方常委班子的構成,我覺得還是要慎重,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嘛,不能着急匆忙將新班子組織起來,看似雷厲風行,實際上很難不走彎路,還是等要先摸摸底多篩選篩選,真正要把合適的人放到這些位置上,這樣纔會磨刀不誤砍柴工。”

既然兩位主要領導都同意,其他常委自然都無異議,貝殼山兩大板塊班子成員的調整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陸政東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很久沒有和人脣槍舌劍的爭論 什麼了,今天他不想和其他人期爭論,但於德江既然要伸出頭來,那他也不會一味的退讓。

於德江所說的也是事實,這樣基本固定的模式在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已經沿用了幾十年。而且目前從上到下仍然在這樣做。而這樣的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減少黨委副職、減少領導職數、擴大交叉任職就是大勢所趨。

在中央層面。總書記一職沒有設副職,可在地方上,書記卻是有數名副職,各分管一塊,這樣問題就來了,很多工作既有黨委那邊的副書記分管,也有政府這邊的副書記或者是常委負責,容易形成磨擦。

兩個人分管會讓下面人很尷尬,這不是兩人之間的矛盾,而是對工作理解的不同。

陸政東在綿西的時候就曾聽下面的一個分管經濟的副區長抱怨,一名副書記和常務副區長的分工與他有重疊。他在工作中有什麼想法,都要先和分管的副書記溝通。在修建小工業園區時,小工業園區管委會把效果圖分送副書記和常務副區長,兩人在綠化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一個要求種植草坪,一個要求種植灌木。

副區長彙報數次,兩人就是無法形成一致意見。最後。他只能從組織的角度出發,服從副書記的意見。但怎麼跟常務副區長講,這恐怕也是讓他非常頭痛的問題。

而這樣的重疊分工使得副區長不能輕易做決定,甚至連這樣的小事都不能做決定,這倒不是說彼此有什麼矛盾,而是一些具體原因造成的。就說開會爲例,如果他想召集分管的部門開個會議,一般都要和分管副書記先通個氣,得等幾個人都有時間會議才能開得起來。成爲常委後,就可以直接對一二把手負責了,對上溝通會更暢通,決策效率會提高不少。

減少領導職數就是減少副職書記,交叉任職就是增加政府領導兼任黨委領導,一來是爲了在決策層加強懂經濟的人數,另外一方面有利於提高決策效率,提高黨的執行力。

這種減少領導職數,適當增加交叉任職的制度雖然現在還沒有推開,但趨勢和呼聲已經有了,作爲分管人事的省委副書記,對於這一點不可能不清楚。

於德江之所以出言反對,恐怕也是有那麼一點點私心在作祟……

陸政東到貝湖省裡,還沒有真正樹立起權威,於德江既然跳出來,他也就正好藉此機會,宣示自己在貝湖的位置。

當然,陸政東也不至於在這樣的場合談減少副職書記,那不啻於把除周書明、於德江、以及他之外的所有副書記又給推到了對立面。

陸政東這麼做也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讓周書明放心,陸政東很清楚,即便是他現在在周書明面前顯示出配合的姿態,周書明也不可能真正消除對他的很深的戒備心理。

而和於德江發生爭論,這對周書明來講,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幾個副書記中,最有分量的黨羣副書記於德江,詹繼東和他關係處得不怎麼樣,那他陸政東想在貝湖翻起浪來就很難了。

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陸政東心裡淡淡一笑,有句話講做時過境遷,既然他敢這麼做,那麼他也就有在不久的將來扭轉乾坤的可能……

常委會宣佈散會後,周書明又留下了幾名副書記,召開了一個臨時碰頭會,主要解決一下陸政東提出的關於貝湖兩大板塊後續問題。

還是在這個會議室,在周書明示意下,工作人員將會議室的窗戶全部打開,室外地悶熱彷彿一下涌了進來,不過也一下衝淡了會議室裡弄濃濃的煙味。

雖然在公衆場合以及上電視的鏡頭裡,見到這樣的級別吸菸的領導很少,可在實際上,還是有不少人抽菸,而且抽得還厲害,特別是討論比較敏感的問題時就抽得更厲害。

涉及人事,金道申這個組織部長自然留了下來。

金道申翻開了筆記本,一絲不芶的介紹着這兩個板塊中擬定準備調整的人員,有兩位年紀稍大的領導,估計下屆換屆肯定退居二線,工作安排都不那麼敏感,都給安排的閒職,這是一個基本的安排,大家自然都沒有異議。

周書明就微笑道:

“好吧,那現在討論下這幾個市的班子構成。”

說着看了眼陸政東,問道:

“政東同志,你覺得這樣的方式能收到奇效?”

陸政東不是熱血青年,他現在對於人事是沒有多大的發言權的,即便是他提出這個構想,可真正什麼人上去,決定權並不完全在他手中,而且就算周書明沒別的意思,對這個問題也要審慎回答,不能講得太滿,於是笑道:“奇效不敢說,畢竟改革也好,脫困也好,總是在摸索中前進,在一些地方有這樣的嘗試,有成功地,也有失敗的,加強懂經濟的政府領導進入常委只能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越是落後的地方也越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經濟班子,不變,恐怕改變的可能性不高或者時間跨度會拖得太長,而求變,總歸是希望更大,也更容易縮短時間。”

周書明並沒有再多講什麼,略一沉吟就答應下來:

“那就照政東同志的意見辦,德江、道申,關於這幾個市的調整,緩一緩,等聽聽其他同志的意見再定。”

於德江和金道申都已經回過味來:周書記之所以這麼痛快的就點頭,一來是陸政東所提議的確實是有道理,而另一方面,這只是事務性的東西,周書記的支持也是顯示班子團結和對陸政東的支持,也對高層是一個交代……

兩人都揣摩出了周書記的意思,自不會和再提出反對意見……未完待續……

第78章 誰套誰的話?第38章 逐鹿之始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48章 虛驚一場第16章 拉近距離第34章 小鬼難纏第19章 人事佈局第206章 振聾發聵(三)第196章 投奔第88章 亂象第123章 高手過招(四)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10章 奇招奏效第37章 你敢劫持警察?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176章 莽撞第15章 當選市長第137章 落水第73章 才俊滿屋第13章 越奢*靡就越讓人墮落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198章 別意(四)第50章 不依不饒第147章 塵埃落定第17章 傲慢與偏見第190章 不蹚渾水第15章 修路第112章 東風破第154章 人情第20章 手腕第68章 不速之客第65章 惡人(三)第4章 立威第6章 合縱連橫第125章 溝通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168章 年末第43章 女副省長第66章 坑瀣一氣第84章 頓悟第25章 年前第70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39章 知心知意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157章 背後蒼山眺滄海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48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46章 震撼(二)第43章 “瘋狂計劃”第60章 人輕言微?第24章 代理省長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8章 辦公會議第71章 回縣第2章 風雨驟來第213章 波瀾(二)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27章 後院(二)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209章 突如其來的喜訊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27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53章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第77章 調研驚魂第216章 全省幹部大會(一)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75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六十六章第94章 任前談話第143章 人事佈局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34章 勸慰第65章 意難忘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6章 燙手山芋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28章 突然襲擊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203章 環境問題第34章 勸慰第214章 意外第84章 迎東怒放第10章 幸福女人第12章 靠攏第9章 新想法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69章 煙幕彈第19章 織網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85章 換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