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吳主孫休

二月的江南,風景最是怡人,滿山遍野的花盛開着,奼紫嫣紅,江山如畫。

吳國皇帝孫休此刻正在“飛雲”樓船的五層甲板之上,憑欄而立,極目遠眺,長江兩岸的風光盡收眼底,孫休不禁是感慨萬千,唏噓長嘆。

做爲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孫休剛剛即位六年,作爲孫權的第六兒子,按理說是輪不到他做皇帝的,十八歲的時候,大帝孫權封他爲琅琊王,如果吳國政壇沒有颳起那一陣狂風,也許孫休註定這一生只能當一個錦衣玉食的親王而已。

不能不說長壽的孫權對吳國的影響力有多大,孫權在皇帝的位置上呆了二十四年,更早的時候,在東漢建安五年,孫權就成爲了江東的真正主宰者,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孫權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江東的大局,從未有過動搖,赤壁之戰、合肥之戰、荊州之戰、夷陵之戰,任憑風雲如何變幻,都無法動搖孫權做爲江東霸主的地位。曹操生前就曾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孫權主政的五十三年中,國力鼎盛,政通人和,金城湯池,虎距龍盤,吳國雄距江南半壁江山,與魏蜀分庭抗禮,卓顯出孫權的文治武功。

然而再茂盛的大樹也終有傾覆的一刻,失去了大帝孫權的蔭佑,江東大地立刻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權臣諸葛恪、孫峻、孫綝先後專權,一次次無休止的宮廷之鬥,血雨腥風。不但令繼任皇帝的孫亮丟掉了性命。也使得吳國國力急劇地衰落了下去。

在這風尖浪口之上。琅琊王孫休被權臣孫綝推到了政治的前臺,成爲了吳國的第三任皇帝。孫綝自任丞相,權傾四野,根本就沒有把孫休放在眼裡,把他視做傀儡。

但虎父豈有犬子,孫休再怎麼說也是孫權的兒子,骨子裡的王者之氣讓他不甘做漢獻帝之流,不過孫休爲人極是聰慧。懂得隱忍,朝上朝下,對孫綝極是恭敬,暗地裡卻培蓄着自己的力量,重用張布、濮陽興,密謀除掉孫綝。

孫綝一門五侯,朝政大權盡在其手,觀孫休唯唯諾諾,言聽計從,便愈發驕縱跋扈。專權弄國,擅殺大臣。孫休忍無可忍。與張布、丁奉密謀,在臘祭之日準備動手除掉孫綝。在臘祭宴會當天,孫綝因爲此前聽到一些風聲,遂以身體不適爲由拒絕出席。孫休派出使者十餘人去請他赴宴,孫綝無法在推脫,只得前往。行前孫綝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藉口伺機返回。後來,孫綝見府中火起,於是向孫休請求返回,孫休不准許。孫綝準備強行離席,丁奉、張布此時示意左右將孫綝捆綁起來。孫綝方纔醒悟,於是跪下叩首搖尾乞憐:“臣願意被流放到交州贖罪。”孫休此刻顯露出鐵血的一面,冷笑道:“卿當初爲何不流放滕胤、呂據,而卻將他們誅殺?”

孫休隱忍已久,蓄勢而發,又豈會給敵人任何翻身的機會,於是孫綝被斬首,夷滅三族,其弟孫據、孫恩、孫闓、孫幹盡皆被處死,孫綝一門三百餘口無一倖免,但追隨孫綝的五千部衆卻被孫休特赦。孫休用鐵血與懷柔的手段雷厲風行地解決了東吳政權的危機,從而也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做爲一個有志的皇帝,孫休主政之後,革新除弊,頒佈良制,興辦教育,一掃大帝孫權崩殂之後諸葛恪、孫峻、孫綝這些權臣將吳國政壇搞得烏煙瘴氣的局面,吳國政壇出現中興之象。

在內政方面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孫權也渴望着在軍事上有所突破,吳國的現有疆域,那還得追溯到呂蒙做都督的時代,當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不僅斬獲了關羽的人頭,而且將劉備賴了十多年的荊州給奪了回來,第一次將東吳的領土從江東擴展到了荊襄。

不過只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夷陵之戰,吳蜀雙方還是認識到了他們真正的對手是曹魏,最終還是坐到了談判桌前,重新締結了盟約,吳蜀兩國的疆界便穩定下來。其後幾十年的時間,與諸葛亮矢志不移的北伐相同,東吳也嘗試着謀求長江以北的生存空間,與諸葛亮鐘情與隴西一樣,孫權對合肥亦是鍥而不捨,五次北伐,矛頭都衝着合肥,但結果亦同樣是驚人的相似,五次征伐,卻未得寸土,東吳的勢力一直被抑制在長江一帶。

所以,孫休渴望着稟承父業,開疆拓土,去年八月魏國大舉伐蜀以後,孫休認爲自己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臨了,下令大將軍丁奉渡江北上,準備進攻壽春,鎮軍將軍、西陵都督陸抗出兵荊州,窺視襄陽。

但司馬昭老謀深算,又豈容東吳得計,早在襄陽淮南佈下重兵,嚴防死守,丁奉、陸抗引軍而來,見魏軍壁壘森嚴無懈可擊,只得退兵。

但孫休卻不肯放棄,魏蜀兩國之戰陷入了膠着,這對吳國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孫休不顧身體抱恙,率水軍從建業御駕武昌,親自督戰。

武昌可是東吳的龍興之地,黃龍元年,孫權就是在這裡登的基,君臨天下,遷都建業之後,武昌也一直是做爲陪都的存在,成爲荊州的州治所在。

荊州的戰略位置極爲重要,扼長江之上游,與江東共擁長江之險,一直以來江東孫氏對荊州就是垂涎已久,夢寐以求就是想得到荊州,正是因爲孫權當年不惜撕毀孫劉盟約,偷襲並奪取了荊州,江東才贏得了幾十年的長治久安。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孫權卓越的戰略眼光是孫休一直仰望的,他渴望着向父親一樣成爲一代霸王雄主,真正地睥睨天下,壯志雄心一直在孫休的心中不曾熄滅。

凝望着長江北岸的蒼茫大地,孫休陷入了沉思。

“陛下,武昌城到了。”黃門侍郎在身後小心翼翼地稟報着孫休。

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704章 北地胡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96章 火藥第489章 窩藏第842章 推心置腹第211章 沒瘋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108章 叛亂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16章 玉碎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471章 撤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995章 降兵可用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927章 變數第141章 陰溝裡翻船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931章 任爾三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1113章 貪狼第715章 離間第833章 高都之戰第1006章 鴦殞第926章 解圍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418章 雪上加霜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503章 身世第40章 執金吾第1251章 高句麗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751章 又溜了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546章 搶親?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516章 逃婚的宜陽公主第638章 會師酒泉第433章 杯具的胡世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1018章 物似人非第703章 出使洛陽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601章 禿髮樹機能的野望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108章 叛亂第435章 分兵第580章 反擊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264章 戰雒城(中)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1107章 劉恂第325章 說客第1038章 擒羊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51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1054章 風雲激盪第758章 驍勇無雙第616章 偏廂車第79章 失竊第223章 喬裝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734章 偵察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837章 壺關口第85章 遊擊的十六字訣第1164章 劉胤的計劃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1349章 清君側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467章 打土豪第630章 巷戰(二)第608章 討伐叛族之賊第562章 請旨第1107章 劉恂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