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杜預

司馬昭挾破蜀之勢,欲一統天下,乃大舉興兵,與東吳戰於西陵。司馬昭的這一盤棋下得非常大,就是想趁吳軍主力入蜀的機會,一舉滅吳。

但東吳苦心經營多年的長江防線,又豈是那麼容易被突破的,東吳在主動出擊對外作戰上,乏善可陳,但在防禦作戰上,卻一直是戰果輝煌,從早期的赤壁之戰,到後來的夷陵之戰、曹丕三路伐吳,東吳都取得了完勝。

西陵對於東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失守,不光有被魏軍突破長江防線的可能,而且入蜀的陸抗軍團後勤補給線也會被掐斷,十餘萬入蜀吳軍很可能會有滅頂之災。魏國方面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纔會派遣羊祜杜預率兵十萬圍攻西陵。

吳國方面自不敢輕視,派出鎮西大將軍陸凱率兵抵禦,雙方在西陵展開了一場最爲艱苦的拉鋸戰。

西陵地形複雜,道路險狹,西距西陵峽口不過二十餘里,江水湍急,無論旱路水路,都進軍不易,魏國十萬大軍進攻西陵,根本就無法施展開來。再加上西陵要塞吳國已經苦心經營多年,城防堅固,守禦完備,在長達一年的爭奪戰中,魏軍始終無法取得實質性地進展。

按理說進攻受阻,司馬昭就應當調整佈署,但司馬昭卻一直固執地沒有撤軍,顯而易見拿下西陵對全局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點,司馬昭倒是很有耐心的,一年不行那就打兩年,兩年不行那就打三年,他就準備用人海戰術,耗下西陵來。

如果不是發生關中失守的事件,西陵之戰勢必將無限地延遲下去。

但關中的失守,讓司馬昭不得不對既定的策略進行重大的調整,其中撤圍西陵便是最爲重要的一步。

羊祜率兵五萬退回到了襄陽,以應對東吳的反撲。以司馬昭對東吳的瞭解,此番撤軍之後,東吳方面百分百地會派兵來進行追擊,而他們的目標。自是荊州重鎮襄陽,這也是吳人幾十年來一直夢想攻克的城池。

而杜預的五萬人馬,則被調往了南鄉,準備對蜀軍佔據的武關發起攻擊。

杜預此前擔任的是鎮西將軍府參軍和長史的職務,做爲鍾會的幕僚人員。參與了伐蜀之戰。賈充在撤兵閬中之時,被司馬昭召回了洛陽,,接替賈充指揮這支軍隊的,正是杜預,司馬昭便封杜預爲安南將軍,統帥五萬人馬,移師上庸,並很快地投入到西陵前線。

杜預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杜畿曾任尚書僕射。父親杜恕官居幽州刺史,家世二千石,稱得上是高門望族。只是父親杜恕爲人耿直,與朝中權貴多有不睦,後遭小人陷害,被流放千里,最終幽憤而死。受到父親的影響,杜預早年也一直未受到重用。杜預雖然生長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種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他從小博覽羣書,勤於著述。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當時的人曾給他起個“杜武庫”的綽號,稱讚他博學多通,就像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他特別愛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

高平陵事變之後,司馬氏已經成爲了曹魏政權的實際當權者,爲了籠絡人心,鞏固統治,司馬昭開始收攬人才,任用賢良。象羊祜、山濤、杜預這樣的人才,正是司馬氏政權體系所急缺的。在這種背景下,杜預娶了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成爲了司馬集團的核心成員,所以在仕途上纔開始青步平雲。

對於初次領軍的杜預而言,是極其渴望建功立業的,爲自己正名的,由於和司馬家的姻親關係,杜預被人認爲是走裙帶路線上的臺,這讓滿腹才華的杜預好生鬱悶。

杜預原本指望着在西陵之戰中能有出色的表現,但經過長達一年的交鋒,魏吳雙方在西陵陷入了僵持之局,杜預雖然大才,但在西陵這樣險狹之地卻無法施展出來,始終未有寸功,直讓杜預更是鬱悶不已。

此次接到司馬昭下達的撤軍命令,杜預便和羊祜商量着退兵的計劃。以吳人的尿性,魏軍撤退之後,他們一定會來追擊的,如果不是杜預身上有司馬昭分配給的進攻武關的任務,杜預很想在半路設伏,狠狠地給吳人點教訓。

但杜預可不敢耽擱,他很清楚,司馬昭之所以痛下決心要撤軍,就是因爲關中失守的事,關中失守,動搖的是曹魏的根基,就連京城洛陽,都已經處在了蜀軍的直接威脅之下,關中一日不奪回來,司馬昭是一日寢食難安。

當然,僅憑杜預的這支軍隊,尚不足以收復關中,司馬昭派杜預攻打武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援助身陷蜀地的鐘會軍團。以攻打武關爲誘餌,吸引身在漢中的劉胤回兵救援,爲鍾會的突圍自救創造條件。比較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圍魏救趙,司馬昭並沒有指望可以輕取武關,只是希望杜預的行動可以拯救鍾會軍團。

救兵如救火,杜預撤軍的時間表非常地緊迫,於是杜預和羊祜商量,由杜預引軍先撤,羊祜來斷後,由他來應付吳軍的追擊。

確定撤軍計劃之後,杜預便連夜撥營起寨,向北直赴南鄉。而羊祜則是嚴陣以待,徐緩而撤,望襄陽方向而走。

魏軍一撤,吳軍肯定要出兵追擊,不過陸凱爲人謹慎,只帶兵追了一小段路,與魏軍的後衛部隊稍有接觸,看到羊祜早有準備,軍容齊整,估計就算是追擊下去,也未必能有收穫。這一年多來魏攻吳守,在西陵地區展開持久的拉鋸戰,雙方都已經是拼得精疲力竭,現在西陵的守軍也是減員衆多,陸凱不敢再深入縱探,冒險突進,於是收住人馬,退兵回了西陵。

羊祜退的是從容不迫,而杜預卻幾乎是一路狂奔,曉行夜宿,倍道而行,一路之上,幾乎是馬不停蹄,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就從西陵趕到了南鄉。(。)

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459章 杜預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1253章 美川王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235章 涪城之戰(一)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1276章 結局不該是這樣的第364章 筵宴第192章 出兵第322章 狠辣第433章 杯具的胡世第742章 日搶三關(七)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167章 赴宴張府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95章 另闢蹊徑第1118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676章 偷襲弋陽第383章 街亭之戰(十二)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207章 突出重圍(下)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602章 副軍護軍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331章 募兵第819章 跳出去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1104章 傅府拜師第19章 墜崖第1078章 先入洛陽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502章 真相就是這麼殘酷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424章 挖掘地道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1229章 不知所以第21章 夜宿山洞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1196章 周處救主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828章 再戰寒山要塞(上)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875章 問計崔遊第463章 千萬別小看杜預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110章 理想主義者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921章 對手第1038章 擒羊第776章 老爺嶺第1050章 將計就計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1137章 直面第947章 處決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1276章 結局不該是這樣的第702章 聯晉抗胡第1201章 三王殞落(四)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51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39章 找!沒找到第734章 偵察第145章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51章 怒火第602章 副軍護軍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88章 又見雪舞