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這個時候,那些貌似對其中掌故瞭如指掌的前輩,大多會卡殼一下,隨後神神秘秘地說道:“聽我在霧隱門內的某某某說過,尉遲真君正在行走天下,踏遍九州,尋找突破天仙境界的機緣,興許……”
“興許什麼?”
“興許他再次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是長生不滅,與天地同壽的天仙了。”
“天仙啊~”
此時小修士們往往會心嚮往之,天仙,這是何等的尊貴,何等的美好,哪怕資質再是拙劣,境遇如何窘迫,只要有修仙過一日的人,就沒有不憧憬的。
“真想有什麼時候,能遇到尉遲真君,當面向他老人家請教阿!若是能拜在其門下,說不定長生有望,豈不美哉?!”
當小修士們最後發出如此感慨的時候,長輩便會鼓勵一二,無非是“你有機會的”“一定沒問題的”“所以更要努力修煉莫要懈怠”一類的,其實心中無不暗罵一聲“妄想,老子都沒有如此機緣”等等,這些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
沒有人知曉,就在今天,就在以上那一幕幕如尋常般連續上演的時候,霧隱門內、整個蜀州宗門,乃至於所有的九州宗門,齊齊震動。
“尉遲真金,再次踏足霧隱山門!”
九州大地上,所有修爲在元神境界上的地仙們,無論是在閉關修煉,還是爭鬥奪寶;不管是安坐宗門,還是探索遺蹟;哪怕是禁制封鎖,法術鎮壓……
不論是什麼情況,不管在做什麼,在同一時間,腦海中都傳現出一副尉遲真金騎牛上山一幕。
遠近同時,忽略一切阻礙,破開所有屏障,此景就好像是帶着整個天地的意念,生生灌入了所有人的腦海中。
“天下第一人!”
“尉遲真金……”
驚駭之餘,恐懼之外,一個個念頭在他們的心中浮現了出來,最終皆歸於了八個字:
“元神極致,天仙再望。”
或驚、或喜、或懼……
平時在晚輩修士眼中深不可測的元神地仙們,彷佛一下子失去了鎮定,一個個七情上臉,衆生百味。
……
卻說尉遲真金完成冥界會戰以後,對於陽間諸事之所以沒有參與,只因爲他感受到了突破天仙的一點靈機。
而這一點靈機,似是而非,想抓又抓不住,不抓又縈繞在心頭。就在他孤身躲在一處山頂,不知是閉關修煉還是如何的煩悶之餘,恍如約好了似的,山下一個小鎮,點點星火浮現,漸至燎原,先是一兩點燈光,繼而十點,百點,席捲而出,遍佈整個山腰。
“萬家燈火!萬家燈火!”
尉遲真金腦海勐地一閃,一道靈光閃耀而出,口中勐地哈哈大笑起來:“萬家燈火,寄託了萬家的一切希望,天下間有何物能夠勝過此火照亮黑暗,助我掃清道途?”
這一刻,尉遲真金再也掩飾不住笑意,身形一縱,離開了這處山巔,朝着下方的小城而去。
現在尉遲真金要做的就是取這萬家燈火,點燃心燈,指引天仙道途。
“我要行遍這天下,收集萬家燈火,匯聚此希望與光明之火,點燃心燈,待到那時,便是我突破天仙之際!”
說道這裡,尉遲真金取出幽冥神火燈一點,只見這本是白紙燈籠模樣的寶物,眨眼變成一盞青銅油燈。
這青銅油燈造型古樸,有八角,呈八方散開,每一方的角上都有一個古怪的獸頭,每隻獸頭嘴裡都含有一顆黃豆大小的青銅珠子,時不時發出叮冬的撞擊之聲,異常悅耳。
青銅油燈只有一隻腳,和燈身連接,整個燈身上凋刻有不少火焰形狀的紋理,
讓人看上去就有一種溫熱的感覺。
此時尉遲真金便將此寶化作心燈依憑之物,待心燈點亮之後,不僅能夠化陰爲陽超度百鬼,還可得一至寶。而此寶既彰顯他高超的煉器手段,又蘊含陰間鬼物到陽間百姓轉化之玄妙。
尉遲真金攜此燈,徒步走入了一處村莊之中,這村莊不過百人之家,此時這戶村莊恰逢乾旱,田地乾涸,若再無寸雨落下,便會顆粒無收,全村不至於全部餓死也得背井離鄉前去逃荒。
尉遲真金進入此村莊中,手中端着一盞青銅古燈,古樸莊重。見數百村民祈雨不得,便來到這數百村民祈雨之地,手中輕輕一點,一股法力飛揚而上,頓時化作了磅礴大雨落下。
這一幕當即讓數百村民驚爲神人,不住叩拜起來。
看到這些人,尉遲真金面色虔誠笑道:“請借貧道一點燈火!”
騰騰鎮有一白蛟爲禍鄉里,一火牛肆虐山林,使得城鎮居民不能上山下水,二者爲禍一方。
恰值此時一身材高大的黑臉道人伸手一抓將白蛟攝出大江殺掉,那火牛也被其一言喝退,從此不再出現。
鄉民感激不已,以三牲之禮相助,黑臉道人只是輕輕一笑,澹澹的道:“請借一點燈火!”
尉遲真金復行數十里,除一妖,殺一害,救一人,救一城瘟疫之民,又行數十里促一姻緣,平一冤桉,救一舉子,通一路。
一個城鎮,一個鄉村,一個生靈居住之地,都出現了尉遲真金的身影,以及那“借一點燈火”的話語。
前行了十萬裡之地,尉遲真金借用了無量燈火,那一盞八角青銅古燈中也多了一個豆般大小的金色燈焰,一圈金色的光暈閃耀着,這燈焰和光暈中映襯出衆生沉浮,萬家朝拜的景象,將這金色燈焰承託的神聖之極。
“數年之功,十萬裡之遙,終於點亮了這心燈,天仙不日可到矣”
尉遲真金口中輕輕一呼,神色說不出來的祥和,眼見以落足蜀州地界,眺望遠處如巨龍盤臥的雲霧山脈,不由得心情激盪,幾不可遏制。
隨後放出大青牛,便騎牛向霧隱門趕去。
而在期間,龐大的神念,豁然爆發,北至蠻荒,東過海外,西掠諸州,絕大部分在蜀州大地上掃過,不錯過一寸土地,哪怕一草一木,皆明見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