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甄選舍人

允熥下朝以後回到乾清宮,開始處理今日的摺子。不過,允熥今日卻並未按照以往的辦法來分配奏摺,而是採用了另外的方法。

允熥說道:“朕剛纔詢問了通政司的人,今日的奏摺沒有奏報什麼大事,所以朕今日想以此來看看舍人們的本事。”

四輔官並不驚訝,也沒有任何失落。現在四輔官的職位其實並沒有什麼實權,唯一的優勢就是消息靈通、親近皇帝,但是他們都是允熥的親信所以這也意義不大,所以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允熥,都一直想把他們外放到各省爲爲布政使、都指揮使,或者掌管六部。

但是現在允熥身邊並無能夠替代他們的人,他們一時半會兒還無法外放,所以允熥一直都在努力培養身邊的舍人達到能夠替允熥票擬的水準。

郭鎮與允熥最爲熟悉,看着允熥的心情還不錯,湊趣說道:“陛下,臣早就想外放到地方上去當都指揮使了,趕快培養他們吧。”

允熥也笑着和他們說了幾句笑話,就讓舍人們開始票擬奏摺了。

舍人們很激動啊!雖然允熥之前也有時會諮詢他們意見,但是哪裡有這樣的時候?大家都飽含着興奮之情接過奏摺坐下準備批閱。很多人過了許久之後才平抑了心情認真票擬。

今日的摺子也不多,過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有人把手中的奏摺票擬完畢了,遞到允熥面前。

允熥擡頭一看,原來是張輔最早票擬完了分給他的奏摺。這大過年的,軍隊的事情更少,奏摺又分給了好幾個通事舍人,每人分到的奏摺比中書舍人要少得多,當然也要快得多。

允熥瀏覽了一遍這些奏摺,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就讓王喜重新抄一遍到奏摺上。

然後他看向張輔。張輔這次平叛因爲位置尷尬,萬一打仗的時候遇到了張玉沒法處理,所以只是跟在允熥身邊出謀劃策並未去前線打仗,雖然戰後也有些封賞,但是不過是些許的賞賜而已,仍然當着通事舍人。

允熥也有心留他在身邊接替郭鎮的位置。不過,現在他的資歷還差一些,還需要繼續培養。

之後其他的通事舍人也陸續票擬完了自己的摺子,交給允熥。

又過了一會兒,中書舍人們也陸續票擬完畢,將奏摺送到允熥手上。

允熥一份一份的仔細看着,忽然眼前一亮,拿出一份奏摺反覆看幾遍。

之後他又看了許多摺子,從中抽出幾份來。等到把所有的摺子都批答完了之後,允熥拿起身邊的幾份摺子說道:“這些河難、湖廣過來的摺子是誰票擬的?”

一個有些不安的聲音響起:“陛下,是臣所票擬。”

允熥向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見到一個年紀大約二十八、九歲的人在那邊躬身施禮。

允熥溫言說道:“朕記得你是從戶部任上選爲的中書舍人?”

那人說道:“是,陛下。”

齊泰此時說道:“陛下,此人名叫夏原吉,是臣擔任戶部尚書之時舉薦的人才。當時此人正在擔任戶部主事,臣覺得此人大局觀很強,所以舉薦給陛下爲中書舍人。”

聽他一說,允熥也想起了這個人。當時允熥還特意注意了此人,只不過後來事情太多就忘記了。

並且,‘夏原吉這個名字似乎也有些耳熟。我是不是在哪裡聽過?’允熥想着。

不管如何,夏原吉這次的這幾個奏摺票擬的極好,不僅解決了事情本身,還能夠顧忌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真的很不錯。

允熥又嘉獎了夏原吉幾句,然後讓他侍立一旁。

隨後,允熥又提道:“直隸、雲南二地的奏摺分別是何人所票擬?”

有二人又分別說道:“臣趙迪義(蘇友學)票擬。”

允熥將二人叫到身邊與對待夏原吉一樣嘉獎。他們二人雖然比夏原吉略差,但是同樣很厲害,允熥覺得不比之前的陳性善差。

特別是,“趙愛卿,這個徽州府人丁絲絹案你怎麼想到的如此票擬?”允熥問道。

趙迪義說道:“陛下,臣之前就曾注意到,歙縣與其餘五縣已經在陛下親征之時打過一次官司了,這個摺子當時還轉到了陛下那裡。”

“臣頗爲好奇,於是就查詢了檔案,發現自從至正二十五年以來這筆生絲已經由歙縣單獨負擔三十餘年,若是輕易安排到其他各縣身上,恐怕其他各縣怨聲載道。”

“不如取消這筆稅款,而是依照洪武二十六年先帝之策,以徽州府的物料銀補之,這樣不至於讓徽州府其餘五縣百姓怨聲載道,歙縣也少了賦稅,並且國朝的稅賦又沒有減少。”

這個奏摺的內容是這樣的。至正二十四年的時候朱元璋稱王,隨後修改元稅。但是當年年底的核查中中書省發現稅額有問題,於是次年有了一次乙巳改制,很多科目的稅賦要調整。最後就決定加徵夏稅丁絲每畝四錢。

但是這本來是整個徽州府的稅賦,不知道怎麼就全部歸了歙縣單獨負擔。

若是一直這樣糊塗下去也就罷了,但是最近在歙縣縣衙爲吏的一個人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身爲歙縣本地人,自然不能坐視本縣多了這麼多的賦稅,於是就聯合本地的士紳向朝廷上奏摺。

徽州府向其他五縣問詢,其他五縣自然也不願意負擔這筆稅款,徽州府不敢決斷,最後就層層上報,到了允熥這裡。

趙迪義的做法是取消這筆‘夏稅丁絲’,而以物料銀補之。所謂物料銀,就是朝廷各級衙門修繕爲此徵調的錢。國朝初年的時候因爲需要修建的東西多,所以物料銀的數額不小。但是這些年實際用到的錢財逐年降低,洪武二十六年的朱元璋就減免過一次,之後每一年所徵的物料銀也都足用還有一些剩餘。

按照趙迪義的做法用物料銀補充,就可以在近幾年使用府衙內的結餘,不增加其它五縣的負擔。但是這些結餘過幾年必然會用光,到時候還是由各縣分攤。可是到了那時,其餘五縣估計已經忘了這件事了,也不會因此而抗議。等於是使用了一個隱蔽的手法還是將這些錢分攤了,還不至於出問題。

其實要是直接就下令分攤,當地不過是鬧一陣子也就罷了,允熥對於這個方法不是特別喜歡,但是從中體現出的手段卻十分厲害。

所以允熥很重視這個名叫趙迪義的人。

允熥嘉獎了他們幾句,然後下令將奏摺下發,結束了今天的批閱奏摺。之後允熥說道:“今日已經是過年之前的最後一日,明日只要留人值守即可,你們退下吧。”

但是等到他們退下以後,允熥卻若有所思的看着離去的官員的背影,過了一會兒纔回身返回了後宮。

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646章 衛徽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633章 出門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38章 戰——兩邊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472章 賽兒第1466章 新任命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279章 杭州事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036章 決心第1135章 實話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394章 燕軍第704章 晚會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138章 戰——兩邊第564章 吳王府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529章 喜脈第1403章 偷屍體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775章 醒來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1267章 七月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84章 醒來第498章 任官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72章 投奔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562章 滿江紅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264章 路遇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