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一觸即發!

第722章 一觸即發!

公孫瓚向燕國國主屈膝,在公孫瓚之前,公孫氏的其他人就已經向燕國投誠。

因爲公孫瓚和袁紹間的戰爭,讓公孫氏知道註定失敗,公孫氏在漢朝的投資大敗虧輸。

如今唯有加入燕國,才能在袁紹的面前保有富貴。

或許公孫氏沒有成爲皇族的底蘊,但作爲一個豪族,公孫氏是有足夠底蘊的。

公孫瓚只要不做君主,他將會是一個上好的將軍。

當年那個在幽州草原上縱橫無雙的白馬將軍,焉知就不能再次出現呢?

燕幕望着屈膝的公孫瓚,臉上露出很是滿意的笑容,燕國的實力再次壯大了,接下來就是吞併幽州虎踞幽燕,窺視天下。

“公孫將軍且率領大軍至我軍左側,將軍隊整飭一番,待此間事了,我大燕皇帝陛下在不久之後將親臨幽州。”

對這位燕國國主將會親自來,公孫瓚倒是不意外,燕國君主一向都喜歡御駕親征。

在遼東那種艱難的環境中,是不可能培養像是南國那種無數的清談名士的,每一個人都要拼盡全力的去對抗環境而存活下來。

廝殺和死亡時時刻刻都在威脅着他們。

南下!

自流放之後漸漸興起,乃至於建國之後,這就是所有燕國人的想法。

南國的花花世界自然是相當的美妙,但真正讓所有人求之不得的是那溫暖的環境,是那適宜生存的土地。

誰願意在那冰天雪地之中艱難存活呢?

就連王族子弟,甚至都有在冬天時直接被凍死的,艱難苦恨,由此可見。

燕幕向前望着那甲冑嚴明的河北軍,對河北的先登死士,燕幕是有所耳聞的,畢竟是能把白馬這樣的精銳打的全軍覆沒的超級精銳。

然後他見到了在陣中的洛燕。

燕幕眼中一亮,連忙策馬上前,只見他來到陣前,抱拳作揖朗聲道:“陣中可是洛氏公子當面啊?

燕國燕幕拜見洛氏公子!”

語氣相當好,公孫瓚和曲義都有些好奇,難道洛燕和這位燕國貴族是舊相識嗎?

只有洛燕知道,當初燕國建立,洛氏是出了大力的。

尤其是爲了讓燕國保持諸夏文化的核心,洛氏還在燕國都城中建立了一座守藏室,抄寫了不少書籍。

燕國中的王族和貴族都知道此事,當初相互之間皆許下了約定,世代相傳。

但這種約定,實際上能持續五十年,就很是不得了。

現在後漢都已經建立一百年,對這些先漢時就被流放到大鮮卑山的人來說,簡直就和神話傳說差不多了。

但如今看來至少燕國王族中還流傳着這些事。

只不過……

洛燕心知自己是吃不到這一波洛氏公子福利的。

果然燕幕緊接着就說道:“公子如今是入仕袁紹袁本初嗎?可願意入我大燕,共謀大業呢?”

伸手不打笑臉人,洛燕抱拳作揖回禮道:“蒙貴客擡愛,在下如今乃是主公的女婿,不能入仕燕國。”

燕幕臉上露出頗爲可惜的神情,嘆息道:“那可真是可惜啊,若是公子有意入我燕國,可以攜妻子而來,王兄定竭誠歡迎啊。

公子如今在袁本初麾下,若是兩軍交戰中,有所損傷,還望公子見諒。”

洛燕同樣肅穆道:“合當如此!”

燕幕的神情從可惜轉變成了肅穆,這就是燕國人,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中所鍛造而出的性格。

那就是分明的敵我!

即便是對洛燕以及洛氏有好感,非常希望洛燕能夠入仕燕國。

但只要你不入仕,而且還在敵方,那戰場之上,絕不留手,能生擒勸降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真的出了意外,那也怪不了他們。

洛燕正是清楚燕國人的這個性格特點,才知道自己吃不到洛氏公子的紅利。

自己現在不是昭公國的人,而是袁紹麾下的臣子,這在燕國人來看,屬於敵人。

洛燕和燕幕二人沒說什麼,但公孫瓚和曲義兩個人卻看的傻了眼,因爲二人從未見過這麼心平氣和甚至還帶着些許友好的氛圍,但卻討論着生死之事的。

這就像是洛燕和燕幕互相用劍指着對方,然後語氣輕快還帶着笑的說着,我要殺了你哦。

那種濃濃的違和感,讓二人紛紛打了一個寒戰。

燕幕策馬似乎是要轉回陣中,但僅僅走了幾步,他就又轉回身,再次來到陣前,就像是轉了轉,這頗爲奇怪的一幕讓衆人都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只見燕幕臉上一改剛纔的謙遜,滿是倨傲之色,抽出腰間的寶劍朗聲道:“吾乃燕國先鋒大將燕幕!

奉我大燕國主的命令,曉諭幽州羣豪,大漢失去了天命,新的主宰將出現在諸夏的土地上。

我大燕恭敬地執行上天的諭令,革除漢室最後的餘孽,興盛我大燕的時代。

如今曉諭爾等,可願意投降與我等共建大燕嗎?

願意投降的共享富貴!

不願意投降的……”

燕幕臉上的神情陡然冰冷起來,他的聲音中帶着清晰可見的寒意,他高高的將劍舉起,在烈烈的風中,怒喝道:“殺!”

“殺!”

“殺!”

“殺!”

幾乎在他的話音落下的一瞬間,整個燕軍都開始高呼起來,短短瞬間就直接齊聲高呼起來。

那洶涌的殺氣幾乎要將整座蒼穹都掀起來,曲義都不禁臉色一變,在河北軍中,只有先登死士的殺氣才這麼足。

但先登死士是什麼級別的軍隊?

整個中原能夠和先登死士硬碰硬的軍隊都不多。

而燕國軍隊的士氣和銳氣殺氣竟然到達了這種程度,這些軍隊到底有多強可想而知了。

洛燕卻毫不意外,洛氏經常到遼東去尋找野生的海東青,對燕人實在是瞭解,或者說對那一整片遼東都很瞭解。 生活在遼東的胡人被稱之爲東胡,這些東胡是半遊牧半漁獵,戰鬥力極強,只要披上甲冑、拿上武器幾乎不需要怎麼訓練就是上好的戰士。

因爲在那種艱難的環境中,武力不強的都死了。

燕人呢?

他們擁有那些東胡同樣堅韌不拔的意志,他們還有另外一重加持,那就是回家!

回到中原!

當初幫助燕國立國的先輩隨口一句話,卻成了燕國貴族凝聚燕國人人心的號召。

這些燕人身邊強橫,意志堅韌,他們還有一股憋在整個族羣心裡百多年的氣。

爲什麼洛燕稱呼他們爲燕人,因爲這些人和中原的漢人已經很不一樣了。

這股氣便是燕人的靈魂,是他們的執念,只要這一口氣還在,整個燕國就會源源不斷的向前,直到將所有阻攔他們的人碾碎,或者被碾碎。

甚至就連燕國國主自己都不敢阻攔。

任何一個燕國國主只要膽敢表露出不願意南下的心思,他就必死無疑!

曲義自己也是狂傲至極的人,能容忍燕幕在自己的面前裝逼這麼長時間,已經是顧忌那些燕國軍隊。

但是聽到燕幕這番話,再也忍不住,當即抽出利劍厲聲道:“那燕人,有何真招,戰場之上見真章,說這些虛言,不過是引人發笑而已。”

對麴義這位界橋之戰攻破公孫瓚的首席功臣,燕國中自然是有所記載,所以對於燕幕的狂言,燕幕並沒有出言不遜,而是冷冷笑了幾聲,就算是先登死士再強,但是他面前的乃是燕國鐵騎。

洛燕同樣朗聲道:“我等就在此處,等你來攻,倒要領教一番燕國鐵騎的強勢,看看是不是隻能嘴上吹噓。”

誰知燕幕放完狠話之後卻沒有直接命令燕國軍隊進攻,而是來到公孫瓚面前道:“公孫將軍,既然如今已經是我燕國貴族,此戰正是伱進入我燕國的第一戰啊。

便由公孫將軍來打頭陣,本將軍在後面爲公孫將軍壓陣,公孫將軍定能手到擒來。”

公孫瓚剛剛整飭好先前略有些亂糟糟的軍隊,沒想到轉過頭來就讓自己上陣,再一看那如同一個馬蜂窩一般的河北軍軍陣,瞬間頭皮發麻。

忍不住回想起來當初在界橋時,他率領着白馬義從,面對數量還不如現在這麼多的先登死士。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相當的慘烈,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白馬義從在那一戰中徹底折損,直到如今每每想到都只覺得心痛至極。

而現在卻要再次率領着幽州鐵騎再次去面對先登死士嗎?

但是望着燕幕的神情,公孫瓚深深吸了一口氣,到了如今還能說什麼呢?

總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夠在新的國家中站下腳跟,沒有絲毫的功勞,想要安穩待在燕國之中,那簡直就是做夢。

燕國從來都不要無能之人,經常和燕國打交道做生意的公孫氏對燕國人的瞭解不比洛氏少。

公孫瓚很快就收斂起所有的心思,他卸下了君主的重擔,突然感覺渾身輕鬆了許多,那些曾經需要考慮許多的事情,一下子都不再需要他考慮,他只需要考慮怎麼指揮軍隊能夠打贏就可以了。

而打仗這件事?

他可是公孫瓚!

公孫瓚手中長劍向前一指,幾乎在瞬間就出現了無數條進攻的方法,幽州鐵騎向前涌去,然後各自散開。

燕幕率領着燕國軍隊向前壓陣,燕國軍隊保持着隨時可以會進攻的態勢,他的臉色滿是鄭重之色。

他當然不是爲了消耗公孫瓚的軍隊才讓公孫瓚進攻,燕幕是爲了先消耗一波先登死士的弓弩。

而且在這片土地上,先登死士根本就跑不了,沒有人能夠逃得過燕國鐵騎和幽州鐵騎的追擊。

先登死士最後的結局就是箭矢射盡,然後被圍困被迫投降,這就是燕幕所見到的先登死士的結局。

“曲義是河北大將,若是能夠收回麾下,爲我燕國訓練強軍我燕國回返故鄉的希望又大了幾分。

若是能生擒公子燕,將之獻給國主,不,配給我的女兒正合適,那可真是得意了。

洛燕洛燕,這就是與我燕國有緣啊。”

燕幕觀察着場中局勢,手心則不住的摩挲着劍柄,盤算着國主到來的時間。

先登死士便如同大海中的一葉扁舟,若是常人恐怕已經開始恐懼。

但曲義和洛燕並沒有絲毫的驚慌。

先登死士是精銳中的精銳,不會像那些新兵一樣出現慌亂,所有的士卒都在指揮之下,緊緊的聚成陣,抵禦着可能從各方而來的騎兵。

洛燕手中提着劍沉聲道:“主公不知道這裡的情況,他率領着大軍而來,來的速度可能會稍微慢一些,我們二人要多堅持一段時間。”

曲義舔了舔嘴脣,似乎上面帶着鮮血一般,臉上則顯出略帶殘忍的笑容,“公子你就放心吧,箭矢不射盡,先登死士就不會停下。

縱然箭矢射盡,先登死士也會讓所有人知道,重弩兵不是僅僅會射箭,拿起武器就是重甲兵。

任何膽敢撞上來的人,都將在先登死士面前粉身碎骨!”

燕幕望着在幽州軍隊面前宛如山嶽般巍然不動的河北軍,心知僅僅憑藉幽州軍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攻下這座防守到牙齒的軍陣的。

這種軍陣是專門曲義用來剋制騎兵進攻的,除了行動不便之外,幾乎沒有缺點。

唯一的辦法就是圍困,然後等待其糧草耗盡,但有時間圍困嗎?

燕幕遙遙望着幽州的方向,來到幽州的軍隊可不僅僅是這一支,袁紹所率領着的大軍何時會出現呢?

沒有讓燕幕多等,在天光破曉,而後日照中天時,袁字大旗出現在了地平線上,那位差一點就能全據幽州的袁紹,來到了戰場。

來到戰場之前,袁紹就從斥候那裡得知了情況,所以他才這麼快趕來,就是生怕洛燕、曲義以及先登死士出事。

面對天下聞名的袁本初,燕幕瞬間提起了心,然後一道消息傳來過來。

“將軍,國主率領大軍前來,已經到了二十里外!”

國主到了!

二十里的距離,不過是旦夕之間罷了。

在袁紹到達戰場不長的時間,燕國國主燕林率領着燕國大軍同樣出現在了這片戰場之上。

騎兵林立!

無數支騎槍立起,宛如直直捅破蒼穹般。

今天和大佬聊劇情有點久,少寫了一點,我要好好盤一盤後面的大綱,大家先看這些吧。

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340章 奪權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57章 朕不允!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191章 落幕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658章 後事!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887章 冬突厥!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186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911章 皇后崩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956章 天下暗流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62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499章 制典第70章 孔子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347章 回京第259章 洛採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94章 妖氛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41章 新的時代第949章 遼湯公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228章 拜將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955章 大唐唯一的敵人第966章 終歸凜冬,化光而去第82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122章 開整第16章 勤王之師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183章 列國反應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373章 衛青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177章 再離間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199章 項羽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102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