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鬼神之論

“殿下,老臣聽聞,太平公主爲了解決宮中鬧鬼之事,將國師王知遠推薦給了皇帝。”

狄仁傑試探着說道:“王知遠曾在殿內怒斥鬼祟,幫皇帝暫時擺脫了夢魘......”

王知遠是隱修於深山的道士,又是太平公主一手推薦,皇帝親封的國師。

而安王自幼投身道門,更是被世人稱作“道癡”。

狄仁傑很想知道,爲何同樣身在道門的兩人,對鬼怪之事的看法卻如此大相徑庭!

“哈!”沈憂之聞言,哂笑道:“王知遠之流,不過是讒言媚上的山野邪修,懂得什麼道學?

ωωω ¸Tтkǎ n ¸¢ ○

最多翻了幾篇典籍,學了點坑蒙拐騙的話術,也敢妄言稱道?”

對於王知遠這等妖言惑衆的諂媚之徒,沈憂之毫不留情地出言諷刺。

道學,是道家之學。

道家也並不等於道教。

道家是一種學術流派,研究的是自然與哲學。

道教是一種偏實用主義的宗教,主要是教人如何煉丹服氣、修煉養生,至於理論研究只是順帶的旁支。

這也是爲什麼每次佛道辯經,道教總是輸的一敗塗地。

因爲佛教更偏理論,對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很深,理論也十分完善,各種術語和概念已經形成了完整體系。

而道家,自老、庒之後,理論發展十分緩慢,尤其自葛洪之後,外丹派大盛,各個都在鑽研怎麼煉丹煉藥、得道長生,全都往實用主義發展,很少有專研理論的道學家了。

換句話說,現在道教的主流是教人怎麼煉丹、怎麼服氣、怎麼做才能成仙,至於爲什麼這樣能成仙,缺乏理論支持,只能以前人的事蹟傳說作爲論據。

而佛教則不然,它可以一股腦地拋出許多概念,類似於“善有善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很好地解釋爲什麼你要這麼做。

不管所謂的來世和業報是真是假,至少它可以自圓其說。

一個實用主義爲主流的道教,怎麼可能在辯經這種口舌之爭上鬥過佛教?

至於說到底是佛教好還是道教好,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就像問是男人裡面好人多還是女人裡面好人多一樣。

任何一個羣體裡,都有好人和壞人。

用羣體來判斷個人,或者用個人來代表羣體都是錯誤的。

這樣只會帶來偏見。

做不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話,自然也得不到客觀公正的答案。

而且,道學與道教、佛學與佛教本身就是不同。

道教裡的道士未必都懂道學,佛教裡的和尚也並非個個精通佛法。

任何學問,當它成爲一門教派的時候,爲了適應社會發展,爲了吸納信徒,必然會不斷地朝着社會大流的方向發展。

因爲不這麼做的,都已經淹沒在歷史發展的潮流中了。

但這樣做的問題也很明顯,就是人員良莠不齊,而且發展得越快,整體素質降低得就越快。

就連最大的顯學儒學也一樣如此。

唐朝還好,文武尚未涇渭分明。

但後世的腐儒和春秋時期孔夫子說的儒生,還是一樣的嗎?

即便如此,也不能因爲個別的酸儒而全盤否定儒家學說。

同樣地,更不該因爲個別的邪道、淫僧而全面否定道佛的任何一方。

自然科學纔有絕對的是非,人文社會科學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沈憂之學道,是因爲他本性近道,

但他也從不貶低佛學。

對他來說,任何學問,都是前代先賢的智慧,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應該預設立場,在不加思考的情況下全面否定。

狄仁傑見沈憂之對王知遠之流不屑一顧,心中已然有了幾分好感。

這並非狄仁傑對道士有偏見。

相反,道教乃是李唐國教,雖然武皇登基後,爲了削弱李唐的政治影響,開始崇佛抑道,但李唐多年來對道教推崇的影響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因此,狄仁傑不是不喜道士,只是對王知遠之流嗤之以鼻:自古以來,以鬼神巫蠱之說諂媚君上的,又有哪一個是好人?

“殿下。”

狄仁傑思慮片刻,最終決定將最近聽聞的“滴血雄鷹”之事告訴沈憂之。

“老臣近日聞得一件奇案,神都腳下的永昌縣......”

......

狄仁傑將永昌縣發生的滴血雄鷹案仔細地說給了沈憂之聽。

說完,他又補充道:“不僅是神都,劍南、隴右、河東三道,也相繼送來公文,說當地有同樣的案件發生。”

沈憂之聞言,“思慮”片刻,說道:“閣老的意思是,這滴血雄鷹案,與宮中鬧鬼案極有可能是一人所爲?”

安王果然才思敏捷,當真是一點就通!

狄仁傑心中讚賞到。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任何事只要提到關鍵就能通透前因後果。

“雖然沒有證據,但老臣隱隱感覺到,這兩樁案子一定有着內在的聯繫。”狄仁傑撫須微笑道。

隱隱感覺?

你直接說偷偷看了劇本不好嗎?

沈憂之腹誹到。

不管何時,只要狄仁傑說到“隱隱感覺”,那就表明他猜對了。

這種可怕的直覺,已經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了,只能歸結爲天賦異稟。

“能在四道十州各地,同時掀起‘滴血雄鷹’的詭案,這背後之人的勢力,非比尋常啊!”沈憂之意有所指地感嘆道。

其實不用他提醒,狄仁傑也能想到這一點。

劍南、隴右、河東三道同時發生的“滴血雄鷹”命案,毫無疑問是同一股勢力在策劃。

能有這種覆蓋全國的影響力,策劃之人的勢力又豈容小覷?

“莫非是蛇......”狄仁傑忍不住小聲驚呼。

“嗯?”沈憂之略顯詫異,問道:“閣老?您說什麼?”

“哦,沒什麼。”狄仁傑連忙笑道:“老臣不過是想起一些其他的事。”

蛇靈這個組織,自幽州案後,狄仁傑一直在注意,甚至專門將它寫進了幽州案的奏摺裡,想借皇帝專屬的內衛來查一查它的蹤跡。

然而這幾年過去了,竟然還是一無所獲。

連遍佈全國各地的內衛都查不到蛇靈的蹤跡,這不得不令狄仁傑對這個神秘的組織的勢力感到震驚。

因此,他不由得猜想:在全國各地掀起“滴血雄鷹”的,會不會是蛇靈?

щщщ☢тTk дn☢c o

雖有猜測,但畢竟沒有任何證據,狄仁傑自然不會妄言。

“殿下,永昌縣的滴血雄鷹案正在追查之中。”狄仁傑笑着說道:“殿下可願隨老臣前往一察?”

“既然如此,一切全憑閣老做主,本王靜觀其變。”沈憂之如此說道。

狄仁傑點了點頭,他不求安王能提供幫助,只要別添亂就行。

他最怕的,就是這位安王不懂裝懂,甚至橫加干預。

這個所謂的滴血雄鷹案雖然聽起來詭異,但狄仁傑卻堅信,背後一定是有人爲在作祟。

只要是人做的案子,那就一定能破!

這不是自負,而是自信。

第一十五章 約定、處置第三十二章 劍斬元齊第九章 獨闖鬼鎮第三十七章 安王李玄第三十四章 行俠第四章 幽州案第一十四章 金木蘭的身份第六十章 崇州案第八十七章 蛇靈落幕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五十七章 比之慧能如何?感謝Dortos凡人大大打賞的20000書幣!!!第四十四章 順手牽羊第五十六章 安王此人如何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二十五章 加入鐵手團第六章 再戰李元芳第二十八章 刺殺狄仁傑第三十四章 行俠第九十五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湖州案第五十九章 二年第二章 鬥元芳、說蛇靈第一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二年第一十四章 金木蘭的身份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六章 茅山第九章 獨闖鬼鎮第九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一章 袁天罡脫困第一十九章 水匪第十章 擒拿金木蘭第四十七章 初見狄仁傑第二十一章 鐵手團來人第五十三章 破案第六十八章 詐死第五十二章 力降無頭鬼第六十五章 如燕的消息第一十七章 揚州案第四十五章 武則天召見第八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二章 鬥元芳、說蛇靈第一十二章 蝮蛇暴露第九十章 洛河神異第七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五十二章 力降無頭鬼第三十六章 茅山第三十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七章 蛇靈落幕第一章 俠客行第六十三章 獨闖總壇第二十七章 元齊的身份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八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 順手牽羊第三十二章 劍斬元齊第八十九章 天時天命第七十六章 兵分四路關於神探狄仁傑的時間線第七十一章 袁天罡脫困感謝Dortos凡人大大打賞的20000書幣!!!第九章 獨闖鬼鎮第七十七章 站着別動第五十九章 二年第三十二章 劍斬元齊第六十九章 建議火化第二十二章 劍敗龍風第四十九章 初見曾泰第五十四章 救駕第四十八章 鬼神之論第七十八章 一劍而已第六十五章 如燕的消息關於神探狄仁傑的時間線三江了,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支持第九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八十二章 各方計較第八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三章 教導葛亞雲第二十六章 會議第七十六章 兵分四路第九十一章 定西北第二十三章 教導葛亞雲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二十七章 元齊的身份第二十章 入夥臥虎莊第五十二章 力降無頭鬼第六十章 崇州案第一十五章 約定、處置第九十二章 善無畏第三十八章 內可見神感謝ベ斷橋煙雨ミ大大打賞的1666書幣第六十三章 獨闖總壇第一章 俠客行三江了,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支持第一十七章 揚州案第八十六章 吾皇萬歲第七十七章 站着別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