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轉到石壁的幾行字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石室地下有兩個蒲團,一大一小,大的蒲團不必多說,小的蒲團像是讓人磕頭用的,在把視線轉到玉像雙腳的鞋子內側,兩行字跡映入眼簾。
“磕首千遍,供我驅策”
“遵行我命,百死無悔”
十六個字比蠅頭還小,鞋子是湖綠色,十六個字以蔥綠細絲繡成,只比底色略深,若非方遠實力超凡,一眼望去定是也會瞅之不見!
方遠睜着眼睛,這個場景怎麼讓人覺着如此熟悉!
“這不是段譽的那段機緣嘛?”
一年至此,方遠忍不住心中大動,伸手攝起前面的小蒲團,輕輕一捏,將蒲團掰成兩半,裡面頓時露出一物,卻是一個一尺來長的白綢包。
白綢包上寫着幾行細字:汝既磕首千遍,自當供我驅策,終身無悔。
此卷爲我逍遙派武功精要,每日卯午酉三時,務須用心修習一次,若稍有懈惰,餘將蹙眉痛心矣。
神功既成,可至琅嬛福地遍閱諸般曲籍,天下各門派武功家數盡集於斯,亦即盡爲汝用。勉之勉之。學成下山,爲餘殺盡逍遙派弟子,有一遺漏,餘於天上地下耿耿長恨也。
看着稠包上的字跡,方遠不由得搖頭輕笑。
磕頭千遍?我可沒有。
供你驅使?算球吧。
殺逍遙派弟子?
我和逍遙派弟子又沒仇,幹嘛要殺他們?
“如果星宿老怪也算是逍遙派弟子的話,倒是不介意殺了他,以謝此恩。”
方遠挑動着眉毛,他既然學了這個山洞的武功,那就是和其主人產生了因果。
既然如此…………
“星宿老怪可是無崖子弟子,怎麼不算是逍遙派弟子呢?”
方遠義正言辭的說着,倒是看向琅嬛福地的字樣眼裡流露出幾分興趣。
“既然你說了學成此功可到琅嬛福地,那自然去的,學成此地功法,再去學了琅嬛福地的功法,在殺星宿老怪,纔算是一個完整的因果嘛。”
方遠心中想着,當即將綢緞打開,取出了裡面捲成一卷的帛卷。
展將開來,密密麻麻的小字當即映入眼簾。
其第一行寫着“北冥神功”!
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致相同。其後寫道:“《莊子》‘逍遙遊’有云: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也。
又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爲第一要義。
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爲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爲本,招數爲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
“這北冥神功是修積內力的功夫,倒是剛好適合我現今丹田真氣數量稀少的情況。”
方遠眼珠子亂鑽,眼中忍不住露出了幾許笑意。
原著中要修行這《北冥神功》必須得以北冥神功獨特的北冥真氣爲基石,但是他的《陰陽煉氣決》本就包容萬象。
待他理解透徹了這《北冥神功》以《陰陽煉氣決》使之同樣能發揮出同樣的效果!
繼續向下看去,更是微微笑了笑,但見帛捲上赫然出現一個橫臥的***畫像,全身一絲不掛,面貌竟與那玉像一般無異。
卻是《北冥神功》的具體行功路線。
原著中,段譽看到此圖便面紅耳赤,不敢多看,以至於神功在前都學的不全,現在方遠可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雙手一展,將帛卷展開完整,隨後穩穩的拿在手中。
細細看去,但見畫中**嫣然微笑,眉梢眼角,脣邊頰上,盡是嬌媚,比之那玉像的莊嚴寶相,容貌雖似,神情卻是大異。
一條綠色細線起自左肩,橫至頸下,斜行而至右#乳。他看到畫中**椒#乳墳起,臉上笑容更甚,繼續向下看去,見綠線通至腋下,延至右臂,經手腕至右手大拇指而止。
另有一條綠線卻是至頸口向下延伸,經肚腹不住向下,至離肚臍數分處而止。
段譽對這條綠線不敢多看,方遠可是看了個完整,隨後又凝目看手臂上那條綠線旁註滿的穴道字跡。
“雲門”、“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等字樣,至拇指的“少商”而止。
慢慢的向下看去,見下面的字是: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內力而爲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語云:百川匯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
汪洋巨浸,端在積聚。此‘手太陰肺經’爲北冥神功之第一課。”
最後面寫的是這門功夫的詳細練法。
看完之後,在結尾處還有着功法介紹。
“世人練功,皆自雲門而至少商,我逍遙派則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雲門,拇指與人相接,彼之內力即入我身,貯於雲門等諸穴。
然敵之內力若勝於我,則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兇險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窺要道,惟能消敵內力,不能引而爲我用,猶日取千金而復棄之於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方遠看了微微一笑,這只是《北冥神功》第一重而已,在其後還有三十五幅圖像,每幅皆是***畫像,或立或臥,或現前胸,或見後背。
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輕嗔薄怒,神情各異。且像上均有顏色細線,註明穴道部位及練功法訣。
“真是貼心啊!”
將整卷《北冥神功》牢牢地記在心裡,方遠忍不住砸了咂嘴,心中暗暗點贊,緊跟着繼續向下看去,在帛卷盡處果真是發現了《凌波微步》四個大字。
其後繪的是無數足印,註明“婦妹”、“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中的方位。
對於易經,方遠可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而《凌波微步》本就是根據《易經》而來,會了易經,修行起來本就沒什麼難度,更別提方遠乃是登高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