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冀州地,即堯舜之都,所謂平陽也《世紀》雲:其地在平水(今龍子祠泉水)之陽而名。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爲河東郡地。兩漢因之。三國魏始置平陽郡。晉因之。永嘉三年,劉淵字元海僭號,建都於此。其後石趙慕容燕及苻、姚之徒,相繼有其地。後魏亦爲平陽郡,兼置東雍州。太和中罷。孝昌中,改置唐州。建義元年,又改晉州魏收《志》: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太和十八年罷。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初改晉州,後又置總管府於此。東魏、北齊皆爲重鎮。後周亦曰晉州。隋初改平陽郡爲平河郡以陽與楊同音也,三年廢郡,而州如故。煬帝改州爲臨汾郡。義寧二年,復曰平陽郡。唐武德元年,復曰晉州。天寶初,亦曰平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樑置定昌軍節度開平三年,分護國節度置,兼領絳、沁二州,尋又改爲建寧軍。後唐同光元年,曰建雄軍。宋仍爲晉州亦曰平陽郡建雄軍節度。政和六年,升爲平陽府。金因之河東南路置於此。元曰平陽路。大德九年,改爲晉寧路。明初復曰平陽府,領州六、縣二十八。
府東連上黨,西界黃河,南通汴、洛,北阻晉陽。宰孔所云景、霍以爲城景,太也,謂霍山,汾、河、涑、澮以爲淵,而子犯所謂表裡河山者也。戰國時,魏有其地。秦商鞅言於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嶺?厄之西,都安邑,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魏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矣。秦、漢以降,河東多事,平陽嘗爲戰地。曹魏置郡於此,襟帶河、汾,翼蔽關、洛,推爲雄勝。杜畿雲:平陽枕山帶河,天下要地。是也。晉室之亂,劉淵竊據其地,縱橫肆掠,毒被中原。迄於五胡迭興,索頭繼起,平陽居必爭之會,未有免於鋒鏑者也。及周、齊相爭,平陽如射的。然齊盧叔虎嘗謂其主演曰:今宜立重鎮於平陽,與彼蒲州相對,深溝高壘,運糧積甲,彼閉關不出,則稍蠶食其河東地,使日窮蹙。彼若出兵,非十萬以上,不足爲我敵也。其後周主邕伐齊,乃曰: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齊,出河陽,攻拔其南城,故云,直爲拊背,未扼其喉,晉州本高歡所起之地,鎮攝要重,今先克之。鼓行而東,足以窮其巢穴矣。及晉州拔齊,遂不可復固。唐起義師,亦先入臨汾,及西指關中。柳宗元曰:晉之故封,太行倚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大陸靡之大陸,在今直隸鉅鹿縣境,蓋約言封域所屆也。蓋地大力強,所以制關中之肘腋,臨河南之肩背者,常在平陽也。朱溫爭河中,先取晉、絳,克用遂不能與抗。劉知遠自河東定汴、洛,亦自晉、陝而東。及女真、蒙古之禍,平陽皆先受其毒,而後及於關、洛。夫平陽之形勝,顧可忽乎哉?
陝州即今三門峽市陝縣,東據崤山關連中原腹地,西接潼關、秦川扼東西交通之要道,南承兩湖,北對晉地鎖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來兵家的戰略要地。九大雄關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嶺分守三門峽的東、西、南三面,北面,一條天然屏障—黃河蜿蜒東行,晉、陝、豫三地依陝州爲界居河而治。
孟津,夏屬孟塗氏封國;商前期爲畿內地;周設平陰、諜城兩邑,戰國爲韓地;秦改邑爲郡縣,稱諜城、平陰縣;西漢爲諜城、平陰、平縣三縣轄,隸屬河南郡;王莽改平縣爲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爲平縣;三國魏時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爲河陰縣,隸屬河南郡;晉至南北朝時,歸屬屢變,但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隋並河陰入洛陽縣,隸屬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縣(治今孟縣西),八年省。鹹享四年(公元673年)復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清縣,屬河南府。(唐初劃河陰出洛陽跨黃河置大基縣,後改爲柏崖縣、河清縣,隸屬河南郡);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徙治於白坡鎮(今洛陽市吉利區內)。宋時爲河清縣,隸屬河南府;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廢河清縣改縣名爲孟津,縣治從黃河北岸白坡鎮遷至孟津渡(會盟鎮花園村)。金改河清縣爲孟津縣後,經元、明、清、中華民國至今,縣名未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黃河水患,縣治遷孟津老城;曆元、明、清屬河南府,治老城不變。金、元、明、清時隸屬河南府;1913年屬豫西道。民國初隸屬河南省河洛道,1925年隸屬道尹公署,1927年隸屬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長官公署,1933年隸屬河南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屬洛陽專區。1959年縣治由老城遷長華(今城關鎮),1968年屬洛陽地區。1971年11月由地區劃屬洛陽市,1976年11月復劃屬洛陽地區,1983年11月重劃屬洛陽市。孟津縣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據《尚書“禹貢》注“孟爲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謂之孟津”。
晉城古稱澤州府、高都郡或鳳臺縣(取自宿鳳高臺、有鳳來棲之意);歷史源遠流長,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史稱“中原屏翰”、“晉南屏翰”、“冀南雄鎮”。澤州政區的設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以後雖歷經變化,但管轄範圍大體一致。高都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這裡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
堯、舜時期,澤州爲冀南之域,且屬“帝都畿內”。市區東南澤州縣金村鎮境內有龍門峽,丹河水從中流出。
秦漢時先後在這裡置高都縣、陽阿縣、高都郡。
北魏時屬建州,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撤陽阿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因建州在獲澤河旁,改爲澤州,時境內爲丹河。遂隋開皇十八年改爲丹川縣,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澤州刺史張伯英隨漢王楊諒反隋。
晉城唐武德三年(620年)始稱鳳臺縣,後數易其名,或稱鳳台,或稱丹川。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河陽節度使派兵馬使馬繼等率2000步騎,到天井關南科斗店討劉稹;劉稹派薛茂卿率兵抵坑,薛破科斗店,擒馬繼。
晚唐會昌四年(844年)依李德裕所奏,澤州改隸河陽節度(駐河南孟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河南節度使李罕之佔據澤州。唐昭宗光化二年(889年)李克用與朱溫(後梁太祖)爭奪澤潞。唐昭宗天覆元年(901年)三月朱溫派大將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佔天井關昂車鎮(今晉城南),攻陷澤州。晚唐哀帝天寶二年(905年)改陽城縣爲獲澤縣。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年)梁太祖朱溫抵澤州。後梁末帝龍德三年(923年)樑末帝派董璋爲澤州刺史,又命北面行營招討使王彥章會董璋陷澤州。是年獲澤縣復改爲陽城縣。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951年)十二月後周柴榮軍過烏嶺(今沁水與翼城界),勝北漢帝劉知遠從弟劉崇。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三月周世宗柴榮大勝北漢於巴公原(今澤州縣北)。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昭義節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親征李筠,破澤州。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任鳳臺縣令,推行“鄉必有校”,建鄉學72所,社學數十所。宋哲宗元九年(1094年)澤州人孔三傳首創諸宮調。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澤州。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改澤州爲南澤州。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建西關景德橋。金宣宗興定元年八月(1217年)蒙古太祖以木華黎爲太師、國王,率兵南征,陷澤州。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蒙古兵攻澤州天井關。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段直歸附蒙古軍,被授爲澤州長官。金末起兵,築壘自保,蒙古兵復佔澤、潞後歸附。
三晉,原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後演變爲中國山西省的別稱。春秋時期的晉國被戰國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所取代,史稱“三家分晉”。因此,在《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書中,將趙、魏、韓三國合稱爲三晉。三晉成爲地理名詞,指趙、魏、韓三國故地,見於《後漢書》“馮衍列傳”:“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客觀之墟,通視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