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我言

第342章 我言

殿外。

洛景重重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一隊頗爲貌美的宮娥從他的面前走過,剛剛在殿中的所有焦躁似乎都消失了。

隱隱約約從殿中傳出了聲音,證明這場爭論還沒有停止,洛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親生前說的話。

“在國家大政上,從來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當政之人,每一條政策的施行,就是在選擇一個得到當前最爲需要的東西。

比如朝廷需要足量的高質量的銅錢,所以纔有了允許私人鑄錢存在。

如果有一天朝廷需要其他的東西,那就是收回鑄幣權的時候了。

這卷書你拿去看,但記住,稍微看看就行,不要被其中的思想內核困住,裡面有些不好的東西,你這孩子這方面天賦不足,很容易就會被引導。”

想到這裡,洛景深深吸口氣,便回到殿中,殿中依舊在爭論。

洛景回到坐席坐下,劉恆見到他回來,笑着點點頭,然後就見到洛景在衆人的目光之中走到大殿之中,向着劉恆就是一禮。

“陛下,臣有數言想要對諸位大臣說。”

劉恆頗有些驚奇,但還是一揮手道:“卿自便!”

洛景轉身在大殿之上走了兩步,他還是個少年郎,在這麼一羣中年人之中顯得很是突兀,所有人都望着他,等待着他說話。

回想着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洛景緩緩開口道:“先前雙方的爭論,吾都聽到了。

之前有博士說:上好貨則下必死利也!

這有沒有道理呢?

有!

但人有善惡,王亦不同。

若是遇到昏暴之君,縱然是允許私人鑄造銅錢,但橫徵暴斂的手段何其之多,難道還能夠一一禁止嗎?

獵人不會因爲山上有猛獸就放棄前往山中打獵。

漁夫不會因爲海上危險就放棄出船。

這天下沒有因爲擔心噎食就餓肚子的道理。

當今陛下,乃是聖明之君,收回鑄幣或許會有奸邪之人,使銅錢的質量有些許的下降,但只要朝廷嚴加監管,對那些故意熔鑄小錢的不法豪強嚴懲,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但若是繼續放任私人鑄幣,吾請諸位大臣都好好想想昔年的吳王之亂,他爲何敢於悍然對抗朝廷,就是因爲他通過私人鑄錢聚斂了大量的財富,甚至到了不需要收取賦稅就富裕到諸王第一,有了財富就蓄養甲兵,於是就不將朝廷放在眼中。

戰爭對天下的傷害有多大,我想諸君都是非常清楚的。

政令不能如一,天下不能盡歸皇命,野心家就一定會想着造反或者謀奪利益。

昔年允許私人鑄幣是吾的父親所推行,但諸君,這世上唯有變纔是永遠不變的,昔年素王所建立的五等爵分封,到了現在難道還存在嗎?

父親臨終之前就同吾和陛下說過,允許私人鑄幣是權宜之計,是因爲剛剛經歷秦末亂世,百姓再也經不起任何的傷害,才實行的政策。

對這項的政策的益處和弊端,父親都非常的清楚。

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可能造成小錢橫行,但是不收回,地方就一定會做大,朝廷就會失去制衡地方的利劍,那就要用兵,引起更大的混亂。

現在吾想要問諸位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安穩,政令如一和銅錢質量哪一個更加的重要?”

天下如一和貨幣市場哪一個更重要?

洛景最後向衆人拋出了那捲書籍最後的問題,一個洛新也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

這兩個選擇對百姓來說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是要看朝廷會不會下大力氣去管理。

就像是之前洛新處理那些用小錢強買強賣的人,這才確立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邏輯。

洛景直接繞過了那些雙方爭論的道德問題,而是直接將爭論真正的核心提煉了出來。

這一下衆人都沉默了,他們都是朝臣,是長安朝廷的臣子,不是諸侯王國的臣子,除了少數出身大豪族的官員,大多數人在這方面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

劉恆望着洛景,滿臉都是笑意。

賈誼望着洛景,臉上有敬佩的表情,從這一番話之中,他彷彿見到了昔年那個永遠不會迷茫的攝政大丞相。 那些年朝廷的歲入連年增長,天下百姓的稅率卻一降再降,尤其是農稅一降再降,他現在還記得大丞相說過的一番話,“若是朝廷有一天只能從農民身上課重稅才能夠生存,那朝廷就離死不遠了,若是能夠在低稅率的條件之下,維持朝廷正常運轉,那天下才是盛世。”

所有人都望着洛景,看着那些臉上還帶着稚嫩的少年,就那樣挺拔的站在大殿之上,擲地有聲的問所有人,“只有這兩個選擇,諸君要選哪個?”

選哪個?

能選哪個?

當然是天下如一!

天下要一統這幾乎是所有學派的共識,就連支持分封制的儒家,那也是因爲大儒們認爲封君比官吏的忠誠更持久,封君比官吏統治地方更穩定。

大儒是希望通過分封制能夠維護天子的統治,而不是爲了讓封君反過來威脅天子,當年春秋戰國之時,儒家弟子爲了維護國君的地位,爲了維護禮制的存在,死難者不可計數。

秦滅六國之後,有大儒向秦始皇進諫,希望能夠分封功臣子弟到山東諸國,安定山東的人心,鎮撫六國的豪強,當時還被斥責是腐儒之言,但秦朝滅亡之後,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難道不是忠正之言嗎?

那些支持收回鑄幣權的臣子們已經忍不住從坐席上站起,大聲歡呼道:“彩!”

“侍中所言有理!”

“君侯高才,這纔是謀國之言啊。”

洛景見到沒人說話,便望向之前出言反對的那些人。

之前慷慨激昂的博士出身黃老,崇尚小政府,也就是朝廷不要多管事,就讓社會按照自發形成的規矩去運轉。

但是面對天下政令如一這樣的事情,即便是黃老一脈,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商量的問題,面對洛景的詢問,先前反對的人只能沉聲道:“侍中所言有理,天下政令如一,至關重要。

您的眼光放在天下,而我的目光卻侷限在一隅之地,這大概就是您想到了如此深遠的事情,而我只能在這裡重複一些繁雜之言的緣由吧。

是吾所思不當,吾應當向陛下謝罪,險些就耽誤了朝廷的大事。”

這場爭論到了這裡就該結束了,被洛景政治正確的一番話直接殺死了所有的還能夠想出的理由。

洛景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向着劉恆一行禮,然後走回自己的坐席坐下。

劉恆眼見沒人再說話,便笑道:“今日衆卿暢所欲言,所言所語都讓朕大有收穫,今日所議,衆卿應當沒有異議了。”

“陛下聖明!”

羣臣紛紛垂首拱手行禮,然後紛紛離開走出大殿,在禁衛的引導之下離開宮中。

洛景和賈誼慢悠悠的走在衆人身後,賈誼發現洛景有些沉默不語,一點都不像平日裡那副神采飛揚的樣子,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侍中,您可是心頭還有什麼疑慮嗎?”

洛景輕輕一嘆道:“賈卿,這道詔令推行下去之後,您就有的忙了,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利慾薰心之輩,敢於冒着殺頭危險觸犯刑律,鑄造小錢這樣的暴利行業他們一定不會放過的,到時候一旦處理不當,今日我們就是罪人。

不瞞您說,景心中總是有種不祥的預感,似乎今日所做的這件事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會成爲日後霍亂天下的根源,但思來想去,如今的天下的確是需要朝廷收回鑄幣之權的。”

賈誼很聰明,他立刻就猜出了洛景所擔憂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之前那些反對派的理由,那些理由是真的有道理的,而不是隨便編出來的。

洛景本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子,他天生有些文人的多愁善感,比賈誼的性格還要情緒化的多,自然會不自覺的思考這些政策的弊端。

賈誼沉吟了一下,說道:“侍中,既然如此,您不如直接和陛下申請去盯着這件事的反饋,只要保證不害民便足夠了。”

洛景聞言眼睛一亮道:“賈卿所言有理,明日見到陛下便將這個差使要來。”

————

關於“鑄幣”的討論,贊同與反對雙方分別列出了不同的理由,但最終結束這些爭論的卻是與錢幣本身沒有關係的社會穩定,政令如一。

從這些爭論和最終的結果之中,能夠看到漢文帝時期統治階層已經充分認識到貨幣本身的分配作用,它不是商業交換的媒介,而是一種調節社會的穩定器。

還可以看出漢文帝時期的政策轉向,即從劉邦時期開始,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期,大致結束,漢文帝開始着手構建一個真正的可以統御天下郡縣王國的統治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中,保證天下的穩定,構建平和的秩序,已經成爲了漢王朝統治者所首先關注的問題,而經濟的繼續野蠻生長恢復則處於次要的地位。——《漢王朝興衰史》

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187章 仗節死義第646章 美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188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118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630章 過府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322章 驚第428章 劉旦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105章 毀滅之前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714章 四神醫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499章 制典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253章 攻楚第244章 洛亦獻計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177章 再離間免費番外:貼吧1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171章 秦王政第442章 風暴第25章 新君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293章 不要做不團結的事,不要說不團結的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50章 發文天下第751章 洛燕進洛陽!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451章 獻闕!第160章 洛邑之戰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248章 漢軍東出!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343章 聖諭第330章 薨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648章 曹操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342章 我言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954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627章 進宮第280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14章 漢水之戰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223章 洛陵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114章 墨翟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538章 巫蠱第14章 漢水之戰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章 洛水之戰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811章 《士族論》!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