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皺着眉:“每一次美國人打仗,似乎都有各種美好的理由,民主自由了什麼的。”
王艾咧咧嘴:“所以,我們更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這些理由給騙了,要不然對得起我們上的這麼多年學嗎?1949年朝鮮和韓國說,咱們是一個民族不能分裂啊,要不咱們搞全民普選吧,誰得票多誰上臺。這夠民主的吧?結果怎樣?韓國不同意,美國也不同意。”
“還有這事兒?”年輕的記者們有些疑惑,最終新華社的中年記者點了點頭,這本就是朝鮮戰爭爆發的理由。因爲韓國、美國不同意普選,所以,朝鮮認爲韓國不民主,由此發動了旨在貫徹民主的半島解放戰爭。
夠不夠諷刺?有時候真相就是這麼出人意料!
“說回來舉國體制的問題。剛剛咱們聊過,體育事業對美國也是有很大好處的,要不然美國政府官員也不至於出面給予功勳運動員禮遇。冷戰時期達到了巔峰,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反過來蘇聯抵制洛杉磯奧運會,你能說美國政府不拿體育事業當回事兒嗎?”王艾喝了口茶道:“既然體育事業被當成了對內塑造國民精神,對外樹立國家形象的重要工具,那麼誰的金牌多,誰的成績好對國家來說就非常重要對不對?這其實就說明了美國政府絕不會放任奧運項目自行發展而不進行任何干預。區別只在於美國的體育事業足夠繁榮強大,政府不插手也有好成績。而蘇聯和我國做不到這個程度,經濟沒有那麼發達,冷門的奧運項目政府不扶持就根本發展不起來。”
“還是說句老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國的生產力基礎在這呢,國民有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可以投入到體育事業中,人才衆多,隨便湊一湊就是一支強隊,比如NBA和美國男籃。但是前蘇聯和我國現階段,達不到美國的生產力水平,人民比較貧窮,大量的時間被用在發展生產上,結果導致體育人才匱乏。這種情況下,還要發揮體育事業的作用怎麼辦?就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廣泛的人才選拔。說句大白話,美國人有錢,所以依靠金錢堆出來一個奧運選手。我們沒錢,所以只能挑選那些天賦異稟的選手出來迎戰。或者說,美國靠科技,中國靠變異。對於我們這些經濟實力不如美國的大國而言,除了舉國體制,你根本就做不到和美國人在賽場爭雄。”
“中國靠變異?呵呵。”張二文推着眼鏡,撿了個笑話,衆人一笑。
王艾也笑:“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其實舉國體制非常好,我們中國人自古就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我們人口這麼多,總有很多天才被浪費掉,通過舉國體制進行充分的挑選、選拔,是對人民負責任的態度。美國那種制度,其實也是一種‘舉國體制’,只不過是它通過體育市場來達到挑選人才的目的,但離不開其經濟繁榮這個前提。未來隨着我國國力增強,商品經濟繁榮,人民越來越有錢,慢慢的也會在基礎層面實現這一點,但在高層仍然不能放棄舉國體制。因爲商品化有其自身的弊端,比如足球職業化改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中國男足成績好了,和職業化有關係嗎?”
衆位記者互相看看,然後一起看王艾。
“關係多少是有,比如放開了球員到外國踢球的限制,但也僅止於此。你們看看這屆國家隊,出成績依靠的是國內聯賽球員還是海外球員?足球受衆面廣,是最有利於向美國方向學習、效仿的種類,結果搞出來多少爛事?如果沒有足協看着,沒有舉國體制撐着,中國球員就敢和NBA球員一樣,動不動就拒絕國家隊你們信不信?而且我跟你們保證,一旦我們的運動員在某些項目上逼近了美國運動員的水平,尤其是田徑、籃球、游泳這些美國的強勢項目,在他們國內也有很大經濟干係的項目,美國政府立刻就會加大幹預力度,除了收買裁判、收買反興奮劑組織,攻擊我們的運動員這些之外,也會提供政府補貼,也會玩舉國體制。說到底,這種手段人家不是不會用,而是用不着而已。”說到這,王艾斷言道:“舉國體制還是市場體制,都是一種人才選拔手段。舉國體制政府花錢,市場體制政府不花錢。美國體育足夠強大,政府當然傾向於不花錢。中美的區別無非就是生產力基礎上出現的舉國體制多一些還是市場化多一些,雙方都是混合制。所以舉國體制的這個爭論,本質上就是個僞命題。說個最現實的,舉國體制一旦聽他們的完全放棄,十年八年後,我們甚至會連一塊奧運金牌都拿不到,你們信不信?”
看記者們有些遲疑,王艾索性舉例道:“比如女排,女排聯賽是賠錢的你們知道吧?就像女足聯賽一樣,都在試圖向美國學習,但結果怎麼樣?人民窮,商品化根本搞不起來。如果國家再不拿錢,誰去訓練?在哪訓練?乒乓球、冰雪項目、射擊項目,都是一樣。放棄舉國體制,其實就等於是放棄奧運金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