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含笑帷帳(二)

圓明園外恭親王府的別院之中,載澄連忙跪下,連連磕頭,“阿瑪請勿動氣,我雖然不成器,可也不敢胡作非爲,什麼膽子敢做那樣的事情,就算殺了我也不敢如此的!”

“還敢狡辯!”恭親王大聲喝了一聲,“外頭都傳遍了,說是恭親王府在八大胡同大名鼎鼎的澄郡王,自己放蕩無忌也就罷了,”恭親王額頭暴起了青筋,“還勾了天子去那些地方一同尋樂,真是氣煞我也!”內管家帶着人和板子進來了,恭親王喝道,“捆起來,綁起來,給我今天就打死罷了!”

內管家裝模作樣的把身子輕輕放在載澄的肩膀上,動作緩慢之極,險些讓人誤解他得了風溼病,恭親王看不過眼,更是怒火三丈,親自上前要綁住載澄,又拿了一個板子沒頭沒腦的朝着載澄打去,載澄不敢抵抗,只是抱着頭,怕被打的破了相。

福晉瓜爾佳氏及時的出現了,死命拉住恭親王,“爺,您若是再生氣,也不能拿着板子打人,澄兒是在御前當差的,萬一有了好歹,這可如何是好?!”

“我正是要打他這個御前當差的,我不求你要怎麼上進,爲國分擔什麼的,只要你老老實實當差,你倒是好,和那些不成器的八旗子弟一樣,日日花街柳巷的,倒是把府裡頭的福晉落在裡頭,外面去招惹那些不着調的,還帶着什麼王侍讀,什麼國舅爺一起廝混,呸,你問問你的好兒子,”恭親王看着福晉,手指着載澄。“做了什麼齷齪事出來!”

瓜爾佳氏扶住載澄,“你阿瑪到底爲了什麼事兒這麼生氣,你快說出來。給阿瑪賠禮道歉!”

載澄捂住臉,“阿瑪冤枉我帶着萬歲爺下窯子了。”

瓜爾佳氏一聽就急了。“這事兒是不是真的?”

“兒子那裡敢這樣做,”載澄叫苦連天,哎喲哎喲的叫了起來,恭親王瞪了一眼,載澄又連忙收聲,“我是最怕皇太后的,就算皇上要殺了我的頭,我都不帶的。只是,只是,”

“只是什麼!”恭親王又喝道。

“只是萬歲爺有些好奇,一定叫我在八大胡同外頭帶着他去看一看,阿瑪,”恭親王氣的又要揮起板子,“絕對沒有進去過,兒子願意用性命擔保!”

。。。。

“到底是誰說的這樣的混賬話,”皇后又驚又懼,“該把這樣碎嘴的人都找出來。一個個的都打死!”

“怕是錯不了,上個月還在宮裡頭的時候,神武門出了一個亂子。皇帝微服遊幸,日暮歸來,拉車的一匹馬不知怎麼受了驚嚇,由神武門狂奔入宮,直到景運門,才經守衛宮門的護軍攔住。這件事被當作新聞一傳,大傢伙才知道了,萬歲爺都經常出宮去玩。”

皇后珠淚滾滾流了下來,“想必出宮去也是尋常事。只是爲什麼要微服呢,只怕。只怕,”外頭的話多半是真的。

“皇后娘娘還是多勸勸萬歲爺纔是啊。外頭的流言蜚語可真是難聽,八大胡同裡頭已經有女人自稱是懷了龍種了。”

“可笑,”皇后大怒,“宮中人都沒懷上龍種,外頭的那些女人,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兒,萬歲爺在那裡?我要去面聖!”

“伏思皇上親政以來,一年有餘矣!刻下之要務,不可不亟講求者,仍不外讀書、勤政二端,敢爲我皇上敬陳之:前數年皇上日御弘德殿讀書,心志專一,經史記誦甚熟,讀書看折,孜孜討究,論詩楷法,亦日見精進;近則工夫間斷,每月書房不過數次,且時刻匆促,更難有所裨益,不幾有讀書之名,而無讀書之實乎?夫學問與政事相爲表裡,於學問多一分講求,即於政事多一分識見,二者誠不可偏廢也。伏願我皇上懍遵皇太后懿旨,每日辦事之後,仍到書房,計真討論,取從前已讀已講之書,逐日溫習,以思其理;未讀未講之書,從容考究,以擴其識,詩論必求其精通,字畫必求其端整。沉心靜氣,涵養聖德,久而久之,自受益無窮矣。皇上親政之初,凡仰蒙召對者,莫不謂天稟聰明,清問周至,欽佩同深,氣象爲之一振。邇來各部院值日諸臣,未蒙召見,人心又漸懈矣!咸豐年間,文宗顯皇帝每日召見多至**起,誠以中外利弊,非博採旁諮,無以得其詳細也。若每見不過一二人,每人泛問三數語,則人才之賢否,政事之得失,何由得悉乎?夫臣下之趨向,視朝廷爲轉移,皇上辦事早,則諸臣莫敢不早;皇上辦事細,則諸臣莫敢不細!不如是則相率偷安,苟且塞責,其流弊有不可勝言者。伏願我皇上仰法祖宗定製,辨色視朝,虛心聽言,實事求是;於披覽章奏之際,必求明其所以然,則事理無不貫通矣。而又勤求法制,屏無益之遊觀;軫念時艱,省無名之興作。”

一個淡淡的聲音歇下,皇帝睜開了眼,“難怪前幾日李師傅的這個摺子上來我居然看不懂,原來這裡頭的意思是叫我少白魚龍服來着,嘿嘿,”皇帝一陣冷笑,“外頭的人胡言亂語,說我去陝西巷一帶,憲德,你說朕去過嗎?”

流言皇帝曾出現在陝西巷,韓家潭一帶,那裡是有名的“八大胡同”,猶如唐朝長安的平康坊,“蘇幫”的“清吟小班”集中之區,豈是萬乘天子所能駐駕的地方?

“微臣也是御前伺候的,”王慶琪淡淡笑道,“萬歲爺的行蹤微臣是知道的,若是在京中出遊是真的,若是去八大胡同,想必萬歲爺料理朝政又要進學,大約是沒空的。”

“還是有個知心人的,”皇帝微微點頭,笑道,“外頭的人怎麼說朕不理會,皇額娘說過,最難堵住的就是天下人的流言蜚語,陳勝文,告訴李師傅,今個就不去書房了。”皇帝伸了伸懶腰,“前幾日鬧得慌,要靜下心來,想想怎麼處置纔好,憲德,你也給我出出主意。”(未完待續。)

十四、六六大順(上)二十、福禍相倚(四)十九、不速之客(四)十一、南海風雲(六)十四、六六大順(中)三十二、禮儀利益(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六)四、東宮西宮(八)二十四、開邊興兵(六)五、白蓮教主(一)二十六、一元復始(一)七、以退爲進(五)十七、昭陽節使(二)十七、燈前笑語(二)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九、驚雷清風(一)十六、其樂融融(六)三十一、倚天照海(中)三十一、畫眉深淺(六)十、江南江北(三)二、宗親衆人(三)三十二、公使北上(一)一、白馬過隙(一)二十四、圓明三園(五)十一、南海風雲(六)三十二、圖窮匕見(二)二十一、鼎湖弓箭(一)二十、見風轉舵(三)五十九、利來利往(一)七十、壯心不已(四)十五、左顧右盼(三)三十五、兒女心事(四)三十八、峰迴路轉(五)四、東宮西宮(八)六十六、詔書下達(二)八、鐵路紛擾(五)十二、北國七月(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三)十七、秀成玉成(上)一、金鼓畫角(五)四十九、一進一退(一)二十五、(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十七、三勝三敗(上)二十五、一波又起(三)四十六、壯志凌雲(二)三十三、天津條約(三)四十一、思凡夜奔(四)二十八、日月分明(六)十四、雷霆雨露(一)四、東宮西宮(七)五十一、南北水火(一)六、寒風瑟瑟(下)七十三、鎮南關外(二)三十七、通州和談(四)四十七、永通橋戰(一)十九、一馬當先(八)二十六、北海之水(四)三、梨花滿地(五)三十五、硝煙再起(二)七十八、一潰千里(四)七十二、攘外安內(二)九十八、割地賠款(一)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二十八、皆爲一事(二)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三十四、青山隱隱(三)四十六、白雲出岫(四)三、梨花滿地(四)三、雲龍半現(三)二十五、夜帶金刀(五)四十七、針鋒相對(一)二十六、驚鴻一瞥(三)十七、三勝三敗(下)二十、不請自來(五)八、賓至如歸(二)三十八、南軍勤王(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一)三十五、輪船飛渡(一)一、阪上之雲(一)二十八、春水微皺(二)三十、金陵血色(上)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三、雷霆雨露(五)十六、協理六宮(五)十四、武昌大戰(一)十八、除夕大宴(一)四、五千貂錦(一)一、春風花草(五)二十三、三家分晉(四)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三十、殷鑑不遠(四)二、俯仰之間(三)四十三、桃代李僵(上)九十二、新軍南下(三)四十七、永通橋戰(二)六、寒風瑟瑟(中)四十一、寒光鐵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