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具體操作計劃

“老闆,爲什麼不先向離我們更近的臺省擴張呢?”顏文翰疑問道。

他也想過報紙擴張的事情,他本以爲老闆會讓《九鼎日報》向臺省擴張,沒想到是向東南亞,難道老闆忽略了?想到這,他就忍不住詢問。

“臺省的情況比較複雜,輿論管控很嚴格,而且黑勢力縱橫,想要建立起分部難度較大,出了事情也鞭長莫及。再一個,《東方日報》是極力親臺省的報紙,現在被我們搞下去了,我們絕對上了《東方日報》背後支持者的黑名單,去了那裡反而自投羅網,我們現在沒心思去應對這些事情,還是發展公司要緊。”

“但是,我們的報紙也不是不分發到臺省去,只是精力別放在那邊,派一些人手過去就行,試探一下更爲穩妥,分部可以先不建立,等過一段時間再說!精力有限,東南亞的市場更大,先朝東南亞擴張。”

“老闆,是我考慮不周!”

聽完夏禹的解釋,顏文翰恍然,面露愧意道。

“沒事,你說說你的看法,如何讓我們的報紙在東南亞快速擴張。”夏禹笑了笑表示沒有在意,再次問道。

“老闆,我們《九鼎日報》在香江崛起的手段在東南亞用不出來,而且也沒有任何發行渠道,我的想法是先在各個國家設立發行分部,單靠我們自己一個一個去找的話,漫無目的,爲了加快效率,我們可以盯着《星島日報》來鋪設銷售網絡。”

顏文翰眉頭微皺陷入深思,想了許久之後說道。

“你這個想法好,確實能夠加快效率!”

聽完顏文翰的想法,夏禹眼睛一亮,在顏文翰說完之後他馬上就分析出了這麼做的好處,沒想到顏文翰短短時間內想到了這個辦法,而且可行性和操作性極強。

《九鼎日報》想要進入東南亞其他國家,又不瞭解其他國家的實情,比如報刊亭分佈,市場銷售情況等等,如果一個個去摸底統計,不知道要弄到什麼時候去。

但是如果盯着《星島日報》,把《星島日報》的渠道摸清楚,《九鼎日報》再去上門推銷,效果絕對會很不錯。

其一,《星島日報》能發售的地方,絕對有報紙銷售的市場,而且已經被《星島日報》和其他報紙開拓。

市場養出來了,《九鼎日報》只要衝進去撿現成的,靠實力競爭就可以了。

其二,《星島日報》在香江的銷量才相當於《九鼎日報》的一半,這個噱頭就是一個大殺器!

不管那些當地的報刊亭之前有沒有聽過《九鼎日報》,只要拿《星島日報》當背景板,再提供銷售數據對比,這種直觀的對比絕對能夠給那些報刊亭老闆強烈的衝擊,對《九鼎日報》的信心一下子就能夠建立起來,鋪設銷售網絡絕對輕而易舉。

當然,顏文翰說的顧慮夏禹也瞭解。

《九鼎日報》能夠迅速崛起,離不開夏禹的《尋秦記》和股評等文章,而且在中高級人士中,依靠的就是夏禹的股評和商業分析文章。

但是到了東南亞,夏禹的股評效果就會削弱很多,畢竟離香江太遠了,這些信息對那些沒能力出國的人來說,根本用不着。

《九鼎日報》想要擴張,能依靠的主要還是《尋秦記》!

也幸好經過近一個月的連載,《尋秦記》早就風靡香江,影響力也隨着人員流動傳到了東南亞,天然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想象,《九鼎日報》在東南亞的發行起點絕對會比在香江時的高,但是起點高,助推力量小了,就不一定有在香江時爬的快了!

而且,夏禹還考慮到了一點,經過了近一個月的連載,《尋秦記》也連載了有五十萬字了。

沒有六十萬字也是因爲這段時間有許多武俠小說作家投稿,收到了好幾篇不錯的小說,已經開始在報紙上連載。

由於版面有限,相應的,《尋秦記》一天的刊登字數就少了一大截,給夏禹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但是,《尋秦記》已經連載了五十萬字,在東南亞,肯定已經有人看過了,但是更多的人是沒看過,發行到東南亞的《九鼎日報》不可能單獨印刷,從第一章重新開始連載《尋秦記》,知道《尋秦記》的讀者不想買報紙,這樣想要借《尋秦記》的力也難借,而如果同香江一樣同步連載,更是因爲缺少前文而讓人感覺莫名其妙,效果更不好。

夏禹微微皺眉,陷入了思考,準備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有了!”

很快,夏禹眼睛一亮,露出了笑容。

“《尋秦記》已經連載到了五十萬字,再連載十萬字就是六十萬字,完全可以先出兩本書,直接催熟市場,把熱度炒起來,到時候用戶得知《九鼎日報》上有最新連載的章節,絕對會購買報紙的。”

“而且,也是時候出書了,不僅可以擴大《尋秦記》的影響力,而且還可以趁機撈上一筆,同時還能開啓公司的出版業務,也好建立一下出版的渠道,這事遲早得做,宜早不宜遲,乾脆藉機建立起來!”

很快,夏禹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顏文翰,顏文翰連連贊同,大感夏禹英明。

“文翰,你去把孫長髮、趙誠和張磊叫進來,我們一起討論出一個具體章程來。”夏禹面帶笑意,讓顏文翰出去喊人進來。

“老闆!”

很快,孫長髮、趙誠和張磊就進了辦公室,恭敬地喊了夏禹一聲,然後等待着夏禹的命令。

“你們先坐下,慢慢說!”

讓他們坐下之後,夏禹便讓顏文翰講述了公司的擴張戰略,孫長髮三人在聽得過程中連連點頭。

等到顏文翰講述完,夏禹對孫長髮說道:“孫長髮,你的任務最重,派人摸清楚《星島日報》的派發網絡,然後你再招人,絕對要把發行隊伍完全建立起來!”

“明白!”孫長髮一臉喜色,挺直胸膛高聲道。

老闆又給他佈置任務,而且還是這種十分重要的任務,再加上又允許他繼續招人,這是在擴大他的權利,人手越多,他在公司的地位以及在老闆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高,他如何不開心。

看到孫長髮美滋滋的表情,夏禹笑了笑,然後又對趙誠說道:“你的任務就是把《尋秦記》排版好,編輯成兩冊,明白嗎?”

“明白!”趙誠鄭重地點了點頭道。

接着,夏禹再次看向張磊,說道:“張磊,你們印製部也繼續招人,挖幾個有過出版經驗的老手過來,而且我們公司也是第一次出書,印刷書籍和印刷報紙操作步驟不同,你再次去採購專門的印刷機器,資金找劉忠報銷,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書的質量一定要有保證,不要出現脫線,開膠等問題,你要多注意!”

“老闆我明白了!”張磊穩重地點頭道。

“文翰,這件事也由你盯着,有什麼情況及時向我反饋。”

“好的,老闆!”顏文翰鄭重地點頭道。

“好了,你們先出去忙吧,有其他問題再來向我彙報。”夏禹發話道。

等到顏文翰等人出去之後,夏禹再次忙碌了起來。

ps:求推薦啊求推薦(?ε?)

第994章 戰爭…可能要來了(求票)第562章 交談與態度(第三更)第688章 壟斷即暴利,半個月六千萬(第二更求票票)第990章 各有算計第187章加藤英…老師?!!(祝大家國慶快樂!)第902章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第443章 氣吞萬里如虎還在加班中,大家不要等了啊第323章 星島新聞集團到手(第二更)第427章 八千多平的豪宅(求票求訂閱)第196章 嘶!恐怖如斯!第1454章 多空大決戰開始!第313章 銀行交接第856章 住友商社慌了第1025章 要拿百億資產來抵押?第1458章 港股就是這麼刺激!第317章 營銷及資源聯動第929章 摩根的通用電氣公司(兩章合一5000字)第1261章 攫取2147483647!第430章 挖牆腳第254章 夢中的婚禮第607章 金融帝國打造戰略第202章 三步走擴張戰略第1019章 六億三千萬!(第二更求票)第58章 顏文翰入職第720章 父親的柿子(第一更求票票)第909章 各項投資成果第710章 跳出棋盤外的合作方式(第二更求票票)第1394章 老虎是吃肉的!(四千大章)不是太監,等這周結完婚來第646章 偶遇何宏燊(求推薦票月票)第558章 北上準備的禮物(第二更)第1325章 一槍之下,潰不成軍第620章 你有種來嗎?!!(第二更)第537章 大發神威(3500字求訂閱)第1453章 一國首腦?照樣威脅恐嚇!(大章)第1187章 第一個狩獵目標第1422章 成爲幕後世界船王第1440章 一個字,殺!第1467章 殺狗行動第1400章 十年之後你當港督第380章 放大招了第1025章 要拿百億資產來抵押?第1141章 賺個十幾億美元的零花錢(第一更求票)第503章 強扭的瓜很甜(第一更)第59章 代價 求推薦第1434章 李嘉城拼了!第264章 伍家的困境第210章 《風雲日報》銷量炸了第77章 有人要砍我? 求推薦第290章 買店鋪的好處第1064章 齊白石的蝦就賣200塊?(第二更求票)第963章 兩億五千萬!(第二更求全訂)第525章 進退兩難的美國(求訂閱)第943章 霍鷹東與賭王的恩怨(第二更4K求票)第22章 起飛第380章 放大招了第541章 培生集團放手(第一更)第1242章 未來的三大巨頭第1005章 國泰航空易主第844章 大戰終起第314章 驚人的投資回報率第1087章 來一場閃電戰第958章 戰略入股(第二更求推薦票月票)第645章 開門紅第52章 家裡出事了第1182章 別人家的好公司第五章 再想辦法 第一更求推薦第23章 百萬富翁 求推薦第227章《天天日報》即將到手第47章 密謀 求推薦第479章 陰險的小鬼子第574章 擠兌風波起(求全訂)第914章 執掌華美銀行(第二更)第960章 三天破億創造記錄(第二更求月票推薦票)第1414章 全球金融史前三的募資額第1162章 前三的銀行都是我的(祝大家中秋團員)第660章 三張王牌(兩章合一)第1339章 誰攔我碾死誰!(二章合一)明天恢復更新第160章 花錢買時間第152章 募資三個億!第1187章 第一個狩獵目標第1507章 陽謀-攻心計(本週六晚發福利)第727章 超級大金礦(第二更求票票)第748章 握住兩家銀行的致命把柄(第一更求訂閱)第835章 微軟終究不再是微軟第1147章 對策(第二更求票)第241章 近8億的總資產(二合一大章)第1188章 惡魔在人間(4K大章)第624章 廣告效應(第二更)第1123章 幕後主宰(第一更3700+求票)第627章 再次薅島國羊毛第1231章 製藥!!第1393章 那就拉摩根下水第319章 重磅消息第414章 未雨綢繆第89章 太極第558章 北上準備的禮物(第二更)第1438章 伍氏雙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