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冬至朝見

第242章 冬至朝見

楊素給出了答案,雖然崔澈並不清楚楊素所言是真是假,但這已經足夠了。

在越國公府吃過酒菜,崔澈回到家中,楊麗華在臥房中早已等候多時。

屏退了婢女,她急切問道:

“越公如何說?”

崔澈還特意探出門張望了一眼,見到奴婢們都已經離開了院子,這才關上門輕聲道:

“滕王確爲鴆酒所害。”

楊麗華瞠目結舌,這完全顛覆了父親楊堅在她心中的形象。

在她的眼裡,楊堅雖然野心勃勃,卻是一位慈父,否則此前又怎會包容自己的種種作爲。

如今證實三叔被父親毒害,也終於讓她認清了,原來手足之情,尚可拋棄,更何況翁婿。

不由爲崔澈擔憂,唯恐丈夫步了李充等人的後塵。

楊麗華再也沒有崔澈立功的欣喜,她捶着丈夫的胸膛,氣惱道:

“我家自有富貴,誰讓你去尋覓功名!

“奪嫡萬分兇險,你又摻和個什麼勁!”

崔澈將楊麗華緊緊摟在懷中,下巴輕輕抵着她的額頭,無奈道:

“不取功名,怎能與公主結成夫妻。

“晉王有意儲位,我與他的關係世人皆知,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

楊麗華也知道崔澈說的是實情,她擡起了頭,堅定道:

“妾身此前心存僥倖,不知伴君如伴虎,今日之後,必定一心爲崔郎在後宮斡旋。”

崔澈聞言大慰。

他叮囑楊麗華,不要在楊堅面前詆譭楊勇,只需適當在獨孤伽羅面前提起楊廣的優點即可。

楊麗華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在楊堅夫婦面前爲自己固寵。

隨着一衆親信往關東任職,燕國府日漸清冷。

麥鐵杖與張武去了幽州,臨行前,麥鐵杖還將三個兒子麥孟才、麥仲才、麥季才託付給了崔澈,三人都被崔澈送去了渭水書院,與菩薩奴做了同學。

房彥謙、趙文、孔穎達、高士廉四人也各自離開京城,或爲刺史,或爲縣令。

李青、王德更是一早就拿了告身,前往玄、易二州統率鄉團。

楊堅當然察覺到了崔澈羽翼漸豐,麾下親信多在各地擔任要職。

但自從知道滕王之死的所謂真相,楊麗華在楊堅、獨孤伽羅面前更顯殷勤,作爲楊堅夫妻二人的第一個孩子,在連日裡的噓寒問暖下,楊麗華也越發受到喜愛。

愛屋及烏之下,連帶着崔澈都時常受到楊堅的誇讚。

或許是楊堅認爲楊廣與崔澈關係莫逆,能夠駕馭住這位兒女親家,也可能是楊麗華在自己面前邀寵,讓他老懷大慰。

楊堅最終沒有深究崔澈在地方安插親信的行爲,待他如舊。

其實真要細算崔澈在地方的勢力,着實可以稱一句羽翼豐滿,任職刺史的就有李綱、劉方、裴秀、房彥謙四人。

任職州長史、司馬之人,更是遍佈幽青二州總管府下轄的十州之地。

在楊堅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出這麼大的勢力,如今在他擔任兵部尚書以後,更多了二鎮將軍,無數鄉團校尉,深度掌控青、幽二州府兵。

也難怪崔澈自己會做賊心虛,惶惶不安,總覺得楊堅要對自己下手。

非得拿滕王之死大作文章,讓楊麗華替自己盡心盡力在楊堅夫婦面前斡旋。

在大興城的日子並沒有多少波瀾,除了偶爾有官員因爲觸怒楊堅,而被杖斃以外,也沒有別的大事發生。

不過也許儲君之位岌岌可危,使得楊勇終於洗心革面,試圖重新贏回父母的喜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父子之間的裂痕不是輕易能夠彌補。

但看在楊勇幡然醒悟的份上,楊堅不再持續打壓東宮黨羽。

楊素看在眼裡,憂在心頭,他尋了個藉口,將崔澈找來府上商議。

“到底是骨肉至親,太子屢屢違背聖意,但是聖人總會給予他機會改過自新。”

楊素爲崔澈添了一杯酒,感慨道。

崔澈品了一口青梅酒,放下酒杯,說道:

“常人的忍耐,尚且有限度,何況是天子,既然高相爲太子支招,在御前邀寵,你我也應當爲儲君出力。”

楊素雙眉一挑,問道:

“子澄此言何意?”

崔澈壓低了聲音,與楊素附耳道:

“何不爲太子助長聲勢,也讓聖人看一看,什麼叫人心所向。”

楊素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會意的微笑。

崔、楊二人合謀後,便開始有官員在私底下串聯,計劃在冬至時往東宮慶賀。

這一提議也得到了許多官員的響應。

在楊堅停止打壓東宮以後,此前態度曖昧不明的官員們,又再度倒向東宮的懷抱。

當太子的,大多都要經歷被天子猜忌、打壓這一環,只要沒有被廢除儲君之位,依舊是帝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冬至,正值休沐。

百官盡數來到東宮,楊勇喜不自勝,絲毫沒有察覺到這就是一個陷阱。

當天,崔澈與妻子楊麗華攜手入宮,拜謁楊堅夫婦。

楊麗華看着空蕩蕩的大殿,殿中除了他們夫婦,便只有一個楊素,她不解道:

“女兒進皇城時,見到許多馬車停靠在外邊,還以爲官員都來了宮城向父皇慶賀佳節,怎麼今日殿中如此冷清。”

楊堅聞言,心生疑惑。

無需天子吩咐,楊素主動請纓,要出殿察看。

楊堅當即應允。

不久,楊素匆匆而返,據實答道:

“啓稟陛下,百官都在東宮朝見太子。”

朝見一詞讓楊堅勃然大怒,而楊素表面上的中立,也沒有使楊堅生疑。

他狠狠拍在御案上,怒吼道:

“朕還沒死!他們就急着討好新君!若是朕臥病在牀,豈不是就要忙着爲太子加冕!”

獨孤伽羅見狀,趕忙勸慰:

“陛下息怒,莫要爲此氣壞了身子,不然可真就遂了他們的意。”

楊堅更是怒不可遏,他當即命人喚來太常少卿辛亶,問道:

“百官往東宮朝見太子,可有這等禮樂制度?”

辛亶心頭一顫,趕忙道:

“並無此禮。”

楊堅看向崔澈,說道:

“崔卿,由你爲朕去將那逆子帶來。”

還有三章

(本章完)

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74章 懲治罪惡新章在審覈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71章 一喜一憂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355章 朝廷忌憚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41章 吃瓜羣衆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587章 下詔南征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316章 初生牛犢新章在審覈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1章 邊疆牧童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3章 辭親遠行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603章 疑兵之計請假一天第17章 初至聞喜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49章 婚姻之言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73章 如魚得水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01章 初訪李府新章節被屏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