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蕭孝先黑着臉走出了開封府衙,一個滿臉風霜的男人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後。
這人正是從中京而來的信使。
因爲策馬衝撞了城門,信使直接被當場拿下,送到了開封府衙。
爲了撈出對方,蕭孝先不知賠了多少笑臉。
約莫一刻鐘,兩人回到四方館。
“陛下的密旨何在?”
“回太傅。”
信使半躬着身子,緩緩道。
“陛下原則性同意宋廷的要求,不過,具體談到什麼程度,全權交由太傅決斷。”
似這等事關機密的大事,自然不會落於文字。
萬一遺失,或者被截了,豈不是將自家底褲都漏了出來?
“嗯?”
一聽陛下同意,蕭孝先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懷疑信使假傳聖意。
畢竟,信使是被宋人抓到過的。
在被抓的那段時間,到底經歷了些什麼,除了信使和開封府衙,旁人怕是很難窺探。
“陛下同意了?”
言語間,蕭孝先的目光全都放在了信使的面部。
“是。”
信使一邊回答,一邊從懷中的內襯裡掏出一件晶瑩圓潤的玉佩。
“這是陛下賜予的信物。”
“好,我知道了。”
接過玉佩,蕭孝先揮了揮手,一旁的兩位壯漢見狀,當即一左一右的架起了信使。
嚴加看管,那是必須的!
少頃,
屋內只剩下蕭孝先一個人,望着手中的玉佩,他陷入了沉思。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竟然同意了割地的條件?
這完全不像是陛下該做的決斷。
會不會是信使假傳聖意?
想了想,蕭孝先決定再等一等,原則上,似這等重要的信息,絕不會只派一個信使。
確認無誤之後,他纔敢去和宋廷商討和議之事。
好在,蕭孝先並沒有等太久,日落之前,第二位信使順利抵達四方館。
這位信使是個有眼力的,不像第一個信使那樣囂張跋扈。
連續見了兩位信使,且兩人的說辭完全一致,至此,蕭孝先終於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此前,蕭孝先一直擔心耶律隆緒不接受割地,如果真像那樣,蕭孝先覺得他現在就可以直接回去了。
連籌碼都沒有,他怎麼上牌桌?
現在,壓在他心頭的那塊巨石,終於落了地。
既然陛下鬆了口,他也有了上牌桌的資格,接下來,無非是輸多,還是輸少的問題。
……
……
……
一轉眼,三天過去。
歷經一系列的‘友好’磋商,宋遼之間又一次達成了‘共識’。
新的盟約大致可以分爲四條。
第一點,自即日起,景德盟約廢止,此後宋遼之間的往來,皆以天聖盟約爲準。
第二點,宋遼仍是互爲兄弟之國,宋爲兄,遼爲帝。
當然,考慮到耶律隆緒的年紀,遼帝還是和宋真宗同輩,是李傑名義上的叔父。
第三點,契丹割讓析津府(幽州)、涿州、易州,兩州一府之地,盡歸於宋。
這一點,也是雙方交鋒最激烈的地方。
雙方的爭議倒不是在割地,而是在於‘歸還’和‘割讓。’
契丹雖然同意割地,但拒不承認是‘歸還’兩州一府,而是以割讓爲名。
歸還和割讓,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承認是歸還,無異於承認了大宋對幽雲十六州的法統地位。
這是遼國君臣無法接受的。
畢竟,一旦承認了這點,宋廷日後繼續進攻,就等於是師出有名。
以寇準爲首的大宋談判隊伍,固然想要堅持‘歸還’,但眼看蕭孝先油鹽不進。
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以‘割讓’爲名。
落到爲安嘛!
第四點,大宋和契丹重歸和平,雙方約定,彼此之間不得互相攻伐。
如果契丹不遵守約定,試圖製造事端,大宋保有隨時出兵的權力。
第五點,也是最後一點,大宋向契丹平價售賣十萬石粟米,這些粟米是供給被困的契丹大軍吃的。
畢竟,眼下的盟約只是草約,雙方都沒有加蓋印璽。
兩州一府交割之日,便是契丹大軍歸朝之時。
午後,蕭孝先愁眉苦臉的走出了中書,這一次,他連底褲都給輸乾淨了。
至此。
大宋和遼國之間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仗快打完了,接下來的事自然是論功行賞。
雖然雷火彈當居首功,但三軍還是要犒賞的,寒了誰,也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
畢竟,他們纔是真刀真槍拿命在拼的。
寶慈殿。
得知天聖盟約的詳情之後,劉娥樂的都快合不攏嘴了。
尤其是割地這一塊。
太宗皇帝臨終前,依然對燕雲之地念念不忘。
如今,析津府、易州、涿州三地歸於宋土,石敬瑭所獻的十六州,已有五州回到了大宋。
依照現在的局面,燕雲之地,很可能會在官家手上奪回來。
“六哥,接下來你準備怎麼做?”
興奮過後,劉娥忍不住問了問日後的計劃。
“往後幾年,當以休養生息爲主。”
李傑很清醒,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
“最近兩年,大宋先後經歷了兩場大戰,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其中的花費卻是不小。”
如果單純只算經濟賬的話,這兩場戰爭都是虧本的。
當然。
站在國家角度的話,這兩場仗無疑是賺的盆滿鉢滿。
從今往後,不論是夏州李氏,還是契丹,都不敢再像以前那樣,時不時的寇邊。
同時,兩場大勝也重振了中原王朝的威望。
此後,像吐蕃、大理、朝鮮之類的小國,必然會緊緊地環繞在大宋身邊,心甘情願的俯首稱臣。
不出意外,等契丹兵敗的消息傳遍四方,這些小國定然會上趕着向大宋納貢稱臣。
對於四夷而言,朝貢絕對是賺錢的買賣。
中原王朝向來是財大氣粗, 向中原王朝稱臣,中原王朝得了名,納貢的小國得了利。
這叫,雙贏。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在李傑這裡,雙贏,指的是他贏兩次。
日後,若是在遇到朝貢,回賜可不會像從前那樣厚賞。
他可不會當冤大頭。
當然。
厚賜不行,互市還是可以的。
從這些小國購入原材料,然後在製作成品,返銷給對方。
大宋既得了名,又得了利。
這才叫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