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對戰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不象邪馬臺那樣存在已久,與中原王朝保持着一貫的朝貢關係,大和國與遙遠的中原王朝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普通的民衆根本就不知道中原王朝這個概念,而大和國的高層雖然知道中原王朝的存在,但也認爲那不過是萬里之外的國度,跟他們絲毫沒有關係。

但現在人家打到了家門口,大和的國王和大臣們顯然是坐不住了,他們被大大地嚇了一跳。要知道,中原王朝的軍隊可不是憑空出現在這兒的,他們首先是在筑紫島滅掉了邪馬臺國和狗奴國之後,才登陸的本州島。

邪馬臺國和狗奴國在倭國是什麼樣的國度,大和人是知道的很清楚,邪馬臺獨佔筑紫島北部,光是臣屬的藩國就多達三十餘國,狗奴國是唯一可以和邪馬臺進行對抗的王國,它的藩屬國也多達二十多個。

就是這麼兩個強大的王國,竟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全覆滅了,可想而知漢人有多麼的強大,已經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在他們的眼中,理所當然地認爲,中原王朝是派出了他們最精銳的全部主力,否則又怎麼會如此輕易地就滅掉了邪馬臺和狗奴國,漢軍的龐大實力,讓他們簌簌發抖。

其實,大和人完全是高擡了自己,漢軍進攻倭國,僅僅是隻動用了一少部分的兵力而已,充其量也只是動了動一根小姆指頭而已,坐井觀天的大和人如果知道真相的話,估計下巴都能掉到地上。

“大王,漢人這次強勢來襲,邪馬臺和狗奴國都抵擋不住,以我們現在的國力,恐怕是無法與之抗衡的,不如效仿馬韓、辰韓、弁韓,稱臣納貢,與之交好,可保國之安寧。”蘇我臣首先站出來道。

其後葛連臣、大伴連等大臣也是紛紛表達,支持蘇我臣的投降建議。

成平大王臉色陡然大變,做爲大和國王,成平大王還是極具野心的,他夢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統一倭國,做象中原王朝皇帝那樣地跨千里的倭國皇帝,但敵人剛剛攻到城下,這些大臣們就勸他屈膝投降,成平大王顯然是很難接受的。

物部連最擅於察言觀色,看到成平大王神色不悅,立刻道:“邪馬臺在卑彌呼女王死後,早已是江河日下,國力衰弱,再加上和狗奴國征戰不休,拼得早已是兩敗俱傷,這次爲漢人所破,絲毫不爲奇怪。某些人不爲大和國考慮,只想着一心結好漢人,賣國求榮,其罪當誅。”

物部連與蘇我臣素來不和,明爭暗鬥,相互傾軋,這回蘇我臣首先提議投降,物部連看到成平大王多有不滿,便立刻是提出了反對的意見,欲置蘇我臣於死地。

蘇我臣頓時是勃然大怒,道:“臣一心爲國,豈敢有半分私心,倒是某些人慫恿大王出戰,此戰若敗,我大和國豈有立錐之地?看看現在的狗奴國王井上,如喪家之狗一般,就算是逃到了伊予島,漢人還是窮追不捨,逼得他最後只能是切腹自盡,如果不是當初其無故招惹漢人,又豈會遭此噩運?請大王三思,莫要受某些小人的盅惑,做遺恨萬年之事。”

成平大王一聽,蘇我臣也是言之有理啊,主動地投降和被動的投降完全是兩個概念,邪馬臺和狗奴國拒降出戰,被人家滅得連渣都不剩了,三韓主動地投降,現在人家的日子過得不還是挺滋潤的嗎?

稱臣納貢,那不過是低人一頭的事罷了,其實向漢人稱臣之後,對大和國王的王位並沒有任何的影響,該怎麼統治還是怎麼統治。

想到這兒,成平大王便委派蘇我臣爲議和使臣,前往池田,與漢軍進行議和。成平大王給出的底線就是以三韓爲例,可以接受三韓的那種稱臣納貢方法,就是大和國做漢朝的藩屬國。

蘇我臣得意洋洋地瞥了物部連一眼,傲然地轉身而去。直氣得物部連是臉色鐵青,但卻也是無可奈何。

蘇我臣率着一個龐大的使團和帶着一些朝貢的物品,來到了池田,求見漢軍在倭國的最高統帥嚴詢。

嚴詢此刻正在接見本州島上的另外幾個小國的使者,聽到大和國的使者前來,只是淡淡地吩咐道:“本督現在沒空,讓他們在營門口等着。”

蘇我臣等人只能在營門口候着,這一等就等了兩三個時辰,被正午灼熱的太陽給曬得幾乎蔫了,可他們又不敢離去,只能是老老實實地等候下去。

終於,等到日頭偏西的時候,他們才獲准晉見。

嚴詢對他們奉上來的禮物是不屑一顧,對於蘇我臣提出的稱臣納貢之事也是不置可否,嚴詢稱,稱臣納貢可以,但仿三韓例不可行,大和國以及周邊的幾國所有的領土,都將被大漢朝廷統一徵用,大和國和其他諸國將會被另行安排到別的地方重新立國。

蘇我臣頓時便傻了眼,看來即使他們投降,也是不可能享受到三韓人的待遇的,無奈之下,蘇我臣只能是以稟報國主之名向嚴詢告退,準備回去和成平大王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嚴詢自然不攔他們,大和國不比周邊的小國,這些小國再屈辱地條件也必須得答應,因爲他們沒有和漢軍開戰的資本,但大和國不同,當是遷國這一項,顯然他們是很難同意的。

不過嚴詢不在乎,雖然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策,但如果不把他們打疼了打怕了,這種苛刻的條件是很難讓他們接受的。

遷國之令是劉胤提出來的,這是一切倭國投降者必須要接受的一個先決條件,否則一切免談。如果談判桌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劉胤絲毫不介意付諸於武力。

第1006章 鴦殞第580章 反擊第149章 激戰(下)第762章 軍渡第613章 反伏擊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30章 雍涼自古多勁旅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1348章 朝廷急詔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502章 真相就是這麼殘酷第438章 解圍黃金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55章 機會第199章 決戰來臨(上)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164章 班師回京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366章 司馬望第1080章 扣押第1349章 清君側第586章 別了,洛陽第692章 稱臣第195章 無名之輩第295章 谷地內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1050章 將計就計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1018章 物似人非第311章 臨洮第1120章 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第1299章 晚來一步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823章 大餐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274章 仇未報,身先殞第733章 姑射山第190章 驚人消息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690章 投名狀第901章 天氣是大敵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4章 漏洞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358章 有刺客第137章 備戰第840章 平衡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1229章 不知所以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851章 怒火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545章 攤牌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617章 步騎夜戰(上)第881章 毀書斬使第181章 爭議第1111章 大富貴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952章 激戰葦澤關(上)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620章 打柴溝之戰(上)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341章 弓騎逞威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887章 抱犢山第387章 隴西急報第633章 巷戰(五)第77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3章 提醒第77章 萬無一失第53章 下毒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1257章 腹背受敵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1159章 大戰虎牢關(二)第1202章 三王殞落(五)第1072章 秘會安風津第368章 佈防第470章 小人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