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

夏去秋來,發生在中原大地上的戰事無法阻礙季節更迭。燕北的發兵南下迎戰曹袁可謂震驚天下,而韓遂的發兵向東便使天下震動了。比起燕北這個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韓遂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是天下間最沒權勢的人。

時至今日,過去那些地位稍低的諸侯大多一一兵敗,有些死於非命,有些投降旁人,有些則受了燕北征召入朝爲官,仍舊固執地站在遠處看天下紛爭的,只剩下西州的幾個小諸侯,在這些諸侯中,韓遂的影響力又無疑是最強大的一個。燕氏傾兵南下只會震懾他的敵人,但韓遂的率軍出隴關則能夠震懾天下。

人們寧可看着目標明確的獵豹追擊敵人,也不能忍受漫無目的卻又成羣結隊的螞蟻……何況韓遂不是螞蟻,那是名副其實的西州餓狼,統帥數俞十萬飢餓貧窮又野蠻兇悍涼州兵的餓狼!

最先遭殃的,是涼州漢陽與安定二郡。韓遂自金城發兵,沿襲州郡殺害出城勸降的州牧韋康,哪怕部下大將張橫爲趙雲所殺先鋒兵敗,但蟻附而來的大軍仍舊令人膽寒,趙雲藉機救郡中大半百姓逃入隴縣,接着漢陽半壁便已失守。安定郡也差不多,雖在燕北部下數年給安定太守陳羣練就一身膽色,欠缺領軍經驗的他也只能抱着士人的氣節以固守城池。

陳羣是有膽氣的,將郡國兵拉至逢義山下襬開陣勢迎戰涼州兵,戰不三日,被樑興襲破側翼大營,敗績;遂引潰兵至先前收容郡中鄉野百姓的治所高平,像趙雲一樣棄守了郡中大部城池,憑藉因城池高牆而被史稱做‘第一城’的治所高平,開始艱難的死守。

至此,涼州境內除兩郡治所之外,半壁郡縣皆落韓遂之手。這一切都在韓遂意料之中,在這場仗尚未開始時他便知道趙雲與陳羣二人會固守城池,他甚至給親附他的部將下令,爲二人留出轉移百姓固守城池的時間。因爲從一開始韓遂的目的便不是他們,也不是殺戮涼州百姓……他爲的是三輔,是司州。

爲了是改變天下現有格局,趁亂讓涼州也能躍上天下博弈的棋盤。

“壽成兄,韓文約發兵東進的事,你聽說了?”

先前曹袁聯軍的消息傳至北方,燕北沒有太多震驚與不知所措,甚至有種天下盡在掌握之感。組成聯軍,或早或晚,就算曹操不加入這場戰爭,燕北收拾了袁紹轉頭就會對兗州豫州發兵,他們是脣亡齒寒的關係。而攻打袁紹添上個曹操,對燕北來說也不成太大的問題,無非是集中所能動用的全部力量與迎敵罷了……只是涼州的韓遂跳出來,來的太早了。

這是燕氏力量最空虛的時刻,司隸校尉沮授拉扯曹操腹背便已足夠棘手,未必能騰出力氣再去應對韓遂。故而,燕北便想到了仍舊留在邯鄲的馬騰。

馬騰在涼州有忠厚老實的名聲,這樣的名聲對雄踞西州的諸侯而言像個玩笑,但也正因如此,才更令燕北放心。

“回大王,在下有所耳聞。”目睹了鄴城轉眼之間的剷除異己除滅匈奴,再次面對這個小他十餘歲的趙王,馬騰心中感到忐忑。一方面寄望於能夠被放出趙國重返自由,另一方面又擔心燕北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除掉自己。畢竟諸侯啊,對掌權者而言,死去的諸侯才最安全。馬騰是即不敢說自己聽說了來顯得自己耳目遍地,又不敢說自己沒有絲毫聽說,只是斟酌着道:“文約發兵東進,趙、陳二府君領兵阻擋,甚爲忠勇。”

“不止如此,子龍襲殺張橫,後險爲韓文約大軍所困,只得收兵入隴縣;長文於逢義山受樑興所襲側翼敗績,退至高平守備。如今涼州之地,已盡數姓韓啦!”燕北坦誠地說出如今燕氏在涼州所需面對的情形,探手對馬騰問道:“壽成兄以爲,當今天下誰能阻擋韓遂?”

馬騰擡眼看了燕北一眼,心想這人是有病吧?除了你燕仲卿,天底下還有哪個能擋住韓遂,何況人家就是領兵來打你的。可這話他不能這麼說,只得強裝深沉地想了片刻,輕拍案几對燕北道:“司隸校尉沮公與,我聽說他是大王的左膀右臂,麾下又有十萬白波黑山故卒,兼領胡才、李樂等良將,扼守隴關必經之地,可擋文約於三輔。”

“公與兵將雖衆,但大軍兵力在東防備曹操,難以調兵西走,況且韓遂涼州虎狼,如今隴關已破,其得三輔糧草便似如虎添翼,公與實難擋韓遂啊!”

燕北搖頭,他說的未必盡數真誠,但到底有幾分實情。馬騰卻不知真假,皺着眉頭心裡也爲燕北揪出一把冷汗,要真像燕北這麼說,沮授主力在河南尹,那一旦韓遂大軍東進而曹操兵馬又尚未擊潰,這個時間便已足夠二軍合擊沮授,轉眼便會讓燕氏失去大河以南全部土地。到那時候,本就根基不穩的幷州也將成爲韓、曹所能進兵的路途,將戰火燒到河北,燕氏便已敗去一半了!

至此,馬騰面色難堪地又自口中擠出一個名字,只是說出的話連他自己都不信。

“度遼姜將軍,麾下精兵甚多,轉戰天下數州,雖幷州於匈奴曾有小敗,但也曾在易水陷白馬,以其主攻韓遂輔以司隸校尉,可擋韓遂於潼關。”

有些人打了一輩子仗,人們知道他厲害,卻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麴義就屬於這種人;而還有一種人,一輩子沒打過幾場像樣的仗,但偏偏贏了一場仗,便足夠安然受一輩子的吹捧。

姜晉,毫無疑問就屬於第二種。深知姜晉底細的燕北聽到馬騰這麼說便笑了,知道馬騰也說不出什麼好人選,隨即擺手道:“姜度遼也是要發兵入兗,燕某也就直言了……燕某以爲,天下能爲燕某阻擋韓遂者,唯壽成兄!”

馬騰瞪大了眼睛,儘管他心裡先前有許多期待,期待燕北會說出派他去關中與韓遂作戰,但卻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方式,不禁失聲道:“這是爲何?”

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