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高儀謀略

同一時間,伊籍府上。

李珪十分疑惑對着伊籍問道:“機伯,今日堂上爲何要表走三公子爲南陽太守,珪十分的不解,還望賜教?”

李珪之所以如此毫不忌諱,對伊籍直言,是因爲在他看來伊籍也屬於劉琦一派的人,因爲他與劉備交好,而劉備由於劉琦關係匪淺,所以李珪自然而然認爲伊籍屬於公子琦的人。

而伊籍自然也表現的對於李珪十分的友好,這也讓李珪產生了一種錯覺。

伊籍意味深長的一笑道:“賜教不敢當,仲德如此聰明,不可能想不到其中的原因吧。”

“珪資質愚鈍,還望機伯解惑。”

“如今荊州內部軍政大權皆由蔡德珪與蒯異度掌握,你覺得三公子留在襄陽能夠鬥得過他們嗎?”伊籍反問道。

李珪沉思一會,道:“這……,難。”

“既然鬥不過,那不如遠走方可避禍,而且我相信這也是主公的意思。”伊籍跟隨劉表三十多年,自然十分清楚劉表的心思,今天劉表剛開始之所以會說讓劉修跟在自己身邊的話,無非是一種試探。

李珪的臉色一變,道:“莫非機伯支持三公子嗎?”

伊籍搖搖頭笑道:“自古立長不立幼,立幼必爲禍的道理我還是懂的的,所以若主公去後,只有大公子上位才能穩定荊州的局面。”

李珪聽到伊籍的解釋,方纔臉色變好看一些:“機伯所言甚是,可惜荊州亂臣當道,存在很大的變數啊。”

“三公子怎麼說也是主公的血脈,如果被亂臣謀害,我等作爲臣子豈能無過,所以我才奏請三公子外出任官。”伊籍嘆口氣說道。

“機伯真乃忠義之人啊。”李珪抱拳道。

伊籍也回以敬意,不過心中卻在偷笑,李珪雖然忠心,但是缺少變通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一根筋,他根本不知道有些事情是硬來是行不通的,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

如今劉琦、劉備、劉修勢弱,只有聯合才能生存,這也是伊籍比李珪更聰明的地方。

送走李珪,伊籍不動聲色的回到住處,沒過多久一輛馬車駛出後院,除了襄陽,向北疾馳而去。

柳莊內。

劉修與馬良、高儀相對而坐。

“父親已經封我爲南陽太守,過幾日我們便可以啓程了。”劉修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高儀和馬良同時作揖道。

劉修笑道:“此也是子規之謀略,只不過如今南陽郡大半在曹操手裡,我這太守當的也是有名無實啊。”

“呵呵,雖然有名無實,然而欲成大事,名分很重要,有了名分主公方可以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實力,如果沒有名分,主公麾下的兵馬會受到限制,若無荊州糧草支持,根本無法發展。”高儀笑道。

“子規所言有理,可是我該如何發展呢?”

“主公只需要和劉玄德結盟即可,玄德公帳下猛將如雲,謀士林立,若主公與之結盟,待到時機成熟便可以揮軍北上收服宛城等地,將曹操的人馬徹底趕出南陽,再派人前往江東,與孫權結盟互成守望之勢,到時候荊州之危自可破解,而曹操便不敢輕易南下。”

劉修diǎn了diǎn頭,如果劉修不知道歷史,單說高儀的戰略還是很有道理的,只要弱弱聯合,脣亡齒寒的道理,可惜時間不等人,若不出意外,曹操七月份就南下了,而現在已經是五月了,時間上根本不可能行得通,何況曹操在宛城屯兵五千兵馬,想要打下宛城,短時間內根本是不可能的。

“子規所言有理,可是曹操南下時間不確定,若還沒等我們收復宛城,曹操就攻來,那又待怎講?”這纔是劉修最想知道的。

“這……,若如此便只能與劉玄德共同抵抗,由荊州後防的支持,必可以阻止曹操南下的腳步。”高儀猶豫了一下說道。

關鍵是到時候荊州易主,別說支持了,就是不攻擊自己,自己就燒高香了。

“季常以爲如何?”

“子規所言甚是,劉玄德乃當世梟雄,若問當今天下能與曹操抗衡着,非此人莫屬了。”馬良道。

“好吧,那就依子規之言吧,可派何人前往新野,與玄德公會談?”

“良願意前往,我與玄德公帳下軍士中郎將諸葛孔明有過交往,此人之才能可比管仲樂毅,自可領會主公之意。”馬良道。

“那就辛苦季常跑一趟了。”

“爲主公分憂,乃臣子分內之事。”馬良拜首道。

新野,位於襄陽東北百里之外,淯水東岸,隸屬於南陽郡管轄,雖然新野只是個彈丸小城,然而此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年光武帝劉秀便是在此地起兵,中興漢室,開啓了東漢的新篇章,它北接宛城,是曹操南下的必經之路,劉表當年命劉備駐紮在此,也有讓其防守荊州北部門戶的意思。

新野城,一座府衙之內,一個身長七尺有餘,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面如冠玉,脣若塗朱的中年人坐在首座之上,在其左側榻上,是一個身長八尺,面如冠玉,身披鶴氅,手持羽扇,頭戴綸巾,清秀儒雅的俊秀青年人,此青年,面帶微笑,眼神銳利,胸中似有浩瀚星辰的感覺。

而在右側,同樣坐着兩個大漢,其中一個身穿綠色大袍,身高九尺有餘,膀闊腰圓,丹鳳眼,赤面長鬚,微閉的雙眼,看起來有股淡淡的傲氣,而在綠袍大漢身邊的是一個身高八尺有餘,身着黑袍的大漢,此大漢長着一雙大環眼,絡腮鬍須,面黑如碳,有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四人正在隨意的交談着,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兵來報。

“報,襄陽伊籍在外求見。”小兵單膝跪地,抱拳大聲道。

爲首之人立刻說道:“快請。”

等待小兵離開,爲首之人才面向手拿羽扇的青年人,道:“軍士可知機伯此來是何意?”

青年微微一笑,似胸有成竹,雖然現在是五月份,天氣還不算太熱,但是青年人依然不緊不慢輕輕的搖着羽扇。

“若我所料不錯,機伯此次前來必與三公子有關。”青年淡笑道。

¸тTk án¸℃ O

第86章 聲東擊西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3章 劉修練兵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16章 三思而行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2章 白眉最良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237章 孫權下落第89章 從長計議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53章 益水之陽第87章 敗局已定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56章 潛在威脅第12章 魏延來投第42章 劉修用計第101章 兵臨宛城第183章 活字印刷第55章 黃敘治病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8章 孫權來犯第33章 病子黃敘第43章 火燒糧草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31章 作壁上觀第55章 黃敘治病第52章 韓玄發怒第51章 高儀獻策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33章 常山子龍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79章 治所穰城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33章 常山子龍第120章 曹操南征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32章 醫聖張機第106章 控制宛城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84章 孔明策略第135章 再遇伏擊第65章 諸葛孔明第78章 會晤劉備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82章 兵臨城下第2章 白眉最良第51章 高儀獻策第73章 龐統士元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55章 黃敘治病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78章 會晤劉備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56章 潛在威脅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57章 劉備顧慮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89章 從長計議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35章 再遇伏擊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221章 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