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

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

長樂宮。

劉恆眼中亮晶晶的,滿是崇拜的望着洛新:“姑父,您是不是大漢朝最厲害的人,昨天宴席上,那些大臣都聽您的話。”

洛新聽到劉恆無忌的童言,灑然一笑道:“陛下,臣子們不是聽臣的話,他們是聽陛下的話。”

劉恆聞言歪歪頭奇怪道:“姑父,恆兒不懂。”

洛新摸摸劉恆的頭,柔聲道:“臣是攝政,什麼是攝政呢?

這個天下本來是仁宗孝惠皇帝執掌的,但是您的父皇崩殂,這天下的主人就變成了您,但是您的年紀還小,孝惠皇帝讓臣爲您代爲管理這個天下,這就是攝政。

所以臣子們不是聽臣的話,而是聽陛下的話。

您現在不懂沒關係,等您懂的時候,您就是真正的皇帝了,只要您好好學習治國理政,經學典籍,您一定會成爲一個全天下所有人都稱讚的聖明之君。”

劉恆聞言瞬間感覺自己很厲害,昂揚道:“姑父,父皇請您爲恆兒管理天下,而不是其他的大臣,一定是因爲您很厲害,您一定要全部教給恆兒,恆兒也想像您這樣。”

洛新朗聲笑道:“好,今日便爲陛下講《周禮》。”

“周禮?”

劉恆疑惑道:“這門課另外幾位儒家的先生都講過,裡面都是一條條的規矩,很是枯燥。”

洛新笑道:“是啊,純粹的周禮的確是非常的枯燥,但是您想知道周禮背後的故事嗎?

這些故事只有洛氏才知道,現在這世上即便是諸子百家的記載之中也是沒有的。”

“背後的故事?”

洛新臉上帶着些許回憶的神色,他的記憶彷彿回到了當初學習家族歷史的時間,時間過去太久了。

洛氏的家族歷史實在是太長了,尤其是前期的洛氏家族史幾乎就是邦周曆史,無數的人物和事件讓洛新這些後輩學習的很是艱難。

幸好洛氏沒有那種腦子很笨的人,至少在記憶力這方面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否則估計就連祖宗的名字都記不住。

“周禮是由素王所一手建立的,但是這其中的每一條,想要落實下去都沒有那麼簡單,您來看禮樂這一條,‘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不可逾制’。

這句話似乎很是平淡,但僅僅死在這一條上的諸侯,就不下十位。”

劉恆驚得差點跳了起來,萬萬沒想到這句話背後有着這麼血腥的事件,但是他沒有絲毫的害怕,反而頗有興趣的問道:“姑父您快些講,恆兒很是好奇。”

洛新給劉恆講這一段自然是有用意的,他要讓劉恆理解一下政治運行的邏輯,這些是百家不會教給劉恆的,可以說是帝王術。

周禮早就在數百年的禮崩樂壞的亂世之中被徹底拋棄了,而且周禮那一套是配合分封制度的,不能完全適用於現在的漢朝。

但是禮樂就沒用了嗎?

當然不是!

禮樂的精髓不在於表面上的那種等級分明,他畢竟是個穿越者,雖然不像他的子孫那樣孜孜不倦於天下爲公,但畢竟是個先進的青年。

姬昭所創造的這一套禮樂制度,上下雖然同樣分明,但同樣給天子以及各級諸侯、卿、大夫都制定了與之相匹配的責任。

天子至高,但是受到的束縛同樣是至高的。

這套禮樂制度的精髓在於賦予一個人社會身份,構建一整套能夠容納天下人的社會制度,同時這是一整套的分配製度。

更絕妙的是,能夠真正打破這套制度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生產力進步,生產力的進步會摧毀原有的生產方式,新產生的生產方式會反過來作用於生產力的進步。

表現在社會上,就是打破分封制,進入新的政治制度之中,造成一系列的上層建築的劇烈變動。

春秋早期表面上看來禮樂已經崩壞,但實際上那只是單純因爲周天子綱常不振而導致整個秩序失控的結果,所以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後,社會秩序一旦恢復,圍繞着霸主國的新禮樂制度就再次建立起來。

換句話說,只有諸夏發展到不再需要那種原始分封制的時候,這套制度纔會失靈。

比如秦始皇一統六國,諸夏人口已經到了千萬級別,視野可見範圍之內,幾乎處處都是諸夏的土地,各地域之間通行的速度大大加快,這是一個和周王朝已經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但這個時候,禮樂制度最恐怖的地方就到來了,當打破了禮樂制度進入新時代之後,最聰明的那批人就會發現,打破的僅僅是那套嚴格到極點的禮制而已。

這套制度已經深入骨髓,深入整個文明的血液之中,無論怎麼制定制度,都跳不出這個圈子。

新的制度還是要爲天下所有人定下一個身份,這些身份之中有商人,有農夫,有工匠,有豪強,有貴族。

這其中的比例都要依據禮制來確定,而且還要爲這些身份分配相匹配的利益,如果一個王朝做不到,任何一個階層都會讓這個王朝亂起來,如果大多數人都不滿意,那它就要亡了。

早在一千年以前的洛文公時代,洛蘇就嘗試過一些比較激進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遭遇了巨大的失敗,那些真正觸及根本的改革都失敗了。

洛蘇當然總結過其中的原因,最終讓他沉默。

因爲即便他再強,他不是神,他是除了天子之外,周王朝最大的貴族。

他所有的盟友都是大貴族,都是大奴隸主,他提拔的所有人都成爲了新的大貴族,新的大奴隸主。

這就是他的基本盤,這也是邦周的基本盤,所以他的改革即便短暫的傷害某些貴族和奴隸主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須是維護這個貴族奴隸主體制的,才能夠成功。

就連天縱之資的文公都不能改變這個鐵律,從那個時候開始洛氏就明白了一件事,思想進步太過超前不是好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纔是對所有人都最好的,若是要在百尺竿頭直接再接百尺,那隻會直接斷掉。

家族可以強壓着所有人一次,兩次,但最終那些積累起來的怒火和怨恨會將家族燃燒成灰燼。

所以洛氏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洛新繪聲繪色的給劉恆講着諸侯們引頸受戮的場景,他自然是忽略了那些血腥,而是將這件事講的非常滑稽,劉恆甚至還能笑出來,但是劉恆長大之後,若是還能回憶起來,恐怕會細思極恐。

這就是洛新的教育方式,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到劉恆,等到劉恆長大,每當他做一件事時,就會想起自己曾經和他說過的話,就會想起自己曾經是怎麼做的。

尤其是這個人是他的偶像,是他少年時的精神支柱,他會不自覺的跟隨着洛新的腳步。

當然想要達成這個結局,洛新自己一定要持身正,日後劉恆長大了,見到了人情冷暖,見到了殘酷的現實,心灰意冷之時,一看洛新,竟然真的是個聖人,幻想沒有破滅,他就會愈發的振作,原來姑父當初沒有騙我。

故事告一段落,到了劉恆鍛鍊身體的時間,劉恆的所有教育都是洛新一手安排的,沒有洛氏子那麼殘酷,畢竟劉恆沒有祖宗保佑,洛新擔心出事。

“姑父,今天我們做什麼呢?”

劉恆蹦蹦跳跳的問道,洛新牽着劉恆的小手,走出了長樂宮,寬闊的廣場上,兩個人的身影在陽光的映照下被拉得很長很長。

數九寒冬,三伏夏暑。

三年就這樣過去了。

————

在前文之中筆者描述了古代中國文化上的連續性,這一章講述政治制度上的連續性,在中國古代歷史記載之中,曾經存在過夏、商、週三個邦國王朝。

某些人試圖證明更久遠的王朝是正統,更久遠的神話人物是正統,而商周是後來者的行爲,不吝於日耳曼後裔自詡羅馬,進而痛斥自己的祖先侵略羅馬,簡直可笑。

毋庸置疑,經歷了周王朝千年的統治,夏、商對後世幾乎沒有影響力,周王朝則從方方面面都是中國人的文化源頭,不僅僅是至高神的存在,最重要的還是文化制度上的影響。

衆所周知,生產力的每一次前進或者退步,都會引起社會制度的變革,這是因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這種變革通常是劇烈而殘酷的,守舊勢力總是會負隅頑抗,最終通過流血達成變革。

在古代中國則不是如此,誠然,古代中國王朝交替之時的變革遠遠比西方國家劇烈,但新王朝總是能極快的依據經濟形勢來選擇更爲恰當的政治制度,在新舊交替的短短時間之內,每次都能夠提出高屋建瓴的制度建設是不合理的。

但是筆者找到了其中一切的源頭,那就是禮樂制度,這是一種能夠適配任何經濟基礎的萬能制度,只要掌握了禮樂的精髓,進而爲社會上一切的人進行標籤,估算力量,社會的矛盾就陡然一清了。

接下來,請讓筆者詳細講述這個制度是如何在漢王朝發揮作用的——《漢王朝興衰史》

第207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499章 制典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177章 再離間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296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978章 諸事落畢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80章 《洛宮春秋》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116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754章 法正爲劉備畫策!翻版隆中對!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116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732章 戰三英!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906章 青海道(33)第68章 公室求書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650章 洛楚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團第52章 合縱扼楚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710章 曹洪死第639章 看看人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731章 大將死!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48章 白駒過隙第533章 大丞相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192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976章 一場盛大的典禮與死亡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121章 素王歷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270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21章 四姓公卿第187章 仗節死義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751章 洛燕進洛陽!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201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70章 孔子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244章 洛亦獻計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