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哦?給我的?”李梯意外道。

“ 是啊,文淵哥哥,我從未見過如此漂亮的佩劍。”顧曉雲說着,便開了盒子,只見其中橫躺着一柄寶劍,劍長約2尺2寸,劍身由烏金而鑄,透着淡淡的寒光,劍柄爲玄鐵所制,尾部包裹着千年蜜蠟並雕刻着龍紋圖案,顯得無比威嚴,李梯不由的看的出了神。

顧曉雲見李梯這般模樣,顯然是非常喜歡這柄劍,臉上的笑容更加的燦爛了起來,之後李梯手握長劍試了一下,“嗯,重量、長度都像是爲我量身打造的一般,多謝世叔,多謝曉雲。”

“呵呵,文淵賢侄,此劍可是大有來歷!”顧長風見李梯甚是喜歡這把劍,繼續補充道。

“哦?還請世叔指教。”李梯一聽不由來了興致。

“呵呵,賢侄有所不知,此劍可是當年郭子儀的佩劍。”顧長風說到。

“什麼?!郭子儀的佩劍?是玉柄龍嗎?”李梯不由大驚,問到。

“不錯,正是玉柄龍,早年郭子儀就是用此劍平定安史之亂,後來此劍一直保管在其後人手中,我因機緣巧合得到此劍,但當時劍身已折斷,劍柄也已磨損不堪,這些年我一直在想辦法修復此劍,此從你出現我便有了將此劍相贈的打算,因此這幾天又讓曉雲對其進行了稍稍的改動。”顧長風答到。

“原來如此,世叔如此饋贈,晚輩定當不負此劍。”李梯也沒有矯情,當下便收下了此劍。

“哈哈,賢侄客氣了,我贈與你此劍還有另一個用意。”顧長風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皎潔。又說到“此物也就全當曉雲的嫁妝了!”

“爹!”顧曉雲聽到後害羞的說到,頭頓時低了下去,但在李梯胳膊上的手確握的更緊了。

李梯先是有點意外,但隨即釋然了,既然自己已決定接受顧曉雲,也沒有什麼好扭捏的了,當即說到:“多謝世叔,世叔放心,往後我一定拿曉雲比自己的性命更寶貴。”說着說着右手便不自覺的擡起抓住了緊握其左胳膊的顧曉雲的手。

“哈哈,賢侄一諾千金,老夫自然相信。”顧長風老懷安慰道。

“此物全當是定親之禮,曉雲,我答應你,潞州戰事徹底結束以後,我便正式迎娶你,決不食言。”說罷,李梯從懷裡掏出一物,赫然是一隻鎏金打造的金雁,做工甚是精巧。大唐素來有送雁定親的習俗,皇室也不例外,不過只有正妻才配大雁來定親,所以,顧長風看到李梯拿出那隻金雁時,心裡也很激動,顧曉雲則是半羞半喜的打量着這支異常精緻的大雁,享受着這一刻的幸福。

第二日,丁會帶領了三千精兵分批進入了顧家堡,而李梯也早已在此等候,“事不宜遲,我先與各位將領交待一下路線,各位將領務必將讓所有將士記住各自的路線,然後我們等到傍晚,天完全黑下來之後再行動,切記,不要用火把,不要發出響聲,每五十人爲一組,出城以後沿不同方向向餘吾城進發,我會在距離餘吾城五十里的這裡等待大家。”李梯說着用手指了指地圖上面標記的圓圈。接着說到:“從這裡到餘吾需要七日時間,考慮到諸位要隱藏行蹤,秘密行事,所以我給諸位十日,十日後,我們再見。”

是夜,與顧曉雲告別後,李梯便率領第一批五十人從密道離開了顧家堡,直奔餘吾而去,顧曉雲望着天上明亮的圓月,圓月象徵着團圓,可是她卻要與心愛之人分別,又想到此次李梯前去兇險異常在哀傷之餘不免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擔憂,“爹,文淵哥哥此行很兇險吧。”顧曉雲試探性的問到,她自然想聽到顧長風否定的答覆。

“戰爭都存在着兇險,但是文淵他才智過人,往往能夠料敵於先,此次是行動也是他一手部署,我想他必能安全歸來,”顧長風堅定的說到。

經過數日秘密奔襲,李梯率領的先頭部分終於抵達了位於餘吾五十里外的路村鄉,“梅十三,你速去打探秦武軍隊的動向,大家原地休息等待後續人馬集結,記住,在梅十三的消息傳回來之前,千萬不可生火。”李梯吩咐道。隨後,五十人的隊伍便就地安營了,而李梯趁着月色悄悄的的向西邊潛入。

..............

余吾鎮

周德威帳內

“啓稟將軍,餘吾城外三十里見大批樑軍集結。”來人稟報道。

“哼,來的倒是快,探到來軍多少了嗎?”只見一名虎背熊腰的大漢端坐在大帳正中,不怒自威的問到。

“啓稟周將軍,不下兩萬。”

“什麼?!竟然出動這麼多人,康懷貞這次是想要吃定我周德威了。”周德威不屑道。

“報!啓稟將軍,帳外有人想拜見將軍,說這個是他的信物。”有一名將士進來稟報,說完後雙手遞出了一顆琥珀色的橢圓形石頭,正面赫然刻着一個“業”字。

周德威看到此石時,先是大感意外,之後不由大喜的笑道:“哈哈,快將那人請進來,來人備茶。”

來人正是李梯,早前在與張承業的書信裡,便得知張承業此次會派其義子周德威前來相助,而張承業也與周德威說了李梯的事,當然並沒有透露李梯的身份,只是說李梯也是其收取的徒弟,只不過常年在外,並不在身邊。

“哈哈,你就是義父一直跟我提起的小師弟,皇甫文淵吧。”見到李梯後周德威先是屏退了左右,然後衝着李梯笑着說到。

“正是在下,見過周師兄!”李梯抱拳向周德威行禮道。

“哈哈哈,小師弟你來的正好,此戰我們共同建功,把樑軍打回老家去!”周德威說到。

“不瞞師兄,我正是爲了此戰而來,我知師兄一向所向披靡,麾下騎兵更是沙陀騎兵中的精銳,但此次康懷貞有備而戰,且餘吾地形崎嶇,山路較多,並不適合騎兵作戰,且此次康懷貞派出其手下得力干將以超過兩倍兵力的優勢而來,定是抱着圍城打援的思路,此外,潞州一戰,樑軍並未佔到半點便宜,反而士氣大損,因此康懷貞也急需一場速勝來證明自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不可掉以輕心。”李梯分析道。

“師弟果然盡得義父真傳,分析的思路與義父如出一轍,不瞞師弟,在我出征前義父便有交待過,要小心樑軍半路突襲,但步兵速度太慢,所以我們只能以騎兵快速支援潞州,以打亂樑軍的部署,師兄此次也沒有想過與其硬拼,我們可以利用騎兵速度的優勢拖住他們。”周德威說到。

“師兄果然計略過人,師弟佩服。”李梯先是抱拳一拜道,然後接着說道:“師弟此次秘密帶來了三千精兵,裝備強勁連弩,目前正秘密跟在樑軍後面,我們可以出其不意將他們一網打盡!”

“什麼?!師弟竟如此了得。”周德威大喜道:“這三千精兵的位置太重要了,不瞞師弟,我已經爲樑軍找到了一個絕佳的葬身之所,之所以猶豫要不要行動,一是義父的囑託,一定要保全潞州城,營救師弟,二是,我方騎兵雖是精銳但要做到悄無聲息的繞道樑軍後面難度極大,沒想到師弟一來,就將我這兩個顧慮打消了大半,哈哈。”

當夜,就下一步如何部署周德威與李梯詳細推演至深夜,李梯本欲告辭,但周德威說什麼今夜也要讓李梯住下,與其同塌而眠,搞的李梯很不適應,結果第二天一早與周德威一同吃完早飯後便起身告辭了。

待李梯回到駐地後,潞州城的軍隊已經在路村鄉周邊集結的差不多了,“怎麼樣,樑軍那邊是否有所察覺。”李梯詢問到。

“回主人,樑軍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來援的晉軍身上,我們距離其一定距離,他們並沒有任何察覺,同時,爲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封鎖了整個路村鄉。”梅十三回答道。

“嗯,吩咐下去,一定不要傷害百姓,我們不日即將出發,與樑軍決一死戰。”李梯又說到。

..................

余吾鎮外樑軍大帳

“稟將軍,我大軍已整修完畢,所需糧草也已陸續運抵。”將官稟報到。

“好,傳令下去,明日清晨向晉軍發動攻擊,全軍出擊,務必全殲晉軍!”秦武傳令道。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樑軍便發動了對晉軍的突襲,漫天的雷鼓聲彷佛在宣泄着對潞州首戰失利的不瞞,令人聽着膽戰心驚;而晉軍這邊由於早有防備因此很快便進入戰鬥狀態,不過由於樑軍雷鼓聲用的較爲高明,有不少馬因雷鼓聲突然想起而受驚,因此晉軍一開始的陣型稍顯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