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

在洛蘇離開後,他曾出現在這裡的傳言,漸漸在高層中傳開。

上次聽聞洛蘇消息,他在揚州,大部分人都能猜到,他是要去江南洛氏。

到了江南洛氏後,再一路向南,很合理。

嶺南權貴很恐懼。

生怕自己所做的事情被發覺。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想過能隱瞞住,誰能在國師面前隱瞞呢?

有人如喪考妣的等待終局來臨。

但最終卻無事發生。

洛蘇的馬車已經往雲貴高原而去,他要去吐蕃和天竺看看,在那裡還有一個楚國。

吐蕃。

從數十年前第一次來到高原,洛蘇就將這裡視作中原的最大威脅,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強烈的高反讓大唐軍隊難以攻上這裡,在佈置一衆小國失敗後,只能在青海設置了青海都護府,統籌諸方,形同立國。

對於吐蕃。

洛蘇認爲也只能依靠內部反間讓其自亂,削弱吐蕃的潛力,至於真正的吞併吐蕃,以目前這種溫暖的氣候是很難做到的。

其餘地方,無論是漠北,還是東歐,還是海外,還是中南,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同樣的優勢,那就是漢人是可以大批遷徙過去的。

但高原,大批量遷徙人口就是讓人去送死。

況且那些土地上,土著人口不多,所以能快速改變人口結構,而吐蕃,有千萬的人口,想要改變當地人口結構,簡直做夢。

只能等待這種來之不易的水熱條件結束,失去大量農耕的土地後,人口大幅度下降,吐蕃自然而然就失去這種稱霸的能力。

洛蘇對吐蕃的關注不算多,畢竟吐蕃是區域性帝國,和大唐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沒有高原天險,早就踏平它了。

洛蘇反而對天竺的關注不小,因爲經過他所瞭解到的天竺歷史,這裡真的很奇怪。

龐大的人口、肥沃的土地、傳承悠久的歷史。

當一個國家擁有這三項特質的時候,會讓人想起什麼?

煌煌諸夏!

天竺之地也是這樣,在恆河平原這片土地上,不乏強大的帝國,諸如孔雀王朝,亦或者貴霜帝國這種和漢帝國並列的帝國。

但建立在這裡的每一個帝國,都可以說是毫無韌性,一旦毀滅,就不再重建。

每一個曾經征服這裡的民族,都能稱得上是驍勇善戰,但一到這裡,就會被同化,在下一次災難來臨的時候,被打爲下一等人。

現在漢人也到了那裡,結局會是如何,洛蘇想要看看。

他並未多在吐蕃停留,就迅速的沿着那雪域高原的曲折之路,前往天竺。

熱。

這種熟悉的熱氣撲面而來的時候,而後是潮溼的水氣撲面而來時,洛蘇就有些明悟了。

在這裡他見到了前來開拓的楚國貴族,這些楚國貴族已經穿上了天竺傳統服飾,看樣子是化身這裡的高等貴族了。

仔細想想也正常,宋王能順利開拓是因爲後面有那麼多人在支持,別管身上揹着多少債務,但起碼現在手裡有大量資源。

楚王可沒有宋王的條件,只能憑藉自己,吐蕃沒有徹底臣服,朝廷也不可能向天竺輸送大量物資。

唯一生存下去的方式,也就是混進當地的統治階層了,對於種姓制度,洛蘇有些瞭解,是一種宗教延伸出來的制度。

洛蘇之前認爲這種制度並不會穩固,等級分明會出現在任何國家中,但統治者和統治羣體會每隔一段時間變幻一次。

高層想要憑藉一種制度就壓制底層是不可能的。

事實也證明了洛蘇的看法,盛極一時的孔雀王朝就是由低種姓建立的,在高低種姓的對抗中,高種姓並不總是獲勝。

但再深入瞭解過後,洛蘇就徹底感受到這套制度的可怕,那是之前從未出現過的統治術。

在天竺待的這段日子,洛蘇再次深刻感受到了氣候對一個國家族羣的巨大影響。

他找到了這片土地千百年來不斷被侵略,族羣性格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連綿的雨季。

在這片土地上,從來都不缺乏想要統一的雄主,但基本上都失敗了,即便很短暫的統一,但基本上在短時間內就會崩毀。

如果說是因爲意識的話,那龐大的同一宗教人羣,實際上可以承擔這個重任。

洛蘇在這裡停留許久。

這裡是佛的發源地,在現在的中原以及西域,佛已經融爲神系,而不單獨作爲一個宗教祭祀。

洛蘇在這裡,瞭解了這個逐漸湮滅的教派歷史,從這些隻言片語中,他勾畫出一幅過去的圖卷。

僧侶都有廟宇,在廟宇中誦經作法,但實際上最先的釋祖是要求僧侶雲遊四方,不常定居的,但最終這條規則被釋祖自己廢棄了。

釋祖說在夏天的雨季,可以不用雲遊,找地方躲三個月雨季,就連釋祖這種類似於孔子的人物,一個立志改變婆教的大能,都對雨季無可奈何,最終妥協。

這雨季到底有什麼恐怖之處呢?

在雨季到來的時候,道路會被沖毀,橋樑也會斷裂,到處都是漫出的大水,乃至於洪水,蟲蛇蟻鼠更是層出不窮。

如果類比到中原的話,那就是黃河和長江以及他們的支流,會在每年夏天,淹沒無數的城池和土地,時間是三個月,那朝廷所修整的直道都會被衝爛,搭建在河流上的橋樑消失,生活在土地上的百姓,所賴以生存的土地會被淹沒。

一切都會被推倒重來。

在下游的孟加拉區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會在雨季被淹沒,人需要生存在船上。

在這種情況下,積累、勤奮,又有什麼作用呢?

帝國的統治所依賴的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能夠傳達朝廷的詔令,進而控制、指揮那些官吏,同時讓軍隊在情況有變的時候,順利平叛。

而雨季是不能出門的。

這意味着一個帝國每年都會有三個月的時間,各自爲政,地方發生了什麼,朝廷不知道。

三個月雨季之後,稅收什麼時候能夠恢復,不知道。

在收稅的過程中,在雨季中損失了多少可用於收稅的土地,也不知道。

在漫長的雨季中,有多少人死去,屍體是否被洪水沖走,換句話說,在雨季結束後,帝國所造的戶籍冊,就要重新修訂一份。

哪個帝國能有如此渾厚的人力物力去做這種事呢?

自然是隻能由當地來估算。這一估算,就必然九出十三歸了。

在天竺,政治邏輯和中原太過不同。

在中原,一個政權的變化通常都要追溯到十年以上,畢竟政治鬥爭是長期的。

但在天竺,統治者的權力會忽大忽小,在雨季的時候,政令難以出首都,這種情況在中原,大概類似於後漢末年的劉協。

這是聽起來多麼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一個國家並沒有崩毀跡象的君主,每年會有三個月的時間,僅僅只是帝都城主。

在雨季結束後,大量的官吏就會來往於帝都和地方,再次建立起強大的統治。

這是一片天然割據的土地。

誰來也改變不了。

那些強大王朝迅速的建立,是因爲有統一的意識,快速的崩塌,則因爲只有意識,沒有現實,是不行的。

孔雀王朝的石碑建立在中亞,但影響力只有在旱季的時候才能達到。

那些所謂歷史上強大的帝國,到底有多少含金量,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洛蘇最終給這片土地下了一個定論:這裡不可能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帝國。

它只能在突然的昌盛和極致的衰敗中,不斷輪迴。

即便統治這裡的是漢人,也改變不了這一點,這裡沒有郡縣的基礎。

在六大王國中,洛蘇徹底將楚國排除出未來可能成功爭龍的行列。

目前列在六大王國之首的,還是燕國,如果燕國能吞併遼東的話,依舊有機會和中原一爭高下。

在對楚國的未來,以及對天竺這片土地判了死刑後,洛蘇便準備動身離開。

從天竺的西北部出發,可以到達大夏的土地,那裡就是中亞,基本上進入天竺的政權,都是從那裡經過,或者直接就在那裡建立北方政權。

洛蘇也不例外,在一輪新的雨季過去之後,這片土地的一切再次開始重啓,那些國王和領主,開始派出官吏去收取稅收,同時查看自己的國土有沒有變化,土地被淹沒多少。

洛蘇則在炎熱的旱季,從那道險要的山脈中,那道無數侵略者入侵,卻從來都沒有修築堡壘的山脈中穿過,一路向中亞而去。

曾經他從中亞前往極西之地,如今卻是不再去那裡了,大唐現在已經超越了過去所有王朝的極盛。

頗有一種我於天下全無敵的感覺。

洛蘇認爲現在能夠毀滅大唐的只有大唐自己,或許那不應該叫做毀滅,而是新一輪的輪迴。

什麼東西能夠解決輪迴呢?

即便這個去問從現代而來的姬昭,他也不知道。

畢竟就連姬昭所在的時代,全世界最興盛發達的那些國家,也沒有任何一個解決輪迴的問題。

除了洛氏上位,用超現實的東西來解決現實問題之外,似乎別無他法。

因爲人類的壽命是如此的短暫。

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幾十年。

歷史是螺旋上升的,所謂螺旋上升,便是會有後退的時候。

比如羅馬帝國的毀滅。

便是西方的低潮期。

放在歷史數千年的尺度上,不過一兩百年的短暫低潮並不算什麼,就像是一根被壓下去的彈簧,積蓄着力量,進而爆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

將導致退步的因素,用暴烈的革命徹底摧毀。

但這一兩百年的低潮,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就是他們的一生啊。

黑暗籠罩着他們。

道路曲折我走不完,前途光明我看不見。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現實如此,又該如何去苛責那些懷着悲觀的人呢?

所以洛蘇從不怪罪洛氏之外的人,有一些自私的想法,一個人可以奉獻,但不應該要求他奉獻。

有些事,洛氏來做就可以了。

洛氏是不一樣了,洛氏始終心中都能看到那光明的前途,始終都能看到曲折道路的盡頭。

既然洛氏有這樣的能力,那洛氏承擔起更重的責任,自然是合適的。

對於中亞,洛蘇不算是很陌生,因爲他曾經穿越過中亞之地,所以相對於其他方位,對這裡更加關注一些。

而且東邊是大海,沒有足夠的土地,而西邊的土地,卻幾乎是無窮無盡的。

他是從邦周時期走出來的人,而且是主持了第二次大分封開拓的人。

那種對於土地的執念,深深刻在他的內心深處。

在這些年中,他有時會和玄門之主通信,詢問一些中亞等地的變化。

在玄門的信件中,中亞這些年的變化很是激烈,不僅僅是王朝的變化,也有宗教方面的變化。

西域和大唐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統合內部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目前在廣義的大唐疆域中,實際上由西域玄門統治的疆域中,越過了蔥嶺這座高原,在西邊達到了中亞腹地。

那座城池因爲形狀類似碎葉,被叫做碎葉城。

駐守在這裡的軍隊,有三百玄門神廟軍,以及三千西域諸國聯軍,玄門的神廟軍副統領駐紮在這裡,一旦事有不逮就徵調昭武九姓國以及七河流域中,信仰玄門的諸國軍隊。

這些軍隊是爲了守衛信仰而來到這裡的,因爲新月信仰伴隨着大征服從遙遠的西亞來到了這裡。

雖然來到這裡的只是一部分邊境諸侯,蘇丹的目標還是東羅以及東正和天主世界,但如果在這裡的戰事出現大問題,新月的目標轉向也說不定。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這並不是說異教徒不可恨,在異端被清剿後,異教徒同樣是要被消滅的。

雖然基本上西方每一任皇帝或蘇丹都會頒佈宗教包容政策,即自由的信教,但在實踐活動中,卻並不是如此。

即便是在中原,也發生了尊皇天,滅諸祀的大事件,何況化外之地呢?

洛蘇眺望車窗外。

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27章 流國第1002章 未來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322章 驚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005章 盡頭第318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429章 新皇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995章 鎮壓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489章 開學令!天下有二心!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32章 姬涅崩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558章 劉秀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211章 反抗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69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198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985章 天妒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946章 至高的權力第293章 不要做不團結的事,不要說不團結的第26章 斥天子第977章 唐六世後第227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42章 勸王殺子第53章 合諸侯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1003章 生路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888章 動手(上)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51章 蒼翼之盟第923章 鳳凰之命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29章 新皇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328章 後繼第310章 爲劉盈求一個身後名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94章 妖氛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39章 洛宴使楚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806章 謝氏有女初長成第97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32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