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懲治罪惡

第74章 懲治罪惡

八月盛秋時節,一年的辛苦耕耘即將迎來收穫,在幷州百姓沉浸在秋收的喜悅時,晉王楊廣的車駕離開了晉陽,外出訪賢。

按理說,作爲長史的崔澈應該留在總管府主持大小事務,但在崔澈的自薦下,楊廣還是與他一同上路,畢竟魚又怎能離了水。

總管府一、二號人物外出,事務自然全落在了楊玄感的頭上。

按照章程,在不設長史的情況下,本就是司馬代行長史職責,輔佐總管。

崔澈陪同楊廣先後遊走於河東三姓,邀其俊傑,也徵辟了不少小士族的人才。

但真正能夠看得上眼的,要麼年紀太小,要麼遠在外地。

就拿聞喜裴氏來說,輔佐李淵起兵的裴寂年僅九歲,他出仕還要等到十四歲時補任幷州主薄。

幷州總管府不養閒人,九歲的裴寂故而不在徵辟之列。

至於裴蘊那老小子,現在還杵在南陳做官,拾人牙慧,計劃着給楊堅做內應,好在將來謀一個出身,活脫脫一個南陳小崔澈。

在外邊晃盪了近兩個月,崔澈陸續耳聞胥吏下鄉收稅期間,發生了不少暴力抗稅的事件,也鬧出了十幾條人命,但終歸是把該繳的稅給收齊了。

想必明年的時候,也就不會再有抗稅事件發生。

古代的底層百姓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的忍耐力非常驚人。

今年的抗稅,不過是幻想破滅,希望落空,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他們一時接受不了罷了。

初冬十月,在開皇元年的第一場雪落下後,楊總管與崔長史終於回到了他們忠誠的晉陽。

此前的抗稅流血事件早已過去,晉陽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總管府前,崔澈稍稍落後於楊廣走下馬車。

臨近門的時候,一塊石子向崔澈擲來,砸在了他的身上。

行兇者很快被總管府衛士從圍觀的人羣中糾了出來,只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娃,正是當初爲崔澈送上果子的丫頭。

光天化日,居然敢襲擊朝廷大臣,楊廣有意給自己的心腹出氣,但崔澈勸說道:

“不過是年少無知,且饒了她這一次。”

有苦主求情,楊廣也懶得再跟一個女娃計較,衝侍衛們揮揮手,就把丫頭給放了。

與兩個月前的燦爛笑容不同,丫頭望向崔澈的眼神滿是怨恨,崔澈不敢在府外多留,簇擁着楊廣徑直回了衙署。

廂房內,崔澈喚來趙文,吩咐道:

“你去查查先前擲石的女子。”

趙文以爲崔澈是要事後報復,畢竟當初殺崔路全家,還是趙文安排的人,他最知道自家主子一但發怒,是何等後果。

答應下來後,趙文不敢耽擱,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將丫頭的身世背景摸了個七七八八。

官舍臥房內,光線昏暗,崔澈躺在他交待木工專程打製的躺椅上,閉目養神,聽着趙文的回稟:

“那女子姓趙,沒有名字,鄰人多喚她趙丫頭,母親前些年病逝,一直與父親相依爲命,前段時間她父親因抗稅,被下鄉收稅之人給打死了,如今被姑母一家收養.”

“夠了,不要再說了!”

崔澈不想再聽人間疾苦,在這次稅收衝突中,他就像遇到了危險的鴕鳥,將頭埋進沙土裡,眼睛一閉,就是天黑。

可趙文終究是於心不忍,他壯着膽子勸說道:

“小郎君,要不就放過她吧,小女娃什麼都不懂,何必與她較真。”

但崔澈壓根就沒有報復的想法,自己不就是被砸了一石頭麼,該!

“我沒想過害她。”

說着,從腰間解下一個錢袋拋給了趙文,嘆息道:

“把錢給她姑母,叮囑照顧好她,若是敢將她賣了,或者爲錢逼迫許婚,我絕不輕饒!”

“哎!好勒!”

趙文收好了錢袋子,一臉笑意的告辭離開。

只留崔澈獨自在臥房,對着燭火發呆,就連妙容,今夜也被趕去穆邪利的屋裡歇息。

崔澈殺過人,堂叔崔路便是他親手刺死,還順帶派人送了他們闔家團圓。

對此,他並無悔意,崔路想用自己的性命換一個前程,澈哥兒也拿崔路一家的命威懾奴僕,很公道。

而丫頭的父親並非崔澈所殺,但他卻感覺良心難安。

給他們造戶、分田,那些人把自己當作了救星,但實際是將他們往火坑裡推,沉重的徭役雜稅,足夠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崔澈又一次沉思:我這般辛苦,究竟是爲了什麼!

就爲了成爲統治階級壓榨貧苦百姓的幫兇?

崔澈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感覺到迷茫,過去以國公爲執念,拼命向上爬。

他也清楚,以自己與楊廣的親密關係,未來得個國公之位不是難事,但之後呢。

崔澈拷問自己的內心,直到夜深了才混混沌沌地睡了過去。

翌日,上值的時候,崔澈找到楊廣,建議提前殺人以平民憤。

在原來的計劃裡,二人是要等離任的時候,再下殺手,但楊廣昨天也看了有孩童向崔澈砸擲石頭,心中對民衆的怨氣多少有個估量,便一口答應下來。

十月十七,晉陽迎來一場鵝毛大雪。

總管府外的空地上,擠滿了前來瞧熱鬧的百姓,他們圍成了圈,圈裡有五名刺史府的胥吏,平素作惡多端,如今正被五花大綁的跪在雪地裡,連嘴都讓布給堵上了。

總管府法曹參軍當衆宣讀他們的罪行:

“經晉王殿下明察,此輩爲吏奸猾,貪腐索賄,欺凌百姓,禍害一方,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倡公義.”

法曹參軍將他們的罪行公之於衆,但卻沒有一條是涉及到稅收。

殺人的藉口有的是,唯獨這一條不能定罪,否則以後誰還敢用心做事。

哪怕是在他們的同僚眼裡,這些人的死,也是因爲貪贓罪金額過大,或者平素的罪惡太過深重。

隨着法曹參軍下令行刑,五柄鋼刀揚起又落下,鮮血飛濺,屠刀下的五名惡吏再也沒了掙扎。

圍觀民衆齊聲歡呼,都是對晉王楊廣的溢美之詞,甚至連帶着崔長史、楊司馬等人也大受讚譽。

躲在門後的崔澈再也待不下去,掩面而走。

(本章完)

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63章 楊堅建隋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87章 姻緣已定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99章 武官升遷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80章 前線覓功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89章 有子名樂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87章 議論紛紛請假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61章 恢復舊姓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4章 妙容訪親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59章 自比貞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