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最終決定

163最終決定

ps:因爲昨天的粗心,一不小心把161章和162章的更新順序弄錯了,給廣大書友帶來的閱讀不便,本人在此深表歉意,特在此書評區道歉。還望廣大書友諒解。如今,已經糾正過來了,歡迎繼續閱讀。本人以後也會再細心一些,以免再出現類似錯誤,歡迎監督。

陳登道:“孫策勇冠三軍,胸懷大志,凡事都謀而後行,且非常善於用兵,若不把他驅逐出江東,只怕必會後患。孫策現在雖然有萬餘兵馬,但大多都是新近徵募的兵勇。據劉繇的部將張英說,孫策南渡之時,只率領了兩千軍左右,也就是說,在孫策的隊伍裡,能打仗的,只有這些士兵,其餘的都是一羣烏合之衆。如今我軍和劉繇的兵馬加一起,大約有三四萬人,足夠將孫策趕出江東的了。”

頓了頓,陳登緊接着說道:“不過,劉繇部下的將士接連戰敗,更是對孫策的神勇感到一絲恐懼,所以要想趕走孫策,只能靠我軍了!”

“我軍是援軍,這裡也不是我們的主戰場,況且,我們幫助劉繇擊退孫策後,又會得到什麼好處?”張紘聽後,立刻提出了疑問道。

陳登道:“劉繇處理政務頗有才能,但卻無治軍之術,部下兵馬雖多,卻都不堪用,雖有幾萬之衆,卻被孫策的兩千人馬打的節節敗退。我軍如果替劉繇擊敗了孫策,劉繇的軍隊肯定對我軍更加忌憚。我軍奪取江東之時,這些軍隊肯定會因爲畏懼而不敢和我軍交戰。這樣一來。我軍便可以兵不血刃的奪取江東!”

聽到陳登提及奪取江東之事。張彥便急忙說道:“元龍,關於奪取江東之事,我還沒有想好……”

陳登對於張彥的這話感到一絲驚詫,急忙勸說道:“主公,江東的優勢,我已經在信中寫的明明白白,而今江東境內也是各自爲戰,雖然劉繇貴爲揚州刺史。但真正屬於他管轄範圍內的,也就只有一隅之地而已。而且,嚴白虎、祖郎、焦已等賊盜更是各佔郡縣,互不統屬,可以說,現在的江東,就如同一盤散沙,我軍完全有實力將其各個擊破。況且,會稽太守王朗與主公有舊,主公一封書信便可讓其歸順。豫章太守華歆雖然名聞於世。但絕非我軍的對手,主公派遣一名說客。便可說服其投降,只要佔有了江東,主公便可以與徐州連成一片,大肆開墾江東,這裡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渾然天成的一塊富饒之地,只要假以時日,這裡就會成爲天下的糧倉。主公以此爲根基,龍盤江東,虎踞徐州,進可攻,退可守,一旦天下有變,便可率領吳越之衆、徐、兗之兵,問鼎中原,平定四方,橫掃寰宇,建立不世功勳,即使稱王稱霸,也未嘗不可!”

張彥聽到陳登這慷慨激昂的陳說,只感覺自己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但他心裡明白,江東境內山越縱橫,就算完全佔據了江東,要想根基穩固,就必須除掉境內山越的爲害。但山越分佈極廣,幾乎江東各地都有,一旦開戰,很有可能會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於是,張彥便對陳登道:“元龍,你替我規劃的這一宏圖戰略,我也深表贊同,但江東境內山越縱橫,不服王化……”

陳登急忙打斷了張彥的話,張嘴便道:“主公的擔心我不是沒有考慮到,山越雖然好勇鬥狠,但絕大部分都是奉公守法的百姓,真正惹是生非的,也只是極少一部分人。只要擊敗他們,使其畏服,他們就不敢在爲非作歹。而且,山越民風彪悍,作戰驍勇,是精兵的天然之地,若是能夠徵召他們入軍,加以訓練,便可以成爲一支強軍,替我軍征戰四方。只要恩威並用,山越便可以成爲我軍的一柄鋒利的武器。”

張彥見陳登對這裡充滿了信心,所說的也都有一些道理。他沉思了片刻,腦海中又想起陳羣的那番話。

到底是以中原爲根基,虎踞中原,以威懾四方,還是佔據江東,先偏安一隅,潛心發展,然後再問鼎中原,稱王稱霸?

此時此刻,兩種不同的意見都讓張彥而感到困惑,這兩種的意見,直接關乎到他以後的發展和興衰,也決定他所要走的路線。

不知不覺的,張彥的腦子裡便回想起了中國的歷史,想要在歷史上找到能夠借鑑的地方。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興衰,大部分都是由北向南,而在南北對峙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北方強,而南方弱。

而歷史上,由南向北從而統一全國的朝代,似乎只有明朝,其餘朝代大多都是從北向南進行統一全國的。

即便是佔據南方,最後走的路子也是要入主中原的,既然都是要佔據中原,那麼爲何不先佔據中原,再平定四方呢?

而且,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之地是龍興之地,而且現在這個時代,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而且南方一直未得到開發,直到南北朝時期,南方纔得到很大的開發。

與其耗費數十年經歷去開發南方再進兵中原,不如先佔據中原,再進軍江南。而能讓江東成爲寶地的,無非是有一條長長的大江在阻隔着,是有天險可守的地方。

但在張彥看來,朝代的興衰,不在於是否有天險可守,而是在於帝王是否得民心。

歷史上,孫氏也是佔據江東的霸主,但最後孫氏還是被來自北方的強敵擊敗。足可見,偏安一隅,雖然可以固守一時,卻不是長遠之計。而且,一旦偏安一隅,沒了後顧之憂,將士們都不會再有所擔心,或許,會讓他們漸漸的消磨了戰鬥的意志,從而變得軟弱不堪。

赤壁之戰時,曹操率軍南下,孫氏的一干重臣都認爲不可抵擋,並且建議投降。反而那些武將卻建議力敵,最終孫權採取了武將的意見,迎擊曹操,以少勝多,這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中原雖然是四戰之地,但卻也是龍興之地,許多朝代都是因爲佔據了中原,才得以問鼎天下的。雖然佔據這裡要時刻提防着四周的敵人來進攻,讓人提心吊膽,但至少可以增強他們的意志力。

戰爭來臨時,不管敵人有多麼的強大,只要戰,便會有勝利的希望,但是隻要不戰,必敗無疑!

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的張彥,只要再向豫州邁出一步,便可以完成佔據中原的戰略,北御袁紹,南平袁術,虎踞中原,他日龍騰九州,指日可待。

一番思考過後,張彥的心裡終於有了答案,也基本上確定了這些天來的糾結。

但在他說出自己的意見的同時,張彥還是先問了問張紘,“軍師,你可有什麼意見?”

張紘道:“主公,在彭城時,我就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江東是塊寶地,又有長江天險。正如陳大人剛纔所說的一樣,如果合理的治理江東,造福百姓,那些山越百姓,未必就會造反。而且此時確實也是佔據江東的最佳時機,我軍應該當機立斷,先擊敗孫策,然後再圖謀江東,以主公之實力,兩年之內,主公必然可以完全佔據江東。若在苦心經營數年,江東必然會成爲主公的糧倉!”

張彥聽完後,略微點了點頭,對張紘、陳登道:“你們兩個人的意見一致,都主張我佔據江東。我想了很久,也覺得佔據江東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只是,江東人口稀少,要想完全佔據江東,尚需費上一番周折。而今我軍已經佔有徐州、兗州、青州之地,若是傾全力來攻取江東,一旦袁紹乘虛而入,我軍拿什麼來抵禦?如果我軍不以中原爲重,那我們之前又爲何非要和曹操拼個你死我活,又要抵禦袁紹、袁術呢?難道我們所做的一切,只因爲能夠偏安一隅的江東,就這樣都是白費了嗎?那些陣亡的將士們,他們的血豈不是都白流了?”

一連串的問題,從張彥的口中脫口而出,陳登、張紘聽的仔仔細細,也都清楚了張彥內心裡的想法。

看來,張彥是想以中原爲根基,對江東並無多大興趣。

陳登道:“即便主公現在不想佔據江東,也不能讓江東白白的落到孫策的手中。一旦孫策得到了江東,以他的才能,勢必會成爲一個心腹大患。”

張彥道:“你們放心,我此次前來,就是要擊敗孫策。不過,要想擊敗孫策,不一定就非得我們親自動手……”

張紘、陳登都是一番面面相覷,見張彥話中有話,便問道:“請主公示下!”

張彥朗聲說道:“劉繇兵馬頗多,但是卻因爲接連戰敗而士氣低落,對孫策的神勇也有畏懼之心。只要我們能夠幫助劉繇的兵馬消除對孫策的畏懼之心,並且提高他們的士氣,便可以讓劉繇自行擊敗孫策。除此之外,還可以聯絡盤踞在丹陽、吳郡一帶的盜賊嚴白虎、祖郎、焦已等人,只要給他們一些好處,許以利益,便可以讓他們聯合劉繇,一起進攻孫策,將孫策徹底趕出江東。如果能夠消滅孫策,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主公妙計,我等佩服!”

隨後,張彥便讓張紘、陳登各自回去休息,他準備明日去找劉繇,和劉繇商議對付孫策的辦法。

593 燃燒的長江33348 下蒙汗藥534 荊州易主6644 平定江南541 荊州易主13556 荊州易主28431 涼州亂18500 荊州風雲12329 霹靂啞彈130 曹操出兵331 震耳欲聾413 一路向西327 全面反攻605 燃燒的長江45463 西風烈30577 燃燒的長江17101 朐縣海賊627 爭當先鋒016 美女糜貞732 李恢用計457 西風烈24035 羣賢畢至723 羣臣陰謀490 荊州風雲2584 燃燒的長江24459 西風烈26375 問計劉備471 山雨欲來風滿樓8423 涼州亂10172 御賜之物564 燃燒的長江4460 西風烈27628 孫權的煩惱781 罪行456 西風烈23408 水戰失敗209 斬殺韓猛131 以一敵三808 前往安定214 原是舊識758 渾然不知088 寄人籬下123 兵進兗州706 兩虎相爭016 美女糜貞650 二虎相鬥026 少年徐盛650 二虎相鬥626 生死之間223 裝神弄鬼528 劉備的宿命16229 金銀珠寶082 借刀殺人028 投其所好367 汗血寶馬244 離間李郭554 荊州易主26744 吳懿投降809 金銀財寶757 王府問話370 病入膏肓438 西風烈5258 孝子甘寧248 烏桓大王496 荊州風雲8505 荊州風雲17490 荊州風雲2301 防守嚴密073 陶謙病危005 殺人立威374 燧發步槍067 漢室宗親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814 躲避追蹤640 攻心計282 興師問罪079 先鋒橋蕤318 雷霆手段049 良苦用心453 西風烈20629 老將回城495 荊州風雲7100 鹽商造反046 陳氏父子174 賦稅整改740 模擬訓練202 太原王氏179 準備出海317 內憂外患561 燃燒的長江1546 荊州易主18622 執着的淩統203 太原三關681 安置逃兵188 徐晃勸諫349 曹操嫁女532 荊州易主4149 另類手段278 全面戰爭187 從事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