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章 鬥茶大會

bookmark

斑知命又道:“這二斗水痕。崇文書院和萬鬆書院雖然茶品不佳,但是製作手藝精巧,湯花勻細,緊咬盞沿,久聚不散,乃咬盞並列第一。紫陽書院湯盞略露水痕,雲腳渙亂。所以萬鬆書院、崇文書院勝。”

柳之詠道:“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僅八分耳。潭水性伏,河水透鹹,井水生津,泉水去寒,雨水多塵,雪水藏寒,露水含芳。我崇文書院的水乃是惠泉水,甘冽靜爽,吳水世間獨有。”

黃羽衣氣鼓鼓看了柳之詠一眼,赤練裳則側臉看着柳之詠,對身邊歐陽言少道:“這小子針鋒相對,有意氣我啊。”

歐陽言少道:“文鬥不傷和氣,姑娘不要在意。”

第二項:鬥茶令,以斑知命令官,參賽者皆聽其號令,所舉故事或指一物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不通則輸。

斑知命道:“錢塘江在側,以水爲令!”

黃羽衣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赤練裳道:“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柳之詠道:“巡檐燕子掠晴絲,隔水茶煙出院遲。草色入簾人不到,午風吹暖夢迴時。”

斑知命道:“崇文書院詩文輕緩精妙,意境幽深,勝!”

此刻紫陽書院一分,萬鬆書院一分,崇文書院兩分。赤練裳和黃羽衣頓覺遇到詩詞高手。

斑知命道:“以酒爲令!”

赤練裳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黃羽衣道:“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柳之詠道:“先將荼醾薰酒,卻採枸杞烹茶。子謂人非土木,賢知吾豈匏瓜。”

斑知命道:“紫陽書院文思敏捷,意境精巧。紫陽書院勝!這第三個茶令以煎茶爲令!但文中不得出現煎茶二字。”這個要求頗高,煎茶意境卻不得顯於文字。

赤練裳斟酌道:“靈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細葉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

黃羽衣道:“粉細越筍芽,野洗寒溪濱。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柳之詠道:“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斑知命道:“清新豪健,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崇文書院勝!”

旁邊積分榜上:紫陽書院和萬鬆書院兩分,崇文書院三分,依舊領先。斑知命道:“所謂‘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這第三項茶百戲,乃是將煮好之茶注入茶碗,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雖然臾散滅,但湯花瞬間多變,瑰麗多姿,最爲考究茶道。”

羽瑤少於此嫺熟,枯鬆旁,老丈拄犁杖而立,遠處山巔有月,乃是一幅《鬆月圖》。赤練裳的則是流雲如絲,駿馬奔騰,踏燕而飛,乃是一幅《馬踏飛燕圖》。衆人觀賞,兩人不分勝負。

這時斑知命道:“這一局萬鬆書院勝了。”

衆人觀看,只見黃羽衣所用乃是六個兔褐金絲寶碗,揮動茶勺攪拌茶乳,竟然呈現一幅幅江南山水畫,長披麻皴,淡雅清朗,疏密相間。第一副:重山連綿,山嵐迷濛。第二幅層巒環抱,山野人家,江林蕭瑟。第三幅由密變舒,疏離秀麗,闊水細沙,風景靈動。第四幅點點枯苔,小樹土坡,江上小舟。第五副白沙寬遠,小船並行,漁夫微渺。第六副遠山如黛,餘韻渺渺。

斑知命道:“伍姑娘師承何人?”

黃羽衣道:“富春山黃子望。”

斑知命道:“溪山之外,別具溪山,圖畫之中,更添圖畫,嘗聞天上有富貴神仙,豈勝是耶?胸絕纖塵,聖而神矣!”

圍觀者也紛紛讚歎不已,歐陽言少、柳之詠自覺不如,心服口服。

斑知命道:“茶百戲一項五分,紫陽書院獨得五分,崇文書院、萬鬆書院各三分。今日茶道大賽崇文書院和紫陽書院勝,各賞金百兩,銀二百兩,上等茶葉十斤,九江郡景德玲瓏瓷兩套,本官賜字題名《茶經》一套……”

這時,一名官員舉手高喝道:“慢!你所論不公!”

斑知命道:“本官乃鎮南王所命提督學政,你是何人,竟敢質疑本官品評?”

“本官駒桓棟,乃都察院御史,禮部侍郎晁榘晁大人所命五郡提督學校管官。”

晁榘改革學制,提督學校管又稱提學風憲官,負責選錄、考課、黜陟各郡縣生員,考覈各學院教官以及地方教化、文物、學術等事宜,主持歲、科試,大權在握,有考校生員、廩膳生、增廣生、附生等的學業優劣,分六等進行賞罰,按成績分爲六等黜陟,是爲《六等黜陟法》。文理平通者列爲一等,文理亦通者列爲二等,文理略通者列爲三等,文理有疵者列爲四等,文理荒謬者列爲五等,文理不通者列爲六等。一二等與三等前列者有賞,四等以下有罰或黜革。

此人剛剛新任,一直暗中觀察,卻不露聲色,此刻發聲顯然有所圖。此人大權在握,各書院山長、教習無不起身以示敬意。駒桓棟身邊四名護衛皆雄健之士。

駒桓棟道:“崇文書院沒有資格獲得賞賜。”

斑知命問:“大人何出此言?”

“正鬆書院乃吳人創辦,所收學生盡是蘇州、餘杭人。崇文書院乃越人創辦,所收學生盡是留居會稽的越民舊人以及三越王族。紫陽書院乃楚人創辦,所收學生盡是流遷楚人。這楚人乃昔日羋布所轄罪民,越人尚未歸化。今日楚人無故獲勝,反倒是我吳人屈居末位,是何道理?”

斑知命臉色大變道:“江東二郡素來吳越楚和睦雜居,上官此言差矣。”

460章 山徭人428章 鬱壘鬼王第五十三章 吃大戶第139章 遼西陽樂第一百章 天狼衛244章 大月氏326章 胡不歸246章 阿拉山口第九十八掌 楚國郡主226章 合黎山第三十七章 疫毒來襲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507章 星宿派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466章 螺城第六十五章 飛天神蝠第四十八章 泰山之亂545章 巴人285章 神木八卦陣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423章 茶荈的使命第三十章 兄弟相會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350章 細川忠興的陰謀314章 鑄劍谷207章 再逢龍戰野第八十一章 斷糧第四十一章 食心蟲第156章 沃沮329章 逃出卑沙城321章 千情公子392章 鬆姬?小野夜雨?474章 今日成往事282章 僧王大會396章 天刀婆婆180章 浚稽山之戰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318章 故人情種524章 打箭爐第三十九章 今日吾軀歸故土264章 朐山鹽幫347章 來自九度山的穴山小助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180章 浚稽山之戰397章 洛河天津橋270章 青龍幫315章 東甌國248章 燕然山537章 雪濤之才第七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十二章 諸子百家348章 淺野幸長的願望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351章   耳鼻冢306章 諸暨苧蘿山360章 淺野幸長之死第150章 告別193章 墨家勁弩363章 服部半藏的豁達491章 崆峒山下213章 西涼復國夢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國何以兩全第139章 遼西陽樂188章 秦人猶守邊286章 仗劍攜酒走天涯167章 飛馬牧場324章 澎湖475章 選花魁第十二章 諸子百家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章 洛陽城第143章 秦卿蹤跡238章 大漠曾滄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354章 重逢櫻雪274章 明爭暗鬥444章 霹靂堂456章 五嶺五門274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第五十三章 吃大戶374章 悟道寶藏院288章 越女劍225章 紅衣教的野望521章 東女國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427章 巴人之爭537章 雪濤之才212章 血刀門529章 成都第139章 反叛180章 浚稽山之戰第七十六章 金蠍仙子226章 五星聚186章 崑崙仙人青靈子513章 金剛忿咒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