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撤簾風波(二)

養心殿內,一番人事的安排又開始了,孫毓文舉薦了李鴻章,大傢伙倒是不驚訝,第一個,自然是因爲之前孫毓文在說這個事兒的時候就舉薦過了,再者李鴻章政績資歷都遠遠超過貝子載凌,須知道載凌最大的優勢就是宗室,而現在慈禧太后最不感冒的就是宗室,禮親王小意的看着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對孫毓文的舉薦人選,也不置可否,“大傢伙是怎麼看的?都說一說,軍機處就是各地督撫的吏部,朝政得失全部就在用人,用人用的好,纔是就辦的順,大傢伙是怎麼個意思啊?”

孫毓文如此一說,別人倒是也不好意思再說別的人選了,只有額勒和布算是左宗棠昔日在新疆共事過的,知道左李之間有一點嫌隙,爲了左宗棠,他也決定要攔一攔,只是說了一個意見,“李鴻章自然是足夠了,只是如今財政緊缺,李鴻章素來是花錢大手大腳的,僅僅比湖廣的張之洞略微節省一些,”張之洞如今花錢是出了名的厲害,在湖北巡撫任上,鐵廠官道鐵路公營事業樣樣來的,官場上稱呼他爲“錢屠”,又開玩笑說,幸好湖北不靠海,若是讓張之洞管水師,只怕是花錢更要翻倍。“財政緊缺,那麼自然就不能在現在的基礎上,再追加款項。”

其餘的人默默無言,新進的人不好多說話,這個時候還是悶聲發大財纔好,而董元醇摸不着慈禧太后的用意,看着樣子,似乎也對着李鴻章不滿意,李鴻章滿頭大汗神色惶恐的離開養心殿,不需要刻意打聽,就能馬上傳出風聲來,於是只好閉口不言,慈禧太后想了想,“這個事兒倒也不好辦,那麼就先擱着,就先議一議外蒙古總督的事兒。”

外蒙古初設總督,下面烏里雅蘇臺的區域,暫時不設置省份,只是分烏里雅蘇臺、庫倫、烏梁海三大臣管轄,總督的這個人選,軍機處差不多已經有了定論,一定是要順應蒙古較爲妥當,禮親王舉薦了崇綺,他是孝哲皇后的生父,又是蒙古八旗出身,回蒙古任職最爲合適,慈禧太后點點頭,此事就成了。

說句實話,外蒙古這裡的官位人選,根本無足輕重,各個人最關鍵最關心的職位就是地方上的督撫和中樞的尚書,兩個人進軍機處,卸了部院的尚書職務,這一下子就空了兩個尚書位置,一個總理衙門協辦大臣,三個空位出來,就等着慈禧太后發話決斷了,慈禧太后問了幾個人的意思,大傢伙對於這幾個職位各有舉薦,慈禧太后也只是聽了聽,就沒再說什麼,“我知道了,還有什麼事兒沒有?”

許庚身出班說道,他倒是第一次說話,“啓稟皇太后,朝鮮方面和我們兵部提出求助的摺子。”

“求助?”慈禧太后看着許庚身,“求助什麼?”

“日本國在朝鮮的浪人越來越多,越發的惹是生非,而自從我大清減少了朝鮮的駐軍之後,日本借用浪人的名義,在漢城派遣了超過至少一千人的軍隊,他們和日本正規軍唯一的區別,就不穿軍裝而已,朝鮮國王尚可,其餘的宗室外戚等不勝其擾,十分憂心,且藉機在許多地方安排了間諜等人,意圖不軌。”

“意圖不軌,”慈禧太后微微一笑,“日本人在朝鮮還能意圖什麼不軌?無非就是想要吞併朝鮮罷了。”

“是,朝鮮國呼救甚急,如何決斷,還請皇太后示下。”

“禮王,你是什麼個意思啊?”

“奴才以爲,還是先禮後兵的好,”禮親王說道,“如今各國邦交十分和諧通暢,日本人雖然無禮,可咱們卻不能失了身份,若是先行問責,日本人是最喜歡抗議的,總理衙門那裡就絮叨煩得很,先召見日本國大使,申明朝鮮的地位,讓日本人收斂一些,也就是了。”

額勒和布也說道,“奴才也是這個主意,接下去大事兒多的很,皇上今年二十整壽,又要預備大婚的事兒,若是朝鮮的事兒,鬧得兇了,只怕也是不好,還是先召見大使呵斥爲好,自然,”他也不是什麼****人物,“若是日本人得寸進尺,恬不知恥,視我大清於無物,自然要嚴加懲戒。”

慈禧太后點點頭,“那就先按照這個意思去辦,不過呢,咱們自己個也不能什麼事兒都不辦,朝鮮是怎麼個意思?讓我們派兵嗎?”

“這個,”許庚身遲疑了一下,“倒是未曾提及,只是求大清施之援手,彈壓日本人。”

“這怎麼可以呢?”慈禧太后說道,“難不成咱們自己直接派軍艦去日本恐嚇他們嗎?咱們可是禮儀之邦,不能做這些不禮貌的事兒,既然日本人在朝鮮駐軍的人越來越多了,咱們也不能少,之前減了多少,如今再派回去,許庚身,你安排一下,看看那些軍隊合適,咱們也派過去,朝鮮是咱們的屬國,可千萬不能讓日本人欺負咯。”

慈禧太后面上悲天憫人,實際上卻還是直接準備增兵日本,額勒和布繼續說道,“既然要派軍隊,奴才以爲,派新軍去,較爲合適。”

“新軍用在朝鮮,殺雞用牛刀了,”孫毓文搖搖頭,“日本這樣的小國,根本無需新軍出來,臣以爲,派一地團練或者是綠營兵就可。”

“恩,孫毓文說的不錯,”慈禧太后點點頭,“朝鮮這樣的小地方,咱們也不是要和英法這樣的大國作戰,無需派新軍,再者,日本國想必現在也不敢和咱們打仗,越南的事兒纔過去多少年?他們的記性不會如此的差吧?”

說道越南,慈禧太后十分的得意,這的確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將洋務運動之中因爲改革出現的許多問題都掩蓋了,將許多矛盾都往後推延。她又突然想起了一件另外的事兒,“朝鮮的世子,是不是現在還沒有來京師?”(未完待續。)

二十九、德皇威廉(二)十一、宮車晏駕(完)十五、五年瑣事(四)十三、浩罕之亂(四)五、訪華儀注(三)十二、巍巍宮闕(二)二十二、金陵王氣(三)十五、香腮豔雪(一)二十二、戮力同心(五)三十七、千古艱難(一)三十六、臨朝稱制(四)四、宮內宮外(四)二十五、夜帶金刀(三)二十九、燦燦萱草(四)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十九、來而不往(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二)二十一、各方角力(三)二十二、金陵王氣(一)三十二、公使北上(六)六、法人之請(一)二十五、康慈太后(三)二十九、東征蘇福(下)三十三、朝日鮮鮮(六)二十五、康慈太后(二)六、寒風瑟瑟(上)五十七、一觸即發(一)三十六、獨佔剛果(三)三十二、圖窮匕見(一)六、順而化之(三)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十九、瞞天過海(一)五、德意志國(三)十二、初露崢嶸(下)十五、新桃舊符(二)三十三、天津條約(三)八十七、越南新主(一)密碼君的打賞加更四十二、同文館事(六)二十、不請自來(一)二、中外震驚(一)四十、禍起蕭牆(四)三十五、一瀉千里(五)二十六、一元復始(七)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四十五、游擊戰法(十)七十四、大捷大捷(一)十九、風起北疆(四)四十三、檢閱三軍(二)十二、巍巍宮闕(四)六十四、改弦更張(二)二十一、各方角力(三)七、含笑帷帳(一)三十七、通州和談(三)二十三、緩緩圖之(一)十五、倡議垂簾(完)寫書三週年,感恩!十九、急轉直下(下)二十二、同治七年(三)八、撤簾風波(三)三十一、意在沛公(三)三十六、當陽橋頭(三)十八、君有意乎(一)二十三、舉國之力(四)二十九、處處籌謀(三)三十八、南軍勤王(六)十三、各顯神通(五)二十、黃昏驚變(二)十二、英人來華(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一)七十五、波譎雲詭(三)十一、威逼利誘(四)四、閔妃來朝(一)三十五、勤政親賢(五)十一、銓選部閣(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四、怎定風波(六)四、閔妃來朝(四)三十七、千古艱難(一)十三、浩罕之亂(三)四十一、芳華正茂(下)七十四、海上上海(三)五十八、天下熙熙(三)二十五、夜帶金刀(五)三十二、身世浮沉(二)二十三、請君入甕(二)九十五、英國出手(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六)三十七、輕描淡寫(四)十一、宮車晏駕(一)二十九、兵臨廬州(五)六、順而化之(一)一、三月初三(六)二十五、一波又起(三)七十一、故弄玄虛(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十)四十六、白雲出岫(一)五十六、風聲鶴唳(一)八十七、越南新主(四)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