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雛...咳咳

“.”

聽到臺下響起的這道聲音。

潘院士整個人頓時一愣。

要知道。

雖然理論上來說,發佈會現場的任何人都可以打斷臺上的發言。

但實際上。

想要在這麼大的一個會場中發出清晰的、足以讓其餘參會者聽清的聲音,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至少單純靠着裸嗓是做不到的。

也就是打斷者要麼是像鈴木厚人那樣自帶擴音器,要麼就是拿着麥克風。

而縱觀整個發佈會現場。

能獨立擁有麥克風的除了場控和潘院士外,就有且只有

坐在最前方的五位頂尖大佬,也就是:

楊老、

特胡夫特、

彼得·希格斯、

波利亞科夫、

以及

愛德華·威騰。

只見此時此刻。

愛德華·威騰正站在座位上,一手拿着麥克風,一手高高舉起做着示意。

見此情形。

饒是潘院士參加過衆多學術報告會,也不由有些發愣。

實際上驚訝的不僅是潘院士。

愛德華·威騰身邊的希格斯、波利亞科夫甚至楊老,此時都露出了一股略微錯愕的表情。

楊老的臉上還帶着一股‘小老弟你幹啥哩’的茫然。

還有各大直播平臺的彈幕。

原本在潘院士挨個點艹那些機構負責人的時候,彈幕上要麼就是刷666,要麼就是刷【解氣】或者解氣的諧音梗【腳氣】。

待潘院士問完話。

彈幕則變成了【中科院牛批!】或者【華夏萬歲!】之類的誇張彈幕。

不過在愛德華·威騰出聲後。

彈幕統一變成了相同的問號:

【?????】

畢竟在剛纔的實驗直播期間,類似張晗等科院配置的解說嘉賓也都給大家介紹過現場這些大佬的情況,觀衆多多少少對他們都有些瞭解。

愛德華·威騰算是一個對華夏態度還算比較友善的大佬,這些年參加過不少國內大學舉辦的會議。

另外他在慶賀新年的時候也是堅持用的“chinese new year“,爲此還被一堆棒子網爆過。

對了,既然提到了春節,這裡再說件事兒。

目前有許多人認爲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其實只是字母上的區別,太過在意chinese new year有些過於敏感了。

而事實是什麼呢?

請各位退出起點,打開手機,找個社交媒體——這時候比較推薦微博,然後輸入“FIFA足球遊戲任務”和“大英博物館”這兩組關鍵詞。

接着你會發現兩個詞條。

詞條內容是它們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用Korean lunar new year來慶祝春節了,大英博物館甚至宣稱這是棒子文化。

沒錯,就在今天,2023年1月20號,華夏農曆29。

這就是海對面和棒子齊心協力了八年的成果。

滲透、蠶食這兩個詞其實從字意上就能看出來,它們在進度上是長線而又緩慢的,目的就是一丁點兒一丁點兒的麻痹對象。

當許多人覺得“要不要這麼敏感啊”、“農曆本來也沒錯”的時候,春節已經是棒子的形狀了。

這種做法在政治學上有個標準術語,叫做渲染推進,下一步就是把它變成棒子的文化歷史。

好了,言歸正傳。

總而言之。

愛德華·威騰這人你說他多喜歡華夏吧那不一定,畢竟他祖上八輩兒都沒一絲華夏血統。

但至少人家和華夏沒啥深仇大恨,至少不太可能跑出來給中科院拆臺——尤其是眼下這個差不多臨近蓋棺定論的情況下。

那麼

這個頂尖的物理學大佬,又爲什麼會跑出來打斷潘院士的話呢?

帶着這股疑慮。

潘院士用後槽牙用力咬了咬自己的脣腔,靠着痛感讓自己回過神並且冷靜下來,對威騰道:

“威騰教授,請問您有什麼問題嗎?”

由於不是成果發佈相關,潘院士這次便用上了英文。

畢竟威騰的名聲在外,這種尊重還是可以給給的。

唔,前提是他別拆臺。

聽聞此言,臺下威騰的臉上也帶着一絲尷尬,看起來對打斷潘院士的行爲多少也有一些不好意思。

不過很快他便臉色一正,問道:

“潘院士,很抱歉在這個關頭打斷伱的講話,但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無論結果如何,會後我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表致歉聲明。”

“當然了,我並不是想質疑貴方的成果,對於這次暗物質的複驗,我個人表示由衷的讚歎,這是一次教科書般的操作。”

潘院士頓時胸口一鬆。

威騰的這番話雖然沒有完全表明意圖,但也多少算是表了個態:

他確實不是來砸場子的。

換而言之.

他大概率不會質疑暗物質在成果也就是終論這方面的問題。

這勉強算是個好消息。

畢竟以威騰的地位,如果他真的對暗物質提出質疑,科院方面多少還是會有些麻煩的。

同時恰好在此時。

潘院士的耳返里也傳來了侯星遠的聲音:

“小潘,你儘量控下場,看看威騰到底準備說些什麼。”

“我們的勤務人員已經就位,轉播信號方面也隨時可以切入廣告頁面,事態不能說可控,但不至於出大亂子。”

潘院士不動聲色的在耳返上敲擊了兩下,示意自己已經知曉了情況,同時又對威騰道:

“威騰先生,您言重了,這次的發佈會我們歡迎任何方向的質疑或者問詢,你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問,科院一定盡全力爲您解答。”

威騰聞言朝潘院士拱了拱手,做了個很中式的禮儀,問道:

“潘先生,請先容我冒昧問一下,這顆暗物質粒子的正式名稱,就是叫做孤點粒子嗎?”

潘院士這次很果斷的搖了搖頭,開口道:

“不是,孤點粒子只是初始稱謂,原本在之後侯院長的發言中,我們會公佈孤點粒子的正式稱謂。”

“不過威騰先生既然好奇,我就現在把它的名字告訴您吧,科院給它的唯一稱謂叫做”

“盤古。”

威騰眉頭一揚,口中冒出了一個不太正宗的漢語:

“胖咕?”

潘院士點了點頭。

在孤點粒子尚未被發現暗物質性質的時候,它的稱謂相對是比較隨意的,畢竟只是一顆比較少見的特殊粒子嘛。

但在確定它不具備弱相互作用後,一切就都變了。

這是一顆重要性要超過希格斯粒子,堪比引力波的微粒。

同時根據暗物質模型,理論上存在的暗物質大概率不止一種。

因此給孤點粒子定下一個正式稱謂,便成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接着在經過科院甚至更高層意志多次討論後,這些大佬最終決定給孤點粒子套上一個很牛X的名字:

盤古。

畢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發現的暗物質,對於暗物質領域的研究,寓意上也符合盤古的‘開天闢地’。

其次按照華夏傳說。

盤古在開天之後力竭倒下,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是神話中萬物的支點。

這種說法同樣符合孤點粒子對基礎物理的‘支撐’作用。

最後一點嘛

自然就是華夏人特有的東方浪漫了。

當年丁肇中先生雖然發現了J粒子,但直到現在他都依舊是海對面的國籍,因此在76年發現J粒子後,他自然不可能用華夏的名詞去給J粒子命名。

可這次卻不一樣。

孤點粒子從頭到尾都是華夏人自己發現的微粒,完全不需要看他人的顏色,哪怕叫它蟑螂粒子都沒啥問題。

因此幾位大佬一合計,當即拍板下了盤古這個名字。

今後只要是提及孤點粒子的文章或者研究,即便是外文期刊,也必須要用【PanGu】這個拼音描述。

同時對於一些科研人員.尤其是新生代科研人員來說。

聽久了盤古這個詞,不說所有人吧,至少有部分肯定會去搜索盤古的含義。

搜到了盤古,剩下的女媧、三清.這些華夏神話故事人物自然也躲不開。

保不齊有人搜來搜去,還會搜到神機開創的洪荒文呢

當這個時間跨度以十年、二十年爲記的時候,總是有人會被這些故事吸引和影響。

就像希格斯粒子。

這顆粒子的名字不同於常見的π介子或者電子膠子,所以聽多了以後,總有人會搜索希格斯這個名字。

搜着搜着你就會直到原來他在49年前就提出了希格斯機制,是成果誕生和獲得諾獎時間跨度最長的得主,他的小孫女去年還下海拍片了等等

根據keywords planner顯示的數據。

05-12年之間。

希格斯這個名字在谷歌的月平均搜索量是2萬次,峰值爲7萬次。

而從12年希格斯粒子發現之後。

希格斯這個名字的月平均搜索量直接躥升到了136萬次,和哈林搖這組關鍵詞相差無幾。

這就是話語權的影響力,潛移默化且不可忽視。

當然了。

這些都是今日過後才需要考慮或者說期待的事兒,眼下潘院士比較想知道的是

威騰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在念完幾遍盤古粒子的漢語後。

威騰頓了頓,又繼續問道:

“潘先生,我記得此前你曾經給出過一組數據,其中的flux取值是17.885,指數映射生成元是1.3399596,對嗎?”

潘院士微微一怔,旋即便點了點頭:

“沒錯。”

在發佈會剛開始的時候,科院曾經公佈過一組數據。

數據中包括了二次發散參數、奇偶性差異、波函數導數算子、flux取值、指數映射生成元等一系列的數值。

這些數據可以通過波函數的相關公式,計算出孤點粒子的oxika值。

以此來簡單計算出孤點粒子是否符合暗物質特性。

後來鈴木厚人針對科院提出的質疑,也是從數值中的二次發散參數入手的。

可問題是

oxika值雖然是個可以通過筆算計算出來的簡易值。

但科院提供用於oxika值計算的那些運算數據卻是用儀器測量、統計出來的,精確到了不能再精確的地步。

舉個例子。

大家都知道牛二是F=ma。

在數據完整的情況下,合外力F可以輕鬆用筆計算出來。

然後大家可以拿結果來判斷合外力是大還是小,是人拉的力,還是驢拉的力等等.就像用oxika值大小來分辨計算目標符合哪種暗物質模型一樣。

但F這個合外力的計算難度,和質量m和加速度a的測量難度其實是不成正相關的。

m可能是用秤砣甚至手掌掂量出來的估算值,也可能是用最精密的儀器得出來的高精度數值。

其中中科院這次提供的運算數據,就屬於後面這種情況。

同時眼下隨着各大機構最終成功的出爐。

這些數值也不存在科院虛構的情況——暗物質的實錘就在那兒呢。

也就是說威騰不可能像鈴木厚人那樣從二次發散參數方面提出質疑,認爲科大造假了。

那麼威騰問這兩個數值是什麼目的呢?

就在潘院士眉頭微微皺起的時候,臺下的威騰又說道:

“潘先生,我想問的是你們沒有感覺flux取值和指數映射生成元之間似乎有些怪異嗎?”

潘院士盯着威騰看了幾秒鐘,方纔意有所指的開口道:

“很抱歉,威騰先生,我覺得有必要向您強調一點——或者說您應該也知道,根據各大機構反饋的複驗結果,科院這次給出的數據不存在任何造假的情況。”

“況且flux取值和指數映射生成元都是第二輪得出的數值,參與的機構不下四十家”

潘院士此時依舊保持着剋制與尊重,不過語氣和語義中已經帶上了一些警告的意味。

只是令潘院士有些奇怪的是.

威騰在臺下靜靜聽完這番話後,既沒有表示不滿,也沒有露出怯色,而是飛快的擺了擺手:

“抱歉,潘先生,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不是在指責科院的數據有問題,而是指這兩個數據不應該是那兩組數字——如果只有盤古粒子作爲參量的話。”

隨後他想了想,又舉了個例子:

“太陽系的行星發現史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在18世紀的時候,威廉·赫歇爾發現了現如今的天王星。”

“接着奧本·勒維耶等人通過軌道天王星的攝動,以牛頓定律計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這也是經典物理在宇宙學的一大知名成就。”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科學界發現海王星的存在不足以修正天王星的偏差。”

“打個比方,海王星對天王星的理論影響是-2.2,但天王星的實際偏差卻是-3。”

“直到冥王星被發現,這個誤差才被優化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雖然依舊存在偏差,但那是極端精細、需要用到超算才能體現的數值。”

“根據我剛纔的計算,眼下科院給出的flux取值和指數映射生成元,似乎也存在這麼一個情況——前者太大,後者太小。”

“.”

潘院士沉默了幾秒鐘,心中驟然冒出了一個猜測:

“威騰先生,您的意思是”

威騰與潘院士對視了好一會兒,方纔重重一點頭:

“沒錯,潘先生,我認爲在盤古粒子周圍的軌道上,可能同樣存在着一顆未被發現的”

“冥王星。”

第794章 副本結束第三百四十七章 任務獎勵,發財了!(下)(還是萬字最後一天求月票啊)第二百九十章 莫名而來的注視(6.6K)第五十九章 真正的彩蛋!(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清照!(大章)第712章 義之所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應該不用吃斧......臥勒個槽?(8.2K)第三十三章 賺錢的大殺器第437章 敵人也有後手(感謝王訾大佬的盟主第577章 有關原子彈的二三事兒第九十二章 開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電解開始的微觀世界第755章 第三位執棋人第二十五章 韓·數學鬼才·立(求追讀啊啊啊啊啊啊!!!!!)第624章 一樁毒計第611章 靶向藥上馬!第三百五十一章 毒計!第610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九十四章 陰極,陰極!第602章 必須填補的遺憾第691章 衆所周知,自古對波左邊輸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於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議謹慎訂閱的那些事》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39章 又是一場雨(新羣已建,入口在章末第414章 背後的真相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斯的決心!(7.2K)第497章 正義終至(中)第798章 任務獎勵(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牛頓:所以愛會消失的對嗎?第555章 項目級別:絕密!(下)第742章 公開基地真相(下)第二百五十章 《關於章節數有些微妙所以作者菌不想取名的那些事兒》第一百零四章 任務目標:搞事搞事!第616章 糧食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原來是他第678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見了,1850!(四)第408章 陸朝陽的感激第九十九章 開啓新副本!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見了,1850!(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首日銷量與突如其來的意外(6.4K)第535章 代號......海棠(上)第723章 此生絕味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斯的決心!(7.2K)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炮架兮轟他娘!(7.4K)第506章 時隔456年重見天日的曠世著作(下)第535章 代號......海棠(上)第406章 徐雲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易安菌的突破第三百四十七章 任務獎勵,發財了!(下)(還是萬字最後一天求月票啊)第468章 發佈會結束(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艾維琳的直覺(上)第三十七章 再見胡克第707章 楊李新約(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跨越時空的清賬!(8.2K)第739章 統一思想,衝刺!(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艾維琳的直覺(上)第460章 小孩子按着玩的,別太在意第471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終第六十四章 李昳的小心思(衆籌月票求打賞!!!)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霧)第795章 推演結算(上)第799章 任務獎勵(下)第75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49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初登場(第599章 穿越以來最重大的抉擇(中)第六十七章 蟑飛初試雲雨情(上)(感謝放開那母猴大佬打賞的盟主!!!)第507章 開啓新副本(上)(求月票!!!)第738章 直播核爆的決定!(下)第636章 神秘來客第534章 越鬧越大!第二百九十一章 歷史的車輪可能變慢,但絕不可能停止(9.8k)第416章 超算有着落了(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清照:寫詞哪有搞實驗好玩?第488章 地宮探測結果....出爐!(還是九千第612章 項目級別建國以來最高!(上)第二十八章 恩怨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切順利?第671章 東方到底發生了什麼?第480章 真·螺旋昇天第652章 進入生產階段的原子彈!(下)第423章 風起東方第七十五章 危機與機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切順利?第469章 發佈會結束(下)第九十五章 螂羣撲臉第602章 必須填補的遺憾第一百五十六章 穿宋必看的運動項目(6.6K)第793章 死亡之海中開出的希望之花(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走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胸中血未涼(7.8K)第四十八章 課題組開搞!第644章 原子彈定型!(上)第479章 梯度儀勇士,合體!第三十一章 無窮量級的萌芽(上)第757章 華夏人一定是瘋了!第747章 轟然啓動的國家機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致以輝煌的人們(上)第744章 一比一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