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看看我釣到了什麼?

“.”

此時此刻。

看着袁國糧手中的這隻幾個月大的小奶貓。

老郭等人尚且表情還算正常,一旁的徐雲卻瞳孔驟然一縮,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震驚。

這隻小奶貓大概巴掌大小,眼中的藍膜已經褪去,但看起來也就三四周的樣子。

它的身上帶着很清晰的黑白條紋——也就是袁國糧所說的斑點。

同時頭部橢圓形、眼部渾圓、外角比內角高,很明顯是一隻美短串串。

雖然按照歷史發展。

美短這種美國佬要在2000年前後纔會進入華夏,但這指的依舊是它的商業化引進時間。

美短這種貓早在17世紀便已經出現在了美洲大陸,華夏有關美短的最早記錄則是在1913年,當時威斯敏斯特貓賽結束後便有兩頭美短被帶到了華夏。

更別說過去這些年有不少華夏留學生從海對面歸來,不少人回國時還帶着寵物。

例如此前提到的王承書院士,她回國時就帶了整整五隻貓.

還有老郭的妻子李佩也是個資深貓奴,當年與老郭回國的時候,也帶了一隻美短和一隻德牧。

可惜其中的那隻美短在路上因爲水土不服死亡了,倒是德牧被順利帶回了國內,一直養了十多年纔去世。

再比如華夏知名的大氣電學家汪德昭院士,他從高盧回國的時候除了十幾本書外,另一件被帶回的‘行李’就是一隻藍胖。

因此理論上來說。

西海這邊有留學生帶回了一隻美短,這隻美短又恰好和本地狸花貓發生了某些羞羞的行爲,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兒——甚至大概率那隻美短還是基地裡誰養的貓呢,畢竟整個基地裡的留學生有數百號人.

同時碼頭這邊每天都有漁船出海,岸邊幾乎天天有各種大魚小魚可以偷吃,懷孕的母貓跑到這裡覓食也是合情合理的。

或者準確點說,碼頭這種地方沒貓纔怪呢。

徐雲上輩子去自己老家的沙埕港玩海釣,聽人說碼頭上下最少都有五十多隻貓。

後來徐雲在岸邊甩杆的時候,還有一隻奶牛貓相當自來熟的叼着一條魚在他邊上吃午飯,徐雲還一度想着把魚搶來塞自己桶裡來着

因此單純在碼頭撿到一隻美短奶貓,從邏輯上來說倒還真沒啥,哪怕是這年頭同樣如此。

但問題是眼下撿貓的人是袁國糧,他還給這隻奶貓取了個花花的名字,那就徹底不能用巧合來描述了

因爲衆所周知。

後世的袁國糧便曾經養過一隻美短串串,名字就叫做袁花花,還曾經上過熱搜呢。

可惜花花還沒有長大,袁國糧便先一步仙去了。

隨後徐雲又看了眼被袁國糧拎着後頸的小奶貓,眼中露出了一絲古怪。

這不會真是花花來找袁國糧了吧

恰好此時袁國糧又將花花平放到了手掌上,後頸脫離了命運的掌控後,花花非但沒有任何反抗,反倒是很親暱的舔了舔袁國糧有些粗糙的大手。

見此情形。

妻子是個資深貓奴的老郭掃了眼袁國糧,有些好奇的對他問道:

“國糧同志,你這是.真準備養下這隻貓?”

袁國糧對他點了點頭,繼續撥弄了兩下花花的耳朵,解釋道:

“嗯,一來之前已經答應了那些礦業局漁業隊的同志,不把它帶走的話估計它得被人打死。”

“二來我看它和我還挺投緣的,就尋思着乾脆養着它了吧,幹我這行的剛好也需要只貓去田裡抓老鼠。”

“反正巴掌大的貓也吃不了多少東西,實在不行我就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來換點魚骨頭給它——這次託基地的福,我的待遇被提了一級,倒是也有底氣說這種話了。”

聽聞此言。

一旁的周開達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正如袁國糧所說。

這次野生水稻的發現雖然讓他們幾個農業大佬暫時性的被留在了221基地,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被限制了行動能力。

但在徐雲提及了雜交水稻的研究價值後不久,周開達和袁國糧的待遇倒是莫名的提了不少,工資加了整整十二塊錢呢。

誠然。

周開達也好,袁國糧也罷。

他們本身都不是追求名利的人,否則也不會投身到雜交水稻這種雜交一次就要一年才能出結果的行業了。

但再淡泊名利的人,也有生活需求。

例如他們的家人也要吃飯穿衣服,還有袁國糧偶爾喜歡吃點糖果或者抽抽菸,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在抵達基地之前。

周開達和袁國糧一個是普通研究員,另一個乾脆還只是農校老師,待遇都不算高,日子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拮据。

但如今隨着待遇的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從容許多了。

至少

負擔花花吃魚的錢還是可以拿的出來的。

袁國糧待遇提高的事情老郭也有所瞭解,如今見他養貓的態度堅決,便也沒什麼意見了:

“好,既然國糧同志你有這想法,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不過有件事情要提醒你一下,你得有個心理準備。”

袁國糧眼中露出了一絲好奇:

“什麼事兒?”

“.”

老郭沉默片刻,臉上浮現出了一絲陰霾:

“貓屎是真tmd臭啊”

就在老郭和袁國糧閒聊的同時。

一旁的田志欣等人也開始忙起了各自的工作,也就是將兩艘漁業隊的機帆船從船塢裡給拖出來。

不過令徐雲有些意外的是。

漁業隊出船的方式並不是通過機械化操作,而是標準意義上的“純人工”手段:

只見高玉林等二十多位青工齊齊聚到了岸邊,呲溜呲溜的將上身脫光,下身只穿着條大褲衩,然後像是下餃子似的噗通噗通跳進了湖裡。

入湖後。

高玉林先是噗哈一下痛快的抹了把臉,帶着兩個同伴游到船邊,拉着繩子利索的翻了上去,合力收起了固定在水中的船錨。

隨後他們將船錨放到了船上,再次重新跳回了水裡。

與此同時。

其餘的青工們則在水中拉起了數根極粗的麻繩,二十多號人開始齊齊喊着號子開始在水中將船拉出船塢:

“一、二、嘿!一、二、嘿!”

隨着號子的響起,漁船也開始慢慢從船塢中開始向外移動。

碼頭上。

看着徐雲臉上頗爲驚訝的表情,田志欣便笑着道:

“怎麼,韓立同志,是不是感覺有些意外?”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

這種規格的機帆船可不是普通的小漁船,人力拉起來還是很費力的。

一般來說。

人力拉船這種操作,只會出現在機船第一次下水的“初航”時段。

畢竟這年頭不像後世那樣有大型吊車或者吊機協助,機船想要從岸上下水,一般都是先鋪設兩條塢道,再往塢道上磨好黃油或者機油,接着用人力把船給拉下水。

像這種船隻已經待在水裡的情況,相對是比較少會上人力拖拽的。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

畢竟這處船塢的容積並不算大,如果用機械操控很容易磕到碰到。

這兩艘船可以說是整個221基地的心血,哪怕是磕碰到一點兒大家也都會無比心疼,因此就乾脆用人力來拖行了。

這在後世看來有些小題大做的舉動,在這個時代的基地眼中卻是很必要的做法。

數分鐘後。

兩艘機帆船被順利拖出了船塢,來到了碼頭的突堤——也就是碼頭上突出的長條狀停靠點邊。

已經入水的青工大多直接從水裡拉着繩子翻到船上,還在岸上的徐雲、田志欣等人則從突堤處開始登船。

對了,順帶一提。

由於突堤登船同樣要走一塊甲板,輪椅過去相對要麻煩很多,所以徐雲直接是被用擔架擡上去的

期間碼頭的巡護員還以爲老郭他們想着拋屍呢,特別緊張的過來看了眼情況,見到徐雲燒焦的臉後就更緊張了——他們以爲徐雲是被燒死後再進行的拋屍

如果不是徐雲及時‘復活’,估摸着老郭他們就得去派出所打窩了。

十多分鐘後。

一切就緒的兩艘機帆船緩緩駛出了碼頭。

這兩艘機帆船每艘荷載的人員都是18人,在船上最高權力是船長,同時還有指導員、輪機長、大副等。

除了這些領導層外剩下的都是捕魚的青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不干涉。

另外按照田志欣所說。

機帆船的機艙內還放着幾把槍,隨行的青工中也有幾位經過民兵訓練的好槍手。

不過這主要是爲了以防萬一,兩艘船下水至今還沒發生過哪些不太好的意外——畢竟這兒是青海湖嘛,又不是沿海地區。

實話實說。

作爲一名閩省寧德的沿海人,徐雲過去沒少出過海。

比如他老家有個很知名的嵛山島,徐雲幾乎每年都會去島上玩兩三天,前往島上的唯一方式就是遊艇。

但無論是後世的哪次經歷,都沒有今天的這般微妙。

船身輕微晃動,海風帶着鹽味在耳邊呼嘯。

漁船在湖面上慢慢行進,波浪不停地涌起,撞擊船體發出咚咚聲。

遠眺海天一色,依稀可看到遠方的霧氣。

隨着漁船逐漸遠離岸邊,周圍只剩下無垠的青海湖湖水。

湖面上肆意吹過一股新的陣風,浪花噴濺得更加高遠,幾滴湖水濺上臉頰,帶來一種莫名的清涼。

不過真正令徐雲有些出神的不是湖面上的景色,而是船上的人們。

在機帆船剛剛出湖的時候,船上的衆人都顯得非常安靜。

按照田志欣的說法,這是基地的規矩。

在機帆船離開碼頭的時候,除了兩個操作員,其他所有漁業隊的成員都要排好隊站在兩邊甲板上,全程都不能交談。

但離開碼頭之後,船上的氣氛立馬就變了:

所有成員都如同從雕塑變成了活人似的,嚴肅的氛圍瞬間消弭不見,迅速開始做起了各自的活計。

有些人走到甲板邊緣,開始整理漁網。

有些人把自己滿是汗臭的衣服用繩子拴住掛在船邊上,讓衣服在水裡隨船拉個一晚上,第二天撈上來晾乾就行。

還有些人則開始點數起今晚要用的煤油燈,以及防蚊的雄黃粉等物資。

剛從魚艙出來的高玉林還撿到了一頭食指大小的小魚兒,很是慷慨的把它丟給了花花當午餐吃。

集體勞作配合上這個年代特有的服飾,讓徐雲的心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親切感。

二十多分鐘後。

離開碼頭的機帆船停在了一處開闊的水域,從方位上看離岸邊大概有800-1000米左右。

另一艘機帆船則繼續向北行駛,一直開到徐雲他們兩百米外方纔停了下來。

而在這兩船之間的水面以下,便被拉出了一條等距的漁網。

等到天色臨近晚上,兩艘帆船便會向東開始平移收網。

此時徐雲他們這艘船沒什麼事兒幹,衆多漢子們便開始唱起了紅歌: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

各種各樣的破鑼嗓子充斥在船上,但徐雲卻絲毫不感覺這些歌唱的難聽。

有些歌曲或許天生就是如此吧,不管音調如何,都會帶起人靈魂的共鳴。

過了片刻。

老郭便拎着個小馬紮走到了徐雲身邊,朝他遞來了一根組裝好的魚竿:

“來,小韓,咱們可以開始釣魚了。”

徐雲下意識接過老郭遞來的魚竿,粗略的打量了幾眼。

之前在基地裡的時候他只看到了魚竿收縮起來的樣子,所以一開始倒也沒在意太多。

但如今見到了完全體,他才發現了一件事:

原來在如今這個年代,漁具就已經已經如此規範了?

沒錯。

規範。

老郭給他的這根魚竿是木頭材質,杆體是那種很有年代感的棕黃色,大概兩米出頭的樣子。

杆上配着一根尼龍線,最前方是魚鉤和魚漂。

眼見徐雲的目光有些好奇,老郭不由有些得意的挺了挺胸脯:

“怎麼樣,小韓,我這魚竿做的還行吧?”

“啊?”

徐雲聞言一臉意外的擡起頭,對老郭問道:

“郭工,這是您自己做的?”

老郭嘿嘿的笑了兩聲,解釋道:

“嗯,首都那邊其實也可以買到專業的漁具,例如2號線還有霓虹的4號伊豆釣,但它們的價格都太貴了。”

“2號線一米就要八分錢,伊豆釣一枚6分錢,一旦斷了或者掛底就廢了。”

“所以我之前去川省出差的時候特意砍了些老苗竹,帶回來燒火找直,然後吊磚石上樑風乾成型,七八斤的鯉魚都能照樣溜上來。”

“至於鉤子是我找2分廠同志幫忙鍛造的——消耗的鋼材是我自己出的錢,三十個鉤子花了三角兩分。”

“鉤子上的三個墜子是用牙膏皮做的,用來替代鉛墜,尼龍線還用豬血染過,魚漂用的是鴨翅加上大蒜頭內的心。”

“打窩的料則主要是用基地裡黑水虻成蟲做的,我還往裡頭加了些酒麴,應該夠湊合着用了。”

徐雲:

“.”

好吧,理工黨喜歡DIY倒也正常。

隨後老郭將餌料掰成了幾個小團,朝湖裡丟了下去。

按照後世的釣魚習慣來說。

打窩完一般要過幾個小時拋竿纔有效,但這年頭青海湖的魚類資源很多,加之現在也沒啥娛樂方式,於是老郭和徐雲便也順勢下了杆。

呼.

又是一陣微風吹過,徐雲有些愜意的閉上了眼睛。

這大抵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最輕鬆的一天了,不需要考慮太多的事務,只要安靜的當個空軍老哥就行。

可惜這種日子註定沒法經常享受,畢竟基地不能等,國家更不能等。

“哎呀,怎麼沒有魚咬鉤呢?”

就在徐雲眯着眼的時候,他的耳邊忽然響起了喬彩虹有些懊惱的聲音。

徐雲見狀便睜開眼,順勢朝一旁看去。

只見此時此刻。

喬彩虹這姑娘不知道從哪裡也借到了一根魚竿,和老郭徐雲一樣將它拋進了水裡釣起了魚。

不過這姑娘看起來性子有些急,這纔沒一會兒呢,就有些不耐煩了。

隨後徐雲又掃了眼喬彩虹下杆的位置,很快搖了搖頭:

“小喬,你這魚漂調錯啦,吃水這麼淺是釣不上魚的,你應該像我這種專業人士一木.”

結果最後一個【樣】字還沒說完。

喬彩虹眼神便微微一動,飛快的一提魚竿。

下一刻。

一條巴掌大小的魚兒便撲棱撲棱的被甩到了甲板上。

“噢!釣上魚啦!”

喬彩虹興奮的大叫了一聲,隨後方纔看向了徐雲:

“韓立同志,你剛纔說了啥?我看湖裡沒聽清呢。”

徐雲嘴角抽了兩下:

“.沒啥,我是說剛纔好像有條魚從下邊游過去了。”

一旁的老郭則湊上前看了幾眼,順手將魚鉤從魚嘴裡取了下來:

“品相不錯的湟魚,小喬,你運氣不錯嘛。”

湟魚?

聽到老郭嘴裡說出的這個詞。

徐雲連忙收回了心緒,定睛朝甲板上看去。

只見喬彩虹釣上來的這條魚魚體呈長形,體背呈現灰褐色,體表幾乎看不到鱗片。

見此情形。

徐雲的眼中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好奇。

這就是湟魚?

古語有云。

青海湖中有兩寶,一是湖魚二是鳥。

這裡的鳥指的是各種野生鳥類。

例如斑頭雁、漁鷗、不更新的作者、棕頭鷗等等。

而另一個湖魚,指的便是湟魚了。

湟魚的學名叫做青海湖裸鯉,從其中的裸字就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沒有鱗片的魚。

上輩子是青海湖湖神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大約13萬年前。

青海湖因地質運動成了閉塞湖,後來演變成鹹水湖。

爲適應日漸鹹澀的湖水,滯留在青海湖流域的黃河鯉魚鱗片逐漸退化,用裸露的皮膚更好地將體內的鹽和鹼排出去。

青海湖水溫低、鹽鹼度高,這種生存條件讓湟魚的數量佔到了青海湖魚類資源的95%以上。

與此同時呢。

青海湖水中較高的鹽鹼含量,也抑制了湟魚性腺的發育。

所以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魚需要游到匯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產卵,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觀——湟魚洄游。

在徐雲來的後世,湟魚洄游甚至還和錢塘江大潮一樣做過直播呢。

隨後徐雲又看了眼撲棱撲棱的湟魚,沉吟片刻,對老郭問道:

“郭工,咱們和毛熊那邊的交易這幾天有什麼新進展嗎?”

老郭順手將這條湟魚丟進了魚簍裡,起身後說道:

“條件上的進展肯定是沒有的,畢竟剛簽了合約嘛,不可能立馬就變卦增加或者減少什麼條件。”

“不過物資上的進度倒是有一些——根據在毛熊的同志傳回來的消息,毛熊已經準備好了一批糧食。”

“大概再過個一週到兩週吧,到時候大概就會有三萬噸左右的冬小麥運到國內了。”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遲疑了數秒鐘,但最後依舊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既然如此.郭工,您能不能幫忙和上級部門打個報告?”

“也就是如果今後條件允許的話,咱們能不能爭取先消耗冬小麥,然後再考慮打魚的事兒?”

“另外如果遇到小魚苗的話,我也希望能夠把它們重新放回自然。”

“當然了,我說的前提是有充足糧食的情況下這樣做,並且針對的是類似咱們漁業隊這種一次打撈好幾萬斤的單位。”

作爲一名正常青年。

徐雲對於LGBT還有性別流體啥的不感興趣,自身也不是什麼動保啊植保啊之類的愛好者。

但對於一些不包含政治色彩的珍稀動物保護,徐雲還是不怎麼牴觸的。

比如說眼下的

湟魚。

在如今這個時期。

青海湖中湟魚的蘊藏量一度達到32萬噸,屬於歷史上的巔峰時期,奈何這年頭缺物資的單位和民衆更多。

缺乏足夠的主食,很多人便把視線投放到了湟魚身上。

這種做法在物資缺乏的時代肯定無可厚非,畢竟人命大於一切嘛。

按照緊急避險原則,連滾滾都可以吃呢。

但另一個同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

這種過渡捕撈的做法,同樣導致湟魚變成了一個瀕危物種。

沒錯。

湟魚之所以是保護物種,就是因爲長期捕撈所致的。

在過去幾年裡,每年湟魚都要被捕撈大幾萬噸往上。

到了2002年。

湟魚的蘊藏量僅剩下了不到2600噸。

於是青海湖開始了連續十多年的禁漁期,還在周邊地區拆除了一部分阻礙湟魚洄游的水壩,採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每年向青海湖投放大量魚苗。

如今20多年過去。

湟魚的數量總算回到了11.4萬噸,但離峰值依舊遙遙無期。

如果在剛進入基地的時候,徐雲雖然對於湟魚的遭遇有些惋惜,但也肯定不會提出保護湟魚的想法。

畢竟這年頭人都吃不飽,去考慮魚類的保護就實在有些聖母了。

但眼下卻不一樣。

如今兔子們和毛熊已經達成了糧食交易的方案,這便讓湟魚的保護有了一定的可能。

畢竟這年頭雖然有不少平民也在撈魚,但平民的小船捕撈的量級其實是有限的。

因爲青海湖面積極其廣袤,很多小船沒有發動機,壓根就沒法到太遠的區域撈魚。

因此如今真正的撈魚大戶,基本上都是各大單位擁有機帆船的漁業隊。

而這些單位呢。

恰好又是政策與指示最容易落實的對象。

徐雲不奢望他們停止捕撈,這本身也不現實,畢竟毛熊來的糧食說少也卻是沒多少。

但糧食再少也終究是萬噸級別的量級,這種情況下減少一些捕撈量應該還是有可行性的。

哪怕只減少個20%,數年下來也有好幾萬噸呢。

如果能加上放生小魚,至少不會讓湟魚的處境變成上輩子那麼糟糕.

視線再回歸現實。

看着表情有些認真的徐雲,老郭卻依舊有些疑惑:

“小韓,你這話的意思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應該就是想着降低湟魚的捕撈量?”

徐雲點了點頭:

“沒錯。”

“理由呢?”

“理由啊”

徐雲沉吟片刻,指着漁業隊的機帆船說道:

“郭工,咱們漁業隊一次可以打多少斤魚?”

“兩艘船加起來五六萬斤吧。”

“那就是25-30噸了,一年會打幾次?”

“一年啊二十次左右吧,冬天結冰了就不打了。”

“那一年就是六百噸了,您再看看湖上有多少單位,又有多少艘船?”

老郭下意識看了眼湖面,整個人頓時微微一怔。

作爲一名理工大佬,在徐雲強調了幾次重量的問題後,老郭便已經意識到了徐雲想表達的內容。

而此時此刻。

光是他們這片水域之內,老郭看到的漁船便不下二三十艘。

按照他了解的信息。

此時在青海湖打魚的單位最少有五六十家,其中還有QH省漁業公司這種貿易大戶。

如果再加上那些平民散戶.

如此一來,一年要被打上的湟魚不是得有好幾萬噸?

這個數字一在腦海中冒出,此前從未計算過這個問題的老郭立馬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小韓,你的意思是按照這種情況捕撈下去,湟魚的數量會越來越少?”

徐雲深吸一口氣,用力點了點頭:

“恐怕是的,而且不僅僅是越來越少,很有可能還會臨近瀕危。”

“在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這事兒肯定無可厚非,但如今咱們了有了毛熊的糧食,我就想”

徐雲的後半截話沒說完,但老郭卻立刻意會了他的想法。

“物種保護嗎”

老郭的表情有些嚴肅。

作爲出國留學過的頂尖人才,老郭的視野其實還是很開闊的。

別的不說。

當年英國在工業革命中造成的環境惡果,他們如今都還在苦哈哈的還債呢。

誠然。

比起英倫半島,華夏地大物博,物種資源也要豐富許多。

但同樣需要考慮的是,華夏的人口也要比英國多出一大截呢。

要知道。

類似青海湖的地方可全國不在少數,什麼鄱陽湖千島湖面積可都不小。

青海湖的湟魚有危險,那麼其他一些物種呢?

再比如除了被捕撈捕捉的食物外,是不是還有一些本就稀少的動物正在因爲各種原因慢慢減少?

按照如今毛熊和華夏的交易進度。

大概到明年年初,毛熊給華夏提供的糧食便會超過五十萬噸——雖然這個新合約還沒簽訂,但不出意外話的基本上沒跑。

而有了這麼些糧食,是不是確實可以略微考慮一下物種的數量問題了?

在很短的時間內,老郭的心中閃過了許多想法。

隨後他又轉身看了眼徐雲,說道:

“這樣吧,小韓,你回基地後寫一份材料給我。”

“如果邏輯和表述沒什麼大問題,我就直接交到首都那邊——這種不涉及到核武器的文件我還是有這權限的。”

徐雲點了點頭:

“沒問題。”

老郭的回答其實有些超乎他的預料,原本徐雲還以爲要多費一些口舌才能說服的了他呢。

在聊完了物種保護問題後,徐雲便和老郭重新釣起了魚。

但也不知道是這地方有問題還是真運氣不好,兩個小時過後,二人的魚簍裡皆是空空無比。

倒是喬彩虹釣上了七八條湟魚,最大的一條大概有兩斤左右——這姑娘甚至沒怎麼溜魚就直接把它給拖上來了,徐雲當場便看傻了眼。

後來徐雲想了想,喬彩虹作爲特護每天要扶人上下牀,天生神力倒也可以理解

然而就在徐雲以爲自己要空軍之際。

他的魚竿上忽然傳來了些許輕微的震動聲。

過了片刻。

喬彩虹的驚呼聲在他耳邊響了起來:

“快看,韓立同志釣到了.”

“一個人!”

第一百五十章 再見小趙第一章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第719章 跨越時空的再見第一百三十章 從《如夢令》推開的物理大門第538章 “韓立”真身的猜測(第三天爆更第692章 徐雲:沒見過這樣找死的第500章 孟亮的救贖第八十六章 驚詫的審稿人第752章 大戲開鑼!(上)第778章 不可能的一槍第695章 合着還有贈品?第二百一十二章 代價與傳承(萬字更新!!!!)第510章 這可太燃了第619章 都讓開,我又要搞事啦!第三百五十七章 課題組開搞第三百八十五章 翻盤了,但也社死了(7.4K)第485章 意向達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任務獎勵,發財了!(上)(依舊是萬字更新!!!)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於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議謹慎訂閱的那些事》第479章 梯度儀勇士,合體!第450章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第48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感謝凌破天大第698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驢:&%¥#@!第635章 電力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倫敦見聞(5.8K)第二百七十七章 好戲開幕!第416章 超算有着落了(上)第405章 載入人類科學史的一天(下)第762章 【太清】化道!(下)第407章 被驚動的科院高層第三百零一章 歷史:我咋就飛起來了呢?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蘇的安排與產品大爆(7.2K)第八十四章 論文發表第一百零八章 不止是葉輪那麼簡單第518章 查無此人第722章 過年了(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第二位面試者(8.4K)第二百五十八章 見證奇蹟吧!(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反擊從現在開始!(章說已經恢復了)第504章 《永樂大典》....現世!!!(下)第714章 目標是星辰大海!(上)第699章 人心躁動的基地第十二章 小牛的兩個生日(下)第410章 華夏最神秘的實驗室之一(8.6K)第582章 神農天團!第529章 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穿越者震撼(第二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走向第441章 二次激活的國運獎勵第二百一十九章 這個副本有點怪(上)第461章 納尼?情報系假的?玩個大的,五月加更規則,有女裝!!第三百二十五章 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幕!六月再一次求月票,請各位助我一臂之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自天外的神話(6.6K)第410章 華夏最神秘的實驗室之一(8.6K)第627章 李覺我可是技術型領導!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鑄胡克家族榮光,我輩義不.....欸?(8.2K)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第677章 回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買魚要找釣魚佬第416章 超算有着落了(上)第785章 搏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一位歷史大佬(5.8K)第三百七十七章 風起(7.2K)第四十章 迴歸現實(求追讀!!!)第426章 神仙聚會(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醉一場(4.8K)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見了,1850!(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時隔12年後重新開啓的輝光研究!第二百零八章 來自牛頓的一封信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輝煌的人們(下)(5.6K)第666章 奇怪的收穫(月底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補償第709章 引力量子化的可能第三百五十章 七家外企的攻勢!(8.4K)第一百四十五章 驢:&%¥#@!第716章 劉慈欣:6第615章 出乎意料的人(還是萬字更新)第536章 雷達初顯威(中)第633章 歷史:飛啊飛啊飛(下)(九千字章第二百零五章 老蘇初顯威(6.2K)第十章 一副簡畫第615章 出乎意料的人(還是萬字更新)第683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七月加更規則,玩個更大的!第531章 歷史:我要加速啦!第652章 進入生產階段的原子彈!(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即將開啓的新副本第三百三十一章 徹底瘋狂吧!(中)第670章 論文定刊!(繼續日萬!)第669章 震動的編輯部(萬字更新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關於本撲街通宵碼了1.5萬字所以不想取標題的那些事》第608章 不可能出現的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清算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口氣剋星與穿越千年的羈絆...吧?(6.6K)第468章 發佈會結束(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愛因斯坦已退出羣聊(9.8k跪求月票啊!!!!)第兩百章 一條全新的微粒軌道(5.6K)第699章 人心躁動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