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最後一戰開始

12月14日,中華軍南路的第18裝甲旅前線作戰第201機步營報告,據一名可靠的阿斯太族婦女反映,蘇軍正在向烏拉爾城一帶地區集結,在中華軍南路軍當晚召開的情況分析會上,張勇上將戲劇般地斷言:蘇軍將會在烏拉爾城-奧爾斯克地區發起攻擊。

他的言論打破了會場的寧靜,但他並沒有充分的證據對自己的判斷作進一步的證實。

會議結束後,張勇上將前往阿拉木圖逗留了5天,他已經整整6個月沒有離開過工作崗位了。

許多人認爲,張勇上將自1953年開戰以來一直沒有休息過,因此才提出了這樣一份杞人憂天的情報研究報告,不管情況是否如此,張勇上將確實需要短暫的休息。

在中烏盟軍南路軍前線司令部,盛建文上將對阿斯塔納破譯的蘇軍電文感到非常吃驚,電文顯示,蘇聯空軍已經接到了對烏拉爾河渡口進行偵察的命令。

盛建文上將立即指派司令部情報處長廉家聲少將前往阿斯塔納就這份情報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詳細瞭解,但廉家聲少將並沒有挖掘出更多的有價值的情況。

與烏拉爾聯邦的地形專家拉爾夫-英格索爾中校的討論進一步加深了盛建文上將的顧慮,英格索爾中校一直在研究南路軍戰鬥地區的鐵路運輸,他認爲蘇軍事實上正在向該地區集結兵力,蘇軍首先臨時撤退2個師的兵力,然後再調動3個新編師前來填補空缺,這樣一來就可以輕易地在中烏盟軍眼皮底下多隱藏一個師的兵力。

盛建文上將對此深信不疑,他向王勝強將軍進行了彙報,即蘇軍正在烏拉爾城地區集結兵力。

在此情況下,王勝強將軍向中華軍總參謀部請求緊急調派大本營的一個裝甲旅作爲南路軍的預備隊,結果遭到拒絕,雖然蘭黎明總參謀長對王勝強將軍的考慮表示贊同,但是他更需要用一個裝甲旅去加強北路軍的力量,因爲北路軍的中路需要支援的進攻行動。

盛建文上將對烏拉爾城地區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但在他的眼中,蘇軍對烏法及其附近地區的威脅還是第一位的,因爲蘇軍裝甲部隊此時已經部署到了科隆附近地區。

盛建文上將對張勇上將的情況研究報告同樣也很關心,他認爲其中的一些推測還是佔得住腳的,因爲他已經掌握了其他戰線的蘇軍部隊前往這一地區的情報,這一點很有說服力,只是張勇上將在報告中的表現過於悲觀。

盛建文上將認爲,應當對當前情況進行客觀、適度的分析,於是開始着手起草一份較爲客觀的評估報告,因爲南路軍的情況分析報告在過去一直被認爲在語氣上枯燥乏味,他擔心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於是邀請英格索爾中校來參與起草這份文件。

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措,因爲英格索爾中校曾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新聞記者,毫無疑問,最終出爐的情報文件——第18號總結的可讀性作常強,英格索爾中校的加入進一步加強了這份研究報告的樂觀主義基調。

這份研究報告的最終結論是,蘇軍將會在伏爾加河以東地區全面潰敗,而且將會迅速潰敗。

與此同時,在中華軍總參謀部,蘭黎明總參謀長也在分享着一種樂觀的喜悅感,他認爲蘇軍第6裝甲集團軍羣調動可能是圍魏救趙,烏拉爾河流域可能是蘇聯第6裝甲集團軍羣的攻擊目標,不過,他還是堅信烏法及其附近地區纔是蘇軍最終的攻擊目標。

所以說,儘管從9月開始,中烏盟軍就已經接觸到了蘇軍可能會選擇南路作爲攻擊目標的信息,但中烏盟軍情報人員一直無法充分地將各種徵兆聯繫起來進行正確分析。

中華軍另一個南路指揮官雷鳴上將和對於自己的幾個裝甲旅的都屬位置很不滿意,因爲各個裝甲旅的戰線拉得太長,在盛建文將軍視察部隊時,雷鳴上將向他提出抱怨,得到了盛建文將軍的理解。

雖然雷鳴上將充分說明了這種部署的弊端,但並沒有能夠說服盛建文上將對他的南路軍的部隊給予適度的支援,在會談中,兩位將軍就前線局勢進行了全面分析。

盛建文上將認爲,蘇軍不可能對烏拉爾城一線發起直線攻擊,因爲這種攻擊行動不足以扭轉戰局,換句話說,盛建文上將對這種攻擊行動的戰略意義表示質疑。

在對相關的軍事地圖和情況分析報告進行仔細研究之後,兩人就蘇軍在這一方向不會發起大規模的攻擊基本達成共識。

但是,雷鳴上將的頭腦中始終無法排除蘇軍將會發起攻擊的陰影,按照他與盛建文上將達成的共識,雷鳴上將同意如果蘇軍發起大規模進攻,他將後退至烏拉爾河東岸,阻擊蘇軍推進的速度。

與此同時,盛建文上將將命令其他部隊對蘇軍側翼發起攻擊,並呼叫空軍的強力支援,需要再次提到的是,兩位將軍達成的共識是:蘇軍不會發起進攻。

從以上情況看,雖然中烏盟軍已經掌握了蘇軍即將對烏拉爾城--奧爾斯克發起攻擊的證據,但最後還是排除了這種可能性,試問,中烏盟軍情報部門爲什麼會如此失誤呢?

中烏盟軍未能準確判定蘇軍會對他們在這一地區發起大規模攻擊有着諸多原因,雖然蘇軍成功實施了欺騙計劃,同時採取了全面嚴格的保密措施,但如果中烏盟軍能夠客觀分析問題,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失誤。

中烏盟軍的判斷失誤源於一系列錯誤的假設,而這些假設之間看起來又有很強的邏輯性。

過分自信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中烏盟軍整體贏得了戰場主動權的背景下,中烏盟軍情報參謀們傾向於認爲蘇軍在中亞和西伯利亞,也就是說蘇軍在伏爾加河以東所有地區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這種認識的主導下,中烏盟軍情報分析人員認爲蘇軍不可能發起大規模的攻擊行動,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符合邏輯的判斷。

與此同時,蘇軍前線總司令朱可夫元帥的重新任命,進一步使中烏盟軍情報分析人員們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爲中烏盟軍很熟悉他的作戰風格,這位老帥向來以理智沉穩出名,不會選擇在部隊戰鬥力嚴重削弱的情況下冒險發起攻擊。

但是,如果中烏盟軍能夠正確地分析這樣一種情況,即蘇聯第6裝甲集團軍羣此時已經擔任了蘇軍統帥部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預備隊,並劃歸斯大林直接指揮,也許就不會輕易地堅持蘇軍不會發起攻擊的推斷。

因爲,雖然朱可夫元帥也許沒有發起這樣大規模攻擊的膽略,但一直有着頑強性格的斯大林卻可能冒險發起進攻。

在相信蘇軍不會發起大規模攻擊的情況下,中烏盟軍誤認爲伏爾加河及其附近廣大地區的鐵路和公路運輸之所以日益繁忙,是因爲朱可夫元帥正在頻繁地調動預備隊,爲抵禦中烏盟軍的進攻做準備。

此外,中烏盟軍無線電偵察還截獲了蘇軍軍官談論油料短缺的內容,更加促使中烏盟軍情報分析人員認爲蘇軍沒有能力立即發起進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蘇軍談論油料短缺恰恰說明他們爲了準備進攻而在準備油料,蘇軍指揮官所抱怨的油料短缺很可能指的是儲備油料,或者因爲想得到更多的油料,所以纔會抱怨。

中烏盟軍情報機構的失誤發人深思。

首先,他們沒有正確分析俄羅斯人的性格,忘記了狗急跳牆的古訓,從而忽視了斯大林會採取極端措施的可能性。

其次,中烏盟軍情報部門一廂情願地來分析對方,按照他們的想法,如果他們是蘇軍的話,將不會對烏拉爾城--奧爾斯克方向發起攻擊,但這並不等於蘇軍不會這樣去做。

1953年12月16日凌晨,中烏盟軍的想法被蘇軍的炮聲擊碎了。

第564章 安南政策之不能操之過急第513章 後勤之能改變戰略第176章 視察參謀學院第637章 最後的問題第80章 最後的準備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260章 天下第一城的規劃第147章 民間鋤奸團第79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九第787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三第115章 我們寫歷史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213章 製造無人區第288章 衡陽之戰第321章 我們應有的態度第179章 思想是自己的第450章 戰役規劃第650章 天空戰記三十七第91章 南苑之戰四第404章 坦克王牌誕生第744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五第548章 意想不到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694章 天空戰記六十五第824章 蘇軍先鋒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197章 青史留名的誘惑第454章 掃除外圍第537章 後勤之實在不好把握第78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五第768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九第497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不計代價第315章 解放保定第357章 南洋的安排第79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六第151章 吸引日軍主力第331章 戰爭靠什麼第367章 六合營第176章 視察參謀學院第476章 百年大計第607章 天空戰記三第599章 停戰協議三第552章 研究之正確的戰略第316章 正是需要的第382章 烏蘭烏德第164章 天津大水第762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三第808章 部隊從哪裡來第504章 後勤之17世紀第259章 佈局西北第130章 新天津報第653章 天空戰記四十第53章 搞大了第205章 總體變化第16章 青黴素的回報第34章 連興茶社第79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九第218章 抗日英雄論第547章 西南之分析第187章 溶洞之行三第372章 開戰宣言第483章 中日條約第695章 天空戰記六十六第454章 掃除外圍第230章 我有東西給你看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360章 中華軍第660章 天空戰記四十七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348章 整編開始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257章 復仇之戰第776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七第61章 黑字游擊隊第15章 雜貨店的用途第525章 後勤之不成功的開始第60章 寂靜伏見街第533章 後勤之鐵路的侷限第227章 1942年初第37章 擴大機會第700章 天空戰記七十一第869章 消極措施第861章 海空軍的觀點第59章 血色長槍隊三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209章 選擇新基地第722章 天空戰記九十三第560章 研究之政令要統一第869章 消極措施第857章 備忘錄將矛盾公開第166章 黑白分明第514章 後勤之行動力的保障第802章 字謎行動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150章 冀東大暴動六第568章 安南政策之將在外也要遵第377章 戰爭反應第641章 天空戰記二十八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