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說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嗎?過去幾天什麼也不想幹,所以就在這瞎琢磨,誒,好像還特麼自洽呢?”王艾咧着嘴。
衆女人互相看看,最後都看小美人兒,她最懂。
“似乎理論上可行,但理論和實踐差距很大的。”
“我們每一天都在創造人類的新歷史,我不懂生物學,但我懂哲學、懂歷史,整體上人類發展是加速度的。”王艾拿出了學者的認真態度和邏輯思維:“核武器確保了大量損失人口的戰爭不再發生,這意味着人口更新的停滯。電子遊戲、短視頻以及未來的更多終將在快感上超過人口生產過程。而社會福利的完善,使得生兒養老的需求和必要性越來越低。這三項你們都承認吧?”
“你接着說。”許青蓮皺眉道。
“人口更新減速、人口生產減緩,這都是人類從未有過的現象。任何新現象,必然產生新事物,新規律。”
“可是印度、非洲……”
“它們暫時落後,等他們達到我們現在的狀態了,也會這樣,而且印度已經開始了。”王艾斷然道:“所以,人類的物種延續已經發展到了更新方法、體系的時候了,傳統的能量越來越少了。”
“另外從科技發展水平來看,一方面,人類即將脫離地球成爲宇宙物種。注意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加快了這個進程,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計算機還會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生物工程進入到基因層面,雖然克隆被倫理阻止了,但任何倫理都不可能長期阻止一種科技的進步,早晚會突破,然後井噴。人類即將進入生物體的長生種狀態。還有一方面,電子計算機的底層技術的突破,腦機接口的開始,都意味着人類可能進入純意識體階段。而這三方面又是互相結合的,如果進行宇宙航行,純意識體的優越性無與倫比。而進入到新的家園後,人類還是需要身體,這時候生物技術又極端需求了。”
“你的意思是,人類將來的宇宙航行很可能是每個人帶一個幹細胞,或者說是生物檢材、備份,然後就是一塊硬盤,等飛行到地方以後,再培養人體,把硬盤插入腦機接口,人從意識體轉變爲生物體?”
“對。”王艾點頭:“當然,宇宙航行因爲現在還沒有迫切性所以不會那麼快,但人口生產模式的更新已經抵達臨界點了。你們想想,除了我們這種家庭和中產家庭,誰還會生二胎呢?不管這是壓力還是信號,總歸,方向是沒錯的。人造子宮是解決的方式,而且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關,只看需要不需要而已。當然,人造子宮也只是過度產物。人的死亡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巨大的浪費,如果壽命翻倍什麼效果?那些科學家會出產多少成果?而且我剛纔的理論已經解釋了實現的路徑。”
康絲忽然笑道:“我明白了,你過去幾天抑鬱了,所以總會想到死,可你又不想死,所以挖空心思琢磨出了這麼一條路來。”
“你想死?”王艾怒道。
“我也不想!”康絲憤怒的迴應:“……哈哈!”
小美人兒看這倆人搖搖頭:“你寫個論文吧,中間跨度有點大,哲學方面夠充分了,社會學只有框架,生物學更是什麼都沒有。如果要轉變爲笨蛋的具體方針轉變,還需要更多的依據,你搞出來大框架以後,我會讓我們的科學家填補生物學部分。”
“我不是說了嗎?”王艾攤攤手。
“這麼大一個計劃、這麼輝煌的前景,你光用嘴說?”小美人兒恨鐵不成鋼。
王艾忽然注意到人羣背後不遠處的趙丹正嚴肅的看着他……
趙丹已經和家人無異,除了臥室裡的事兒,王艾從不避諱他,甚至主動讓他知道,以方便上級知道。而趙丹此時的表情意味着……
“行,我寫。”王艾點頭。
衆人也注意到了趙丹,趙丹沒說話,大家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是事關人類未來的重大科學猜想!不管能不能實現、能實現多少,都是高度指導性的。
王艾敢隨口說出來,可誰又敢隨便一聽?他的慈善基金可有上百億!
他隨口說“人造子宮沒什麼難的”,那真不是吹牛,這麼多錢砸下去沒理由不成。
許青蓮在王艾答應後,似乎有意無意的對着趙丹的方向:“這件事兒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好處,就是如果博士真的願意將以後賺的錢投入到科研上,哪怕是他自己感興趣而不是國家計劃、國家重點,也依然能夠推動我們國家更快的發展。最大的好處是,他給全國的有錢人做了榜樣。一般有錢人都不是很健康,各有各的病,如果把個人資產投入到醫學上,那將是他們自己、我們國家、全人類的福音。我想,總比什麼私人遊艇、買房子置地、花天酒地、養一堆女人好得多,是嗎?”
王艾臉黑了,衆人都有點黑臉。
許青蓮嘿嘿兩聲,拍了下王艾的肩膀:“幹吧,王博士,我支持你!我全力支持你!我可以和你一起並肩戰鬥!以前我拉着你科研,現在你可以拉着我了!”
這一夜,王艾書房的燈亮到天明。
在照顧了雷奧妮、王奔母子入睡後,王艾被許青蓮拉到了書房開始工作。小美人兒憑藉豐富的生物行業經驗也加入了進來,後來又被勸走了。孩子多,黃欣也是剛生產不久,家裡總得有主人。
什麼時候雷奧妮能滿地跑了,黃欣也可以了,她纔會去馬德里和王艾匯合,這一下,弄不好又要到冬歇期。
所以她得休息,王艾和許青蓮就不用了。
天亮後,王艾睡了兩個多小時就準備出發,許青蓮迷迷糊糊的靠在他肩膀上:“前兩天看了個事兒,更感覺我們應該好好用錢了。”
“什麼呀?不是沒有乞討的了嗎?我們還一直在捐小學,聽說全國小學都蓋完了。”
“《高山下的花環》,聽說過嗎?”
“我沒看過。”
“故事主人公犧牲了,但原型的妻子前年纔去給他掃墓,而且是借了兩千塊纔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