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以元炁方案爲根基,重塑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便是嬴翌真正的目的。
在六年義學當中,新開一門課程,那便是元符科。
這門元符科,暫時作爲輔修的科目而存在。因元符的深奧,必定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入門的,而作爲輔修的科目,卻可以用來在千千萬萬的學子當中,甄選出天才人物——在元符方面的天才人物。
人生而不平等,體現在天賦上。有的人記憶力超羣,過目不忘。有的人理解能力出衆,對什麼都能舉一反三。有的人則動手能力強,天生就是動手的行家。
這其中,未必沒有能理解元符奧妙的天才。
一萬人中沒有一個,那麼十萬百萬呢?千萬一億呢?
元符雖然難以簡化,推行困難,但如果能遇到這方面的天才,也未嘗不可。
將之作爲輔修,一則是一個熟悉的階段,二則甄選天才人物。等六年義學過後,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便將這些天才人物整合起來,着重鑽研。
這樣的天才,未必神魂有多強大。但卻有那一股子靈性,神魂弱小可以加點,但靈性難能可貴。
將這樣一粒種子埋進教化體系當中,這些天才人物總有一天會發光,會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而元炁方案,基於其實踐的目的,就能得到回報。
“元符的推行,勢在必行。”
嬴翌對鄭允芝和孫秀才道:“雖然困難,卻可以在教化之中潛移默化的實踐。都知道金元合金的妙處,然而卻是以我一人爲主導,我畢竟只是一人,而無法分身。我需要更多的天才,爲這個體系添磚加瓦,最終鑄就不破不敗的人道帝國。”
鄭允芝和孫秀才不禁深深的歎服。
“六年義學,以識字、明理、德行教化爲其一,以認識元符爲輔。卻還有其二。”嬴翌正色道:“文明其精神,還要野蠻其體魄。古之有能爲者,上馬可治兵,衝鋒陷陣;下馬可治民,安邦定國。在我這裡亦然。雖說進入國家體系之後,可以得到功績反饋,但這是被動的。我要人們主動的去做——義學還要開設武科。在識字、明理、德行之外,也要有強壯的體魄。這是與學文相併列的,缺一不可。”
又道:“在此之外,武科下還要設簡單的軍略課程、訓練課程,作爲選修的科目,有志於軍中發展的,便可在人文文化之外,擇其修習。”
說着話,嬴翌對旁側侍立的丫鬟招了招手。
便有丫鬟捧來兩本小冊子。
嬴翌接過冊子,將其遞給鄭允芝孫秀才二人。
兩人也不多言,翻開一看,皆面露驚訝之色。
便聽嬴翌道:“這是我這段時間以來,通過軍中搜羅的拳腳、兵器殺法總結而來的武經。”
“削減以壓榨身體換取殺傷力的招式,加重了強化身體的部分。將之於義學之中推行,以達到強健人之體魄的目的。”
這就是嬴翌蒐羅軍中戰鬥之法的目的所在。
他原本想的,是激發偉大字符形成一個新的主方案,但可惜並未形成新的主方案。但卻在人道方案之下,形成了一個分支。
文明,無外文武。文便是精神,是文化,武便是體魄,是殺伐。而文明,就是人道的具體體現。
武,是人道的一部分。
嬴翌便也明白過來,爲何會在人道方案下形成這一分支。
這個分支具體體現,便是這一冊武經。
嬴翌用諸多軍中殺法,通過人武分支,添加以強大氣血、增強體魄爲核心的思想,熔鍊出這一冊武經。
“這是武經的基礎部分。”嬴翌補充了一句,道:“若能將冊子裡的東西練通透,人的體魄將增至2,在健康強壯的基礎上,翻一番。”
“基礎部分?”
鄭允芝很快翻看完畢,疑道:“莫非還有更高深的部分?”
嬴翌哈哈大笑:“岳丈猜測的不錯。的確還有一冊,是武經的進階部分。進階武經若修行通透,體魄可達3。不過進階武經暫時不會對民間開放。”
孫秀才微微輸了口氣,道:“萬事萬物皆分陰陽。這一冊基礎武經可以極大的增強百姓的體魄,但同時,也會對官府構成威脅。”
嬴翌笑道:“我倒是不怕什麼威脅。只要百姓不餓肚子,又怎麼會揭竿斬木?若有揭竿斬木者,其根源必在官府,而不在民間。”
鄭允芝和孫秀才默然。
嬴翌又道:“且武經分兩部,基礎於民間,進階於官方。這也是一個選拔人才的途徑。武經修的好,完全可以作爲軍隊的預備役嘛。”
又道:“在我的計劃當中,兩冊武經遠遠不是極限。基礎、進階,也只是初級,上面還有更深奧的部分,只是暫時還缺少一些東西,沒有總結出來。”
此言一出,鄭允芝和孫秀才心中更見鬆活。
鄭允芝道:“若是如此,武經推行當無障礙。”
只要官方掌握的力量永遠強於民間,那麼隱患便不存在了。
“不過卻要謹防武經泄露。”孫秀才道:“雖說基礎武經只能將人的體魄推進至2。但若爲他人所得,時間一長,會對主公的一統大業造成不小的阻礙。”
嬴翌聞言頷首之餘哈哈大笑:“秀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一點隱患我早已解決。”
具體的嬴翌沒說,也說不太清楚。卻是武經的來由,是基礎人道方案熔鍊而來,受人道氣數所制。其修習,並非以這小小的冊子爲根本,這冊子只是給人看的。便是拿到這冊子,人道氣數與嬴翌不合的,學習一番,大抵也只會一些招式,身體稍稍健康一點,絕對無法將體魄修持到2。
正如上了人道榜的人,得了反饋,增強了體魄神魂,卻仍爲人道榜所制,以嬴翌的意志爲轉移,輕易可以奪回反饋打落凡塵。這武經亦是基於人道方案存在的人道分支,雖然通過修習武經得到的體魄強化無法被打落,但嬴翌卻可以通過人道氣數限制武經的修習。
“日後義學當中樹一碑,其上銘武經。要修習此經,第一個前提,是人道氣數的匯入。個人有氣數,乃人道氣數的組成,所謂人道氣數,便是無數人的氣數合而爲一。若不心向我,未曾將人道氣數匯入我的氣數之中,便看不懂這武經銘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