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漢壽亭侯關彝

劉胤離開郪縣,星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成都。

既然要走,那就不必拖拖拉拉,反擊吳軍的計劃已經破產,把時間耽擱在路上那就更不是明智的舉動了。更何況鄧艾語焉不詳的話讓劉胤心中更有一絲的隱憂,無論如何,保衛成都纔是重中之重的事,雖然劉胤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計劃,不過也得等到回到成都再說了。

劉禪對劉胤的迴歸很是高興,有三萬多人馬回來拱衛成都,劉禪的安全感又回來了,他安排劉胤駐守新都,與行衛將軍的董厥共守成都。

新都是成都北面三十里之外的一座縣城,也是成都最後的一道防線了。至於更靠近一點的重鎮雒城,早幾日由漢壽亭侯、龍驤將軍關彝率兵三千去鎮守了。

關彝是關羽之孫、關興之子,關興英年早逝,遺下兩個兒子,長子關統曾任虎賁中郎將,並娶了公主,但亦早亡無後,漢壽亭侯的爵位就由關興的次子關彝來繼承。

相比與聲名顯赫的關羽,他的子孫一直比較默默無聞,關彝擔任的龍驤將軍也不過是一個虛銜,徒有將軍的名號,卻無領兵的實權,年屆不惑的關彝似乎也淡泊名利,遠離了蜀漢的權力中心。

如果蜀漢朝政可以繼續平穩地運轉下去,關彝認爲自己將會在漢壽亭侯府頤養天年,過着平淡無奇的生活,直至終老。但世事之風雲變幻,卻是讓關彝始料未及的,漢中失守,東吳犯境,新仇舊恨,涌上心頭。

當陸抗攻取涪城,蜀漢朝堂亂作一團,文武諸臣莫衷一是之時,關彝挺身而出,主動地提出去守雒城。

後主劉禪感動地是一塌胡塗。關鍵的時候,還是先帝的老臣之後能站出來分憂解難。想當年先帝在涿縣起兵之時,就與關張結爲了異姓兄弟,幾十年的風雨征程,幾十年的肝膽相照,這份患難與共的兄弟之情一直都不曾忘懷,休慼與共。風雨同舟,可以說。蜀漢的這片江山,就是他們兄弟齊心協力打下來的。

而今天,當年的桃園之義早已作古,劉關張的結義之情也已經已爲了傳說,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人們已經很難再想象那段相濡以沫的手足之情了。但現在滿朝文武茫然地手足無措之時,先前並不起眼,絲毫沒有引起人們關注的關彝卻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劉禪真的很感動,彷彿又看到了義薄雲天的關二叔。

關彝和東吳有着不解的私家恩怨,而這種私怨又摻雜在國仇之中,家仇國恨,讓他再也無法沉默下去了,擎着青龍偃月刀,關彝帶領着關家的私兵部曲和朝廷所派的三千人馬。傲然地踏上了前往雒城的道路。

劉禪的手中,已經拿不出多少的兵馬來了,這三千人馬,大多還是從是成都的豪強士家借調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新募之兵。多數人看來,關彝此次帶這些兵前往雒城。肯定是凶多吉少,但關彝卻沒有絲毫的畏懼,帶着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勢,慷然北行。

劉胤回到成都的時候,關彝也已經出發了,雒城有關彝守着,他的軍隊只需防衛新都即可。

現在劉胤的轄下。統率的是左軍和右軍的兩萬五千人馬,回到成都後,缺員也就可以很快地補充完畢。至於李球的羽林右軍和黃崇的虎賁軍原本只是劉胤協領的,此次回到成都,自然要歸御林軍的編制,充實皇宮禁衛,重歸衛將軍麾下。

上一任的衛將軍諸葛瞻已經在青陽浦陣亡了,他的職位便暫時由輔國大將軍董厥臨時代理,稱之爲行衛將軍,整個宮廷的禁衛也由董厥來負責。

劉胤聽從了鄧艾的建議,暫時隱忍了,沒有去對付黃皓,的確這個時候如果發難的話,只會在朝廷之上掀起軒然大波,以劉禪對黃皓的寵信程度,就算自己手中持有實打實的證據,劉禪也未必會重罰黃皓,現在蜀漢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卻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不過也只是暫時的隱忍,並不代表劉胤真的就放棄了,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劉胤一定會剷除這條禍國的蛀蟲。正如鄧艾所說的,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就必須置之於死地,絕不會給黃皓任何翻盤的機會。

劉胤的迴歸讓成都的局勢看起來緩和了一些,至少劉禪的安全感是有了,守衛成都的軍隊達到了四五萬人,至少不會出現無兵可御的狀況了。

但劉禪的好心情僅僅維持了一日,前方傳來的消息如同是睛天霹靂一般,把劉禪給劈了個外焦裡嫩,整個人差點就傻掉了。

劍閣失守了!

還有比這更讓人沮喪的嗎?顯然是沒有了,劍閣是蜀北的門戶,劍閣的失守就意味着魏國大軍可以長驅直入,整個蜀漢將會陷入滅亡的邊緣。

如果說吳國的背叛對整個蜀漢而言是一個重大打擊的話,那麼劍閣的失守就是最後的致命一擊,整個成都都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恐慌之中。許多人紛紛地站出來質疑姜維的過錯,如此輕易地放棄劍閣,簡直就是誤國誤民,姜維身爲大將軍,必須要爲此事負責。

詰難彈劾姜維的聲音不斷,但此刻姜維遠走閬中,又如何能聽得到這些聲音。

劉胤也沒有想到姜維會如此輕率地就放棄了劍閣,唯有張遵,卻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兵曹一直負責軍模輜重糧草的管理,劍閣軍中只有一個月存糧的事張遵一清二楚,但他也沒辦法,這是後主劉禪親自下達的旨意。

據說也是黃皓在背後進獻的讒言,美其名曰地稱之爲可以防範前線軍隊的譁變,這樣一來,供應劍閣的糧草被限定在每月月初和月中的時候送抵劍閣,但由於道路險阻,有時候糧草並不能按時運達,而此次糧草被截在半路上,讓姜維的軍隊無十日存糧,才導致了劍閣失守,按真正情況,這也怪不得姜維如此退兵了。

“該死的閹豎,當真是百死莫贖!”聽聞真正內情的劉胤憤怒地一拳砸在几案之上。

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533章 異相第1103章 數典忘祖第1167章 冷處理第766章 勝利東渡第735章 兵分兩路第130章 動手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498章 再議遷都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504章第1002章 強行突圍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429章 激烈巷戰第1273章 前往馬韓第556章 遺言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825章 一盤很大的棋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469章 登高臨下第705章 撒網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23章 回府第1048章 詐降計第581章 恩惠第617章 步騎夜戰(上)第398章 圍攻陳倉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1154章 雍王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1191章 地道攻城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421章 三天第446章 火器之威第1266章 逃往樂浪郡第353章 你有資格和我談條件嗎第1297章 桑州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244章 北逃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639章 靠山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921章 對手第387章 隴西急報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1330章 破番禺(下)第282章 擁立新君第407章 遊擊校尉第742章 日搶三關(七)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076章 朕不做亡國之君第247章 莫衷一是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820章 迂迴第1349章 清君側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17章 馬家槍法第18章 險境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527章 離他遠一點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1183章 洛陽之戰(下)第941章 雙雄戰文鴦第717章 逃遁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058章 轘轅關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532章 議儲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2章 賭大一點如何第1260章 誘餌第884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137章 直面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364章 筵宴第123章 進軍!進軍!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