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建安三年

256建安三年

袁紹在冀州,收到密報,說烏桓大王蹋頓聚集了十幾萬騎兵,準備南下入侵幽州,給被袁軍斬殺的數千烏桓騎兵報仇。

消息傳來,整個冀州都爲之震動,烏桓人若果真驅兵十餘萬南下,那幽州將面臨滅頂之災,不光如此,就連袁紹的根基也會隨之動搖。

袁紹有雄兵三十萬,多數都是步兵,騎兵不過三萬餘騎,要面對十餘萬烏桓人的大軍,還都是騎兵,未免會感到有一些吃力。

不過,正在春風得意的袁紹,絲毫沒有畏懼,反而揚言要與烏桓人決一死戰。

幸虧被田豐勸住,然後獻出妙計,派人送去大批金銀珠寶,暫時化解了這場危機。

蹋頓得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索性也不南下幽州了,畢竟要去搶掠,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烏桓人口本來就不多,萬一在搶掠中損失了衆多人口,那就得不償失了。

袁紹虎踞河北,實力雄厚,蹋頓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礙於上谷、漁陽、右北平三郡烏桓的部落首領的面子,不得不出兵。如今得到鉅額的賠償,蹋頓也心滿意足,將其中一部分分給了三郡烏桓首領,權當那些戰死的烏桓人是在搶掠中犧牲了。

不過,在袁紹的內心裡,卻對烏桓人痛恨非常,他初得幽州,就面臨如此考驗,在權衡利弊之後,當即命令他的次子袁熙,率領五萬雄兵,駐紮在薊城,防備烏桓人。

河北初定,幷州、幽州都需要時間去進行恢復,尤其是幽州。更需要時間去經營,袁紹即便再怎麼雄心壯志,再怎麼想南渡黃河與張彥逐鹿中原,卻也得放緩步伐,先穩定河北局勢才行。

於是。在田豐、沮授、審配等人的建議下,袁紹在河北境內進行了一系列穩定局勢的措施。

正所謂兵馬未行,糧草先動,首先是要解決人的吃飯問題,冀州沃野千里,幽州、幷州也有不少地方可以進行耕種的良田。一場屯田運動正式在河北的大地上拉開了帷幕。

不過,袁紹所進行的屯田,大部分以軍屯爲主,畢竟他手握三十萬雄兵,這些士兵都是青壯年,是很好的勞動力。如果不利用,那就浪費了。

除了開闢軍屯之外,還鼓勵民屯,區別就是,軍屯的糧食收入,全部上繳給軍隊,由軍隊自給自足。而民屯則以收取賦稅爲主。爲了刺激民屯,田豐更是建議袁紹降低賦稅,以吸引大批百姓在田間裡進行勞動。

冀州在經歷過黃巾之亂後,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早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穩定,治安的穩定,自然會吸引來大批的百姓,所以,冀州的百姓尚有三十多萬戶,約有一百八十多萬的百姓。

除此之外。幷州則有六十多萬百姓,幽州也有八十多萬百姓,再加上青州平原郡的二十多萬百姓,袁紹的勢力範圍內,大約有三百多萬人口。這麼龐大的人口基礎,都成爲了袁紹的雄厚資本,有人、有地,就不會缺糧,只要大肆鼓勵屯田,不出三年,河北便可糧秣滿倉,錢幣四溢。

所以,袁紹也適時的停止了擴張的步伐,而是靜下心來,潛心經營河北,以此爲根基,準備休養個幾年,然後再逐鹿中原。

於是,一道屯田的命令,便由袁紹親自下達到各個州郡,黃河以北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屯田的浪潮。

河北的消息,迅速的傳到了彭城,張彥得知袁紹致力於屯田,並沒有什麼南下的準備時,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只要袁紹安生了,張彥也就不必再擔心了,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屯田了。

張彥進行屯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初步見到了成效,也大肆開始實行軍屯和民屯相間的屯田方式。

不過,張彥所統轄的地區雖廣,總人口卻比河北的袁紹少幾十萬人,經過去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張彥所管轄的區域內,總人口只有兩百六十多萬人。

雖然人口不及袁紹的多,但張彥卻也不擔心,因爲他所管轄的地區內,水網密佈,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以引水入田,加以灌溉,從而有效的抵制乾旱。

隨後的時間內,張彥只是大致上過問一些政事,他則把權力全部下放,讓自己信得過的人來全權負責。

比如,張彥讓大司農陳羣全權負責屯田事宜,就給予陳羣特別大的權力,只有如此,陳羣才能放手去幹,不受絲毫的影響。

事實證明,陳羣非常的稱職,肩膀上挑着這麼重的擔子,愣是給扛了下來,經過兩年的時間,修建水渠三百八十六條,足以灌溉十萬頃良田。除此之外,還主持開墾了三十萬畝荒田,成功的實行了軍屯。

這些功勞,都是陳羣的,當秋收之時,糧倉第一次被堆滿了。

爲此,張彥特意奏請天子劉協,敕封陳羣爲忠義伯,食邑千戶。

秋去夏來,轉眼間又渡過了三個年頭,時間一下子來到了建安三年的七月。

自屯田以來,三年間糧食的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原有的糧倉已經不夠儲存了,也爲了避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出現,免得糧食遭到破壞,張彥在所管轄的地方,分別設立了三個大倉。

其中一個大倉設立在雍州的新豐縣,成爲關中軍隊和百姓的糧食保證,第二個大倉則設立在滎陽的敖倉。

敖倉古來有之,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糧倉,是秦朝設置的。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戰事頻繁,位於附近的滎陽更是如此。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敖山置倉積穀,以應對隨時可能的戰爭。除此之外,敖倉還是古代漕運的中轉站,將從黃河而來的山東漕糧轉運長安、洛陽(水運而來的山東漕糧往往因爲黃河中上游弱小的水運能力而滯留,在敖倉卸糧後,可存儲,也可經陸路直到兩京)。西漢時期,政府又對其重修,並設置敖倉官治理倉務,直屬中央。當時的敖倉當關中與山東之衝,且儲糧豐富,故戰略價值極其重要。

所以,張彥在此處設立敖倉,將糧食全部囤積在此地,用作輻射洛陽一帶的戰略要地。

第三個糧倉,則設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輻射江東,以應對戰爭時的需要。

這三年的時間來,孫策在江東逐漸擴張地盤,在擊敗焦已後,又連敗祖郎、嚴白虎,並且佔據了丹陽郡、吳郡,更是收服了祖郎、嚴白虎的部衆,勢力大增。

不過,看似孫策佔據了江東,實則上卻只有其形而已,畢竟江東的山越衆多,加上孫策手段強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斷,與孫策鬥爭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對峙階段。

河北的袁紹在這三年之中也頗爲老實,潛心發展屯田事業,糧秣充足,兵強馬壯,常常有南下之意。

相較之下,荊州的劉表倒是和張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關係,不過,一則消息傳來,倒讓劉表和張彥的友好關係頓時跌入到了谷底!

錦衣衛來報,劉表治下的江夏郡發生了叛亂,爲首者是張武、陳孫,江夏太守黃祖率兵前去鎮壓,張武、陳孫率衆與其激戰月餘,終於抵擋不住,只好沿着長江東下。

黃祖派遣兒子黃射,率領甘寧、蘇飛二將,前去追擊張武、陳孫,兩軍在蘄春、下雉先後激烈的戰鬥,張武、陳孫接二連三的戰敗,便乘船帶着千餘殘兵沿江東下,直接進入了張彥所統治的廬江郡的潯陽縣。

按理說,黃射應該停住腳步,不再追擊纔是,至少也要先通知潯陽守將,獲得准許後,再去追擊。

但黃射卻沒有那麼做,而是率衆順流之下,追着張武、陳孫等人到了在潯陽上了岸。

守江的軍隊不明所以,忽然見到劉表大軍到來,以爲是黃射要攻擊潯陽,遂與之交戰,結果反被甘寧驅兵殺敗,全營五百將士竟然全軍覆沒。

陳武、陳孫見勢不妙,情急之下,率衆向駐守潯陽的守將投降,並說劉表大軍入境。

一時間,潯陽縣令、潯陽縣尉在一名校尉的帶領下,聚集千餘兵馬,前去抵擋劉表大軍。

兩軍沒有多說,隨即展開了交戰,黃射的部將甘寧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率領數百精兵,殺的張彥軍一敗塗地,並且斬殺校尉一名,潯陽縣令、潯陽縣尉也盡皆死在了亂軍之中。

事情瞬間傳開,廬江太守魯肅以爲劉表意圖攻取廬江,當即修書兩封,一封派人送到芍陂,請虎牙將軍張遼率軍前來抵擋,另一封則派人送往彭城,請張彥做出定奪。

消息傳來,張彥也十分氣憤,但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當即命令張遼前去擊退黃射軍隊,並派遣高順率軍去捉拿張武、陳孫,然後又派遣伏完爲使者,前往荊州興師問罪!

命令下達之後,幾個錦衣衛分別以最快的速度前去傳遞消息。

與此同時,張遼已經率軍一萬抵達了廬江郡的郡城舒城,在和魯肅簡單的會晤之後,這才知道,黃射的大軍由於沒能抓到張武、陳孫,而被迫退兵回江夏了。

張遼認爲這是劉表故意找茬,必須給予反擊才行,否則的話,死去的將士們如何能夠瞑目。

魯肅也支持張遼的意見,便與張遼一道,前去潯陽,準備進攻江夏復仇。

265 送親隊伍520 劉備的宿命8763 南中形勢347 荀彧之死191 楊奉伏法021 城池草478 山雨欲來風滿樓15674 吳氏兄弟690 決戰前夕768 藤甲兵045 自知之明709 神箭手120 周瑜妙計177 罵才涼茂044 擂臺比武454 西風烈21051 驍騎將軍596 燃燒的長江36490 荊州風雲2606 燃燒的長江46454 西風烈21493 荊州風雲5417 涼州亂4032 無字家書307 鎩羽而歸147 搬請救兵180 五千匹馬253 夜宴張彥553 荊州易主25466 山雨欲來風滿樓3732 李恢用計790 辨認292 久攻不克664 廣漢太守422 涼州亂9110 騎兵集訓228 密議叛袁674 吳氏兄弟124 抵達濮陽049 良苦用心162 以退爲進097 心服口服106 接風洗塵380 長史韓嵩326 狼狽而逃286 連環馬陣520 劉備的宿命8335 攻破甕城252 大喬小喬034 糜竺被抓749 朵思大王218 斬殺紀靈366 異姓爲王551 荊州易主23243 進軍關中705 陣前對決625 西涼馬超092 引蛇出洞069 溫侯呂布278 全面戰爭089 張彥中箭600 燃燒的長江40184 關內換防031 偶遇臧霸804 暗流涌動609 燃燒的長江49269 張瀚學武619 燃燒的長江59565 燃燒的長江5683 城中細作826 落網682 吳班造訪069 溫侯呂布623 一個啞巴250 說服趙雲559 荊州易主31765 烏合之衆079 先鋒橋蕤143 重重包圍469 山雨欲來風滿樓6796 舊仇067 漢室宗親716 以退爲進374 燧發步槍472 山雨欲來風滿樓9334 衝破龜陣756 益州捷報189 天子劉協321 蹋頓享樂799 等候多時160 白虎潰逃244 離間李郭333 兵臨城下814 躲避追蹤644 平定江南518 劉備的宿命6151 曹操突圍434 西風烈1609 燃燒的長江49653 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