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襲佔二郡

第614章 襲佔二郡

由於巴東郡太守臧剩此前聽從宇文士及的建議,收縮兵力,以重兵守衛白帝城。

因此,白帝城以西的其餘各縣,防備空虛。

宇文士及、魚俱羅率領的兩萬燕軍輕易佔據各城,繼續向巴郡進發。

相較於坐擁十四縣的巴東郡,巴郡的體量明顯要小了許多,僅轄三縣,治所位於巴縣(今重慶市渝中區)。

巴縣因巴水(嘉陵江)而得名。

由於白帝城的消息被封鎖,巴郡太守誤以爲燕軍被阻攔在白帝城以東,根本就沒有絲毫的防備。

得知宇文士及領軍從巴東郡退回來,巴郡太守也並沒有起疑心。

張衡此前將襄陽水軍交給了宇文士及,因此,他的手上的確是有一支數萬人的軍隊。

而宇文士及從未真正的領兵作戰,如今因爲巴東郡戰事兇險,宇文士及心生恐懼,提前帶人退往成都,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因此,當宇文士及率領着佯裝成隋軍的兩萬燕軍在城外叫門的時候,巴郡太守只是在看清楚宇文士及的模樣後,就立即下令開門。

他全然沒有注意到距離宇文士及不遠處,有一名將領始終低着頭。

不敢讓人瞧見相貌的正是這支軍隊的真正主將魚俱羅。

魚俱羅目有雙瞳,極具辨識度,好在城頭上的人居高臨下,只要魚俱羅不是仰觀城樓,根本就不可能在人羣中望見他眼睛裡的雙瞳。

城門緩緩打開,巴郡太守走下城樓,想要向宇文士及詢問白帝城如今的情況。

崔澈若是奪取了白帝城,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巴郡,巴郡太守自然關心前線的消息。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和宇文士及見禮,就對上了那雙駭人的重瞳。

這雙眸子,古代曾有出現,但在如今,普天之下僅有一人。

“魚魚俱羅!”

巴郡太守驚呼道。

爲什麼早已經叛隋降燕,成爲了崔澈麾下大將的魚俱羅會出現在人羣中。

不等他想明白這個問題,魚俱羅已經暴起發難,只見他舉起馬槊朝着巴郡太守狠狠拍下,巴郡太守驚愕之下,甚至來不見躲避。

“啪!”

巴郡太守應聲倒地,滿臉是血的他頭開腦綻,如同一灘爛泥,在地上抽搐着,眼看着是沒救了。

變故突發,守軍根本來不及反應,而涌入城中的燕軍已經開始了殺戮。

南方承平多年,蜀地將士許久不曾經歷戰爭,而崔澈麾下的燕軍常年廝殺,兩者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反應過來的巴郡校尉想要將燕軍驅逐出城,但久疏戰陣的守軍並非北方精銳戰兵的對手,很快就被殺散。

崩潰只是一瞬之間的事情,由於燕軍並不苛待俘虜,城內守軍的抵抗意志並不堅決。

巴郡校尉眼見將士們開始成建制的投降,清楚此時已經無力迴天,於是趕在麾下軍官要拿他人頭立功之前,放下了武器,領着餘下衆人向燕軍投降。

魚俱羅就此攻佔巴縣。

甚至來不及喘口氣,他又急匆匆的找到宇文士及,說出自己的擔憂:

“如今固然襲佔了城池,可我擔心有人趁亂逃走,唯恐走漏了消息。”

宇文士及疑惑道:

“魚將軍之意,莫非是要將士們不做休整,立即出發?”

魚俱羅頷首道:

“正是如此。” 宇文士及心存疑慮,擔心燕軍將士太過疲憊,然而在出發前,崔澈就爲二人定下了主次,即魚俱羅爲主將,宇文士及爲副將。

既然魚俱羅已經有了決斷,宇文士及也並未再勸。

畢竟宇文士及初來乍到,對於燕軍將士的瞭解,自然比不得魚俱羅。

見宇文士及並未反對,魚俱羅分出三千人守衛巴縣,接應後方的崔澈。

其餘之衆,則跟隨他與宇文士及,繼續沿嘉陵江西進,奔赴成都。

此時燕軍距離成都之間的阻礙,僅剩了瀘川、資陽二郡。

瀘川郡轄瀘川、富世、江安、合江、綿水等五縣,治於瀘川(今四川瀘州市),與巴縣相距三百五十餘里。

魚俱羅、宇文士及爲了趕時間,甚至都不曾派遣斥候探索前路,僅僅耗時兩天,就感到了瀘川縣城外。

當然,這也是因爲蜀中守軍沒有防備,否則魚俱羅等人又怎敢這麼大意。

而此時,崔澈也剛剛抵達巴縣,接管了城池,將魚俱羅此前留下的三千將士派往了前線。

魚俱羅等人星夜兼程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此前襲佔巴縣,雖然有不少人士兵趁亂逃跑,但他們大多數都是直接躲回了家中。

而不是棄家人不顧,前來瀘川報信。

燕軍一路上風塵僕僕,趕到瀘川城下時,將士們已經精疲力竭,難以襲占城池。

魚俱羅吸取之前的教訓,並未隨軍入城,而是帶領兩千將士埋伏在城外,截殺東面前來報信之人。

他的一雙重瞳,實在是太惹眼了,很容易就能被人認出身份。

宇文士及率領剩餘一萬五千人來到瀘川城下叫門,瀘川太守得知是宇文士及率軍而來,趕忙出城在相迎。

瀘川太守只攜帶了數十名護衛,只要宇文士及願意,他隨時可以將此人斬殺。

可一旦爆發衝突,城內的守軍必然會立刻關門,哪怕成功衝入城內,將士們急行軍兩天,實在是提不起勁了。

宇文士及強忍殺意,在與瀘川太守寒暄片刻後,提出希望能夠讓他麾下的將士入城休整。

瀘川太守看着宇文士及麾下蓬頭垢面,精疲力竭的將士們,並沒有懷疑,痛快的答應下來。

他還貼心的爲這些假扮成隋軍的燕軍將士提供酒肉。

將士們飽餐之際,宇文士及也在酒宴上與瀘川郡大小官員們開懷暢飲。

一直喝到後半夜,宇文士及才踉蹌被送回了營地。

營地內,稍稍恢復體力的燕軍將士們嚴整以待,宇文士及也沒有了此前醉醺醺的模樣。

他不過是在酒宴上裝醉而已。

一萬五千名燕軍步卒跟隨宇文士及走出營地,殺向瀘川太守的住處。

一番激戰下來,燕軍攻克瀘川縣,瀘川太守醉得不省人事,在睡夢中被人砍掉了腦袋。

然而,由於燕軍是天黑行動,因此大量守軍外逃,燕軍追殺不及,只能眼睜睜看着部分人逃向資陽郡的方向。

將士們實在是太疲憊了,魚俱羅入城後,也沒有再逼迫將士們繼續奔襲。

既然走漏消息已經無法避免,魚俱羅索性讓他們在瀘川縣休整,明日攻取其餘四縣,同時留在此地等待崔澈前來匯合。

今天還是隻有一章

(本章完)

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10章 少年出遊第15章 闔家再聚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46章 鋃鐺入獄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31章 憾失姻緣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67章 兼祧之論新章在審覈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59章 爲友尚義第85章 相士納賄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84章 分取各地新章在審覈第1章 邊疆牧童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61章 恢復舊姓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0章 抵達長安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章 封家六子第586章 以詩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