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

得到唾手可得的一切似乎對甄堯來得太容易了些,數年前一場昏禮,讓甄氏一舉成爲天下舉足輕重的豪門,在過去這是不可想象的。中山無極甄氏?那在先帝時期也不過是地處偏遠的小士族罷了,因爲他們的先祖走錯一步路。

甄氏的先祖是西漢哀帝時丞相孔光的女婿,官拜光祿勳,到王莽當國,位居太保,始建國後拜爲大司馬。那是甄氏最榮耀的時刻,但在那之後,甄氏便自朝堂中流砥柱逐漸退還爲中山國的小士族,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甄儼與甄堯的父親甄逸時,以上蔡縣令致仕。甄儼也不過被徵爲孝廉,做過一段時間大將軍何進的門下掾,後任曲樑長。

當然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過去甄氏還確實看不上燕北這個發跡的叛軍頭子。其實那時候倒也不是單純地說看不上或者說是鄙視,而是因爲甄儼與燕北根本不是一路人,在甄儼的想法中這段交集並非必要。

畢竟天下那時還未大亂,朝堂秩序仍在,甄氏到底是中山豪族,不必費太多力氣便能擁有諸如幾個縣長令,七八個郡吏這樣的影響力,他們的一切行事都在規則之內,並能夠善用規則爲自己取利。而燕北呢?那是不在這套規則之內的匪徒,他隨時可能帶着他的兵馬砸破固有規則,破家殺人。這就決定了在這段關係中,甄氏是更危險的那一個。

如果沒有後來的黑山混亂,甄姜不論如何都不會嫁給燕北。甄儼在世是甄氏尚未落魄到需要聯姻才能更進一步,何況即便要聯姻,那也應是袁氏、楊氏那樣的三公九卿,犯得上和叛賊頭子聯姻嗎?

可世事從來沒有如果,黑山之亂害死甄儼,也讓他在死前知曉天下將朝着無人能夠預知的方向墜落。手握刀柄遠比看不見的權柄更能保命……燕北做了甄儼的程嬰,甚至比甄儼想象中更決絕,舉世不過燕東這一個弟弟的燕北,用一場昏禮把整個甄氏變成他的親人。

現在燕北和皇帝、朝廷正式決裂,身處兩邊的領頭人心中都必然不會好受,但這並不妨礙甄堯心裡好受。他甚至高興地不知道該與誰分享!

這種胸膛藏着巨大喜悅卻沒有任何可供宣泄渠道的壓抑讓他近乎瘋狂,在伏完造訪御史臺之前甄堯整整兩天兩夜都沒能閤眼,生怕睡着了發現這只是個夢。缺乏睡眠與飲酒讓他的頭腦不夠清楚,行事也百無禁忌。當耿紀的僕人提着主人的首級進來時一生從未殺過人的甄堯抱着耿紀的腦袋親熱地端詳了很久,整整一刻時間都對着死人頭絮絮叨叨說着心裡想說的話。

耿紀的死,對甄堯來說是充滿象徵意義的訊號——如同當年討董鏖戰中見慣生死的燕北驟然闖入塵封已久的洛陽武庫得到王莽首級時的反應一樣。

當人們遇到巨大而難以置信的欣喜時,往往不敢將唾手可得的一切歸結於自身,就連一貫不信神明的燕北都無法剋制地將王莽首級視爲冥冥之中蒼天在提醒他知曉何爲敬畏般,一貫自知才學只是中人之資的甄堯更是如此,他將耿紀的頭顱視爲上天送給他的禮物。

告訴他,皇帝不得人心!

告訴他,甄氏要做外戚了!

自古以來,強勢的帝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近乎於神明。對隨同燕氏一路走來的甄堯而言,燕北不是神明,儘管他們一樣強大而富有遠超常人的威能,且神秘而內心不得人知。

因爲燕北遠超神明。

伏完的到來恰當地爲甄堯打開這個宣泄口,讓他能夠將自己所思所想統統說出,心底的壓力便驟然放空,至此他纔算勉強恢復正常。

“那麼,輔國將軍除了來與甄某分享喜悅。”甄堯在案上翻開手掌,問道:“還有何貴幹呢?”

當甄堯如此認真地將燕北反叛說成一件喜事,哪怕修養極好的伏完也抑制不住地一手攥住甄堯的衣衽,咬牙切齒道:“你知不知道趙王反叛有許多人會死!”

隨着他的動作,披甲持刀的武士自門外涌入,轉眼將伏完圍在當中。被攥着衣服的甄堯臉上卻還是那副嬉笑怒罵的模樣,笑着望向伏完,擡手指着伏完攥着自己的手,不說話。

顯然伏完並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與甄堯同歸於盡,恨恨地鬆開手,甄堯這才整着衣衽笑道:“死很多人?並不會死很多,輔國將軍。”

“皇帝和臣子在鄴都享受太平,近日都城才死幾個人就全亂套了。可你知道這太平是怎麼來的?在涼州,在青州徐州,在兗州豫州,每時每刻都有像你像我像皇帝一樣,兩條腿一個腦袋的人死掉!沒有任何區別!七日前麴將軍圍攻泰山,一日三營我們死了兩千餘衆!戰爭總有死人,和這比起來,趙王反叛死的人會多嗎?”

不待伏完回話,甄堯便已好整以暇地坐回案後,端起酒盞飲下一口,通紅的眼瞪大了有些神經質地看着伏完,語氣緩和下來,“世人皆雲平定天下,你以爲,那些朝臣以爲,宮禁之中的皇帝以爲,天下是如何平定的?難道就是你們在都城裡享榮華貪富貴,自己就平定了嗎?自中平元年黃巾亂起,爾來十餘年間,單單幽冀死傷數俞百萬之衆,他們的命不是命,怎麼現在您聽說會死成百上千人,卻急了起來呢?”

“天下要重歸平定了,百姓厭戰人心思定,戰爭總是要死人,唯獨與先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死的是你們。我們會活下去,活得更好。”甄堯笑咧着嘴,揮手讓武士將伏完押住送走,最後幽幽道:“天下大亂前的樣子您還記得麼,我記得,只是可惜……你們見不到了。”

甄堯拍拍手,毫無預兆地彎腰一把掀翻案几,涼州進貢的葡萄美酒灑落滿地,他恍如未見,竟翩翩起舞,直至手舞足蹈至筋疲力盡,這才召集守備三臺的武士,高聲道:“集結武士,啓程前往趙國國都,讓這座城亂下去……甄某,該去看外甥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