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二章 真朋友

鄒尚是清平侯的幼子。

在京城,清平侯府只是二流勳貴,接連兩代的男丁都沒有謀過差事,全靠祖宗留下的家底混日子,比起與瑞王府聯姻之前的廣安伯府也差不多。

這一代的清平侯肩不能擡手不能提,弱不禁風細竹竿兒似的,能躺着決不坐着。清平侯府沒有聖寵,清平侯自幼也不成器,到了要說親時,門當戶對的勳貴之家沒有肯把嫡女嫁過來的,四品以上的文臣們更是挑三撿四,寧可找個沒根基的新科進士做女婿,也不想貪圖這侯夫人的頭銜。

而清平侯雖然沒什麼本事,長像也一般,可卻是個眼高的,口口聲聲要娶個既賢惠又漂亮,出身高貴的。

清平侯老夫人愁白頭髮,好不容易纔從自己孃家親戚裡尋了位兒媳婦,這個兒媳祖父致仕多年,之後家中再無人出仕,雖然不算門當戶對,可是勉強也算是官宦家的小姐。

更主要的是這位夫人長得漂亮,人也精明能幹,清平侯老夫人和清平侯全都滿意。

這位夫人膝下兩子,長子完全隨了清平侯,一身懶筋,冬天癱在大炕上,夏天癱在貴妃椅上,每年三次的大朝會,每月兩次的朔望朝,他們父子二人總能找到藉口不出席,上朝就要站着,多累啊,哪如在這裡躺着舒服。

小兒子鄒尚卻是隨了清平侯夫人,長得漂亮人也機靈,小時候代替哥哥參加秋圍,認識了沈硯和駱淇,以及延安伯世子等一堆熊孩子,從此後便整日在外面跑,清平侯就讓夫人把兒子找回來管教,夫人卻覺得這樣挺好,家裡已經有兩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懶骨頭了,好不容易小兒子喜歡玩,那就玩吧。

鄒尚在外面玩了不久,驍勇侯就把沈硯送去西山大營,半年後沈硯回來,就不和他們玩了,改成整日跟在秦珏屁|股後面,他們幾個很生氣,沈硯是他們當中手中最寬裕的,敢把上萬兩銀子的帳單送回府裡結帳,他們可沒有這個膽子,家底也沒有沈硯豐厚,於是人人都愛和沈硯玩兒,因爲跟着沈硯吃得好玩得好,還不用自己花錢。

見沈硯不和他們玩了,他們便想着收拾秦珏,結果那次的結果就是秦珏讓鄒尚扒了衣裳在沈家別館裡走了一圈兒。那年他已經十一歲了,知道羞恥,臊得幾天都沒出門,後來瞞着爹孃和長兄,託了駱淇大哥的關係,也去了西山大營。

他在西山大營裡待了整整幾年,他已經不是當年耍橫又怕羞的小孩子了,他知道自己的爹和哥哥是靠不上的,他想要出人頭地,只能靠自己。

那時當年和他一起玩的孩子們,沈硯在五城兵馬司,駱淇因爲在秋圍中拔得頭籌,已經是金吾衛鎮撫,秦珏斬殺寧王,名聲赫赫。

他知道他能依靠的關係就是小時候的這些玩伴,無論當時打過架,還是扒過衣裳,那也是發小。

又過了兩三年,機會終於來了。秦珏找到了他。

那次五城兵馬司到清虛觀抓人,發現是“土匪”,最後西山大營的人前來剿匪,鄒尚雖然並不知道,那次他們剿的匪患其實就是趙宥,但是那一役,他脫穎而出,補了四品武將的缺兒,又因他出身勳貴,很快便離開西山大營,進了錦衣衛。

在錦前衛的這幾年,雖然陳春和郎士文鬥得像烏眼雞似的,可他獨善其身,沒有受到影響。待到郎士文出京辦差,便由他暫代指揮使一職。

他今年二十八歲了,再也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他和秦珏從小就不是好朋友,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秦珏,他會像他的叔伯們一樣,做爲家裡的次子,至今還在等着月例過日子。

十一歲時,秦珏扒了他的衣裳,他這才進了西山大營,後來秦珏讓他主動請纓到清虛觀剿匪,他這才進了錦衣衛。

現在秦珏又給他指了一條明路,他知道他離正式出任錦衣衛指揮使,只差一步了。

他們清平侯府遠離朝堂太久了,久到幾乎被皇帝忘記了。

讓他代任指揮使時,皇帝甚至說了一句“原來清平侯是姓鄒啊”......

他雖然只是次子,但也是鄒家人,他能立起來,清平侯府至少還能再混吃混喝兩代人。否則就算是還有封號,自己也把自己餓死了。

此時此刻,他看着詔獄裡已經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柳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這樣多好,既能還了秦珏的人情,自己也能撈到好處,做朋友就應該這樣,這纔是朋友相處的最佳狀態。一起吃吃喝喝,嘴上你好我好,那都是虛的。

柳村是個文人,可是倒也是個硬骨頭。直到現在只把那個早已在潭柘寺外淹死的路白雲供了出來,至於他背後的人,卻是一個字也不肯說。

這時一個錦衣衛匆匆進來:“大人,您家裡來了個小廝,說您家裡的兄弟有話帶過來。”

鄒尚眉頭微動,他家裡那個大哥,一向都是早飯午飯都在牀上吃,這會兒八成還在牀上歪着,來送信的......應是秦珏的人。

他信步走出去,便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廝站在太陽地裡,長得俏生生的,比女子還要漂亮。

小廝給他行了禮,把一本書雙手捧上:“鄒大人,這是我家公子上回借您的書,讓小的給您送回來。”

鄒尚頷首,從懷裡掏了塊碎銀子賞了他,小廝一溜煙兒地跑了。

鄒尚回到他辦公的屋裡,把那本書翻了翻,裡面果然夾着張字條,看不出筆跡,用提是最千篇一律的館閣體。

紙條上提醒他,查查柳村和江南馮家有沒有關係。

馮家?

做爲錦衣衛,鄒尚對江南各大世家都有了解。馮家前幾代出過進士,也算是添喜郎電子書,可是最近幾十年,一個進士也沒有,反而經商賺得杯滿鉢溢,把生意從江南做到了陝西,陝西最大的商號就是馮家的。

當然,馮家能在陝西做生意,和瑞王府是分不開的。

瑞王妃虞氏的孃家,和馮家是姻親。

鄒尚的眼前豁然開朗。

皇帝勒令瑞王父子三月初一前返京,據錦衣衛的探子剛剛傳回的消息,瑞王父子於幾日前離開平涼,現在正在路上。

加之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王會笙的案子,明眼人都知道瑞王父子此次歸京凶多吉少,若是能把潭柘寺的案子,和瑞王聯繫起來......

那麼瑞王父子就不是私通朝臣的罪過了,這是意圖謀反。

這是大案,頂大的大案,只要他把這案子辦成了,即使郎士文出人意料地回來了,也是大局已定。

他叫來了兩名心腹:“去,好好查一查,柳村和江南的馮家有什麼關係。”

兩名心腹轉身出去,又有人進來:“大人,那兩個御史肯招了!”

第一五九章 君子怒第五十二章 一年春第四十四章 後庭花第七四零章 血爲盟第五十六章 相見好第五五六章 數小兒第五五五章 送香車第七四二章 慈母心第一一零章 卷珠簾第二六零章 喜不勝第八四零章 魂歸兮第五三三章 勃然怒第六五九章 笑顏開第七十五章 上元夜第五九八章 好婆娘第一八六章 如歌兮第八八八章 花孔雀第五一一章 特別想第四三九章 開善堂第七九二章 夾心人第七二七章 你不配第一八七章 夜半來第七八二章 近春暉第八十二章 少年心第三一二章 回門宴第六十六章 昆明池第五零五章 挾私貨第八八八章 花孔雀第一零一章 於中好第四四六章 海棠春第三七八章 井梧寒第五十二章 一年春第五三五章 泄春光第二四七章 鳳凰令第九十九章 酸梅湯第七十九章 脂正濃第六三九章 靈虛子第二九零章 閒中好第三五四章 東牀婿第五五三章 金魚袋第九三七章 最春風第九一八章 宗室婦第五五二章 惜今人第六零五章 醋葫蘆第八九一章 長門哭第五七四章 元姐兒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六五四章 俏爭春第八六二章 路不平第六八九章 小啞巴第五三零章 一揚鞭第四六九章 滿江紅第六五八章 嚴教子第七二三章 衝冠怒第八八六章 野路子第七五三章 鐵骨錚第七十五章 上元夜第八十二章 少年心第一四八章 傻孩兒第二四二章 破字令第四八三章 金蕉葉第四十七章 步蟾宮第二一一章 男一挑第八一七章 心願成第七四六章 喜承歡第一六四章 花相容第五十一章 鳳時春第五八七章 她不死第八六九章 官兩口第二五六章 燕歸來第五二四章 洗三禮第四七六章 霜葉飛第二四二章 破字令第五十五章 探道子第九一零章 江上歌第四六五章 遇故人第九一六章 三足立第二六五章 炒肝兒第六七一章 風雷動第五二二章 念奴嬌第三六九章 火**第二三六章 君不欺第五六八章 長門怨第二九六章 夜不歸第八三零章 勤政殿第七五三章 鐵骨錚第二九八章 憐薄命第四九七章 聞墨香第八六四章 純聽戲第一八四章 將星現第二三九章 玉人歌第九三一章 紫禁城第七章 歸去來第三一三章 探虛實第十八章 翻香令第六二八章 閒時語第四六一章 傷寂寞第五八九章 粉拳出第四七三章 硬上弓第六五八章 嚴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