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

公元241年五月 壽春丘頭  江面

五月的江面平靜,月光灩灩隨波生輝,小船上魏國的四代元老太尉王凌命隨從捆綁着自己,站在船頭等着司馬懿發落,小船逐漸接近司馬懿大船,司馬懿在船頭見到王凌如此,急忙命司馬師過去先給王凌鬆綁。王凌見司馬懿跪下請罪,司馬懿連忙扶起。讓司馬師搬了椅子,自己和王凌對坐。司馬懿嘆道:“彥雲乃是四朝元老,年紀比我還大十歲,夾石保曹休,芍坡敗全琮,這些年我據西蜀,你保東南,曹爽誅殺後,我保奏皇上升你爲太尉,爲何還要造反?”王凌嘆道:“我見仲達公誅滅曹爽殺戮太多,又有許多謠言,一時糊塗,收到仲達的信才悔之莫及。其實司馬公可用半片竹簡召回我,何苦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呢?”司馬懿笑答說:“君非折簡之客啊!”王凌心中一驚,擡頭看司馬懿時,卻看不出司馬懿有譏笑嘲諷之意,便問道:“仲達信中說我若早早投誠,便可恕我,如今老夫來請罪,此話當真麼?”司馬懿道:“既然王太尉已經投誠,又並未動起刀兵,我諒陛下定能寬宥。只是此乃公事,仲達不能揹着陛下擅自作主,否則不是真的成了不忠的權臣?”不等王凌回答,司馬懿吩咐左右道:“交還王大人的官印、儀仗,派六百人好生護送。從陸路直奔洛陽。一路要小心照顧。”又對王凌說:“我還要去壽春安民,不能一起走,這裡別過了。多多保重。”

王凌下船後,司馬師問道:“父親不願放過他麼?”司馬懿道:“這個頭開不得,何況他竟勾結楚王曹彪造反,此乃大罪,到時讓他自盡就算是照顧他多年功勞了。”司馬師又問:“聽說他的兒子王廣曾經勸告他不可造反,而且王廣頗有才具,能不能留下爲我所用?”司馬懿道:“他勸父親不是爲了國家,而是估量造反不成才勸,一樣要殺,另外王凌造反,他的三族也要殺。”司馬師爲難道:“這王凌可是山西名士,他交友甚廣,門生弟子衆多,家族也是大族,要是全殺了估計要殺數千人呀。”司馬懿道:“我們除掉了曹爽,他們家族仇視我們的頗多,正好藉機多除後患。手不能軟。”

司馬師問道:“忽然如此,現在謠言中盛傳所謂【淮南三叛】,王凌除了,那毌丘儉和諸葛誕怎麼辦?”司馬懿道:“這卻不能輕舉妄動,他倆一個鎮南將軍,一個鎮東將軍;均手握數萬人馬,真被逼反了非同小可。且王凌有人出首證據確鑿,這二人的事只是風傳,安知不是吳蜀內奸亂我大魏之計,只能加強監視,不可輕舉妄動!”司馬師遵命。

(各位讀者好,17k小說網原創《莊周劉禪》自動筆起,又被其他網站盯上,天天覆制和抄襲,這裡提醒一句,本作品初期創作其中錯字,病句和情節需要修改的地方甚多,想看完全原本請到17k搜索原著。其他論壇的抄襲版本尤其VIP章節都是草稿而已。——《莊周劉禪》作者文學野貓。)

公元241年六月 建業 東吳皇宮

孫權召集文武商議舉兵之事,陸遜、丁奉、全琮等都在,威北將軍諸葛恪正在給衆人介紹形勢,他在地圖前說道:“臣派遣便衣斥候,察看道路和險要關隘的形勢,想要攻取壽春。如今天賜良機,王凌被司馬懿賺走殺害,換防的毌丘儉和文欽害怕禍及自身,已經暗中聯繫我東吳,請陛下出兵相助。蜀中劉禪也早已要聯吳北伐,躍躍欲試。而魏國類似毌丘儉的有兵權的曹氏親貴到處都是,終日惶惶不安,此乃天賜滅魏之時。”孫權又問陸遜道:“丞相怎麼看?”陸遜道:“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魏畢竟已經四代,幅員遼闊,兵精糧足,不能指望一戰取勝,但此刻借曹魏內亂去重創它,確是良機。”孫權見衆人都點頭,便說道:“既如此,如何出兵還煩丞相謀劃。”陸遜道:“如今魏國政歸司馬氏。但司馬方興,爪牙還少。我等可以幾路出擊:蜀軍出秦川,長安震動,夏侯玄和司馬結仇已久;我和全琮、呂岱出擊襄樊;元遜和丁將軍支援壽春;還有那豫州的諸葛誕現在也和司馬氏結仇。這幾路怕是司馬父子都分開也難於應付,何況他們只要離開洛陽,說不定曹氏親貴會聯絡魏帝和太后,斷了司馬懿後路。到那時問鼎中原的時候便到了。”孫權大喜,命衆將準備起兵,並派人告知宗預。

公元241年七月 成都 蜀漢皇宮

廖立在劉禪書房興奮地叫道:“司馬老兒,夠狠夠毒!一口氣又屠殺了王凌全族三千餘口,裡面不乏魏國的名士,現在恐怕整個曹魏都震動了。”蔣琬笑道:“這司馬懿素來穩重,後發制人,看他先後兵不血刃幹掉了曹爽和王凌,可惜他胸懷窄了,目光不遠,這樣下去以血洗血,冤冤相報何時了?而且毫無信義,再想招降人家可就難了。”費禕道:“吳主孫權已經請我們共同發兵了,並說他們是襄樊,壽春兩路進軍。我們也可通知大將軍出漢中,這次長安守將夏侯玄是曹爽表弟,司馬懿殺了他哥哥,又這般手段害死王凌,兩下已經結仇,我軍這次拿下長安有望了。”劉禪聽衆人說着,心裡明白他讓人四處在魏傳謠挑撥已經見了成效。又問蔣琬道:“我們出兵,那蜀中目前各地安否?”蔣琬道:“南中李嚴、江州李蔚、梓潼李恢都報今年地方收成治安形勢不錯,可供北伐大軍錢糧。漢中王平等日夜操練,隨時待命出擊。只是那李恢年事已高,前些日子上書請求告老還鄉。”劉禪道:“李恢故鄉是江州,他去江州養老也好,正好和李蔚父子團聚了。至於新的梓潼太守就調任宋公明去吧,朕交給他的事,他都辦的不錯。”衆人都稱是。

劉禪見廖立使眼色,便讓衆人退了準備北伐之事。獨留下廖立道:“軍師還有何囑咐?”廖立道:“別的沒什麼,只是陛下調宋公明去梓潼,微臣總覺不妥。”

預知廖立何處不放心,請看下章。

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八十三章 爭吵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五十九章 黃權的兒子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九十六章 曹魏遷都第六章 祈禱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九十九章 司馬昭弒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二十二章 冢虎之謀第二十二章 冢虎之謀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四十八章 小恩小信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四章 皇后張星彩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五十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五十八章 行刺費禕第九十三章 青釭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七十章 五丈原之戰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心生暗鬼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一百零一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殺敵第二十二章 冢虎之謀第六十二章 動如脫兔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一章 穿越(公元1999年)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四章 皇后張星彩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一百一十四章 鄧艾之死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六章 祈禱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二十六章 蜀國的女性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八十七章 八卦陣第七十五章 決戰長安(下)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三十三章 銀屏落崖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八十七章 八卦陣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各有所歸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八十八章 棄寨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六十九章 關家仇人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九十三章 鐵籠山第八十四章 七曲山遇襲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三十二章 討伐西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花退敵?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八章 那個李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