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搶劫犯,入獄一年了,從來沒人看過他。
眼看別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來探監,送來各種好吃的,他眼饞,就給父母寫信,讓他們來,也不爲好吃的,就是想他們。
在無數封信石沉大海後,他明白了,父母拋棄了他。傷心和絕望之餘,他又寫了一封信,說如果父母如果再不來,他們將永遠失去他這個兒子。這不是說氣話,幾個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獄不是一兩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決心,現在反正是爹不親孃不愛、*條無牽掛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天天氣特別冷。他正和幾個“禿瓢”密謀越獄,忽然,有人喊倒:“有人來看你!”會是誰呢?進探監室一看,他呆了,是媽媽!一年不見,媽媽變得都認不出來了。才五十開外的人。頭髮全白了,腰彎得像蝦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爛爛,一雙腳竟然光着,滿是污垢和血跡,身旁還放着兩隻破麻布口袋。
孃兒兩對視着,沒等他開口,媽媽渾濁的眼淚就流出來了,媽媽邊抹眼淚,邊說:“娃兒,信我收到了,別怪爸媽狠心,實在是抽不開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說路又遠……”這時,指導員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麪進來了,熱情的說:“大娘,吃口面再談。”劉媽媽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勁的擦着:“使不得、使不得。”指導員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說:“我娘也就您這個歲數了,娘吃兒子一碗麪不應該嗎?”劉媽媽不再說話,低下頭“呼啦呼啦”吃起來,吃得是那個快那個香啊,好象多少天沒吃飯了。
等媽媽吃完了,他看着她那雙又紅又腫、裂了許多血口的腳,忍不住問:“媽,你的腳怎麼了?鞋呢?”還沒等媽媽回答,指導員冷冷地接過話:“是步行來的,鞋早磨破了。”步行?從家到這兒有三四百里路,而且很長一段是山路!他慢慢蹲*,輕輕撫着那雙不成形的腳:“媽,你怎麼不坐車啊?怎麼不買雙鞋啊?”
媽媽縮起腳,裝着不在意的說:“坐什麼車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鬧豬瘟,家裡的幾頭豬全死了,天有幹,莊稼收成不好,還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錢……你爸身子好的話,我們早來看你了,你別怪爸媽。”
指導員擦了擦眼淚,悄悄退了出去。他低着頭問:“爸的身子好些了嗎?”
他等了半天不見回答,頭一擡,媽媽正在擦眼淚,嘴裡卻說:“沙子迷眼了,你問你爸?噢,他快好了……他讓我告訴你,別牽掛他,好好改造。”
探監時間結束了。指導員進來,手裡抓着一大把票子,說:“大娘,這是我們幾個管教人員的一點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腳走回去了,不然,您兒子還不心疼死啊!”
*媽雙手直搖,說:“這哪成啊,娃兒在你這裡,已夠你*心的了,我再要你錢,不是折我的壽嗎?”
指導員聲音顫抖着說:“做兒子的,不能讓你享福,反而讓老人擔驚受怕,讓您光腳走幾百里路來這兒,如果再光腳走回去,這個兒子還算個人嗎?”
他撐不住了,聲音嘶啞地喊道:“媽!”就再也發不出聲了,此時窗外也是泣聲一片,那是指導員喊來旁觀的勞改犯們發出的。
這時,有個獄警進了屋,故做輕鬆地說:“別哭了,媽媽來看兒子是喜事啊,應該笑纔對,讓我看看大娘帶了什麼好吃的。”他邊說邊拎起麻袋就倒,*媽來不及阻擋,口袋裡的東西全倒了出來。頓時,所有的人都愣了。
第一隻口袋倒出的,全是饅頭、麪餅什麼的,四分五裂,硬如石頭,而且個個不同。不用說,這是*媽一路乞討來的。*媽窘極了,雙手揪着衣角,喃喃的說:“娃,別怪媽做這下作事,家裡實在拿不出什麼東西……”
他像沒聽見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隻麻袋裡倒出的東西,那是___一個骨灰盒!他呆呆的問:“媽,這是什麼?”*神色慌張起來,伸手要抱那個骨灰盒:“沒……沒什麼……”他發瘋般搶了過來,渾身顫抖:“媽,這是什麼?!”
*無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頭髮劇烈的抖動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說:“那是……你爸!爲了攢錢來看你,他沒日沒夜地打工,身子給累垮了。臨死前,他說他生前沒來看你,心裡難受,死後一定要我帶他來,看你最後一眼……”
他發出撕心裂肺的一聲長號:“爸,我改……”接着“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一個勁兒地用頭撞地。“撲通、撲通”,只見探監室外黑亞亞跪倒一片,痛哭聲響徹天空……
留意孩子做錯事背後的善意
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總覺得責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責備孩子時,如果我們只憑一時的意氣用事,就不能讓孩子清楚地明白到底“錯”在哪點,那這樣的指責不但對孩子沒有用,而且會帶給孩子很多錯誤觀念和負面影響。下面,我們就通過例子一起來看看吧。
結果和動機,哪個更重要?
鏡頭1:林林很想幫媽媽做家務,於是就主動去端盤子,可是他在端盤子時不小心摔了一跤,結果把十個盤子打碎了。
鏡頭2:小玉很喜歡吃蛋糕。媽媽告訴她一天只可以吃1塊,不能多吃。可是小玉還想要,於是就趁媽媽出門買菜時偷吃了1塊,結果不小心將櫥櫃中的一個盤子打碎了。
以上兩個孩子,你覺得哪個孩子更不好呢?
如果我們將兩個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大多會認爲“林林不好”。因爲林林打破了“十個盤子”,打破盤子的數量比小玉多,所以纔不好,這就是兒童所謂的結果論。
孩子往往只從結果的角度來考慮對錯或嚴重程度,而不會從林林和小玉的動機去看問題。這是爲什麼呢?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孩子的思維之所以停留在結果的角度,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的母親經常只是根據物質被損壞的程度來責罵孩子。
當我們只重視事情的結果、而忽視孩子的動機時,我們就無法*孩子的內心世界,無法體會孩子想把事情做好卻失敗時的感覺,當然就無法用體貼的心情去安慰孩子。這時,如果再加以嚴厲的責罵,“踐踏”孩子的善意,那麼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爲善意是不好的,自然就不會用善意去對待他人。
孩子的善意,需要肯定和鼓勵
當孩子的“善意”常常得不到我們的肯定和理解,那麼他就會用負面、消極的眼光去看別人。以下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
鏡頭3:在幼兒園裡,東東單手撐着牆壁站立,強強由前方跑過來,在東東前約兩公尺處停下,跺着腳道:“你欺負我!”
老師問:“怎麼了?”
強強說:“他故意擋我的路!”
而站着的東東卻感到莫名其妙!
鏡頭4:麗麗很想坐下來,可是卻找不到椅子,於是她就跑去對老師說:“是某某小朋友拿走了我的椅子!”
對於這樣的孩子,作爲父母,我們該如何去做呢?皮亞傑認爲,父母應該儘早讓他學習認識自己或他人的行爲中哪些是善意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善意。尤其是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我們別急着責備,不妨體諒地對他說:“我知道你並不想這麼做,你不是惡意的!”這種對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肯定是必需的,且有效的,將引導孩子朝正面、積極的方面發展。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某小班的孩子們在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所做的粘土作品被人破壞了。當得知中班的孩子們曾來過這間教室時,小班老師便選出了四位代表去向中班的小朋友抗議。
“你們爲什麼弄壞我們的東西?”
中班小朋友回答:“你們教室太亂,我們在整理的時候,不小心碰到桌子,所以弄壞了,對不起。”
這時,小班的小朋友又追問一句:“你們不是故意的吧?”
“我們不是故意的!”中班小朋友說。
回到自己教室後,四位小班小朋友報告說:“他們說不是故意的,所以我們就不要再生氣了!”於是,小班的小朋友便忍耐下來了。
就幼兒心理學而言,這一事例中,小班孩子們的表現是非常令人驚訝的。因爲7歲左右的孩子,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也未必能做到,而這些小班的小朋友卻做到了。這是爲什麼呢?究其原因發現,是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以身作則,常常用自己的言行來告訴孩子——做錯事要接受應有的懲罰,但如果你是無意或不小心的做了,則是可以被原諒,或減輕懲罰的。這樣,孩子就能逐漸知道故意與無意的差別,也能學習體諒他人的感受,知道什麼事該生氣,什麼事不該生氣。
所以,重視、肯定、善待孩子的善意吧,讓我們用自己的善意來鼓勵孩子的善意,讓孩子成長地更健康、更快樂!
給爸爸媽*提醒:
切不可以物質損壞的程度作爲處罰的唯一標準。責備孩子前,請你先要考慮一下:孩子做事的動機是不是好的。
如果孩子是出於好心,則要肯定和讚揚他的善意,並鼓勵他繼續做下去,然後再引導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以林林爲例子,你可以對他:“你願意幫媽*忙,媽媽真高興!不過,你的力氣小,在端盤子時,要一個一個小心地端。這樣,就不會打碎盤子,媽媽就更高興了!”
如果孩子的動機是錯的,則要明確指出錯在哪裡,讓孩子懂得對錯和是非。(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註定你是我的幸福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