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西幸

七月中,幾路敗兵各自退歸洛陽。計點人數,左軍幾無損傷,全須全尾跑了回來;中軍只剩得一萬出頭;右軍最慘,直接落個全軍覆滅。

裴果也率部從滎陽歸返,報說“不辱使命,已然逼退侯景所部”。此所謂“萬晦叢中一點明”也,元修對關中再有百千怨氣,這時也不好朝着裴果發作,只得強忍在胸。

不久消息傳來,高歡大軍一路南下,飛奪北中城,已至黃河北岸。

北討軍一敗塗地,高歡大軍逼近大河,彷彿前事重演,洛陽城裡一片惶惶。想是近些年洛陽城戰亂不息,大傢伙這等虧吃得實在多了,此番也不用旁人提醒,一時間拖家帶口出城逃難者,絡繹不絕。

說也奇怪,高歡趕到北中城後,居然就此沒了動靜,既不見其往攻河橋,亦不曾效仿爾朱氏打造木筏藉以強渡。

過得兩天,有使者從北岸過來,帶來了高歡的奏表,大意就是說他並無篡逆之心,此番全是天子遭了身邊佞臣矇蔽,方致此禍。如若天子肯誅殺佞臣,並且遷都鄴城,則他高歡定當收兵歸晉。言辭切切,曰其爲大魏盡忠之心不變。

元修一衆雖覺奇怪,可既是有了轉圜的餘地,好歹鬆了口氣。

他等自然不可能聽信高歡所言---旁的不論,就好比斛斯椿、元寶炬、長孫稚幾個,那可都是教高歡點了名指了姓,赫然名列“佞臣榜”之上。即元修自己,到底是個心高氣傲之人,若肯乖乖跑了去鄴城從此對高歡俯首帖耳,那麼當初又何必費盡心機行此北討之舉?

當下最要緊的,乃是商量下一步如何走。

斛斯椿最好哪裡都不要去,待在洛陽他最是自在,於是第一個提議:“洛陽尚有兩三萬兵馬,憑河堅守,未嘗不可。再以天子令號召天下勤王,或許還有再起之機。”

話音才落,所有人一發跳了起來,就沒一個贊成的。這也難怪,孝莊(元子攸)前車之鑑不遠,誰人又會不怕死?

斛斯椿瞧見,一陣悻悻。

這當口裴果豈甘落後?一張嘴,滔滔不絕,口沫橫飛:“洛陽四戰之地也,實難堅守。關中據崤、函之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皆士馬精強,糧儲豐積。宇文大行臺素稱忠心,若聞陛下車駕西幸,必當奔走奉迎。屆時藉天府之資,習戰陣,勸耕桑,料想數年之間,當可進討高賊,重振大魏社稷!”

這一席話說出來,泰半人都作了附和。

可惜天子元修的心頭,卻實在不是滋味:士馬精強,糧儲豐積?那怎麼直到現在,也沒聽到你宇文泰踏入晉地一步?要麼是你宇文泰愛說大話,要麼就是你這所謂忠心,嘿嘿,實在也只寥寥。”

一念至此,元修的面色便作陰沉,閉了嘴不置可否。

裴果看在眼裡,心底登時一個咯噔。長孫稚看出端倪來,正待幫裴果說上兩句,忽然斛斯椿又搶將出來:“或者南遷荊州,如何?”

當此情勢,大河之北那是萬萬沒可能去的;大河之南,豫州(今豫東一帶)有侯景盤踞,東南則是斛律金父子的地盤,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荊州(今河南省南陽、鄧州一帶)。斛斯椿最怕去了關中從此大權旁落,既是不能留在洛陽,倒不如跑去荊州碰碰運氣。

果然元修眼睛一亮,喃喃道:“荊州?嗯,聽來不錯。”他既如此說,當時便有好幾個牆頭草出聲附和。

長孫稚見不是事,輕咳一聲,幽幽道:“我怎麼聽說,那荊州刺史辛纂可是心向高賊呵。”

元修瞥了長孫稚一眼,面色豁然一沉:“前番使者回報,那辛纂可是口口聲聲要爲我大魏盡忠。長孫公多慮了。”

元寶炬個糊塗蛋尚且不明所以,自顧自道:“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還是小心着些好。”

蠢材!元修氣得心裡頭大罵不止。還是斛斯椿最懂見機,趕忙接口:“我洛陽尚有兵馬數萬,一發南下,不怕那辛纂搞鬼!”

元修暗暗歡喜,正待定下此議,不料河南尹元孚又道:“荊州雖遠,卻與洛陽同樣無險可守,高賊再至,如何抵擋?何況荊州背接逆樑,島夷兵馬旦夕可至,實非良選呵。”

元孚秉性肅直,所言實出公心。元修雖是不喜,卻也深知元孚句句在理,無奈之下,只好推說身體突感不適,容後再議。

。。。。。。

南下,還是西幸?

這問題又給帶到了朝會之上,不消說,十有七八都是贊成西幸的。話說回來,開口的都算是忠心的,其實殿上更多的朝臣都作了沉默不言,心裡多半在盤算:大丞相又不是爾朱氏那般暴虐無道之人,大不了換個天子,這年頭實在也見怪不怪了。

正當元修還作猶猶豫豫之時,忽有潁川王元斌之自虎牢關急奔而至,報說高歡所部河北青齊人馬已然渡過大河,將近滎陽;又說擒得高軍俘虜,一番審問,得知侯景已率部捲土重來,且此番不走長社(今河南省許昌長葛市)、滎陽一線,而是改走葉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樑縣(今河南省汝州)一線,意在偷襲洛陽南麓。

聽聞此般消息,滿殿皆驚!人人均想:怪不得高歡停在北岸杳無動作,原來殺招卻是藏在東、南。

元修恨恨連聲:“高賊!何其陰險也!”乃令即刻整束,御駕西幸關中---既是侯景已然抄了洛陽南麓,自是再不作南下荊州之想。

裴果喚來宇文護,好是一番叮囑。宇文護點頭不迭,乃以“知會關中”爲名,先行西去。

滿城惶亂,一班閒散王公忙不迭收拾細軟,鬧個雞飛狗跳;朝臣們各有打算,大抵整裝相隨者與滯留洛陽者各半;因鮮聞高軍有燒殺搶掠之舉,到了今時今日,百姓們倒是平靜許多,泰半躲於家中不出。

第三十九章 殺雞第二十八章 伏兵第五十五章 戰況第二十七章 突圍第六十一章 委身第十二章 東家第八十章 月明第六十七章 空城第十六章 恆農第一百零二章 二分第三十六章 凜冬第五十章 有趣第八十二章 平滅第十六章 癲兒第十八章 赤水第八十九章 硬扎第十章 樑商第十六章 快婿第十章 樑商第五章 中大第三十八章 賊帥第六十六章 反正第六章 星象第七十三章 盡付第六十五章 趙貴第一百章 真相第八十章 地道第七十六章 湖心第四章 世道第二十三章 心服第七十章 落幕第七十一章 柱國第十三章 異樣第八十九章 破賊第九十二章 五月第三十八章 元日第三十八章 鄴北第四十七章 天使第七十四章 元淵第三十七章 帝王第五十章 有趣第五十章 岐州第六十一章 絲絹第十七章 小娘第一百一十四章 壽陽第二十章 感慨第八十五章 密室第六十二章 鐵石第二十二章 晉陽第六十五章 發愁第五十五章 格局第二十一章 天寶第七十九章 皇女第二十八章 錯矣第四十八章 睢陽第六十五章 決斷第三十五章 鞭笞第六十九章 安排第七十八章 思洛第二十章 感慨第十一章 密詔第十九章 清靜第八十五章 蠕蠕第三十三章 後話第九十四章 西幸第八十二章 平滅第六十一章 故態第八十章 地道第七十五章 跨橋第二十三章 斛斯第七十章 鬼帥第五十九章 無敵第四十二章 棄子第八章 兄弟第七十五章 那時第十章 樑商第四十五章 懷朔第十八章 衆喜第六十八章 慼慼第二十六章 朝爭第四十六章 青衣第三十六章 狡兔第十四章 元修第五十六章 邑邑第五十章 惡人第七十五章 馮翊第九十五章 西奔第十一章 密詔第十七章 小娘第九十六章 青山第六十章 楊昱第四十五章 白死第七十七章 值當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十四章 重聚第七十五章 馮翊第三十五章 亂相第七十章 隴山第三十八章 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