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援軍抵達,無奈退兵

由高麗王國都城開京通往黃龍府城的大道之上,一隊隊的高麗軍隊正在前進着,儘管將士們一個個跑的額頭上、前後背都是汗水,可是負責支援黃龍府城的高麗軍隊先鋒大將崔俊生的心頭,卻依舊覺得當下的行軍速度太慢了。

“快快快,加快速度,太陽下山之前,我們必須趕到黃龍府。”崔俊生一邊命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一邊對着已經掉隊的將士們斥罵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爾等要是壞了晉康侯的大事,可莫要怪侯爺刀口無情啊!”

一聽晉康侯三字,明顯已經沒有力氣的那些掉了隊的高麗將士,不由紛紛吸了口冷氣,想到這位當今主宰高麗朝政的大權臣的手段,落後的士兵們不知道從哪裡萌生出幾分氣力,竟然又加快了速度。

看着晉康侯的名聲果然讓這支支援黃龍府的先鋒大軍又重新煥發出氣力,崔俊生的心中,不由得就一陣冷笑,倒不知道,他是在笑麾下將士們的欺軟怕硬還是在笑崔忠獻在高麗王國的‘威名赫赫’。

就在崔俊生不斷督促着先鋒大軍加快行軍速度的時候,突然,在大道的前方,一騎揚塵而來。崔俊生本能的搭起箭,就想將來騎射下的時候,他就看到來騎漸漸減緩了速度。當崔俊生看清來騎面目的時候,心中不由得一驚。

“金國人?”崔俊生勒令大軍收起武器,催動馬兒上前,攔住來騎,喝問道:“來騎何人,報上名來!”

來騎正是夾谷衡派出求援的金兵,看清崔俊生以及高麗軍隊的裝束之後,傳信的金兵立即激動的說道:“你們可是高麗援軍,我家元帥命我前來傳信,黃龍府城現正遭受元軍攻擊,希望將軍能夠儘快行軍,支援黃龍府城。”說完這句話,傳令兵就將夾谷衡寫的求援信遞給了崔俊生。

崔俊生是高麗國貢生出身,自然聽得懂漢語,當聽到領兵的話之後,他內心就是一緊,當看到夾谷衡寫的信之後,崔俊生更加感到焦急。黃龍府城不能丟失,這是崔忠獻當初答應女真兵部尚書唐括貢的條件,崔俊生被選爲先鋒大將的時候,也答應了崔忠獻,力保黃龍府城不失,是以一旦黃龍府城以及完顏永濟有個好歹,那麼此次就算是可以擊退元軍兵馬,崔俊生也知道自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崔忠獻好面子,救援黃龍府城涉及崔忠獻的面子,所以崔俊生必須保證黃龍府城不能丟失。

明白局勢迫切性的崔俊生,急忙看罷夾谷衡的信書,然後就立即命令麾下將士丟棄除開武器和水囊之外的一切負重,輕裝上路,火速支援黃龍府城。儘管將士們捨不得丟棄身上的口糧,可是深知崔俊生治軍甚嚴的高麗將士,還是不得不丟棄口糧、鋪蓋等東西。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救下黃龍府城,今夜高麗先鋒大軍不僅要餓肚子,可能還要經受風霜之寒。

要說崔俊生的手段也當真厲害,如此一手,立刻就將高麗先鋒大軍的戰氣激發了出來,此前救援不救援黃龍府城還是別人的事情,現在當這件事情和自身的利益牽扯上的時候,高麗軍隊自然人人賣力。

此時此刻,黃龍府城的戰事依舊焦灼,儘管西城方向哲別帶領神武軍攻勢不斷,全面壓制着女真軍隊,但是夾谷衡卻憑藉高超的智慧,愣是生生地將神武軍堵在西城牆難以再進一步。

正在中軍指揮戰事的羅通,看到已經到了這種時候,夾谷衡還是沒有調動在東城方向的兩萬女真守軍,他的心中,不由得對於夾谷衡此人就佩服了起來。

羅通身邊的李全,看着天色漸漸變暗,攻城將士的氣力也有些難以跟上了,於是就主動向羅通請纓道:“魏國公,末將請戰,請您下令吧。”

“且先等一等,現在不是最好的戰機,況且夾谷衡的手段我感覺還沒有出完,如果這個時候貿然分兵攻城,那麼陛下安危誰來保護。”看着戰局對己方很是有利,但是羅通的心中卻始終難以安心,不知道爲什麼,羅通隱隱之間總是覺得可能會有什麼變故發生。

李全很是不解,在他看來目前的戰局只要分兵兩萬,從東城方向攻城,讓女真軍隊不能有所調動,顧此失彼的情況下,敵軍自然會出現紕漏,解釋自然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黃龍府城,可是羅通畢竟是主帥,帥令難違,李全只好心中憋着氣等待羅通所說的‘變故’。當然,在李全看來,此時此刻,除非是天降神兵,不然誰都休想救下黃龍府城以及城內的女真軍隊。

公主嶺上,顧同和張復亨遙望着黃龍府城的態勢,心中不由對羅通的穩重感到欣慰。此番情景之下,看似分兵攻城有利,可是在沒有摸清楚敵人的底牌以前,以不變應萬變纔是萬全之策。

顧同也好、羅通也罷,都有足夠的底氣做到氣定若閒,但是黃龍府城內的夾谷衡卻越來越假感覺到難以守住城池了。看着搖搖欲墜的西城防線,夾谷衡甚至有一個瞬間,想到應當帶着完顏永濟立即逃命。

就在這個時候,右衛將軍完顏充帶着從城內聚集起來的兩千女真壯丁,及時的趕到夾谷衡面前,有了完顏充的兩千臨時證掉的民兵,夾谷衡稍微鬆了口氣,他想也不想,當即就將這兩千民兵放到了態勢最爲緊張的西城防線。兩千民兵的加入,儘管不能立刻改變交戰中的兩軍態勢,可是對於苦苦堅持的女真軍隊來說,兩千人的加入,也讓他們大大的喘了口氣。

一時之間,戰局又回到了最初,雙方就圍繞着小小的城牆馬道不斷拉鋸,對於女真軍隊來說,每堅持一分鐘,就以爲是上百軍士的死亡。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沒有一個人想要逃跑。這些女真將士都是世世代代鎮守東北的女真族人,城內,就是他們的親人,對於他們來說,現在的拉鋸戰,不僅僅是爲了完顏永濟這個女真皇帝,更多的是爲了他們的父母妻兒。

哲別看到敵軍不斷有援兵加入,但是自己一方,卻不斷出現傷亡,看着一個個耗費了無數的心血和資源武裝起來的神武軍戰士倒在了前進的路途上,哲別就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一樣的痛。

“閃開,讓我來。”手中舞着一口大刀,哲別大聲一吼,像是一尊魔王一樣,就向擋在身邊的女真人殺去,一刀砍過,就是三兩個頭顱落地。哲別悍不畏死的勁頭,讓女真軍隊組成的人牆防線出現一絲鬆動,如果放任哲別繼續這樣攻擊下去,只怕片刻之間西城防線就會鬆垮,已經立下軍令狀的女真駙馬騎都尉僕散安貞當即就揮舞着長槍來阻擋哲別。

兩人你來我往,十幾個回合之後,也難以分出勝負。

僕散安貞糾纏住了哲別,這也讓他身後的守城將士們心中大大的鬆了口氣,戰線,漸漸鞏固,雙方將士,又進入到不斷的拉鋸之中。

城外,羅通看的心中越來越着急,他身邊的李全更是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眼看着太陽就要下山,天色越來越昏暗,如果在拿不下城池的話,只怕今天的攻勢就要化爲雲煙,是以羅通想了一想之後,就立即命令李全準備從東城方向,攻打黃龍府城。

可就在李全領兵打算前去攻城的時候,突然,在黃龍府城的南邊出現了一支長長的隊伍。儘管不知道具體人數,可是在軍中十幾年時間的羅通,打眼一看,就知道這股軍隊,不下兩萬多人。

“哪裡來的軍隊?”羅通急忙命令李全暫停攻城,他將中軍聚集在一起,並在公主嶺下形成一道防線,一來保護顧同安危,一來打算探查清楚來軍身份。

很快,斥候就將前來支援黃龍府城的高麗軍隊情況呈報給了羅通,聽到竟然是高麗軍隊,羅通心中先是一驚,然後就立即命令鳴金收兵。

李全攔住號令兵,他看着正在南城外整頓隊形的高麗軍隊,對羅通說道:“魏國公,敵人不管兩三萬人,我們何必放棄攻城,倒不如叫末將領兵衝殺一陣,看看高麗人到底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了,竟敢對抗我天朝大軍。”

“不可,此時夜色漸黑,高麗軍隊是不是有後援還說不定,此時如果分兵和高麗軍隊交戰,對我軍來說,勝負難以預料,況且陛下就在後軍大營之中,一旦分兵,致使陛下安危出了問題,你我怎麼能擔當得起?”言畢,羅通就立即命令大軍後撤回營。

隨着鳴金之聲,哲別、蒲察官奴、石抹明安三路大軍,緩緩後撤,城內的女真軍隊也好,城外的高麗先鋒大軍也罷,都沒有繼續追擊元軍的舉動,等到三路大軍撤回到公主嶺下的時候,崔俊生才帶着兩萬五千多人的高麗先鋒大軍進入黃龍府城。

顧同得知夾谷衡的後手竟然是高麗人的時候,內心不由得就小小的震撼了一下,不過不管此番高麗和女真人有什麼陰謀,顧同都不打算放棄消滅女真朝廷的計劃,在顧同看來,既然高麗此番自己找上門來,那麼索性也一併打一打,滅一滅高麗軍隊的氣焰。

附:崔忠獻

出身

崔忠獻在早年時候便成爲軍人,爲國平亂而逐步晉升。但關於他初年的背景,史書裡卻有不同說法:

⊙тт kΛn ⊙¢ Ο

《高麗史》的說法:崔忠獻初名鸞,牛峰人,家庭具有軍事背景,父親崔元浩就擔任上將軍一職。而早年時候的崔忠獻,便憑籍父蔭,補任“良醞令”一職。近代韓國史家李丙燾的說法:崔忠獻是慶州人,原屬賤人階級,父爲鹽篩商,母是婢女出身。初隸行伍,逐步提升至將軍之位。平亂擢升

崔忠獻年青時,高麗正出現武人頻起奪權的動盪現象。在高麗明宗四年(1174年),擔任西京留守的趙位寵起兵,反抗當時操縱朝政的鄭仲夫、李義方等武人。崔忠獻參與了平定趙位寵的戰事,獲得元帥奇卓誠的賞識,後來遷任“攝將軍”。

奪取權力

高麗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獻把握機會,誅滅操控大權的武臣李義旼,並籍此一聲威剷除一批廷臣,廢立君主,確立了崔氏的統治地位。

誅殺權臣李義旼

高麗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粹所養的鵓鴿被李義旼兒子李至榮所強奪,深感不滿,並幾乎被李至榮所捕。崔忠粹便向崔忠獻說李義旼父子數人“實爲****”,必需剷除。經過弟弟的堅決勸說後,崔忠獻便決定行事。

崔忠獻於是糾合親人樸晉材、盧碩等,在李義旼出入的別墅埋伏,併成功將之擊殺,繼而在開城市集中梟首示衆。高麗朝野人士,看到此一突如其來的事變,都不知所措,因而“觀者驚噪,聲振都下”。剷除廷臣、廢立君主

奪權初期的殺戮及廢君:崔忠獻誅殺李義旼不久,便進一步擴大打擊對像,先是重誅李義旼三族,繼而大殺朝臣。次年(高麗明宗二十七年,1197年),崔忠獻廢高麗明宗,擅自改立明宗弟晫(初名旼)爲新王。經過這樣的君主改易,崔忠獻權勢就更爲穩固,並獲得“靖國功臣三韓大匡大中大夫上將軍柱國”的銜頭,成爲高麗朝廷中的大權臣。

掌權時期的誅鋤異己及廢立:1204年,神宗死後,由熙宗王韺繼位,但仍受忠獻牽制,因而引起擁護王室的官員王濤明等,聯絡僧兵企圖伏擊崔忠獻,但計謀敗露,被忠獻所收拾。之後,忠獻廢熙宗,立明宗兒子康宗王祦(1211年)。不久,康宗去世,便由高宗繼任(1213年)。綜觀這一段時期,王室是任憑崔忠獻擺佈的。

“三韓以來人臣之家所未有”的威勢:透過一系列的奪權及廢立行動後,崔忠獻得到極高的權勢。如高麗熙宗二年(1205年),崔忠獻獲封爲晉康侯後,曾在一次在招呼諸侯的夜宴中,“諸王因奏留使,副其帳具,花果、絲竹、聲伎之盛,自三韓以來,人臣之家所未有也。”因而“自後忠獻出入宮禁,便服張蓋,侍從門客,殆三千人。”到高麗高宗六年,更賜崔忠獻姓王氏。

統治措施編輯獨裁製度

私人部隊“都房”制度:除了透過接連不斷的政變來穩定權勢外,崔忠獻又引入了新制度來鞏固自身權益,這就是設置私人部隊──“都房”。“都房”以“班”位單位組成,輪流守衛崔忠獻的私宅及護衛他的出入,具有相當龐大的規模。而要供養這支私人部隊,據學者朱立熙所說,主要是靠着崔氏擁有廣大的土地,從土地得到的租稅與貢品,便成爲財富泉源,龐大到足以應付其族人、黨羽及宮吏的薪俸所需。朱立熙認爲,崔忠獻之所以成功地把權力留傳四代之久,靠的就是“都房”,因爲當時武人間的傾軋異常激烈,所以崔忠獻有必要成立這支私人部隊來自保。另設官府:1205年,高麗熙宗即位後的次年,崔忠獻就獲晉封爲晉康侯,並且另設官府,稱爲“興寧府”,自行配置僚屬。於是,高麗朝朝政便完全歸於崔忠獻所掌握,國王只能僅保虛位,成爲傀儡君主。

改革時弊

崔忠獻剛剛剷除權臣李義旼,奪得權力後,便與弟弟崔忠粹一同向高麗明宗上奏了十個事項,要求改革當時的一些時弊,其中可歸納成這樣:

公允分配土地:崔忠獻認爲,朝廷應該對臣民“量宜除授先王制土田”,按照實際情況頒發土地;此外,由於有勢力人士的貪婪而“奪公私田兼有之”,佔有大片土地,造成“邦賦削而軍士缺”,朝廷無法根據田丁數字來收稅徵兵,因而要求能把這些被佔的田地交還原有者。

澄清吏治:崔忠獻發現,一些官員“惟利之從”,甚至向人民“爭徵田租”。而地方官員又“應察不察”,並從中作出舞弊營私。有鑑於此,崔忠獻意欲改變地方官制的現狀,加強對官員的審覈,“能者擢之,否者懲之”。

倡導節儉:崔忠獻認爲當時廷臣們的生活“並不節儉”,住所、衣裳都過多修飾,令風俗敗壞。因此要求國王“具訓於百僚,禁華侈,尚儉嗇”。

整頓佛教徒:當時的“浮圖”,都獲國王准許隨便出入王宮,“以事幹穢聖德”,又擅自“營立佛宇”,在崔忠獻眼中,這些行徑都不太妥當,於是意圖令他們“不跡於宮”,多餘的佛宇“削去勿留”。

善選諫諍官員:崔忠獻認爲當時負責進諫的官員,都“以苟合爲心”,未能指出國君施政的毛病。所以就要求國王選擇合適人選,“使直言在庭。”

大義滅親

誅殺弟弟崔忠粹:高麗神宗即位後不久,崔忠粹欲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淵,並妄圖先將當時的太子妃逐出,但忠獻認爲此舉對王室及對太子妃都不太合適,勸諭忠粹:“以女配東宮(太子),得無譏乎?況夫婦之閒,恩義有素,太子配偶有年,一朝離之,於人情何?”力陳崔忠粹的做法不合情理。但忠粹並不接受,甚而因不堪母親的規勸而“以手推之仆地”。崔忠獻對忠粹忍無可忍,在得到親族們的支持後,預備迎戰忠粹。忠粹的部下亦轉投忠獻陣營,而他本人在逃走時被忠獻追兵殺害。最後,崔忠獻將弟弟“收葬之”。

流放姨甥樸晉材:樸晉材手下有一批勇悍之士,但獲授官職的郤不多,晉材對此含恨在心,甚至圖謀除去忠獻,忠獻亦感到晉材即將作亂,便在捉拿晉材後“斷其腳筋”,然後流放。樸晉材不久病死,而他手下的“勇悍者”亦被流放遠島。事件發生在高麗熙宗三年(1207年)。

平定動亂

在崔忠獻執政時,還有有兩股勢力隨時起事,造成動亂,影響崔忠獻的統治。

佛教寺院的勢力:崔忠獻執政期間,便有數次多達數千名的武裝僧侶涌入開城,以圖推翻崔忠獻。崔忠獻便迫令佛教住持──特別是那此已入佛門而沒有合法身份的王子離開京城,並使用武力粉碎武裝僧侶。農民起義:對於農民起義,崔忠獻先採用武力平定,然後加以安撫政策。對於一些領袖人物,他授以官銜,釋放部份賤民,把他們原本所屬的“部曲”、“鄉”或強制勞動區,合併入常規的縣制。崔忠獻的各種做法,把農民的起義平息下去。

失誤政策

崔忠獻的施政,亦曾有一些嚴重的失誤:

對邊防疏忽鬆懈:《高麗史》記載,崔忠獻曾形容自己治下的高麗是“國富兵強”,所以當邊境有急報,崔忠獻就怒罵:“何以小事煩驛騎,驚朝廷?”對於崔忠獻的輕率態度,邊將只能採取“必待敵兵陷兩三城,然後乃可飛報”的消極態度。高麗高宗三年(1216年),高麗邊境就曾一度被契丹遺族入寇,弄致“京城無備,人情洶懼”,高麗好不容易纔將契丹兵擊退。

“佔奪公私民田”:崔忠獻曾佔奪公私的田地,到崔怡(即崔瑀)掌權時才歸還原主。“授人爵,視賂多少”:崔忠獻對於授爵,即使有功,都是看對方向他行賄多少。例如高麗高宗六年(1219年),趙衝及孫永等擊退契丹兵有功,但崔忠獻主持論功行賞時,郤“有功者無賞,人多怨之”。孫永與一干人等因在酒後埋怨說:“頃與契丹戰有功,以無賂不得官”,給崔忠獻聞悉而被斬,跟他遭遇同一命運的,竟達百餘人。到崔怡時代,纔對這種失誤進行整頓。

4權力過渡編輯去世

高麗高宗六年(1219年),崔忠獻去世,享年七十一歲。即將去世時,崔忠獻還召集樂工數十,全日奏樂,“至夜,三鼓樂未闋,果死”。死後,諡景成,其喪禮亦甚爲盛大,“百官縞素,會葬,秘器、羽葆、鼓吹、旗常擬於王者。”

兒子接權

據《高麗史》的記載,崔忠獻身患重疾,即將離世時,便預料身後可能有人作反生事,便叮囑兒子崔怡(即崔瑀)切勿前來看望。果然,崔忠獻所寵任的將軍崔俊文與池允深、柳鬆節、金德明密謀剷除崔怡,並不斷促請崔怡到病重的崔忠獻家中看望。崔怡遵照父親叮囑,沒有上當。後來金德明把陰謀告訴崔怡,讓崔怡作好準備,而崔俊文、池允深仍不知就裡,親自上門找崔怡,欺騙他“公(崔忠獻)疾革,宜速往候”,崔怡見勢即捉拿二人,進行懲處,平息了這次危機。到崔忠獻死後,崔怡便積極收買人心,革除崔忠獻在世時的弊病,穩定了統治權。[12]其後,崔怡在自己的私宅裡設立“政房”,令權力更加穩固,崔忠獻所開創的“崔氏政權”便得以延綿下去。

第470章 溫情(下)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354章 鏖戰長安(六)第298章 綁架威脅第256章 克夷門第97章 琪琪格第418章 妖孽啊第262章 擇將第321章 南下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第628章 咽喉第252章 城戰第53章 錦衣衛第179章 遊說(上)第547章 野心第248章 子時第418章 妖孽啊第293章 憤怒第265章 變故第469章 溫情(上)第389章 出征第520章 南聯盟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110章 真相第178章 伶牙俐齒第298章 綁架威脅第116章 禍心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585章 痛飲黃龍第27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513章 一網打盡(四)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401章 反間制敵第46章 改編之議第358章 戰後(上)第257章 對陣第455章 戰淮(四)第501章 兵不血刃(下)第288章 議封第384章 土地第544章 無愧天地第49章 神武軍(下)第257章 對陣第629章 關鍵第169章 開府七件事(下)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18章 籌建餘慶堂(二)第324章 定心第118章 夜幕下的隱秘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106章 草原上的一把火第111章 追敵第626章 進逼(四)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426章 下套(下)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471章 大朝會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386章 財富(下)第314章 嫁禍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270章 家事(下)第111章 追敵第90章 難大同第213章 世間事第143章 入城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64章 大婚(中)第446章 定局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595章 善後(下)第506章 臣服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560章 出征在即第514章 一網打盡(五)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410章 老爺,抱緊我(下)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275章 比拼(中)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51章 泄憤第516章 收網第508章 奇兵第506章 臣服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378章 除賊(八)第103章 詭異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72章 練兵(五)第440章 奪權(三)第386章 財富(下)第182章 在這裡建座城第112章 李嵬兒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550章 引蛇出洞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