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臨朝稱制(一)

晨曦慢慢亮了起來,日出東昇,陽光卻是十分慘淡,皇太后問羣臣有沒有忘記大行皇帝說過的話,恭親王無言以對,皇太后問塞尚阿,塞尚阿的心裡如同照耀了一道閃電,心裡雪亮,他磕了個頭,“大行皇帝親口諭旨,‘皇太后之旨同朕之旨!’奴才請皇太后再度垂簾!”

“重臣都在,誰的耳朵都聽見了,”慈禧太后淡然開口,“大行皇帝請本宮垂簾,怎麼着?一個個想着監國,一個個想着八王議政,你們倒是大清的忠心臣子啊!一個個擺出一心爲國大公無私的樣子,內裡卻是來不及就要爭強鬥勝,爭權奪利了!”

“若是沒有本宮在,也就由得你們攪亂宮闈了!”慈禧太后激烈的說道,“有些沒有御前聽旨的人也都聽到了?聽到了皇帝是什麼個意思了?”

殿內寂靜無聲,睿親王強忍着頭皮發麻的感覺,“太后不是奴才等無禮,只是這垂簾聽政乃是代天子執政,奈何如今大行皇帝剛剛宮車晏駕,天子不存,太后垂簾之法理何在?太后娘娘最是重視法理,自然不會視這樣沒有法度的事兒發生。”

睿親王說的在理,太后垂簾,發的都是皇帝的命令,自己沒有直接發佈懿旨到外朝的道理,這垂簾聽政之所以能被羣臣接受的緣故,昔日桀驁不馴如同武則天,垂簾之時也未敢自己獨自垂簾,或是依靠唐高宗或是依靠她的兩個兒子——唐中宗和唐睿宗。

慈禧太后沉默不語,殿裡也十分安靜,就算如同董元醇這些後黨人物,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帝位空懸,太后無法憑藉皇帝之權再次垂簾。單單靠着皇帝的遺命是絕對不夠的!

班中突然又走出一個人,胸前的補服是一頭獅子,他站了出來。跪在地上,“啓稟皇太后。臣以爲,既然不能垂簾聽政,那請太后臨朝稱制!”

“臨朝稱制?”恭親王喃喃複述,養心殿上又響起了嘈雜的議論聲,睿親王盯住了那個出班多嘴的人,原來是講武堂祭酒,新軍都統,軍中新貴瓜爾佳榮祿。他不屑的說道,“這裡頭又有你什麼事兒了,我卻是不懂,要向榮祿大將軍請教,什麼叫臨朝稱制!”

榮祿不急不忙慢慢說道,“武后之前,後宮攝政,未有垂簾之事,秦宣太后就是和秦王一同臨朝辦理政務,呂后亦是如此。”所以後宮中人要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當然就要“臨朝”,即“當朝處理國政”之意;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制”、“詔”,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後代理皇帝職責,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所以叫“稱制”,即“行使皇帝權力”之意;兩者合稱,即臨朝稱制。“如今大行皇帝不在了,正是可以撤去簾子,皇太后御朝料理政事,一如大行皇帝!”

羣臣大譁,似乎想到了這種可能的有效性。“你!”睿親王怒極,“你放肆!”

文祥看了寶鋆一樣。寶鋆點點頭,應聲而出。“可就算是宣太后和呂后,這帝位未曾空懸,就算是臨朝,也未曾拋開皇帝!”

“元朝亦有舊例!”榮祿反駁道,“元太宗去世,皇后乃馬真後亦是在嗣皇帝未即位的時候攝政!“

“那我且問你,皇太后若是臨朝,如何下旨?是用大行皇帝的旨意,還是皇太后自己的旨意?”睿親王問道,“若是用大行皇帝的旨意,可大行皇帝已經駕崩!”

“自然是用皇太后自己的旨意,”慶海厲聲反駁,“呂后臨朝,用的就是自己的太后旨意!”

“你!”睿親王氣結,“呂后擾亂大政,差點顛覆漢家天下,誠爲後世之戒!”

“母后皇太后錘鍊以來,一心爲國,絕無私心,大興洋務工商、軍務之事,先是逼退法蘭西,震懾日本國,又勝俄羅斯,戰功赫赫,乃是萬民敬仰,睿親王,你要慎言!”塞尚阿白髮蒼蒼,大聲的喝道。

“八王議政,年代久遠,官職相替,決不可爲,”胡林翼也開口了,他是今日第一次開口,不少人在聽着他的話兒,“監國之事,如今尚有君上,亦不可行,臣以爲,榮祿所奏仿呂后臨朝稱制之事,合如今之局勢!”

胡林翼一說,江忠源立刻就出聲附和支援,湘人原本在京中爲官就是不少,如今湘人首腦就是胡林翼和江忠源,見到兩人出聲,其餘的鄉黨亦是連聲附和,一時間殿中的塞尚阿、慶海、穆揚阿、董元醇也大聲同意,更是接連跪下懇求,惇親王和醇郡王一是不願帝系轉移,二不願那些廢物點心跳出來濫權,三也不願意恭親王監國,於是也奏請慈禧太后臨朝稱制。一時間局面似乎難以控制,原本“監國”和“八王議政”兩派勢均力敵,如今突然又出來了“臨朝稱制”一個方案,一時間,湘人和後黨合流,大有後來居上正本清源之勢。

“李師傅,”慈禧太后淡然開口,她開始點名了,她第一個就找到了李鴻藻,“你是大行皇帝的師傅,大行皇帝在時,就視你爲父,最是敬重你,你來說說看,接下來這朝政之事如何料理。是擇親貴大臣監國呢,還是復設八王議政,或者是別的?”

李鴻藻跪在地上淚如泉涌,他摸了摸眼淚不顧得御前失儀,擡起頭看了看哀聲隱隱的西暖閣,那裡躺着他多年以來最敬愛的皇帝,和最愛護的學生,“微臣恭請母后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待皇子降生。”這個時候,他也只是希望原本不要干政的母后皇太后出面干政,把這些意圖擾亂政局,顛覆朝政的跳樑小醜都震懾住,不至於讓大行皇帝屍骨未寒,就有奪宮之變!

李鴻藻發話了,翁同龢徐桐等人也跪下,“微臣恭請母后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待皇子降生。”

有人從養心殿外走了進來,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睿親王又驚又怒,“臨朝稱制,哈哈哈,你們這起子小人,接下去是不是準備攛掇着皇太后稱帝了!?”(未完待續。)

五、訪華儀注(二)四十三、檢閱三軍(二)九、爭風吃醋(三)二、指點江山(三)四十二、浮萍霜露(二)二十八、羣英薈萃(中)二十六、一元復始(七)十一、宮車晏駕(四)八十八、大戰前夕(八)八十八、大戰前夕(二)十三、大漠孤煙(四)七十九、逆轉之勢(四)二十六、少年之國(一)四十六、壯志凌雲(三)十四、武昌大戰(七)十三、金明暗滅(三)三十五、長阪坡上(一)九十三、力壓法人(一)四十五、游擊戰法(七)十一、南海風雲(四)十六、生死茫茫(四)十八、再破大營(一)十六、爆竹聲中(三)十九、瞞天過海(三)三十三、朝日鮮鮮(八)四十七、永通橋戰(一)十一、大國小國(一)十三、大漠孤煙(一)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二十九、兵臨廬州(一)三十一、意在沛公(一)八十、日報三篇(一)三十九、百計迎敵(一)十九、圖窮匕見(上)二十六、北海之水(一)二十七、滿蒙八旗(七)六十三、天崩地坼(二)四十四、前度劉郎(四)十二、英人來華(二)二十六、戰爭爆發(四)十二、顧命大臣(完)八、撤簾風波(一)四十、一點天星(二)四十一、立後封妃(五)三十五、勤政親賢(八)六、順而化之(四)十九、一馬當先(七)三十二、圖窮匕見(六)二十七、滿蒙八旗(二)十七、金蟬脫殼(下)三十、殷鑑不遠(五)十四、鬢雲欲度(四)二十三、緩緩圖之(四)五、補入軍機(三)二十三、緩緩圖之(一)四十六、壯志凌雲(五)二十九、兵臨廬州(七)十、東華之門(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一)六、金色大廳(五)四十八、似曾相識(四)十五、玉蘭之會(二)八十、瞞天過海(二)十一、後宮之爭四十二、同文館事(完)七十二、水陸並進(二)二十八、日月分明(八)九、寶鍔棣華(上)七十一、故弄玄虛(二)十二、北國七月(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二十、神女無意(八)二十三、步步生蓮(七)二十六、少年之國(三)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一、眼前大敵(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六)四十、一點天星(三)二十九、兵臨廬州(七)三、梨花滿地(一)五十五、山西戰事(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一)七十、壯心不已(二)十二、北國七月(五)二十三、三家分晉(五)二十四、玉座珠簾(下)十二、巍巍宮闕(三)二十五、白雲蒼狗(八)四、東宮西宮(八)八十四、風雲再變(一)二十四、霸權本質(三)八、賓至如歸(三)二十三、靜極思動(五)二、日出之國(一)十二、小山重疊(四)七、出將入相(一)十九、有客來兮(三)三十二、內外皆困(五)十四、偶現麟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