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李家二郎

第503章 李家二郎

大興城中,唐國公李淵滿面愁容,不時嗟嘆自己如今的處境。

當今之世,北有崔澈,南有楊廣,兩雄相爭,可他卻是兩頭都不討好。

究其緣由,還要說回一件陳年往事。

周武帝時期,神武郡公竇毅爲其女招婿,竇家女在關中享有盛名,她曾在六七歲時,便勸諫其舅父周武帝夫妻和睦,聯合突厥之力,以伐北齊,從而聲名鵲起。

周武帝宇文邕對她的喜愛也是人盡皆知,故而竇家女招婿之事,引得全城轟動。

其中就有三名少年摩拳擦掌,誓要抱得美人歸。

其一便是唐國公李淵,其二便是隨國公楊堅的次子楊廣,第三人則是當時因爲徐門立雪一事,在士林之中享有盛譽的崔澈。

當然結果也是衆所周知的,最終李淵雀屏中選,楊廣悻悻而歸,至於爲此苦練射術的崔澈,連門都沒能進去。

哪知風水輪流轉,當初的兩個失意之人,如今一位是西隋天子,一位是東隋權臣。

而恰恰這兩人的器量,也都不算大。

李淵的母親與獨孤伽羅是同父姐妹,二人自然是表兄弟,但楊廣可不認他這門親戚。

一次,楊廣曾傳召李淵面聖,但李淵因病未能成行,楊廣詢問李淵的外甥女王氏:

‘你舅舅怎麼遲遲不來?’

王氏告知楊廣,李淵臥病在牀,楊廣居然欣喜問道:

‘病的要死了嗎?’

嚇得李淵自此以後飲酒無度,大肆收受賄賂,以污其名,才勉強活到了現在。

前往江南這種好事,自然是輪不到李淵的,而李淵也不敢將妻妾送去江都安置。

雖說妻子竇氏不再年輕,但李淵也着實摸不準楊廣的態度,自己留在了北方,把妻子送去江都,若楊廣因當年之事,獸性大發,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但偏偏竇氏留在關中,同樣不能說是高枕無憂。

畢竟還有一個聲稱舉五十萬大軍西征崔澈,正在蒲州虎視眈眈。

李淵就很無奈,無論是楊廣,還是崔澈,這些手握大權之人究竟是不是魔障了,怎麼就老惦記着別人的妻子。

楊廣就不用說了,其父楊堅剛死,他就忙着蒸母,與楊堅的妃嬪歡愉。

至於崔澈,那更是重量級。

前些日子關東才傳來消息,長孫晟屍骨未寒,崔澈就將他的妻子納爲側妃。

李淵覺得自己如今的處境是前有狼,後有虎。

南方的楊廣巴不得自己死,東方的崔澈就更不用說了,據小道消息流傳,早些年崔澈與樂平公主爭吵,樂平公主還會拿竇氏說事。

自己真要落到了崔澈的手中,只怕也沒個好下場。

正當李淵唏噓不已的時候,一名少年步入廂房。

“阿爺何故作此長嘆?”

少年疑惑道。

這少年歲數不大,年僅十歲,但行止頗爲老成,有已故元德太子楊昭之風,只不過相較於楊昭,少年更多了幾分聰穎與果決。

“是二郎來了,如今國家不幸,叛臣逞兇,爲父憂心社稷,故而有此嘆息。”

李淵敷衍道。

這名十歲少年,便是李淵與竇氏第二子,李世民。

李世民早慧,哪是這般輕易能被糊弄的,他又不是不知道父親與表叔楊廣的真實關係,與其說是憂心社稷,不過是在擔心自己的前程罷了。

但如今父親面臨的危局,並不是他一個十歲少年所能解決的。

只能安慰道:

“父親不必爲此擔心,兩魏相爭之時,高歡二十萬大軍西征,而大周太祖皇帝歷經大旱,人口折損十之七八,可用之兵不滿萬人,卻能在沙苑一戰而奠定周隋之基,崔澈也未必不會重蹈高歡的覆轍。

“崔澈詐稱起兵五十萬,但不過是恐嚇無知百姓罷了,否則需得動員多少民夫,才能供應前線所需。

“因此,孩兒以爲,在經歷改革租調,鹽利銳減之後,崔澈這五十萬,只怕是將民夫也計算其中,真正能戰之人,定然就是他那二十萬精銳。

“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崔澈此前順風順水,戰無不勝,其部衆必然驕橫,所謂驕兵必敗,崔澈也是時候栽一個跟頭了。”

哪怕李世民這些都只是自己的推測,用以安慰父親,激勵李淵振作,但不得不說,李淵也確實因他一番言語而重新振作了精神。

他感慨道:

“二郎,你是錯生了人家,無論是坐鎮徐州的崔棄疾,還是早逝的楊昭,他們不過是虛長你一些年歲,論及聰慧,又如何能夠與你相比。”

李世民正色道:

“兒子縱有才能,亦是父母所授,還請阿爺莫要作此言語。”

李淵聞言頷首,又問道:

“你今日前來所爲何事?”

李世民恍然,他笑道:

“孩兒只顧着與阿爺說話,居然忘了將大哥寄回來的書信交給阿爺。”

說着,便將李建成從江都讓人送來的書信遞上。

隋制,年滿十五,便不能跟隨父母外任。

李建成生於開皇九年,時年二十歲,如今正在江都爲官,與家中常有書信往來。

李淵看罷書信,臉色灰白了幾分。

李世民疑惑道:

“可是江都傳來噩耗?”

李淵不答,他將信紙遞給了李世民,讓他自己去看。

李世民看罷,亦不由臉色一白,原來是楊廣拒絕了向吐谷渾求援的提議。

李淵嘆息道:

“聖人素來驕傲,如今也是這份驕傲,不願向吐谷渾求援。”

李世民氣得直跺腳:

“短短四年時間,失了整個關東,眼見崔澈都要殺入關中,一統北方,朝廷只能偏安於南,這等關鍵時刻,居然還在顧及所謂的顏面,簡直是愚不可及。”

李淵一驚,趕忙將李世民的嘴堵住,訓斥道:

“禍從口出,豈可妄議君上。”

李世民只得朝李淵點頭,示意自己不會再議論楊廣,當李淵將手鬆開後,李世民壓低了聲音,建議道:

“既然天子無道,又對父親常懷加害之心,這等昏君,不堪輔佐,父親何不索性投了東軍。”

李淵又是一陣嘆息,楊廣是狼,崔澈便是虎,自己真要是投了他,指不定哪天就得離奇暴斃,而妻子竇氏也會步高氏的後塵,被其收作禁臠,肆意凌辱。

上一章把結尾的李淵寫成了李虎,已經更正了。

第四章在凌晨三點前

(本章完)

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96章 夜入王府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44章 提攜後進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99章 大戰將啓請假一天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69章 晉王設宴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93章 三線告捷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1章 稚子擇師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94章 突厥分裂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64章 再別長安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74章 懲治罪惡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章 邊疆牧童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64章 再別長安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70章 擊鼓鳴冤第67章 重回晉陽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614章 襲佔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