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回援巴丘

荊南四郡接連失守,吳軍是一潰千里,整個江南的局勢也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長沙失守之後,漢軍北上攻擊重鎮巴丘,吳國的長江防線已經是芨芨可危了。

巴丘在洞庭湖之東,緊扼洞庭湖入長江的水道,是整個長江防線上最爲重要的一環,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同時洞庭湖也是吳軍水軍操練的兩個基地之一(另一個基地是鄱陽湖),巴丘也就成爲和柴桑一樣舉足輕重的軍事重鎮。

長沙失守之後,漢軍直搗巴丘,令吳國朝野一片震動。

如果說交廣的失守讓吳國朝廷只是感覺到吃驚,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漢軍就已經從交州打到了長江邊上,由此帶來的震怖讓吳國是舉國皆驚。

周處也沒有想到沈瑩敗得是如此之快,荊南失守讓周處精心構築的長江防線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如果沈瑩能在桂陽堅守更長的時間,那麼周處便可以有時間來從容地應對來自江北和益州的威脅了,只要將西陵的防禦體系完善之後,周處便可以再抽調出一些兵馬來,加強荊南的防禦。

只可惜時不待我,劉胤率領的這支騎兵戰鬥力強悍遠遠地出乎了周處的預料,沈瑩帶去的三萬人,不但擋不住漢軍的進攻,而且是敗得異常乾脆,沈瑩戰死莽山,三萬吳軍也幾乎全軍覆滅,劉胤一路北上,勢如破竹,無人再能擋得住他。

現在周處面臨的局面是左右維艱,劉胤的這背後一刀,捅得簡直就是深入要害,如果巴丘失守的話,吳國的長江防線就可能會面臨着攔腰被截斷的風險,這顯然是周處所無法接受的。

但現在再抽調兵力回援巴丘的話,周處又面臨着無米下鍋無兵可調的尷尬局面,本來抽調出三萬兵馬來讓沈瑩去駐防桂陽,已經是周處所能調動兵馬的極限了,可惜沈瑩帶去的三萬人馬,宛如是飛蛾撲滅,瞬間就湮滅了,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現在整個西陵只剩下了不到七萬的兵馬,再調的話,整個西陵防線勢必會再加地薄弱,如果漢軍從襄陽和永安兩個方向發起進攻的話,西陵將會面臨嚴峻的考驗。

但周處同樣又不能不考慮巴丘,所謂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西陵防線極爲重要,但巴丘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巴丘失守,整個西陵江陵和武昌建業的聯繫必將會中斷,漢軍很可能會在巴丘渡過長江,整個長江防線便會宣告破產。

這恐怕是周處就任大都督以來遭受的最大危機了,他思慮在再三,左右權衡,還是認爲巴丘絕不能失守,不管怎麼樣,都要保下巴丘來,不能讓劉胤斬斷長江的計劃得逞。

周處決定由陸景來擔任西陵都督,負責指揮西陵的一切防務,自己則率領一萬水軍和上百條戰船回援巴丘,周處決定親自來會一會天下第一梟雄劉胤。

這一萬水軍也是周處迫於無奈才抽調出來的,其實整個西陵防線,也確實到了無兵可調的地步,一個蘿蔔一個坑,西陵的軍隊已經是相當的緊張了。

周處對陸景道:“西陵最大的敵人來自於益州,現在蜀軍水軍已成氣候,唯一難攔阻他們的,只有峽江的險灘了,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峽江險灘的優勢,將蜀人擋在益州,不讓他們出川,如果蜀軍水軍殺出峽江的話,那便是我們整個吳國的災難了。”

陸景道:“周都督放心,某必竭心盡力,絕不讓蜀人越雷池半步。”

周處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不是他不相信陸景的話,而是西陵的防禦太重要了,當年陸抗在世之日,就一再地強調西陵在整個長江防線之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將整個長江防線視爲一條龍的話,那麼西陵便是龍頭,頭若不存,只剩軀殼,又有何用?

如果有可能,周處會親自呆在西陵,撐起整個長江防線的中樞來,但現在巴丘告急,不得不讓他分心去應對。

除了讓陸景來守西陵之外,周處還讓陸晏擔任江陵都督,江陵乃南郡治所,也是尤爲重要的,江陵和西陵互爲倚角,構成整個長江上游防禦的體系,由最爲值得信賴的陸氏兄弟擔任此要職,周處也是比較放心的。

由於漢強吳弱,整個形勢對吳國十分的不利,吳國許多地區的將領出現了叛逃的跡象,周處不得不嚴加防範,如果自己任命的一鎮都督叛逃話,那樣的打擊對吳國而言,幾乎是致命的。

安排好西陵的防務之後,周處率領水軍順流而下,直赴巴丘。

水路行軍,順風順水的話,那速度是極快的,所以李白纔會留下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名句,周處早上迎着朝霞從西陵出發,夕陽滿天之時,已經是抵達了巴丘城下。

如此地神速,周處已經是搶在了漢軍到達之前,先趕到了巴丘。不過周處並沒有急於進城,而是在水寨之中安置好水軍,巴丘兩面臨水,一面靠山,只有南面纔是平原地帶,防守起來,也是以水戰爲主。

周處雖然只帶了一萬水軍,但他認爲也是綽綽有餘了,畢竟這次漢軍侵入的軍隊只有騎兵一個兵種,攻打陸路上的城池,倒是強項,但攻打這種兩面環水的城池,卻也未必能得心應手,周處率領一萬水軍在洞庭湖上佈防,已經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但其實劉胤兵逼巴丘,卻未必想要來攻打巴丘,他也很清楚巴丘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漢軍沒有水軍之利是,很難攻得下巴丘的。

劉胤之所以大造聲勢,大張旗鼓,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吸引和調動吳軍的防禦佈署,讓吳國的防禦體系出現裂縫,爲永安水軍出兵和其他江北五路大軍創造條件,如今聽到周處已經率領一萬水軍親至巴丘,劉胤微微一笑,對諸將道:“大事成矣。”遂下令漢軍六路大軍齊出,正式地全面拉開伐吳大幕。

第428章 堵不住的缺口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41章 議事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443章 蔣斌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29章 羽林郎第1060章 祭旗第62章 陛下明日召見第75章 劉胤的安排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241章 鹿死誰手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章 險境第757章 糾結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1238章 千里追擊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591章 站錯隊的代價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466章 輕取西城第801章 繼續分兵第593章 誰是贏家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569章 熊掌難熟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第501章 潛入密室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85章 設宴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492 潛入工坊第284章 青松的情報第1051章 參軍曹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952章 激戰葦澤關(上)第1114章 老對手第1018章 物似人非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第578章 遁逃第454章 換位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988章 絞肉機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42章 突破口第127章 鴻門宴第986章 決戰高梁邑(下)第145章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24章 挖掘地道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760章 河內郡告急第501章 潛入密室第433章 杯具的胡世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781章 堅壁清野第34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43章 發起總攻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762章 軍渡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524章 開誠佈公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1111章 大富貴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274章 仇未報,身先殞第289章 應允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819章 跳出去第1054章 風雲激盪第108章 叛亂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017章 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