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新君

七天後,宋徽宗趙佶宣佈退位,太子趙桓繼位,是爲欽宗。

新君繼位後,第一件事追究丞相蔡京造反之罪,株連九族,牽連大批朝廷重臣,一時間朝野動盪,大批官員下馬,不少貪官污吏被揪出來,足足半年後朝野才平穩下來。

因爲宋欽宗趙桓肅清朝廷,處置大批貪官,很得民心,加上重用能臣幹吏,朝廷氣象一新。

趙桓繼位不久,宋遼談判也出了結果,“檀淵之盟”被正式廢除,宋國以後不再進貢遼國,並且遼國因爲主動開戰,造成宋軍損失,賠償了十萬貫戰爭賠款。

消息一出,民衆歡欣鼓舞,尤其是邊境地帶,民心所向,氣勢高漲,朝廷中都有不少人提議北伐。

好在趙桓還有理智,知道此時不是與遼國大戰的時候,下達聖令,讓种師道駐守邊境,休養生息。

遼國這次服軟,全賴王忠殺死蕭定國,趙桓特意在朝議之時嘉獎王忠,封王忠爲“靖邊侯”,賜金銀無數,最後更是認命王忠爲左相,代替蔡京統領朝政。

之所以王忠能接掌大宋左相之位,是因爲他以天人境實力,血洗皇宮,將宋徽宗趙佶的勢力連根拔起,更將丐幫和逍遙派的大量人手替代皇宮侍衛。

可以說,趙桓能繼任爲帝,全靠王忠點頭,別說封侯拜相,王忠就是想改朝換代都行。

不過王忠心裡明白,現在趙氏威望還在,如果改朝換代,朝野不服,中原必亂。

所以王忠退而求次,奉天子以令諸侯!只要掌控趙桓,大宋就是他的。

王忠掌權後,立刻開始插足朝廷,安插大量自己人,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的方向也不大,多是與民休息的利好政策,王忠借鑑了大量明朝的經驗,以國富民強爲目標。

在改革期間,王忠不少觸動舊的利益集團,好在丐幫情報天下無雙,加上逍遙派人才輩出,能文能武,總得來說國家沒出什麼大亂子。

王忠深知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所以他一直扣着軍權不放,積極培養大量中低級軍官,但凡有叛亂,他更是親自領兵,平復叛亂。

以“天人境”的實力,加上大宋軍方配合,王忠很快就平復梁山起義,並且收服大量將才。

梁山一百單八將,各個身負絕技,王忠人盡其用,將之派往邊境,由种師道培養,讓其保家衛國。

大宋自建國以來,對軍隊管控極嚴,邊軍實力普遍積弱,王忠上臺後,立刻改變現狀,將百萬禁軍一批批的派往邊境,增強國防力量,禁軍最後只留二十萬左右精兵護衛京城。

王忠武人出生,自然最重效益,他討厭那些光拿錢不幹活的文人墨客,朝廷選拔官員也以實幹爲先,甚至對奏摺都有要求,儘量簡介明瞭,突出重點,那些陳腔濫調就不要拿來現眼。

王忠更討厭貪官污吏,所以肅貪力度極大,可以說是嚴懲不貸,死在他手上的貪官都不知道有多少。

朝廷中人都管王忠叫暴君,不服者衆,也集體反對過王忠執政,可惜在絕對武力面前,那些文官根本沒有反擊之力。

大宋向來重文輕武,可王忠卻重武輕文,取消了文人一系列的特權,尤其是功名在身者不用交稅這一條。

王忠規定,但凡大宋子民都要交稅,就算王爺公主也不例外,除了皇帝和太后不用交稅,就連太子皇后也要交稅。

他的這一舉動徹底得罪了士族階層,不過王忠也不在意,誰敢不聽話,他就領兵過去教他做人。

平叛十幾次後,王忠帶兵打仗的才能直線上升,全國各地的反對聲音直線下降。

整個大宋在王忠的領導下,正以一個非常誇張的速度發展壯大,不論是民生還是軍事。

大宋這邊在蓬勃發展,遼國和西夏那邊也沒消停。

蕭峰和蕭遠山知道慕容父子在西夏後,本想着親自去西夏報仇。

後來卻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他們的想法。

因爲宋遼之戰,遼國吃了大虧,還賠了錢,朝廷不敢找宋國麻煩,就把目標對上西夏。

遼國雖然入主中原百年,可還是不改遊牧民族的劣根性,在大宋這邊搶不到東西,就把目標轉爲西夏。

這可好,蕭峰和蕭遠山也不用跑到西夏找慕容父子報仇,直接調了二十萬大軍進攻西夏。

遼國和西夏打了幾仗,互有勝負,誰也沒佔到便宜,不過卻給了慕容父子機會,通過打仗積累軍功,慢慢成爲西夏軍方大佬。

慕容父子與蕭氏父子在戰場上交過幾次手,比武功蕭氏父子強些,比行軍打仗,慕容父子又強一點。

兩對父子交手多次,各有勝負,不過蕭氏父子始終無法報仇,反而慕容父子因爲抵擋遼軍有功,官位越來越高,漸漸掌管西夏兵權。

兩國越打仇越深,漸漸打出真火,與大宋欣欣向榮相比,遼國和西夏國力越打越弱,漸漸也撐不住了。

三年後,西夏國君李乾順向大宋遞交國書,希望兩國一起伐遼!

宋欽宗趙桓召開御前會議,參加會議的人也不多,左相王忠,國師石泰,兵部尚書種師中,右相李綱,還有太上皇趙佶。

三年來趙佶這個太上皇從不過問政事,卻沒想到今天會出現在御前會議。

趙佶父子坐在上首,緊接着就是王忠,其他人都站在下首。

李綱,种師中和石泰都是主戰派,御前會議都沒主和派的位置,可想而知,此次會議不過走個過場!

主持會議的人並不是皇帝趙桓,也不是太上皇趙佶,而是皇朝的實際掌權者王忠。

也就是三兩句的功夫,王忠就定下策略,先與西夏一起攻遼,再回過頭來攻擊西夏,爭取一次將兩國趕出中原,收服燕雲十六洲。

王忠特意調回宋遼邊境的种師道,自己親自與其一起領兵三十萬與西夏軍匯合。

這次兩國共同伐遼,以大宋爲主,西夏爲副,其中大宋出兵三十萬,西夏出兵二十萬,五十萬大軍一起伐遼。

西夏軍的主帥還是王忠的熟人,慕容復。

慕容博雖是慕容復的父親,不過他在西夏並無公職,以主帥親信加入大軍,此戰也是蕭氏和慕容氏最後一戰。

王忠看到慕容博的那刻起就知道,他命不久矣!

201 四大法王7 福威劫難839 要賬482 玄陰十二劍709 回家363 明王410 武當七子621 第八重雷劫211 招攬47 無心插柳12 評頭論足31 楊蓮亭496 笑三笑498 虛空之戰669 蓋世神威449 驅狼吞虎330 破突厥375 真武之境(二更)416 聖靈劍法684 淨虛法眼242 虎嘯龍吟486 天劍迴歸405 團戰開啓389 神脈479 好人妻460 實力暴漲405 團戰開啓114 見面478 約飯878 聖人隕落491 唐紫塵319 邪帝向雨田319 邪帝向雨田84 圖窮692 小子,你紅了!709 回家152 凌波八步700 超然物外525 諸神僞裝76 僞娘版東方不敗605 敗孔雀王180 禍水東引500 迴歸14 抗倭名將235 滅國877 落麪皮44 寒毒856 紅葉144 忍無可忍10 返璞歸真24 新任務824 表演489 理智的崩塌239 傅君婥281 白費勁502 黃金聖鬥士571 是非不分278 東溟派494 隼人天隱571 是非不分177 大理皇帝158 百轉鬥星移879 鴻鈞現身432 劍宗137 邊境403 翻手覆雲670 勾陳大帝378 兄弟離去(五更)738 家庭成員737 穿越485 改變159 拜師250 邪帝舍利76 僞娘版東方不敗89 李探花205 三招之約657 天涯海閣194 七級浮屠583 收穫877 落麪皮720 特工476 偷內衣的暗勁大師529 按地上摩擦316 武尊畢玄685 三聖母入青樓552 真 萬佛朝宗38 開誠佈公392 黑暗勢力816 武鬥之王706 復仇者聯盟297 破碎591 我是你爺爺!408 海虎877 落麪皮744 校園之狼471 天357 亂來629 時空亂流711 打劫遇到熟人287 求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