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香腮豔雪(三)

郭嵩燾繼續說道,“日本人沒有九千噸的軍艦,那麼咱們這艘巨無霸軍艦開過去,比什麼樣的震懾都要來的更爲震懾,在日本上漆,比軍艦出動的開銷,少了許多,效果卻是更好。這是昔日太后的故智,如今自然能再用。”

這個法子不錯,只是許庚身有些擔心,“在日本上漆,豈不是都要被日本人把咱們的九千噸鐵甲艦都看的裡外通透?若是爲了省錢,把水師的機密都泄露出去,可是得不償失了。”

這裡頭的事兒,郭嵩燾不甚通軍事,也就不敢打包票了,慈禧太后搖搖頭,笑道,“倒也不用太擔心,他們只是上漆而已,查不到什麼軍事的機密。原本這上漆,國內的港口也可以,但是筠仙說的這個法子,不錯,舊年就用過的,好法子就不用在乎是不是炒以前的冷飯,那就這麼辦,但是也不能就一艘軍艦去,北洋水師也派幾艘軍艦去,日本人急着要賺錢,應該不會拒絕這麼大筆生意的,”慈禧太后微笑說道,“我倒是期待極了,看一看,這日本人看到這麼大的軍艦,他們是什麼反應。”

“若是能夠在朝鮮安分守己一點,我倒也不介意,”慈禧太后說道,“讓他們在朝鮮討生活,如果再不知道進退,那麼就可以啪啪啪去打臉了。”

羣臣稱是,這樣外交和軍事上共同發力,日本人是應該收斂一點了,慈禧太后這時候又問,“朝鮮的事兒,是怎麼回事?咱們也在漢城有駐軍,就由着日本人動手動腳的?咱們的人都在那裡幹吃飯不幹活的嗎?”

額勒和布分管兵部,所以這是他的職責範圍內的事情,他連忙請罪,“駐軍的職責是防止朝鮮政局動亂,原本是應朝鮮國王之請的,若是平叛朝鮮國內之亂,這是職責所在,但是和日本,特備是日本浪人身份,若是有扣押之事,日本又要前來騷擾鼓譟並且抗議,要求把他們日本人拿回日本國內審理,根據朝鮮來的奏報,他們怕引起外交上的糾紛,所以都甚少過問日本人的舉動,除非他們要圍攻朝鮮國王。”

“真真是豈有此理,”張之萬搖頭晃腦的說道,“日本人在朝鮮犯事,原本就是咱們說了算的,”張之萬是刑部出身,律例還是很精通的,“在中國土地上,除卻外交人員的犯罪之外,無論各國,只要是在中國土地上犯罪,或者是在外國侵犯中國人民之權力,中國均可以對於制裁羈押審判,這是舊年和英法美等國簽訂的司法裁判條約,說的清清楚楚,朝鮮是非中國之本土,但是根據《宗藩條例》表明,藩屬國之土,爲中國之土,自然,在此地對朝鮮有什麼不軌之行爲的外國人,就歸屬中國之管轄,這是法理上是最明確不過的事情。”

“這裡面就只有一點小問題,日本人並未簽訂這個司法裁判條約,他可以詰辯,不過倒也無妨,”張之萬繼續說道,“英法德奧美俄等世界強國都已經簽訂此約,日本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臣以爲,可以就此事,有理有據的提出抗議。”

“很好,”慈禧太后讚許的說道,“把法上的事兒這麼一說,大傢伙都明白了,日本人再在朝鮮鬧事,咱們是可以管得住他的,你這個老刑部,把法律研究的很透徹,你把這個東西,寫一個公文出來,發到朝鮮去,讓日本人知道,再給我惹是生非,就地擒拿。”

“是,”張之萬得了慈禧太后的誇獎,只覺得滿面紅光,精神十分抖擻,“臣一定辦好此事,爲了防止日本人再用條約的事兒來糾纏,刑部那裡臣一定先預先做好各種準備預案等,把日本人的反應,咱們的應對都準備妥當。”

“這事兒就是這麼說定了,倒也不必再糾結什麼,但是朝鮮駐軍的將領,只怕還要換!”慈禧太后說道,“和洋人們打交道,尺度如何,態度如何,尊卑謙讓蠻橫,這些裡頭,如何決斷,是一件十分要緊的事兒,太謙卑了別人覺得你軟弱可欺,太強橫了,人家覺得你蠻橫無禮,不懂國際禮儀,太講究禮數不行,不講究禮數也不行。”這是很難把握的事情,太強硬了,說你搞霸權主義,太和氣了,人家說你軟弱無力,太強調法律條例,人家說你只會嘴上功夫,直接出兵動用武力,人家說你不愛好和平,實在是難做的很哪。

“現如今,越南那裡的駐軍差不多都撤回來了,藩屬國裡頭,朝鮮是唯一一個咱們駐軍的藩屬國,雖然不是新軍在那裡,只是普通的軍隊,但也不能走了格,叫藩屬國們看笑話,所以這個主官還是頂重要的,”慈禧太后說道,“現在的這個不好,不管如何,起碼不能讓日本人在朝鮮越來越囂張,換一個更好的!”

額勒和布應下,於是這個朝鮮駐軍的主官因爲失誤而免職已經成爲了定局,孫毓文又上奏,“朝鮮的事務是北洋大臣代管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還一直空缺,如今朝鮮的事兒不順利,大約和少一個主官管着有干係,臣以爲,還是請皇太后早些定奪纔好。”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代管朝鮮事務,這是多年行之有年的慣例,所以孫毓文說趕緊確定下來直隸總督的人選,這樣才能把朝鮮的事兒辦好,這是有道理的。

“是要早些定奪,”慈禧太后點點頭,一口答應了下來,“朝廷上的空位置不在少數,我原本想着讓皇帝親政了,讓他來自己定,可是人少了,事兒就辦不好,那倒不如趕緊着先定下來,幾個總督、侍郎、巡撫,這些都要一一定好,吏部擬一個名單出來,然後軍機處議一議,再來御前說吧。”

孫毓文的原意是趕緊把李鴻章給拱上去,沒想到慈禧太后要通盤的考慮人事,也不好多說什麼,“是。”(未完待續。)

三十一、歲在龍蛇(五)三十四、科場弊案(九)十七、燈前笑語(二)十八、除夕大宴(四)十四、武昌大戰(六)三十九、直抒胸臆(二)十四、雷霆雨露(三)十、居安思危十三、問計寧壽(二)十八、雷公電母(一)七十八、升龍大火(三)二、指點江山(一)四十、一點天星(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三)四十、夜雨萌芽(三)二十八、皆爲一事(四)二十七、滿蒙八旗(二)七、含笑帷帳(一)十一、大國小國(三)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一、金鼓畫角(五)二十二、上兵伐謀(三)二、日出之國(一)四十三、檢閱三軍(六)三十一、畫眉深淺(六)十二、顧命大臣(四)二十一、襄王有夢(七)三十一、倚天照海(上)十六、其樂融融(四)十、海不揚波(七)四、東宮西宮(二)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上)四十一、寒光鐵衣(一)九十二、新軍南下(一)二十五、白雲蒼狗(六)十、東南西北(一)二十五、連鎖反應(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三)七、大南天子(一)十三、大漠孤煙(一)十四、武昌大戰(八)四十九、一進一退(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三)十五、大戰餘波(四)三、以勝求和(三)九、阻礙重重(一)六十、正月初二(四)五十四、步步爲營(六)二、明月孤雲(五)三、雲龍半現(二)三十五、兒女心事(三)十三、問計寧壽(四)一、眼前大敵(六)十、江南江北(五)五十七、一觸即發(四)四十五、今又復來(二)五、白蓮教主(五)三十八、奪宮之變(四)七十六、新人舊人(三)九十九、先退後進(三)八十六、尷尬之人(七)二十一、襄王有夢(七)七十六、新人舊人(三)八十五、王城喋血(四)二十九、飛騎報捷(下)五十、得失之間(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五)二十四、一波已平(一)七、出將入相(一)一、白馬過隙(三)三十四、又見泉臺(三)五、北京條約(完)三十三、北圻金鼓(一)十二、英人來華(二)八十八、大戰前夕(七)十一、銓選部閣(四)十八、再破大營(三)十六、協理六宮(二)十七、所謂禮儀(五)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五、新桃舊符(六)三十四、青山隱隱(二)三十三、雷霆雨露(四)十一、會議前夕(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八)四十三、檢閱三軍(六)四十八、似曾相識(四)十四、鬢雲欲度(二)三十四、怎定風波(五)七十三、南巡之前(二)一、眼前大敵(四)十六、財源水患(二)三十九、血染鳳闕(一)二十二、我心欲託(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一)七、含笑帷帳(三)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