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

第90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

剿滅中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行山之中地勢險要,城池依山而建,處處都易守難攻,所以前期的準備要特別的充分才行。

尤其是作爲主攻的晉國、燕國、洛國,大批的攻城器械都要準備,整個中原諸侯都開始備戰,剿滅中山之後,還有聲勢浩大的攘夷之戰,要將整個中原腹心的蠻夷全部清除。

重耳已經下定決心,在他薨逝之前,一定要將這項能流傳萬古的功績摘下來。

在聯軍準備了很久已經漸漸地開進太行山之時,吳楚之戰的結果傳來,當然實際上也根本瞞不住,尤其是大批的楚國貴族沿着漢水而逃,天下人都能看到。

吳國大破楚國,甚至一戰而下楚國王都郢,楚國數十年的積累,一掃而空,損失比之前晉國伊洛之戰還要大。

這個結果震驚了所有人,甚至就連晉國都傻了,吳國這小老弟這麼猛嗎?

晉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但也不敢說能穩贏楚國啊,雙方只不過是在伯仲之間,還是要拉上自己的盟友才能穩贏。

現在吳國這麼一個洛國的小弟就直接將楚國幹翻了?吳越合一之後的國力這麼強嗎?

剛剛成爲霸主的晉公重耳有些不敢置信的向着左右問道:“吳國真的攻破了楚國王都郢?那可是兩千裡疆域的大國啊!

這份戰報是真的嗎?吳國連戰連捷,把楚國打的潰不成軍?”

之前輔佐重耳的卿大夫有數人已經去世,但是新補充上來的依舊是能力卓絕的賢能之人,晉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他們只是簡單的看了戰報,大致的瞭解了雙方的戰爭局面,就直接判斷道:“國君,吳越合一之後,吳國的實力雖然大大的增強,但是不可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戰果。

是慶忌和孫武這君臣二人太過強悍,對戰爭的嗅覺太過敏銳,他們抓住了楚國政局混亂、將領斷代、庸才在位的有利時機,而且選擇了最正確的戰略的方向,最終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不過楚國的上層貴族逃得很快,沒有落到吳國的手中,所以現在吳國雖然佔到了大便宜,但是楚國只不過是元氣大傷而已。

只要楚國能夠從秦國之中借到兵,就能夠快速的復國。

不過之後,吳國和楚國恐怕就要以大別山、潘陽湖到穎水這一條線爲分界線,各自劃定疆域了。”

重耳聞言有些猶豫道:“衆卿,楚國現在虛弱,要不要撕毀弭兵之盟,給楚國狠狠地來一刀。”

他心中還是沒有忘記當年秦楚兩國給他的打擊,直接從霸主寶座上擊落,若不是他到洛國之中跪求,甚至差一點就死在荒野之中,這是何等慘痛的經歷。

晉國衆卿幾乎齊聲道:“國君不可!

信譽是霸主的根基,而且洛國作爲盟約見證人,一旦無故背盟,洛氏定然不滿,他們對信譽的看重您是知道的。”

洛氏的信譽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不是區區一個重耳就能夠破壞的,幸好重耳沒有這麼做,要不然洛瑜一定會讓他知道背盟的可怕。

晉國最多隻是震撼,對於洛國學宮來說,這是一場盛宴,一場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戰爭,從學宮之中流傳出的思想影響了諸夏世界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戰爭方面。

實際上從吳越之戰結束的時候,很多人就在思考越國爲什麼會那麼幹脆利落的輸給了吳國,到了這一次吳楚之戰,同樣有許多的人在琢磨。

秦國雍都,楚國王太后和楚王順利到了秦國之中,帶來了楚國戰敗的消息,秦國君臣人都麻了。

三十萬打十五萬,人口疆域數倍於吳,糧草兵甲遠勝吳軍,怎麼看都是優勢在楚吧?

怎麼就能一敗塗地到國都都丟了的地步呢?

秦國君臣有些懷疑人生,這盟友還能不能要了,但是救還是得救的。

但是當他們展開雙方之間的戰報之時,就敏銳的感覺到了不對勁,“國君,這慶忌和孫武兩人的確是不可小覷啊,他們好像是武王那樣的人。”

在邦周之中,武王和素王不同,素王屬於全能,身上有明顯的天命庇佑,但是武王是人間戰神。

當初和殷商的戰爭,就是武王一次次的以少勝多,最終將殷商打的國力崩潰,拼盡全力在牧野對周軍決戰,結果依舊是武王大獲全勝,親自衝陣將殷商士氣打崩。

“孫武制定策略統兵,關鍵時刻由勇冠三軍的慶忌衝陣,雙方的統帥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怪不得楚國敗得這麼慘。

國君,此次東出幫助楚國復國,還請上將軍務必記下,以堂皇的國力強行和吳國打消耗戰,他們遠道而來,沒有根基,定然不是對手。”

在這種天下震驚之中,秦國大軍和先前保護着貴族逃亡的楚軍順江直下,號稱出動五十萬大軍,要收復楚國故土。

這時楚國大肆搞分封制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江漢平原之上的反抗很是強烈。

秦國大軍又一次的踏上了楚國的土地,秦國上將軍公子前笑道:“王太后,上一次是秦楚聯手大破晉國,這一次對付吳國沒有問題的,很快您就能回到郢都城,重新成爲楚國的主人。”

轉換了戰爭策略的秦楚聯軍依舊不是吳軍的對手,但是大軍的損失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慶忌和孫武立刻判斷出了秦楚聯軍的意圖,慶忌狠狠地咬着牙道:“他們這是想要將我軍拖在楚地,隨着形勢的發展,我軍遠道而來,定然力量衰弱,但是楚人的力量是源源不斷的,真是精妙的計策啊。”

這種明明有着強橫的實力,卻受限於形勢國力,不得宣泄的感覺太痛苦了。

“國君,兩國之爭,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我們真的要走了,前些時日向洛國發信,現在調停大軍已經到了。”

孫武的話說完,慶忌已經能夠想到秦楚聯軍見到洛國調停時的表情了。

他心中有些憋屈的感覺瞬間消失,人類的快樂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見到吳軍後撤,秦楚聯軍自然要追殺,雙方一路廝殺到了穎水邊上,然後就見到中原聯軍!

當先是天子的王旗飄揚,然後是晉國的大旗,後面還有洛國、齊國、燕國等等一系列諸侯,之前參加晉國會盟的中原諸侯幾乎全在。

數十面諸侯國的旗幟,整整齊齊的列在山水之間,大纛之下則是無數帶甲的士卒,望着實在是震撼人心。

秦楚聯軍的統帥公子前臉一下子就綠了,他滿是憤怒的上前問道:“晉公、齊公、太子,難道這是要撕毀弭兵之盟嗎?”

公子前心裡像是吃了蒼蠅一樣的難受,他甚至想要直接和中原聯軍做過一場,真以爲秦楚兩國怕了中原不成。

這時候就需要洛瑜出場了,只見他走出聯軍之中,躬身向着楚國的攝政王太后禮道:“楚國攝政當面,願您安康,秦國公子,您所說瑜不敢苟同,洛國一向以信譽著稱,又怎麼會背盟呢?”

楚國王太后望着風姿卓絕的公子瑜,眼裡的光都要蹦出來了,連聲道:“上將軍,太子這般說,想必是其中有什麼誤會吧。”

“我……”

公子前深吸一口氣,緩聲道:“太子有何指教,還請說吧。”

洛瑜嘆聲道:“先前會盟之時,以爲中山不過是隨手可平的蠻夷,沒想到中原諸侯損兵折將,沒能攻下。

當此之際,諸夏列國應當同氣連枝,共同進退,秦國、楚國、吳國都是諸夏之中的強國、大國,難道還要這樣廝殺,傷了和氣嗎?

我等中原諸侯來此,是爲了調停貴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邀請三國加入清剿中山的聯軍之中,這纔是王道大義啊。”

公子前心中怒火翻涌,當初吳國殺進郢都的時候,不見你們出來攔着,現在我們兩國聯軍佔了上風,你們就來議和是吧?

“太子所言,誠然如此,但是吳楚兩國戰爭曠日持久,現在吳國還佔據着大量的楚國之地,這又該如何呢?”

洛瑜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寒聲道:“漢陽平原本就是先祖所分封的諸姬之地,何時是楚國的領土了?

公子這樣說,將宗周禮法置於何地呢?

不如吳楚兩國以穎水大別山爲界,中間重新分封諸侯,這樣想必雙方都能接受了。”

楚國的核心區域南陽盆地和江漢平原在手中,只要這兩塊還沒有失去,他們都能接受。

但這依舊是莫大的恥辱,整整三分之一的土地割去,吳國則是直接獲得了一大塊平原,大大增強了底蘊。

楚國現在實力大減,秦國獨木難支處於劣勢,自然是隻能將牙咬碎往肚子裡面嚥下去。

慶忌和孫武能夠達成戰略目標,已經很是滿意,接下來吳國又要迎來大發展的時間。

等到走出議和之地,望着手中的盟約,王太后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但是公子前和楚國新令尹的眼中滿是憤怒。

雖然割讓的是楚國的利益,但是公子前是個眼光長遠的人,他明白秦楚一體,現在被踐踏的是楚國,下一個就是秦國。

“中原諸國,欺人太甚!”

楚國令尹更是憤怒,秦國只不過是兔死狐悲而已,楚國不僅僅受到侮辱,還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快要六百年了,楚人到底有何錯啊!

至高的太一神,您何時能照耀您的子民呢?”

話中的悲憤之色,讓公子前更是同情起來,秦國雖然慘,但是和楚國比起來,那還真是差的太遠了,楚國是一次次的捱揍啊,而且基本上每一次都是中原諸侯羣毆。

“國相,吾回國之後就上書國君,開拓巴蜀,蓄養國力,當初大庶長異裡之策,現在來看依舊是真知灼見啊。”

異裡一直就認爲秦國根本不可能東出,至少要積蓄百年國力,等到中原諸侯自己爆發內戰的時候再東出。

慶忌在和議之後,便對着重耳、洛瑜、呂敬三人拜謝,畢竟吳國能拿下這麼多好處,就是因爲他的盟友比楚國的盟友強。

剿滅中山當然用不到吳國,那隻不過是個藉口而已。

這場綿延大半年的戰爭,最終以楚國割地收場,但是楚人心中的怒火卻被徹底點燃,他們憋着一口氣要復仇,將落到吳國手中的土地奪回來。

吳國在忙着消化新佔領的土地過程中,同樣在備戰。

……

穎水和議是春秋時期,姬姜聯盟對秦楚聯盟做出的最後通牒,姬姜聯盟試圖構建一個穩固的體系,但是這個體系是通過對秦楚聯盟的壓榨而維持的,所以隨着秦楚聯盟實力的恢復與增長,那些不可消失的根本矛盾夾雜着人的憤怒,讓整個諸夏世界就像是生活在火山口一般,毀滅隨時到來。——《周王朝興衰史》

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232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426章 迎立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506章 薨!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110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901章 平陽薨!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26章 斥天子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14章 漢水之戰第109章 變與不變第824章 人心已亂1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429章 新皇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215章第911章 皇后崩第957章 尊皇天,滅諸祀(卷末)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團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505章 終結!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34章 鎬京大戰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167章 秦異人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112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264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648章 曹操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51章 蒼翼之盟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323章 念想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535章 說劍!第313章 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