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0年四月 漢再興十三年 長安未央宮
正在舉行御前會議的劉禪高興地把戰報往書桌上一拍,笑道:“這個羅憲是打仗動腦子那種,別看歲數小,竟然一路打壺關,和燕王,下幷州,降幽州。從長安出發僅僅七萬人馬,如今已經十五萬大軍了。”廖立道:“不過下一步司馬昭必然發動烏桓鮮卑等部落襲擊幽州。”費禕笑道:“自從當年張遼斬殺冒頓,烏桓沒落;韓龍刺殺柯比能,鮮卑無主,即便司馬煽動他們,羅憲全能應付。”正說間,新任戶部尚書柴進求見,向劉禪稟報推行紙幣一事,劉禪把數百年後纔會出現的交子制度提前在三國實現了。
首先,紙幣制度試行於諸葛瞻管轄的成都。最初的紙幣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成都出現了爲不便攜帶鉅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紙幣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捲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紙幣。試行效果良好,於是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紙幣,作爲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
劉禪問道:“商人們反應如何?”柴進笑道:“相當受歡迎,僅僅吳蜀貿易便翻漲了兩倍多。但也有一些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紙幣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劉禪道:“官府一定要加強管理,凡如此投機詐騙者均嚴懲不貸!”柴進領諾。
戶部侍郎蔣敬奏報道:“啓稟陛下,自丞相歸天,陛下實行新政至今,我大漢土地面積擴大四倍,人口達到220萬,府庫兵糧倍足。以此爲家底,打下天下不難。”姜維也道:“自陛下實行新政至今十六載,我國現有甲士五十萬,而且紀律嚴明,訓練精熟。水師也同樣有準備。目前不但滅司馬昭不難,即使東吳加上司馬昭一起來攻,也無奈我何。”
劉禪笑道:“吳蜀聯盟自然並不可靠,但朕希望這個聯盟能長久些,最好是由東吳來打破盟約。”又問費禕道:“東吳方面沒有異動麼?”費禕道:“從各方面的情報看,東吳最近不會背盟;目前諸葛恪最大的目標還是襄陽。”劉禪問道:“諸葛恪三路攻打襄樊,也一月有餘,還沒拿下麼?”
費禕道:“起初,東吳讓宛城宋江絆住司馬昭救兵,吳用和陸抗大軍夾擊襄樊。起初先後拿下新野、蔡陽、隨縣諸地,襄樊已經成了孤城。但王基和王昶卻頑強抵抗,守禦得法。東吳攻打十餘日,雙方死亡數萬人馬。後吳用、陸抗調整戰術,用地道打破樊城。王基率軍死戰,被殺。東吳水師在阮氏三雄帶領下,擊敗敵軍水師,燒斷宛城和襄陽間的浮橋。但那王昶仍然領兵在襄陽頑抗。東吳又陷入僵持。太傅諸葛恪前去督戰。見襄陽還未下,大怒。把一切錯誤歸在將士們,現在他自己任命爲統帥,親自攻打襄陽。”
劉禪嘆道:“兩城很不好取,已經得了樊城不容易了。怎麼這般着急。”
樊城 諸葛恪帥府
由於王基率軍頑抗至死方休,樊城內到處死屍,吳軍入城三日了,還沒收拾乾淨。有的屍體召來成堆蚊蠅腥風撲鼻臭不可聞。諸葛恪就在樊城衙門指揮,吳用、陸抗也都坐定,大家附議攻襄陽。軍士探報王昶、張特等糾合餘兵續守襄陽。殘損戰船也在江上往來並不示弱。諸葛恪冷笑道:“樊城已破吾倒要看他襄陽能支撐到幾時!”次日諸葛恪親自統兵攻打,方知厲害,那襄陽城投石機和連弩只亂的一天箭雨,吳軍將士屍體堆積城下不能前進。諸葛恪大怒,下令衆將:“併力攻城,怠慢者立斬。”於是諸將奮力攻打。攻了半月,攻守兩邊皆死傷無數,襄陽城東北角將陷。
王昶大驚,急忙召集衆將道:“如此,襄陽守不住了。”旁邊牙門將軍張特道:“諸葛恪此人妄作聰明,好大喜功,不如用計策欺哄。”如此這般說出一計,王昶從之。乃令一舌辯之士,齎捧冊籍,赴吳寨見諸葛恪,告曰:“魏國之法:若敵人困城,守城將堅守一百日,而無救兵至,然後出城降敵者,家族不坐罪。今將軍圍城已九十餘日;望乞再容數日,某主將盡率軍民出城投降。今先具冊籍呈上。”諸葛恪欲從之,陸抗稟告道:“此城即將陷落,何故等他?多半是敵將緩兵之計,不可聽從!”諸葛恪不悅道:“汝豈不聞【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吳用見諸葛恪不悅,便道:“只要我防備緊密,不怕他詐降。”便告知使者:“我便休兵十日,但城東北角不得修補,我若發現你等一邊詐降一邊修補城池,大軍定然屠城!”使者連連答應。諸葛恪深信之,收了軍馬,遂不攻城。陸抗苦勸不從。
原來張特用緩兵之計,哄退吳兵,遂拆城中房屋,於破城處後面堆起無數鐵絲網和拒馬,吳軍哨探從外卻看不出。十日後王昶乃登城大罵曰:“吾城中尚有半年之糧,豈肯降吳狗耶!盡戰無妨!”諸葛恪大怒,催兵打城。城上亂箭射下。諸葛恪額上正中一箭,翻身落馬。諸將救起還寨,金瘡舉發。衆軍皆無戰心;又因天氣亢炎,軍士多病。諸葛恪金瘡稍可,欲催兵攻城。營吏告曰:“人人皆病,安能戰乎?”諸葛恪大怒曰:“再說病者斬之!”衆軍聞知,逃者無數。忽報都督蔡林引本部軍投魏去了。諸葛恪大驚,自乘馬遍視各營,果見軍士面色黃腫,各帶病容。這才醒悟,遂留陸抗守住樊城,自己勒兵還吳。早有細作報知司馬孚。司馬孚盡起大兵,隨後掩殺。宛城宋江只是騷擾糧道,如何牽制得住司馬孚援軍?東吳人馬重傷臥病倒斃於途者不計其數。大敗回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