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

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

從洛霄的意志確定,整片以滎陽爲中心的土地就開始全力運轉。

先前作爲疑兵前往洛陽的青壯就地開始駐紮,洛霄首先要構建的就是一條從洛陽通往滎陽的穩固的後勤通道。

上一次與袁紹軍會戰是因爲打埋伏,要隱秘行蹤,要出其不意,所以使用精兵戰略,一波衝陣徹底將袁紹軍沖垮。

但是這一次想要這麼做就很難了,要硬橋硬馬的打一場會戰。

數以十萬計的太平軍士卒被洛霄一批批發往滎陽以東,分別駐紮。

其中最精銳的是洛霄率領的兩萬中軍,一萬披着鐵甲、衝陣無敵的甲騎,一萬輕騎兵,一人二馬。

如此大規模的兵馬調動自然吸引了洛陽方面的注意,洛霄的舉動總是讓他們想不到。

上一次以爲是要進攻洛陽,結果奇襲了袁紹軍。

這一次以爲一定會進攻關東諸侯的軍隊,卻大軍壓境進攻洛陽。

但是隨着袁紹等諸侯奔逃到洛空以及皇甫嵩軍中,將那一場大敗的第一手資料講述出後,所有勤王諸侯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自然是有人不信的,但是洛空相信。

賈文和能知人心,算無遺策,他說這幾人沒有說謊,這幾人就一定沒有說謊。

無雙侯大軍之中,洛空有些懵逼的揉了揉頭,“文和,之前從皇甫嵩那裡得到的消息。

這張角是韓武穆那樣的謀戰型統帥,而且統帥之能,不在他之下。

現在怎麼突然就變成項王那種衝陣無敵的兵主了。

竟然帶着兩千騎兵正面衝鋒三千白馬義從加兩千精銳騎兵,一人獨戰十員猛將還戰而勝之,這簡直就像是神話一樣。”

洛空是相當有見識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是精銳中的精銳。

相同數量之下能穩贏白馬義從的恐怕只有敢戰士和神廟軍,其餘的也就在伯仲之間。

但這麼強的白馬卻在正面衝鋒中被打殘。

這隻能證明張角太猛了,導致太平軍的騎兵強出了一個檔次。

賈詡沉聲道:“主公,這一次真的要小心了。

臣剛纔在與袁本初與曹孟德幾人交談時,詢問了最後一場的戰術等佈置,發現並沒有什麼差錯。

沒有差錯卻在表面上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輸了,那就只能說明一件事。

對張角的預估出現了問題,這個人比想象中還要強得多!

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在兵權謀以及兵形勢兩道上都走到了極致的超級強者,是不遜色於兵仙韓武穆和兵主項王的神仙級人物。”

洛空可是在昭城之中學習的,韓信和項羽這兩個人有多強,他雖然不曾親眼所見,但從那一段段文字中能夠看出,至少自己是遠遠不如的,因爲這兩個人打出來的戰績他都做不到。

洛空的腦海忍不住閃過一張臉上時刻掛着淡漠之色、清麗至極的面容,家族公認最爲天才的子弟,文韜武略蓋亞洛氏全族。

如果是兄長,那一定可以吧,只可惜不知道兄長在哪裡。

……

袁紹這些從關東兵敗的諸侯,實際上並沒有受到什麼歧視,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凡打仗就沒有兵敗的。

這些諸侯基本上人脈都相當廣,一部分與平素交好的諸侯交流,還有一些人直接離開軍中,往洛陽而去。

漢廷這一方在不斷商議着,太平軍這一方卻是另外一副場景。

所有渠帥只是等待着洛霄的命令,不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洛霄則爲太平軍衆渠帥盤點着朝廷中的對手,主要就是太尉皇甫嵩、無雙侯洛空這兩人。

這是朝廷大軍的主要領袖,但是這兩人,尤其是自己的弟弟洛空。

洛霄對他的天賦和能力很瞭解,是一員猛將,統率數萬大軍也不成問題,這已經足以縱橫天下了。

在任何時代都足以作爲開國元勳級別的戰將。

但是在這個黃金大世中,他和自己之間的差距之大,毫不誇張的說,僅僅用衝陣的打法,洛霄就能他打個十戰十敗。

現在洛霄要同時指揮大兵團和衝陣的打法,毫不誇張的說,能同時打十個洛空。

而且以自己那個愚蠢的歐豆豆的軍略能力,洛霄能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就是洛霄最發愁的地方,他是勢必要攻破漢廷天命以及將漢廷的神聖威嚴一踩到底的。

在這個過程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英侯以及無雙侯。

這是他的親人,雖然他知道隨着漢廷天命的崩潰,英侯以及無雙侯的結局是註定的。

但他不可能讓自己的劍鋒之上沾染上親人的血,即便是以張角的身份。

現在英侯洛川回到了關東,在洛霄死之前,和洛川恐怕是不會再見到了。

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戰場之上留洛空那小子一條命,最好是讓他返回西域。

……

隨着太平軍以及朝廷兵馬的大幅調動,天下諸州的目光彷彿都放到了這裡,甚至就連戰火都減弱了幾分。

但凡是腦子正常的人都看的出來,這一場洛陽之戰,將會決定天下的走勢。

若是太平軍獲勝皇室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往雍州長安逃,還要保證不會被太平軍抓到。

若是太平軍戰敗,那也不是亂世的結束。

天下的太平軍以及冒充太平軍的賊人實在是太多了,朝廷是沒有能力平定這麼多太平軍的。

皇帝還是要依靠這些參與大戰的諸侯,到那時天下就是羣雄割據的局面。

除非有人能在洛陽將所有諸侯都震住。 這種明晃晃的局面擺在所有人面前,天下諸州郡的士族都開始物色適宜合作的軍閥。

挑選主公說是終生大事也不爲過,萬一挑選的主公不夠出色,之後不滿想要跳槽可就難了。

一般來說最多隻有一次跳槽機會,基本上跳槽兩次名聲就臭了,在這個時代背上不忠的名聲,就不要想着混了。

天下人心浮動,遠在洛陽的皇帝又怎麼會不清楚呢?

他是個昏君,但卻不是個傻子,正相反,他聰明極了。

只不過他將所有的聰明都用在了個人的享受以及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上,爲此甚至不惜做出損害天下的事。

洛陽宮中,高闊宏偉的宮殿,重重繁華至極的宮室,處處可見珍珠、美玉、金銀的裝飾,五彩的帷幕從一處處廊間垂落。

這裡就是天子的寢宮皇帝的居所,一列列宮娥靜候在外殿之中,燭火燈光不住的搖曳着,在輕微的噼裡啪啦聲中,忽明忽暗。

本該是一個靜謐的夜晚,突然寢宮之中傳來的憤怒的大吼道:“奸臣!都是奸臣!”

皇帝從噩夢之中驚醒,侍候夜間的宦官和宮娥連忙走進,跪伏在地上聽候旨意,皇帝大口大口的喘着氣,回想着夢中的景象,他的臉上充滿了戾氣,大聲吼道:“速速將常侍喚來,召集親近大臣進宮,朕有旨意。”

宦官得旨之後急忙走出,他是一刻也不想在暴怒的皇帝面前待,雖然是晚上,但是宮中來了旨意,一個個平素裡的大人物都從睡夢之中被喚醒,然後匆匆往宮中而來。

沒人知道皇帝這是怎麼了,大晚上的將人喚進宮中,等進了皇帝的寢宮之後,才見到皇帝竟然坐在牀榻上沒有下來,士大夫出身的王允是那種最注重禮節的士大夫,當即就想要上前指出皇帝失禮。

身爲皇帝,怎麼能這樣面對朝廷的公卿大臣呢?

這難道不是對公卿大臣的不敬嗎?

王允的脾氣他的親友可實在是太清楚了,直接就被拉住,低聲道:“這不是正式的會議,陛下情緒不對,現在局勢緊張,還是不要糾結這些小事了。”

王允回想起這些時日的緊張局勢,現在糾結這些小事卻是不對,這纔將不滿壓在心中,憤憤然坐下,面上卻不如何表露出來。

等到衆人都到齊之後,公卿見到宮中的常侍竟然也在,立刻就有幾人高聲問道:“陛下,您召集我等大臣前來,可是商議國朝大事的嗎?”

皇帝這纔算是從那噩夢之中徹底擺脫出來,聲音嘶啞暗沉說道:“朕剛纔睡夢之中有感,於是召集衆卿前來。”

聞聽此言,剛纔那數人當即道:“那還請諸位常侍避開臣位吧,素有清名的三位常侍都不在,這幾個閹宦豎子又有什麼資格,與我等清正公卿同立於宮殿之中呢?”

這話一出常侍立刻就跳腳了,指着說話的士人憤怒道:“你罵誰?陛下面前竟然出言傷人,真是狂妄至極。”

殿中的氣氛頓時就凝重起來。

士人和宦官的衝突簡直就是後漢一朝永恆的衝突之一,尤其是經過了黨錮之事後,雙方之間的血海深仇,再也化解不開。

皇帝沒想到士人會在這種場合直接開罵,完全不顧及他這個皇帝的面子,心中一股邪火嗖嗖嗖的往上竄,一直從心頭衝上了大腦!

皇帝惡狠狠的望着兩人,殿中瀰漫着淡淡的殺意,“再有出言傷人者,直接拖出去殺。

天下危急到了這樣的地步,竟然還在這裡鬥,你們心中還有朕這個君父嗎?”

見到殿中終於沉默下來,皇帝這才說道:“朕召集諸位公卿前來,是因爲憂慮太平軍。

朕剛纔做夢夢見太平軍殺進了洛陽城中,朕以及諸侯公卿都倒在血泊之中,整座洛陽城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衆公卿沒想到皇帝竟然是擔心這個,但是前線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也不知道。

只能含糊其辭的安慰道:“陛下勿憂。

太尉精通兵事,無雙侯是西域宿將,其餘諸侯,皆是豪傑之士。

定能擊敗太平軍,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皇帝將衆人的神情一掃而過,實際上他心中最擔憂的並不是這個。

他夢中所見到的也不是太平軍攻破洛陽的一幕,他相信爲了剿滅太平軍,天下所有人都會全力出手。

他真正擔心的是現在正全力抵禦圍剿太平軍的諸侯。

他之前還是信任皇甫嵩的,但是這些時日常侍們不斷的吹耳邊風,他也開始懷疑。

尤其是就連五姓家,寧願去關東討賊,都不拱衛洛陽,這讓皇帝的懷疑大熾。

之前皇甫嵩明明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最終卻兵敗,導致黨錮大開,羣雄並起。

皇甫嵩是不是真的故意爲了解開黨錮而設局?

現在還沒有撤掉皇甫嵩,是因爲朝廷除了皇甫嵩沒有可用的大將。

而且皇帝認爲就算皇甫嵩是士族那邊的人,也不至於將洛陽拱手讓給太平軍。

又有幾人爲皇帝分析朝廷必勝的原因,皇帝表面認真的聽着然後等到衆人說完,突然說道:“看來太平軍的戰敗是遲早的事情了。

朕有了一個新的憂慮之事啊,就算是擊敗了洛陽附近的太平軍,但恐怕朝廷也要損失慘重。

那諸州郡之間的太平軍要怎麼辦呢?

朕前些時日得到了一些消息,若是有某些臣子表面上忠誠於朕,但是暗地裡卻心懷不軌,朕又該如何去做呢?”

皇帝這淡淡之中卻帶着一絲陰寒的話一出,殿中瞬間就陷入了寂靜之中,聰明人的心中都掀起了無盡的波瀾。

皇帝竟然在這個時候,懷疑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心懷不軌!

一個不好,這勤王之事,恐怕就要出大事,先要問清楚皇帝在懷疑誰!

————

任何王朝滅亡的原因都是複雜的,但究其根本,崩潰的財政、腐敗的吏治、層出的天災,以及一個不合格的君王,總是主要的原因。

理所應當的,在漢王朝走向滅亡的路上,一個非典型的昏君出現了,中國古代貴族稱呼他爲“靈”皇帝,即“靈活、聰明的皇帝”,筆者認爲這是一種諷刺。

因爲他看起來的確是聰穎的,在一生的執政過程中未曾大權旁落。

但僅僅如此。

他踐踏了幾乎所有約定俗成的政治規則,在面對逐漸敗壞腐朽的選官制度以及財稅制度時,他選擇了最錯誤的方式,通過買賣官職和貴族爵位來收斂金錢。

中國人將它稱爲“喝下一杯有毒的酒來解渴”,真是美妙的比喻,漢王朝就在這位“靈”皇帝的治下走向了衰亡。——《全球通史·秦漢卷十五》

第896章 洛蘇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235章 爲天下共主加冕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183章 列國反應第94章 妖氛第177章 再離間第288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118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104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811章 《士族論》!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215章第538章 巫蠱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84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961章 子嗣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264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533章 大丞相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670章 我周氏!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68章 公室求書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906章 青海道(33)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146章 往齊國去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713章 災!第923章 鳳凰之命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49章 三戰定乾坤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279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117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181章 馬踏秦營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104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342章 我言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29章 申戎入寇第223章 洛陵第644章 陰詭第328章 後繼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283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558章 劉秀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