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裝的中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58軍的士兵和各種戰爭物資不斷送至緬甸北部克欽邦山區裡。
自1948年6月9日以來,緬甸政府軍與中國軍隊發生的武裝衝突一直未能停息,人員死傷、難民流離
。
何麻拉中校是駐守在緬中邊境中國新編58軍第三裝甲旅第275機步營營長,其部隊轄區是此次衝突的最前線之一。他在戰鬥間隙表示,中華民族是爲爭取祖國領土的權利而戰鬥.
在中國軍隊一側,儘管面對緬甸軍隊的強烈抵抗,但在隆隆炮聲中,中國士兵們仍然爲完成上級的命令而不斷向前推進。
這場戰爭不僅影響了緬甸國內局勢,還影響到了國際形勢,除了歐美繼續堅持不干涉緬甸內政的政策,緬甸和國內各個民族都無力自行解決其中的矛盾,戰火短期內不會熄滅。
歐美國家似乎都有自己的顧慮,僅僅是在口頭上呼籲雙方停火,一直還未付諸具體行動。
緬甸政府軍決心巨大,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甚至動用了戰略預備隊,但是戰局一直不理想。
但是由於熟悉山區地形的緬甸軍隊始終堅守着主要地帶不退縮,一些關鍵陣地多次被反覆爭奪。
按照中國軍隊發言人透露的情況,截至1949年2月,緬甸政府軍方面死傷已經達到5000餘人,中國軍隊方面死傷爲400餘人,另外各個戰爭地區已有一些老百姓出現傷亡,包括數名中國邊民及工程人員。
緬甸軍隊的形勢不樂觀,密支那以南轄區內的所有男子和不少年輕女性都被武裝到前線戰鬥。
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被迫四處躲避戰火,甚至淪落爲難民。
外界估計緬甸軍隊的兵力最多3萬人,與中國軍隊的20萬多人無法相提並論。
緬北地區始終處於土司、山官和頭人管理之下。之後,英國殖民者通過持續武力擊敗當地人的反抗,並在1929年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但也保留了當地人一定的自治權力。
二戰爆發後,日本軍隊佔領了全緬甸,盟軍希望動員更多力量與日軍作戰,於是擅長山區活動的101部隊克欽(景頗族)突擊隊順應成立,隨美軍參與了許多對日軍的戰鬥行動,至今美軍中仍然保留其部隊番號並有101部隊基金會。
二戰結束後,被譽爲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身穿克欽服飾來到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說服了克欽民族和他一起聯合建立國家
。
其後,除克倫族之外的撣族、欽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也紛紛響應,迫使英國於1947年1月承認緬甸獨立。
爲了使緬族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成爲整體,昂山同年2月12日與少數民族首領們簽訂了著名的-彬龍協議,隨後在7月被反對派刺殺。
1948年1月,擁有五個營兵力的101克欽突擊隊轉入了新成立的緬甸聯邦國防軍。由於昂山的繼任者沒有兌現彬龍協議中尊重少數民族意願的條款,致使矛盾衝突不斷。
在昂山出現前,很多克欽人都不知道有緬族存在,也沒有去過他們的緬族專區,由於克欽的地盤最大,軍事實力最強,緬甸要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必須求得克欽的支持和加入。
作爲先導部隊中的景頗族戰士成爲中國軍隊的尖刀,他們換裝了中華軍最新的制式裝備,其101突擊隊的稱號得到保留。
中國西南聯合空軍第一大隊第2中隊的b-24重型轟炸機在唐勝佳上校率領下由第二大隊第3中隊的f-10戰鬥機護航,用炸彈摧毀了密支那以北的所有緬甸軍隊的小型野戰機場,雷達站,軍營。
第一大隊第1中隊的b-17重型轟炸機也攻擊了仰光及附近機場,他們遭到了12架緬甸戰鬥機的攔截。
錢洛維上尉的b-17重型轟炸機被擊落,領航員張嘉桐少尉和5名機組人員陣亡,這是緬甸空軍唯一一次成功的攔截,也是唯一一架被擊落的b-17重型轟炸機。
8月21日,16架b-17重型轟炸機各自滿載6噸炸彈轟炸了密支那以南4公里的緬甸唯一的遠程炮兵陣地。
另外16架b-17重型轟炸機則將各自6噸炸彈扔在了密支那附近的緬甸軍陣地上。
8月22日,由於氣候惡劣,轟炸機的出擊被取消。
8月25日,中國西南聯合空軍第三大隊第2中隊的攻擊機空襲了仰光,其中一架a-10被擊落,飛行員甘思佳上尉被俘,他是中國西南聯合空軍第3個也是最後一個被俘空軍人員
。
中國西南聯合空軍聲稱在戰爭期間共摧毀243輛緬甸軍坦克,裝甲車和各種車輛,這個數字恐怕有較大水分。
但即使打一半的折扣,中國軍隊的戰果仍然相當可觀。
我和幾個黑字軍校剛畢業的同學,被挑選出來參加緬甸前線戰鬥當實習排長。
剛走出校門提拔爲軍官,就到前線去帶兵打仗,那種喜憂交加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但是,作爲一名軍人,特別是黑字軍校的畢業生,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我方激烈的炮戰中,我們在陣地上戰鬥了三個多月。
緬甸軍都躲在各自的小山洞裡,戰後我發現這裡空間狹小、幽暗潮溼,行動極爲不便,大部分時間只能坐着或者躺着。
每個洞只能住兩至五人,他們每天靠山下的炊事班送來一頓飯,其餘就只能用天知道的什麼東西充飢了。
陣地上的日子對緬甸軍的士兵就像我們口裡的壓縮餅乾一樣沒有水就難於咀嚼,他們整日在緊張、惶恐中度過。
我們部隊開始行動後,炮火就如暴雨般傾覆過去,通常情況下,緬甸軍人見勢不妙,才丟下陣地潰敗而逃。
戰後我雖然得到一級武功勳章,但我親眼看到身邊的戰友血染軍服,看到年輕強壯的士兵飲彈倒下,這種殘酷的血火場面,在我的眼前一直磨滅不去,在我的腦中依然清晰儲存。我爲年輕的生命惋惜,爲戰鬥的青春讚歎,更爲曾經身披軍裝而自豪。
如今,那段戰爭歲月早已遠去,我也已脫下威武的軍裝,然而,每當我面對那面奪目的軍旗,總是彷彿聽到嘹亮的軍號聲,看到衝鋒陷陣的勇士們,彷彿又回到血火交融的戰場上……
摘自張曉明少將《我曾是一名軍人》
中國西南獨立軍和緬甸政府雙方在1948年10月23日凌晨六時實現停火,中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58軍佔據百靈廟,瑞寶,臘戌連線以北的地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