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消息真假

第617章 消息真假

且說張須陀的信使順江而下,直抵建康,他焦急的在皇城外等候求見。

楊廣聽說是九江急報,急召蘇威、宇文述、虞世基、楊玄感、裴矩、裴蘊等心腹入宮,又命人將信使領進宮城。

大臣們都在皇城內的衙署當差,因此比信使要提前趕來大殿。

他們不知道前線的情況,只聽說是九江急報,但也清楚必然是與巴東郡有關。

在江陵淪陷後,崔澈揮師西進,征討蜀地,這些時日楊廣也正在從容不迫的抽調淮南部分兵力,想要進駐漢東,伺機收復襄陽、江陵等地。

之所以行事從容,是因爲隋朝君臣自認爲白帝城佔據險要山勢,又有重兵把守。

此前得知宇文士及建議巴東太守收縮兵力,楊廣對此還讚不絕口。

認爲有白帝城集結巴東十四縣的守軍以及三萬襄陽水軍,人數甚至要超過了崔澈的西征大軍。

而白帝城作爲蜀地門戶,又是有名的堅城,這仗怎麼輸,都等着崔澈在白帝城下撞得頭破血流,倉惶退走。

然而九江信使進門第一句話,就使衆人驚呆了下巴:

“陛下,齊王府記室參軍宇文士及襲殺巴東太守臧剩,向燕賊獻城,如今作爲嚮導,正跟隨燕賊深入蜀地。”

宇文述最先反應過來,他大喝道:

“不可能!我家世代忠貞,士及豈會做出這等不忠不孝之事!

“說!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要陷我家於不義!”

使者沒想到居然還會有家屬在場,他辯駁道:

“我不曾受人指使,要誣衊宇文公,只是九江張府君得知令郎叛國,派我入朝報信。”

宇文述怒喝道:

“一派胡言!”

隨即向楊廣哭請道:

“陛下,老臣侍奉您多年,滿門忠心,陛下對老臣,更是恩寵冠絕朝野。

“士及素來以忠孝自勉,又怎會不顧陛下的恩情,不顧父子兄弟間的孝義,而出賣國家。”

楊廣拍案咆哮道:

“張須陀與你無冤無仇,又怎麼會刻意誣衊你們宇文家!”

宇文士及的背叛讓楊廣怒火中燒,同樣也讓他心生恐懼。

一旦讓崔澈奪取蜀地,幾乎就要重現當年隋朝與南陳的形勢,屆時崔澈順江而下,自己又該如何抵擋。

宇文述處變不驚,他回答道:

“陛下,張府君與老夫並無舊怨,但燕賊佔據了江陵與巴陵,斷絕了我們與巴東郡的聯繫。

“張府君自然不會誣衊老臣,可燕賊素來喜好玩弄心計,焉知此事不是他在久攻白帝城無果後,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一旦陛下因怒降罪,君要臣死,臣死不足惜,可白帝城中的宇文士及,又該如何自處!

“還請陛下明察!”

聽了宇文述一番話,楊廣也終於冷靜下來,的確,在消息尚未分辨真假的時候,他不能輕易將宇文氏一家治罪。

否則就真的中了崔澈的詭計,如果白帝城尚在堅守,宇文士及聽說父兄遭遇劫難,豈不是在逼迫他投降崔澈。

蘇威瞧見楊廣遲疑不決,於是進言道:

“啓稟陛下,老臣以爲許國公所言不無道理,不如就讓他回府待罪,派遣可信之人,徹查此事真假。”

楊廣聞言微微頷首,他的目光掃過衆人,最終落在了內史侍郎虞世基的身上。 楊玄感與崔澈自小相交,有同窗之誼,楊廣看在楊素的份上,不能將他閒置,但也不敢外放,只能留在京中。

此時,楊廣自然不會讓楊玄感前去調查事情真假。

同樣,蘇威與崔澈舊情深厚,也被排除在外。

其他心腹,比如裴矩、裴蘊,或多或少都與崔澈有些交情,畢竟崔澈當初是楊廣爭奪儲位時,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滿殿心腹,與崔澈從無往來的,似乎就只剩了內史侍郎虞世基。

虞世基本是南陳降臣,被擄去北方,家貧無所依從。

但他文采出衆,被同樣喜好文學的楊廣看重,引爲親信,與崔澈並沒有私底下的往來。

楊廣即位後,虞世基被委以重任,命他專典機密。

又與兩年前過世的吏部尚書牛弘、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驍衛大將軍張瑾、御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等六人主持官吏升遷、選拔。

時人稱爲選曹七貴,七貴之中,虞世基有專斷之權,可見楊廣對他的信賴。

“虞卿。”

楊廣呼喚道。

虞世基應聲出列:

“微臣在。”

楊廣沉聲道:

“就由虞卿前往九江,徹查此事,不得冤枉忠良,亦不能姑息國賊!”

殿外,宇文述一臉的灰敗之象,此前在殿上據理力爭,但他心底清楚,只怕這件事情假不了。

當初在漢川郡時,宇文士及就流露過對局勢的擔憂。

宇文述越想心裡越是沒底,他看向虞世基,本想上前,卻有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看着虞世基遠去的背影,宇文述生出一個想法,也就是賄賂虞世基,矇蔽聖聽。

畢竟虞世基可不是什麼清官,他此前藉着獨斷選曹之時,大肆收受賄賂,賺得盆滿鉢滿。

可這兩件事性質並不相同,宇文述也沒把握虞世基會冒着掉腦袋的風險,收下自己的賄賂。

再說虞世基,楊廣本以爲他與崔澈瓜葛不深,但有一人被虞世基引爲心腹,便是崔澈的表叔封德彝。

原來,虞世基雖然文采出衆,但他並沒有相對應的政治才能。

身爲內史侍郎,總攬政務,虞世基因爲纔能有限,常有失當之舉。

而內史侍郎封德彝在姻親楊素死後,暗地裡投靠虞世基助他處理政事,此事楊廣並不知情。

封德彝雖然是崔澈的表親,但當年在察覺到崔澈的野心後,及時與他切割,二人年少時雖然你一同前往關中求學,可此後的聯繫並不密切,又有楊素的庇護,因此在崔澈反叛後,並沒有受其殃及。

虞世基回到內史省,便立即找到封德彝,商議此事。

他早已經將封德彝視爲自己的謀主,凡事都要與他商議。

封德彝得知宇文士及獻出巴東郡,崔澈不僅收穫襄陽水軍,彌補了燕朝在軍事上最大的短板,更能突破蜀地門戶,直逼成都,一時之間,也是心中念頭直轉。

(本章完)

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87章 姻緣已定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5章 竇府家宴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45章 賞功罰罪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18章 崔家兒拳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6章 鋃鐺入獄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607章 天時地利新章在審覈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73章 如魚得水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76章 突厥消息第70章 擊鼓鳴冤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375章 全取毛州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14章 妙容訪親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74章 懲治罪惡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80章 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